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都市之国术无双 >

第1291章

都市之国术无双-第1291章

小说: 都市之国术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辰被封侯拜相,众称丞相,同时担任太傅一职,教导小皇帝。

    当然,朝堂上和军队中实质权力,全在他的手里。更是有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

    “老爷,袁绍压取冀州,韩馥身死,公孙瓒已经发兵,与袁绍开战。”

    雪女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面上有着喜色,禀报道。

    “正好,估计他也应该发动,咱们也不能闲着。打掉这个出头鸟,尽快让天下平定下来。否则一旦诸侯乱战,不知要死多少人,这都是气运啊。”

    苏辰笑道:“升堂,聚将。”

    ………………………………

1851 钓鱼战法(上)

    斩杀董卓西凉大军,收拢民心,在长安四郊屯田养兵,并且整顿朝堂,掌控一切之后,苏辰发现,自己获得的气运值已经达到三十五万之多。

    他一直没有闭关修练,消化掉这笔庞大气运之力,因为这段时间太忙了,抽不开身。

    而且,他也是在等待着一个出兵的借口。

    如果换做常人,就算是曹操处于这个境地,也得先行种田发展个一年半载,但苏辰不肯这么做。

    他只想快刀斩乱麻。

    治理天下,以后可以慢慢来,如今占了先机,取得大势,当然是一点机会也不给别人。

    大汉朝的诸侯之所以各自离心,除了朝堂诸公各存私心,互相争斗之外,天下豪族对朝廷天然的不信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天子没有直属兵力,这么些年来,朝堂大事不是掌控在太监手中,就是掌控在暴戾武将手中,有那么一些心存国家的仁人志士,想要干些什么都是无能为力的。

    直至董卓火烧洛阳之后,各州各郡彻底失去了对朝廷的顾忌,因为,自立反叛的代价基本没有。没人能管得到他们。

    就连江东孙坚这种只占据很小一块地盘的武夫,捡到玉玺了,也敢想一想皇袍加身的滋味,其他人更别说了。

    等到诸侯乱起,各自攻伐对天下有多大的伤害,苏辰可是知之甚详。

    汉末之时,黄巾起义、诸侯战乱的开启,说起来是一段争霸天下的英雄史诗,其中的凄惨一般人不愿意提及。

    苏辰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如今这会儿的大汉朝,虽然经历了黄巾之乱,却仍然有着五千多万人口,虽然流民多了一点,普通人看不到出路在何方,至少大部分人还是活着的,虽然很快就要死了。

    但经历三国战乱之后,据史书上的记载是,中原十室九空,最后九州大地存活人口只余五百多万。

    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各方城池打成了一锅热粥,旷日持久。而且,这些所谓的诸侯都是杀人如麻的家伙。

    这并不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死,而是一城一城的灭。

    屠城、杀俘、灭门,对于这个年代的文臣武将,基本上是家常便饭。

    再加上自然灾害,外族入侵,世家大族冷血心肠,这人啊,就如枯草一般,被大火一烧,大片大片的消亡掉。

    在苏辰看来,因为这段时间的残酷,中原人口变少,就为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下了祸根。

    打仗打的是资源,最根结底打的是人口。

    以往中原大地对外族能占据优势,无非就是因为人多,大汉朝死得起,如鲜卑、乌桓等族死不起。

    等到中原人只剩下五百余万人的时候,再怎么能打仗,面对永无休止的战争,又有多少人可以去拼?

    失败就成为定数。

    按如今这局势发展下去,如果苏辰不想个办法,自己慢慢腾腾的发展,就算日后取得胜利,这个天下打烂了,得损失多少气运啊?

    所以,苏辰绝不愿意等待。

    “长风,你带五百弟子,领十万兵马,赶赴兖州,任刺史,掌控东郡……以朝廷名义,问罪刘岱擅杀同僚乔瑁一事……”

    “弟子明白。”

    这是早就商量好的,苏辰也一直在等待时机。

    先前长安事务繁杂,秦长风也脱不开身,兵力也有些不够。

    收降董卓十万败兵之后,只是护卫长安,打一场小战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想要征战各方,完成布局,就远远不够了。

    因此,除了建设长安之外,苏辰还号令从四百万百姓之中,招募二十万新军精壮。

    练兵需要时间,他等不及了,只得把西凉老卒与新兵混在一起,以战代练,直接拉上战场。

    反正,苏辰把众弟子放在低层中层将领位置之上,他们实力高强,就算是带着一群绵羊,也是很有战斗力的。

    兖州刺史一职,因为乔瑁冤死的,苏辰又曾做过东郡都尉的二千石将领,乔瑁名义上是他举主,因此师出有名,他随时都可以动手。

    只不过,一方面人员未齐,另一方面,是担心主动带头挑起战争,名声不太好。

    此时听到袁绍开始图谋冀州,诸侯征伐拉开序幕,时机也就成熟。

    秦长风的任务,自然不只是掌控兖州,他的任务很重,打下兖州之后,再去攻伐河东河内,一旦功成,归拢百姓,降服黄巾盗匪,打破豪强统治,就地屯田。

    弟子们熟悉政务者,立即占领各州各郡,招蓦士卒,再练强军,并图谋荆襄。

    “古陵,你带领五万军马,领五百弟子,去洛阳故都所在,重建城池。迁五十万百姓耕作,待时机成熟就颁布圣旨,剑指南阳,与长风遥相呼应。”

    “是……”

    本是白发苍苍的古陵,此时白发转黑,气息强横,已经达到了五阶后期。

    这位弟子之所以得到重用,其实是因为他在辽西与胡人打了数十年仗,用兵老到谨慎。

    苏辰派他为主将,屯田养民,招蓦贤才,也是人尽其用。

    江东太远,只要占据了荆州扬州,整片蜀吴之地就指日可下。

    挟天子以令诸侯,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实质性作用,但苏辰不在乎,他只需要一个大义的名声。

    比如荆州刘表,益州刘彰……

    这些人当然不会听长安小朝廷的一纸空文。

    但是没关系,苏辰以天子名义发布命令,让他们迁任官职,去往冀州、扬州任职,如果不肯答应,就是违抗天命,自然可以兴兵讨伐。

    问题就来了。

    打起仗来,苏辰一个方面军,可是有着五百员大将在等着,随便在当地收拢流民,草草练兵,就可以变成十数支强军,你让刘表他们怎么抵挡?

    “元化,你交接了大司农的职务,暂时由荀爽兼管。”

    苏辰沉吟道:“你带五百弟子,领十万兵马,一路讨贼收拢乱兵流民,直奔冀州。嗯,奉先为副将……待冀州臣服之后,奉先带两万精兵镇守幽州,有机会打上草原,粮草当地自筹。”

    “遵令。”

    李元化恭声接令,袁绍这一战很重要,他却没什么压力。

    ………………………………

1852 钓鱼战法(下)

    吕布也是心中欢喜。

    他是一个降将,本来以为没有立功升迁的机会,听这意思是让自己为幽州刺史,虽然是与胡人做战,却也是一方主政大员了。

    比起在董卓麾下遭人疑忌,始终不得重用,却是天差地远了。

    “布定不辱使命,为我大汉拓边扬威。”

    “好,用心去做,日后前程可期。”

    吕布这种大将不用实在是太过可惜了,可是,放他在中原腹地,却也是一个隐患。

    这些个降将,没经历过朝天宫的系统教育,对自己的思路理解得不太透彻,有些事情说不清楚。

    但他既然是猛将,那就发挥他的长处,去打仗。当然,以后得提醒这家伙,最好不能打出九州结界之外,否则后果然测。

    “周琛、乐山、孙进,你们各带五百弟子,一旦得了借口,就立即攻城掠地……”

    苏辰一一分派,在长安境内,他只留下了八百女弟子。

    这是他直属手下,由雪女掌管,各方的情报收集,粮草兵甲运转,治安执法等,都需要这些人动手。

    而且,这是一支机动力量。

    无论哪一方告警,他都可以派出精锐力量,飞速驰援。

    “记住了,不要先攻,为以后的治理留点余地。“

    洛阳长安的世家豪强已经一扫而空,豪强世家已经不多,重新施政经营就变得很简单,因为土地多了,什么都好办,可以养民。

    而其他各州各郡,豪强俱在,如果不战而屈人之兵,等到苏辰掌控之后,反而不太好办。

    因此,只能尽量找一些借口,打掉当地势力,重新分派土地,屯田养兵。

    这命令有些含糊,出发众将领却是听得明白。

    他们都上过这一课,又都是在天下各处历练过,哪还不知道土地兼并的危害。

    苏辰的意思其实是钓鱼。

    先发出朝廷旨意,兵临城下,就是不攻。

    等到大部分豪强大户都依附于各地主君,进行抵抗,到时就可以搂草打兔子,把这些人一网打尽。

    比如荆州方面,刘表自然不会屈服,蔡家、黄家、蒯家等大家族为了自家前程,肯定是与刘表绑在一起的。

    战前,制造出巨大压力,尽量让各大世家都跳出来,战后自然会秋后算帐,把这些家族抄家,土地人员充公。

    各地都这么操作,很快,就能获得足够的财产和粮食,以战养战,占据中原各地。

    并在最短的时机之内,重新恢复生机。

    ……

    大军开拔,圣旨如雪片一般奔赴四面各地。

    随着苏辰麾下众弟子出击,首先传来的捷报就是兖州。

    刘岱不遵王令,被骠骑将军秦长风亲手斩杀,各地震动。

    旬月之间,横扫全境,各郡县主官全都换上了新人,甚至所有人都没听说过。

    而且,随着兖州被横扫,徐州、青州也暴露在了秦长风的兵锋之下。

    南阳告急。

    洛阳古陵挥师南下,袁术只是稍做试探,就大败而归,此时惶惶不可终日。

    冀州公孙瓒和袁绍还未分出胜负来,李元化、吕布大军已经占领上党,直攻广平,势如破竹。

    长安天子坐明堂,日日修练玩耍,不理政事。

    朝堂诸公每日里从私人途径得到消息,全都傻眼。

    他们就象看戏一般,见着长安大军攻略四方……圣旨开路,强兵压境,月余时间,就已经扫平小半个中原。

    按这种速度打下去,很可能用不了半年时间,就可全取中原九州。

    “丞相以一己之力,与天下为敌,竟然还大占上风,真是不可思议。”

    太尉黄琬又是失落又是欣慰。

    他这太尉到如今仍然是没有实权,基本上就只有参赞军务的权力,因为,兵马都在苏辰的手里。

    有时,他也想着告老还乡算了,但又有些舍不得,就算是没有权力的三公,也仍然是三公。

    这代表着巨大名望,盯着这个位置的人可不是一个两个。

    杨彪微眯着眼,看着苏辰离开的背影,再看了一眼无忧无虑的小皇帝,只是叹气:“也好,无论如何,天下即将太平总是好事。”

    此时此刻,就算是再看不上苏辰的高傲士子,也不得不承认,其人手下武力,的确是太过强横了。

    真打起来,完全没有任何势力可以抵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