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一路凡尘 >

第509章

一路凡尘-第509章

小说: 一路凡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小叔来电话了小叔来电话了,”猫儿推开碗跳了起来,“喂,小叔……”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一下断更这么多天。

    **

    不管姑娘们怎么说写的没问题,我就是看不下去,非常非常苦恼,去作者论坛溜达了一下,正好发现论坛上有两个帖子都在说和我相同的问题:忽然间找不到写文的感觉了,看自己写的东西就是一坨那啥。

    然后有很多作者跟帖介绍经验,说几乎所有写手都会经历这个阶段,也就是瓶颈期,要放松心情调整,多看看别人的文,坚持写,扛过去就好了。

    我在抽空看几个大神的文,大部分时间在从头看这篇文,想顺一下,把感觉顺回来。

    这种阶段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姑娘们可能还得经常这么等,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一句作者论坛经常有人自我勉励的话:自己挖的坑,哭着也要填平。

    所以,不会坑。

第312章 风雨夜归人() 
柳侠的手机是曾广同淘汰下来的,什么毛病都没有,只是因为样式过时了,被以经纪人自居的许应山给强制性更新换代。

    有了手机,随时能知道猫儿在哪里,在干什么,柳侠因为离开家、离开猫儿的焦躁心情,随着每天至少三次和猫儿快乐的通话,慢慢平息了一些。

    现在,柳侠的小队连他自己一共有七个人:孙连朝、沈克己、万建业、关强、浩宁、洪志。

    栖浪水库中标,柳侠在欣喜若狂的同时,内心深处还伴随着极大的惶恐。

    他所参与的第一期工程,尚属于为主体建设服务的边缘配套工程,当时遇到的不可克服、无法独立解决、最后不得不通过现场指挥部牵头把各个承包单位的骨干技术人员召集在一起进行专家会诊的情况就不止三两次,柳侠差点被闷进地下的那次就是其中之一,而他现在要面对的是主体工程,其作业难度可想而知,柳侠真的是一点都不敢冒险。

    孙连朝在水利工程方面经验丰富,但这并不足以让柳侠放心,栖浪水库作业环境恶劣,他担心孙连朝的身体承受不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点是对栖浪工程本身的超高级别难度,柳侠没有自信。

    柳侠不认为自己和孙连朝能够解决他们即将遇到的所有难题,他觉得,哪怕是他到时候可以像第一期时候那样通过现场指挥部求助于其他的测绘团队,他也要首先拥有更强的实力,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他的团队也能提供足够分量的建议。

    柳侠认为,一个不能给别人带来任何帮助的人,他也很难得到别人真诚的帮助,即便能,也只是暂时的,谁会喜欢跟一个除了带来麻烦一无所长的团队长期合作呢?

    在柳侠准备就这件事向马千里求救的时候,孙连朝和苌景云一起向他推荐了沈克己。

    孙连朝和苌景云当年在修建原城黄河大桥的时候,曾和沈克己共事,两个人对沈克己的评价非常高。

    沈克己,中原省地质勘探局原技术处处长,教授级高级测绘工程师,六年前退休,拒绝了单位的返聘,在家过着喝茶、下棋、练太极的神仙日子。

    总局的教授级高工不止一个,可孙连朝和苌景云认为,只有沈克己名副其实,那是一位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员,至于其他的几个,两位老工程师没多说,但他们的神情表明了他们的看法。

    在这一点上,柳侠和两位老工程师看法一致,他也觉得靠熬资历或靠发表几篇拼凑来的论文和专著得到的职称没什么意义。

    柳侠马上向马千里求救。

    马千里表示这件事有难度。

    沈克己家条件优越,妻子是比他身份还牛逼的医学专家,大儿子是总局直属大队技术一科的科长,二儿子在新加坡定居,两个已经出嫁的女儿也都家境富裕婚姻美满。

    人家不缺钱,所以如果只是高工资的话,是很难请得动的。

    柳侠各种好话的央告。

    马千里答应试试,条件是明年马鹏程填报高考志愿时,柳侠和猫儿要负责不能让那小子犯二,不能让他把全部志愿都填成京大或者京华并且还不服从调剂。

    柳侠满口答应。

    马鹏程偷偷和猫儿说过,因为马征程留学回来后,轻而易举就进了国***部,马老爷子已经决定了让马鹏程也出国留学,让他最喜欢的小孙子也混个金光灿灿的洋文凭回来。

    马千里得了柳侠许的空头支票,拉着褚宝贵上沈家游说,凭着他舌灿莲花的本事,加上褚宝贵在一边吹小风,终于在柳侠从柳家岭准备返回京都前把沈克己忽悠得动了心。

    但也只是动心,幸福的沈老头确实很想参与这个世界级难度的特大工程,但他不想离开家。

    猫儿和陈震北通话的那个下午,柳侠到原城就是去见沈克己了,柳侠当时的决心是:就是拿钱砸,也要把沈克己砸到自己的队伍里来。

    当初投标栖浪工程他本来也就不是冲着赚钱来的,所以他当时甚至想,不行就把这个工程所有的利润都用来聘请沈克己好了。

    没想到,沈克己说他来只是当个顾问,所以要求的待遇只是和卜鸣一样,要求拿够自己现在的退休工资即可。

    对柳侠而言,这就足够了,他本人不缺技术和吃苦的本钱,他缺的是一个在技术和经验上能让他感到踏实的主心骨,一个在遇到新情况时敢和他一起展开新思路的伙伴。

    可到了工地后,风度翩翩的沈大工程师就犯了职业病,顾问当得比孙连朝这个在编人员还辛苦,每天白天和柳侠他们一起早出晚归出外业不说,后期所有工作他还都要亲力亲为,每天晚上都写写画画到半夜。

    要知道,孙连朝因为身体不好,柳侠只让他做一点计算,绘图之类的全部都是由柳侠来的。

    沈克己毫不客气地对柳侠说,他暂时还信不过柳侠,所以至少他经手的部分,他要自己一手完成。

    对这种情况,柳侠绝对是喜闻乐见。

    现在,他每天心情轻松地投入工作,白天在外采集数据,晚上回到驻地计算绘图,平均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以上。

    柳侠的想法很明确,把所有能够前期做的工作都以最快的速度赶出来,后期轻松了,他偶尔回家一趟,对工地的进度就不会有大的影响。

    工地上的事情稳定下来后的一天,早饭时突然下起了中雨,外出作业肯定是不行了。

    早饭后,柳侠心里七上八下地团在床上看《本草纲目》,不知怎么就睡着了,然后,他做了一个梦。

    梦中,他回到了柳家岭,家里却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他慌慌张张跑进了自己住的窑洞,发现窑洞里也是空荡荡的,只有大炕角落的被子里,蜷缩着小小的一团,在昏暗宽大的窑洞中看起来格外孤单。

    柳侠喊了几声“乖猫”,炕上的小团不应声,他过去拉开被子,看到被窝里是只有一岁左右的猫儿,但猫儿的脸色却不是真正一岁时胖乎乎红润润的样子,而是像得病后的那种苍白。

    柳侠刚俯身想把猫儿抱起来,就醒了,他胸口像被钝刀穿透了似的难受,脑海里全是猫儿苍白的小脸儿。

    他攥着手机,却不敢给猫儿或柳凌、小蕤打电话。

    今天是猫儿三个月复查的日子,猫儿提前一星期给柳侠打电话时就软硬兼施地磨着柳侠不准他回去,原因很简单,柳侠来还不到一个月,为一点私事就离开工地影响不好,而且猫儿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绝对不可能有事。

    柳侠焦躁不安地在门口站了几分钟后,忽然发现,自己现在正在做着一件多么愚不可及的事情,他居然为了钱把还未真正痊愈的猫儿一个人撇在离他千里之外的异乡。

    这个顿悟让柳侠内心十分暴躁,因为这件事从根本上违背了他对生活,或者说是对幸福的理解。

    柳侠一直觉得,如果不是生存受到威胁,和亲人们守候在一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前提。

    他现在就不存在生存困难的问题,他目前在京都揽到的工程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甚至比一般家庭都过得要富足,可他却为了所谓更好的未来,不顾猫儿的感受,投了栖浪水库的标。

    恐惧、愧疚和对猫儿的想念让柳侠喘不过气来。

    他迅速收拾了一个包,然后找到沈克己、孙连朝和万建业,告诉他们,自己必须回一趟京都,如果京都的事情顺利,他大约一周后回来。

    万建业昨晚上刚用柳侠的手机和郭丽萍通过电话,郭丽萍心细,她还记得今天是猫儿复查的日子,所以万建业知道柳侠现在这种失魂落魄的状态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如果猫儿那边没个结果,柳侠接下来可能什么都做不了,所以,虽然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万建业还是跟两位老工程师使了个眼色,催促着柳侠赶快走。

    下午三点多有一趟从西宁到京都的车经过洛城,柳侠如果能赶上了那趟车,凌晨三点左右就可以到京都了。

    卡尔和华盛顿住在指挥部大院的专家楼里,柳侠经万建业提醒,出来后边跑边给卡尔打了个电话。

    半个小时后,卡尔在公路上和柳侠迎面碰上,除了头,柳侠身上其他地方全都已经湿透了。

    柳侠在雨中冲进洛城火车站售票大厅的时候,猫儿正好从医院出来,坐上车准备回家。

    猫儿复查一直是林培之根据情况为他确定方案,前几次都是抽静脉血,这次是抽骨髓,穿刺的位置是髂后上棘。

    猫儿自己说一点感觉都没有,看他毫不在乎的模样看上去也很能支撑这种说法,可柳凌绝对不相信一个穿透了骨头的手术会真的没感觉,小蕤更是搂着猫儿,心疼的直想哭。

    九月初的京都,即便是阴天气温也很高,为了避免猫儿因为出汗太多污染穿刺点,昨天下午怀琛把自己开的奥迪开到国大,让柳凌今天用。

    从将军路拐进胡同,柳凌开的更慢了,胡同里家家户户前面的路都不太一样,石板路和水泥路还好,风减的砖铺路却跟搓衣板差不多。

    王德邻家大门外停了三辆车,司机们的驾驶技术显然都很好,车都是几乎贴着墙停的,所以虽然胡同并不宽,他们也不会影响其他人车通行。

    柳凌刚把车停在自家大门前停稳,王德邻就从一辆车里出来了。

    猫儿不用人管,自己下了车。

    王德邻跑了过来:“怎么回事?” 穿刺点包着纱布,这会儿麻醉药的效果已经过去了,还有点疼,猫儿下车的时候本能地用手捂着穿刺的地方。

    “没事,我今儿常规复查,”猫儿抢着说,看起来十分高兴,“王叔叔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猫儿就刚从老家回来时见过王德邻一次,王德邻那天说他有事马上要去南方一趟,然后就没影了。

    “前天到家,昨天去单位点了个卯,”王德邻说着,跟小蕤一起扶着猫儿的胳膊和他们一起往家走,“柳凌你们今儿都请假了?”

    柳凌打开大门:“嗯,猫儿得休息两天,我给他做饭。”

    “根本就不用,”猫儿说着推王德邻不让他扶自己,“就扎那么一下,跟屁股上打一针差不多,你们这架势就好像我怎么着了似的。”

    “什么就扎一下,是把骨头穿透。”小蕤坚持扶着猫儿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