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铸梦-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第二天一早,赵泽君就把昨天和马芸谈判的结果,告知了百度和腾讯两家。
马芸同意阿里巴巴进行第五轮融资,其中的某些具体条件和操作,需要得到百度和腾讯方面的认可,比如决策权委托,十年内不转让协议,以及在融资后,短时间内全力支持阿里巴巴,打一个漂亮的开门红等。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他们两还以为赵泽君在开玩笑。
最初他们的估计,根本谈不下来,最好也不过是赵泽君能拿下两三个点……这在当时看来,已经是不太可能的。
谁知道马芸不但松口给股份,甚至还大方开启了看似绝对没可能、也没必要的第五轮融资。
不仅赵泽君受邀,连他们两家也跟着受邀,有资格持股。
至于那些条件,马华滕和李岩宏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天上掉馅饼的事,那些条件对他们毫无损害。
“赵总,你这个人情做得太大了。”李总吸了一口凉气,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说:“我们两家该怎么感谢你?”
“谢倒是不必,阿里巴巴融资,我一个人吃不下来,你们不参与,也会落到其他风投嘴里。咱们数据中心几家企业,是战略合作关系,我自然是优先咱们自己人。”赵泽君说。
“你到底怎么谈下来的?”马总疑惑说:“这次阿里巴巴不但同意拿出股份,甚至开启第五轮融资,一个数据中心,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赵泽君简要的把自己和马芸谈判的过程复述了一遍。
“我就说,你肯定有其他思路,不过这个思路,实在是……”李总摇头笑了起来,“神来之笔,比之前和新浪谈得那次还要绝。”
“这么说,你泽联科真要融资?”马化腾敏锐捕捉到了一个重要信息。
“是博客中国和泽阅融资,不是泽联科。”赵泽君纠正了马总的说法,“泽联科已经改制了,博客中国和泽阅,是泽联科的下属子公司,独立的单位。”
李总和马总相视对望一眼,这么说,泽联科架构的重新划分,其实是赵泽君早就谋划好的,针对这次阿里巴巴融资,颇有深意。
阿里巴巴在融资后,不顾股东反对,将支付宝业务从阿里巴巴剥离,这是没有商业道德的行为,也是和雅虎起纷争的导火索之一;而赵泽君在博客中国融资之前,就把它从泽联科剥离,用子公司进行融资,只能说,他有先见之明,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甚至之前吃下新浪博客,也是在为此做准备!
可以预见,拿下新浪博客,博客中国一家独大,估值将远超之前。
赵泽君几乎就是一环套着一环,每一步在此时看来,都是在为今天落子布局。
“两位,这次博客中国和泽阅的融资,尤其是博客中国,主要针对的是风投公司。能留给你们的股份很少,几个点,意思意思而已。”赵泽君说。
之前就谈过这个问题,当时半开玩笑说博客中国如果融资,肯定会邀请百度和腾讯,但股份有限。
目前必须把这点落实了。
李总率先说:“赵总,阿里巴巴的股权是你争取来的,博客中国的这一轮融资,百度退出,全力支持你。”
“腾讯也退出。如果泽阅需要的话,我们会大力支持。”腾讯马总说。
“对了,还有个事,要和你们两位商量。三大门户网站怎么处理?”赵泽君说。
第四十七章 三场融资
很早之前,赵泽君在互联网就有一个蜘蛛侠的外号。
四方串联,八面织网,即为自己编织一个大大的网络,也通过网络,把互联网行业的各大企业联合在一起。
现在他做的工作,就是在数据中心和阿里巴巴之间,编织一条线,首先必须要落实双方的意愿。
阿里巴巴第五轮融资,对象是数据中心成员。
理论上来说,三大门户网站现在也是数据中心成员。
但这三家网站加盟数据中心,和阿里巴巴其实是同一批,只不过谈判先后不同而已。
这么一来,三家门户网站就处于可参与和不可参与的门槛之间。
最后能决定他们是否有资格参与的,还是数据中心的投票,三大门户一张票,百度腾讯泽联科各一张票,结果显而易见。
让不让他们参与,在场三个人一句话的事情。
整件事都是赵泽君独立谈下来的,百度和阿里巴巴最多起到了辅助作用,所以李总和马总在这个问题上,还是以赵泽君马首是瞻。
赵泽君想了想,说:“毕竟已经成为数据中心成员,如果完全排除在外,不能共享数据中心这个联盟带来的红利,这个联盟的意义也就弱化了,而且这三家之后也要承担推广阿里巴巴的责任,所以还是让他们参与。但是他们毕竟是新加入的,在阿里巴巴融资事宜上,没有起到关键作用。”
“我同意,他们三家可以参与融资,但只占极少的股份。”
“我去和他们谈。”
……
……
在经历了一番前期准备,各方商谈后,这次西湖论剑的最大成果,终于达成。
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进行第五轮融资,整个阿里巴巴估值25亿美金,拿出20%的集团股份,邀请百度、腾讯、泽联科和三大门户网站参与。
这也是唯一一次,没有风投公司,全部由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参与的融资。
与此同时,泽联科旗下的泽阅、博客中国,开启首轮融资。
无论是国内外的企业,还是各大风投机构,始终牢牢关注着泽联科旗下这两个子公司。
尤其是博客中国。
在放出风声的第一时间,就有包括红杉资本、idg、高盛等在内的,一共八家知名风投公司主动联系了泽联科。
最后确定,泽联科邀请阿里巴巴集团、雅虎国际、软件银行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百度腾讯,四家公司参与首轮融资。
其中,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也就是俗称的‘中金’,是赵泽君专门邀请来的。
为了邀请中金,还请乔欣云帮了个忙。
她供职于高盛,但这次风投,赵泽君没有考虑高盛,在百度和腾讯两家的极力推荐下,通过乔家小妹乔欣云在风投界的关系,邀请到了中金公司。
和高盛、红杉、软银这些国际知名的风投公司相比,中金并不算特别出名。
但是在大陆市场,中金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这家成立于95年的投资银行,是大陆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是大陆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在大陆国字头风投公司中,当之无愧属于第一梯队。
请这家公司来,即是融资,更是利用中金国字头的政府背景,为将来的上市、发展保驾护航。
阿里巴巴的融资商谈和泽联科的融资商谈,都在香格里拉国家大酒店举行,相邻的两个会议室。
首先举行的,是泽阅的融资。
泽阅市场估值1亿美金,中金领投,百度腾讯跟投。
第一轮融资后,泽阅以35%的股权为代价,收获3500万美金,创始人赵泽君实际占股65%,中金占股25%,百度和腾讯各自占股5%;
这仅仅是一道开胃菜,也是三场融资中,最早完成的一次融资。
之后,阿里巴巴的第五轮融资和博客中国的第一轮融资,几乎是同时拉开帷幕,交错进行。
博客中国的估值,超过所有人意料,达到了惊人的5亿美金!
这个数字,甚至超过赵泽君的预料。
要知道,在三年前,百度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的估值,也只有两亿美金而已。
尽管这三年来,大陆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公司的身价打着滚朝上涨;
尽管在全世界飞快普及,博客中国又是大陆最大的媒体代表,最大的社交网络;
尽管赵泽君是近年来国内互联网最亮的一颗星……
尽管有很多原因,但无论如何,博客中国也不至于达到5亿美金的估值。
当前可不是2016年,随便一个知名项目,就能动辄估值几亿甚至几十亿美金的泡沫时代。
想来想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恐怕还是之前用10%的股权,收购了新浪博客。
没有了新浪博客,博客中国一跃成为大陆博客业当之无愧的霸主,市场份额几乎接近100%,举目四望,再无敌手。
而数据中心的存在,使得有能力和泽联科在博客这一项上竞争得企业,在短时间内,不会和泽联科产生冲突。
至于几年之后,任由博客中国疯狂生长,这家企业会成长到何种惊人的地步?到时候,任何竞争对手想要赶超博客中国,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泽联科和百度、腾讯战略合作,业内一致认为,未来博客中国很可能不会有第二轮融资,这一轮,是资本最后的机会。
风投一直认为,未来的博客中国发展潜力无限,可以适当的溢价,才有了这五个亿的天价估值。
博客中国的第一轮融资,由软银领投,雅虎、中金跟投。
拿出50%股权。
融资后,博客中国创始人赵泽君占股不到一半,只剩下45%股权,之前的新浪稀释后占股5%,领投方软银占股25%,雅虎占股20%,中金占股5%。
其中中金、软银和新浪,和博客中国签订代管协议,由赵泽君本人,代为行使在董事会中的决策权。
按理说,这一轮风投,博客中国可以拿到2。5美金的资金。
但实际上,最后只有中金出钱,给了2500万美金。
在博客中国的要求和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推动下,进行了一场股权置换。
软银、雅虎所持的博客中国股份,并没有花钱,他们分别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在第五轮融资中,进行股权置换。
阿里巴巴方面,第五轮估值25个亿美金,拿出20%的股权。
这一轮,领投的是泽联科。
泽联科用旗下博客中国给予软银、雅虎的45%股权,换得了阿里巴巴9个点的股份,同时将中金的2500万美金,以博客中国‘投资合作’的名义,再拿下一个点,总共占阿里巴巴10%的股份。
百度、腾讯跟投,各自出资,各自占4%。
三大门户网站的确就只是‘意思意思’,每家1个点。
在阿里巴巴的第五轮融资中,泽联科成为最大的赢家。
经过这三场融资,股权变动,赵泽君本人的持股和各项收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在泽阅占股65%,但得到了中金的支持;
博客中国实际占股45%,但拥有80%的决策权;
收获阿里巴巴10%的股权,但没有决策权。
此外还有3500万美金。
这个结局,其实皆大欢喜。
赵泽君最初的目的达成,甚至远超,在西湖论剑之前,连他本人都没有想到,能一口吃下阿里巴巴十个点的股份,当时他的心里预期,能有五个点就很不错了。
同时,两家互联网公司,终于朝上市迈出了第一步。
而百度、腾讯,包括三大门户网站,收获了从天而降的股权,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泽阅,都是毫无疑问的优质企业。
一直紧盯着博客中国的风投公司,也用可以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