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九龙章 >

第289章

九龙章-第289章

小说: 九龙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臣禀报了朝事,毓秀笑道,“昨日庭审本只有姜相与凌相在旁听审,因之后案情牵扯出了许多人,朕便请吏部尚书与户部尚书一同听审。今日不如请六部司长一同到大理寺听审,省得之后麻烦。”

    左右相与六部长齐齐行拜礼领旨,毓秀长呼一口气,吩咐退朝。

    回金麟殿的路上,陈赓见毓秀愁眉不展,就大胆问一句,“皇上有心事?”

    毓秀从前从未见陈赓多言,心中惊异,扭头看了他一眼,笑着问一句,“为什么这么问?”

    陈赓低头道,“周侍书重伤,皇上难免忧心,下士等虽不如侍书知情,必加倍谦恭谨慎,为皇上分忧。”

    毓秀停下脚步,望着陈赓轻笑着说一句,“你们几个都是心思清楚之人,何必过谦。周赟看似圆滑,在大是大非上却从不变通,他这样的人,朕身边有一个就够了,我只望你与郑乔隐忍为上,若当真有一日生出变故,你等切记要自保,劝解周赟不要冲动。”

    陈赓一皱眉头,抬头看了毓秀一眼,心中虽不甚解,却还是恭敬应承下来。

    毓秀一行未到金麟殿,远远就望见姜郁等在殿下。

    他一见到她就迎上前行礼,“皇上万福金安。”

    毓秀执姜郁手,与他一同进殿。

    侍从们将午膳摆上桌,二人一同净手坐到桌前。

    毓秀帮姜郁夹了一筷素菜,笑道,“昨晚的事伯良想必也听说了吧?”

    姜郁点头笑道,“臣听说皇上无碍,以免节外生枝,就没有来金麟殿,如今正值多事之秋,若谨慎过度,难免有节外生枝之嫌。”

    毓秀笑容愈浓,“伯良说的正是我想说的,幸而你没有接到消息就匆匆赶来,到底比悦声稳重。”

    姜郁垂眉喝了一口汤,再抬头时,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了情绪,“亏得悦声救了周赟一命。”

    毓秀不经意地一皱眉头,又马上舒展开来。“伯良连这个都知道,这宫里果然没有秘密。”

    姜郁明知毓秀言有深意,却并没有刻意避嫌,“皇上的秘密在臣这里很安全。”

    毓秀似笑非笑地看着姜郁,姜郁淡然回望毓秀,眼神没有半分躲闪,二人对望半晌,毓秀才笑道,“伯良既然这么说,朕就没有不放心的道理,宫中之事,一切仰仗你了。”

    姜郁笑着点点头,帮毓秀夹了一块水晶肘子,二人相视一笑,默默吃了半晌,姜郁笑道,“臣听闻皇上昨日庭审颇有收益。”

    他特别用了“收益”二字,绝非不经心,毓秀头也不抬,一边喝汤,一边淡然回一句,“若说比从前有进展,也是仰仗子言从林州找到的新证。”

    姜郁点头笑道,“臣从前就知皇上深谋远虑,却还是小看了你。为君者进退掣肘却还能步步为营到这种地步,皇上对前朝果然不是没有野心。”

    话说的露骨。

    毓秀放下汤匙,笑的云淡风轻,“西琳天下是我明哲家的,更遑论前朝,既然本来就是我的,也没有所谓的野心不野心。”

    姜郁笑道,“皇上明知我是什么意思,何必咬文嚼字?”

    毓秀也笑,“正是因为知道伯良是什么意思,才不能不咬文嚼字,你想问我想借庭审得到什么,可直言相问。”

    姜郁从善如流,“既如此,臣就斗胆一问,皇上想借庭审得到什么?“

    毓秀放下筷子,取过姜郁的酒杯,将当中的酒一饮而尽,望着他的一双蓝眸淡然回一句,“伯良以为,在都察院之后,朕还能顺理成章得到哪一部?” 166阅读网

339 18。05。07() 
    毓秀用过午膳,乘龙辇去往大理寺。她到时; 左右相、三司长与其余五部尚书都已等在堂中; 见她进门,就齐齐起身行拜礼迎接。

    毓秀穿堂上座; 笑着叫众人免礼落座。

    白两仍坐在大案桌下的小桌上,起身对毓秀行跪礼; 众臣落座之后; 他才默默起身坐回桌前。

    毓秀扭头对白两笑了一笑; 小声吩咐郑乔取了昨日的案卷,放在面前翻看。

    众臣在下首等了半晌; 毓秀只默默看卷,不发一言。

    姜壖与何泽面面相觑,脸色越发阴沉;程棉与迟朗心中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洛肼瀣B坐于程棉与迟朗身边,他二人才接了圣旨,还未及到都察院添名; 就来了大理寺。走马上任虽匆忙,却也一早就知案情内幕; 未免人多疑,在毓秀到来之前; 他们也叫人送了誊抄的案卷查看。

    他二人在翰林院时,风评口碑皆佳; 然而毕竟不如在六部与各司掌有实权; 忽而转换角色; 却各自泰然自若,气势威严不差半分。

    毓秀看在眼里,心中暗喜,洛家的公子果然不同凡响,加上他们从小学的与洛琦不同,善通权谋,却内心明澈,皆是外圆内方,黑白分明之人,正是言官之选。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毓秀合上案卷,环视下首众臣,笑着说一句,“都察院几位重臣被免职,什么理由案卷中写的清楚明白。今日是重审的第二日,昨日断在哪里,今日就审在哪里,林州案因林州道监察御史的私心而起,朕今日就问个明白,那九位御史的私心背后,是否还有别的势力。”

    姜壖听毓秀说的是“免职”而非“停职”,心中已是惊异。她话音刚落,迟朗就高声说一句,“带人犯王育、赵才、陈奇。”

    三人被带到堂上,各个脸色惨白,瑟缩不语。

    姜壖一皱眉头,冷笑着问毓秀道,“皇上昨晚可吩咐人对这三人用刑?”

    毓秀低头喝了一口茶,并不答话,只微笑着看了一眼迟朗。

    迟朗起身对姜壖拜道,“姜相猜的不错。他三人身为御史,犯的是谋害钦差的重罪,既已罢免官职,褫夺功名,自与寻常人犯无异。臣身为邢部长官,定要按律行事,二刑三审,取到口供,便于皇上今日问案。”

    姜壖眯眼看着迟朗,半晌也未说一句话。

    灵犀心知姜壖恼怒,堂上又无一人敢开口,气氛尴尬时,她便笑着说一句,“敢问尚书大人,何为二刑三审?”

    迟朗对灵犀一拜,笑道,“回恭王殿下,二刑三审是刑部夜审必不可少的两部流程,二更过刑,三更过审,日审日堂,夜审夜堂,人犯在二更时恐惧,用刑最佳,三更时软弱,问供事半功倍。”

    灵犀看了一眼毓秀,点头笑道,“原来如此。”

    毓秀对迟朗点点头,迟朗便坐回座上。姜壖不依不饶,开口问一句,“不知尚书大人对他三人动了什么刑?又问出什么供?”

    迟朗淡然笑道,“夜审刑讯是刑部的机密,姜相恕下臣不能直言相告。”

    姜壖冷笑道,“这堂上谁不知尚书大人是严官,若这三人被你屈打成招,口供如何作数?”

    迟朗才要回话,就被毓秀挥手打断,“他三人面上虽有恐惧之意,身上却并无棍棒鞭伤,姜相大可不必担心迟爱卿对他们用了什么重刑。刑讯请供,你我都不是行家,不比迟爱卿驾轻就熟,何不稍安勿躁,听他夜审的结果。”

    姜壖眼中的恼怒掩盖不住,他本以为经过一夜准备,今日能反客为主,占据上风,谁知昨夜刑部竟又弄出夜审,开局就让他措手不及。

    何泽心中也十分忐忑,却只能抱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心思,静观其变。

    迟朗起身对毓秀一拜,又对姜壖与凌寒香一拜,传人奉上昨夜夜审的供状,正色道,“昨日皇上已询问出端倪,我等连夜再审,他三人皆已招认,此一番林州案陷害乐平县令崔勤是受人指使,而并非主谋。”

    姜壖望着堂下跪着的三人,冷笑道,“人犯为脱罪,自然什么话都说得,却不知他们招认的所谓幕后主谋是谁?”

    迟朗笑的云淡风轻,对王育三人道,“不如你们自己说,你们昨晚招认的幕后主谋是谁?”

    王育抬头看了一眼迟朗,又看了一眼姜壖,哪里敢说半句话,趴在地上装死。

    毓秀低头看了迟朗呈上的供书,好半晌也没有动作。

    满堂寂静,一双双眼睛都望着毓秀。凌寒香原本想开口,但见程棉迟朗一派淡然,便知毓秀胸有成竹,索性也乐得沉默。

    姜壖一双眼紧紧盯着毓秀,毓秀早已注意到姜壖的注视,只是不想理会,她明明读过供书,却又等了半柱香的时间,才黯然开口道,“朕心中惊涛骇浪,不可置信,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姜壖不知供书里写了什么,牵扯到何种地步,毓秀越是把话说的模棱两可,他心中越是不确定,“皇上可否把供书给老臣看一看?”

    他一句话说完,也不等毓秀应允,就叫身边的侍从到上首去拿供书。

    毓秀像是没看到走上前来的侍从,直直望着姜壖说一句,“若案件的真相真如三人供书中所述,我西琳的官场腐坏的程度,就不是简单一个损毁梁柱能说清的了。”

    姜壖的侍从僵立在桌旁进退不能,毓秀一双眼环视坐着的众臣,程棉第一个起身,迟朗紧随其后,待灵犀与凌寒香也起身之后,姜壖与其余四部长也不得不起身,众人齐齐对毓秀行拜礼,“皇上息怒。”

    姜壖的侍从趁势退回他身后,姜壖看了那侍从一眼,眼神冷冽,让人胆寒。

    毓秀颓坐在座上,着实是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样,众人拜了半晌,她也不动不说话,姜壖等难免要怀疑她故弄玄虚。

    灵犀一皱眉头,从座上走到上首,伏在毓秀耳边小声说一句,“供书中到底写了什么,皇姐竟忧心如此?”

    毓秀一声轻叹,将供书递到灵犀手里,灵犀匆匆读了一遍,目光越发深沉,“此事非同小可,皇姐恐怕要亲自审过才好服众。”

    姜壖一听这话,哪里还稳得住,亲自走上前对毓秀重拜,“供书中到底写了什么,皇上可否准老臣看一看。”

    毓秀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姜壖,招手让他到身边,灵犀侧了半边身子,他便就着别扭的姿势将供书的内容读了。

    读过之后,喜忧参半,喜的是那三人的供述中并未牵扯都察院以外的人,忧的是,都察院被停职的几位堂官,都被指认成主谋。

    姜壖向来诟病关凛的人品才学、办事能力,却又不能不保他,若关凛落马,即便对他的掌权没有实质性影响,他的颜面也会因此受损,跟随他的人心就会动摇。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决不能允许这种事发生。

    灵犀才要再劝毓秀当堂开审,姜壖就挥袖阻拦了灵犀的话,小声对毓秀道,“老臣有几句话对皇上说,请皇上恩准。”

    “姜相请说。”

    姜壖轻咳一声,“臣有几句话要对皇上私说。”

    毓秀故作懵懂地点点头,“原来如此,那就请姜相随我到后堂来。”

    姜壖一口闷气顶到喉咙,恨不得将毓秀千刀万剐,待二人走到后堂,他才稍稍缓和了脸色,拜道,“三人供书中认定关凛是幕后指使,不管是真是假,于朝廷都无益。”

    毓秀哀叹着坐到座上,指着下首的座位对姜壖道,“姜相不必心急,你想的就是我想的,否则我也不会带你到这里商量对策了。”

    姜壖拜道,“皇上圣明,如今都察院四位堂官皆已停职,若追究到底,恐怕要掀出一场血雨腥风,不如就依照皇上的意思,置换堂官,暗下肃清整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