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九龙章 >

第232章

九龙章-第232章

小说: 九龙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毓秀顺势回抱灵犀,二人依偎半晌,非但不觉得尴尬,反而觉得顺理成章。

    良久之后,灵犀从毓秀怀里出来,才要对她说一句什么,殿外就有侍从通报,说“皇后驾到”。

    毓秀与灵犀对望一眼,笑着问一句,“皇妹想说什么?”

    灵犀笑着站起身,走到殿中站定。

    毓秀吩咐侍从请姜郁进门,姜郁一跨过门槛,就看到殿中笑容款款的灵犀,表情一僵,忙把头低了。

    待他走到灵犀身边,面上就恢复到一贯的寡淡,“臣不知公主与皇上有私话要说,失礼了。”

    毓秀笑道,“伯良不必客气,朕与灵犀只是在商量大丧礼事宜。”

    姜郁上前两步,笑道,“既然皇上与公主说的是礼部事,怎么不留人在殿中服侍?”

    “因为说的是华砚的缘故,朕在殿上几番失态,不得已才将人都遣了出去。”

    毓秀一边说,一边笑着对姜郁伸出手,姜郁迎上前握住毓秀的手,二人一站一坐,执手相望。

    姜郁见毓秀神情中还有哀戚的余韵,眼红红的似有泪意,就猜她说的是真的。

    “皇上该节哀顺变,宽心才是。”

    毓秀摇头笑道,“从华砚遇刺的消息传到京城,人人都劝我宽心,今日在将军府看到那口棺木,我差一点就在人前痛哭崩溃,才早早找了个借口逃了出来。”

    姜郁见毓秀似有示弱之意,就顺势将她搂进怀里。

    灵犀在殿下冷眼旁观,见二人形容亲密,自觉无法插足,就躬身对毓秀拜道,“皇姐的吩咐,臣妹都记下来,回去之后自当召集礼部诸人一同商议大丧礼事宜。”

    她要走,毓秀也不好再留,就笑着应允一声,吩咐侍从送人出去。

    灵犀一出门,姜郁便坐在毓秀身边,将她搂在怀里抚摸着她的头发轻轻说一句,“皇上才刚又伤心了吗?”

    毓秀讪笑道,“伤心是一定的,又不敢在灵犀面前太过失态,何况还有阮青梅呢。”

    姜郁见毓秀故意把话题牵扯到工部上面,就顺势问一句,“皇上才刚可与她二人商议妥当了,是否真如你我之前猜测,阮青梅上奏为惜墨独建一座后陵?”

    毓秀笑道,“不出所料。”

    “皇上答应了?”

    “建后陵劳民伤财,朕怎么会答应。这提议不止听在我耳里荒谬,就连灵犀也觉得莫名其妙。”

    姜郁“哦?”了一声,“灵犀公主曾出言劝阻?”

    毓秀淡淡笑道,“不止是灵犀,谁在一旁都会提出异议。阮青梅原本也没有抱着很大的希望,只是盼着我被悲伤冲昏了头脑,做出冲动的决定。”

    姜郁冷笑道,“舒家若打着这个算盘,恐怕就要失策了。”

    毓秀道,“朕已应承阮青梅修建帝陵,只等屯田清吏司将建造图与花费清单上报,再与宰相府商议之后,就下旨实行。”

    姜郁低头看了一眼毓秀的表情,用调侃的语气问一句,“皇上算准了工部会借建造帝陵的时机中饱私囊?”

    毓秀冷哼一声,“何止中饱私囊,当初舒景在恭帝帝陵里建造机关,恐怕也会如法炮制,在我的陵寝中做手脚。”

    姜郁一皱眉头,“皇上既然有疑虑,不如一早派监工监督帝陵修建。”

    毓秀笑道,“朕派监工监督帝陵的修建,舒家还怎么放开手脚做事。”

    姜郁见毓秀一脸狡黠,大概也猜出她的用意,不想点破,只笑着点了点头,将人重新搂进怀里。

    两个人靠的这么近,姜郁难免心猿意马,可眼下的时机实在不适合诉说衷肠,无奈之下,只有沉默不语。

    两个人说了几句闲话,在勤政殿用了茶饭,晌午过后就一同在内殿批奏折。

    毓秀身心疲惫,奏折没看几本,却一直打瞌睡,姜郁看她实在难过,就拍拍枕头对她说一句,“皇上昨夜辗转反侧,今日又伤心了一场,必定心力交瘁,劳累的话就小憩一会,到傍晚时分,臣再叫你起身。”

    毓秀怕自己梦到华砚,又怕在自己意志力最薄弱的梦中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纠结再三,还是忍不住困意,躺到榻上闭目养神。

    她的头靠着窗户的方向,阳光透过窗纸射在脸上,莫名觉得刺目。

    毓秀拿手臂挡着眼睛,眼前又变得一片昏暗,孤独的感觉来的如此突然,以至于眼泪流下来的那一刻,她恍惚以为自己已经陷入梦境。

    姜郁起初还不知毓秀流泪了,批完一封奏章去看他,才发现她拿手臂挡着眼睛的动作有点奇怪。

    毓秀已经睡着了,睡的很安静也很僵硬。

    姜郁原本只是看不过她姿势别扭,想帮她把胳膊拉下来,却没料到看到她满是泪痕的一张脸。

    她毕竟只是一个凡人,即便在人前极力压抑自己的喜怒哀乐,却压抑不了自己的心。

    姜郁心中百味杂陈,心酸、心疼,也有一点如释重负。原来是他想错了,毓秀并非冷漠冷血,也并非冷静到利用华砚的死却无动于衷,她只是强打精神,故作坚强,不想在人前示弱罢了。

    毓秀做了一个安安静静的梦,她没有梦到华砚,却梦到了陶菁。

    今日迎华砚入城的时候,只有他们四人站在城楼之上,舒娴与陶菁奉旨站在城楼之下,与百官一同跪迎。

    毓秀是看的到陶菁的,虽然他与其他人一样身着黑袍素服,站在人群里并不惹眼,可毓秀还是一眼就看到了他。

    她走上城楼的时候,陶菁也抬头看她了。当众人都忙着避嫌,不敢抬头往城楼上看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丝毫不收敛,直直望向她。

    偏偏他看她的时候,她没有看他,她不是没意识到他的注视,却刻意没有在同一时刻回望他。她故意错过了两人之间眼神的交汇,直等到他收回目光的时候,才偷偷看了他几眼。

    毓秀一直耿耿于怀的,是他们去阮悠府上的那一日,陶菁给她讲的那个故事。

    两个故事,他虽然只讲了其中之一,却足够让她生出足够的戒备心。

    她一直都怕他细节不错地还原边城的那一场大雪里发生的事。

    一个直到现在还看不清楚颜色的棋子,却了知她最不为人知的秘密。她莫名的依赖他,也莫名的忌惮他。有些时候,她错觉对那个人可以性命相托;更多的时候,她又错觉,她的江山会因为这个人毁于一旦。

    那日在永喜宫匆匆一见,毓秀也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感受。

    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极端地把自己所有的伤心与委屈都归结为失去华砚,却一直暗暗否定失去陶菁对她造成什么影响。

    没有陶菁在她身边插科打诨,疯言疯语的日子,竟如此难熬。不可否认的是,她日日面对姜郁必须要绷紧的那一根弦,在望见陶菁俊秀淡然的一张脸时,才会稍稍松弛。

    毓秀梦到东宫的桃花树,桃花树下站着一个白衣长袍、长身矗立的身影。

    花落如雨,一阵风起,桃花瓣漫天纷飞。毓秀想上前,却迈不开步子。桃花落尽,站在树下的那个人,都没有回头。

    姜郁探身过去,拿白绢为毓秀擦了眼泪,想叫她起身,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收了回来。

    毓秀陷在一个无法结束的梦里,流完了眼泪,又流了一身热汗,身子像困在蒸笼里一样难过。

    姜郁匆匆把剩余的奏折批完,眼看着毓秀整个人被汗水浸透,又一直紧紧皱着眉头,就小心翼翼地躺到她身边,抱起她拍她的肩背,“皇上,别睡了。”

    毓秀从梦中惊醒,睁开眼之后好半晌都分不清什么是虚幻,什么是现实。

    映入眼帘的,是姜郁的一双蓝眸,和忧心忡忡的一张脸。

    姜郁理了理毓秀汗湿的长发,轻笑着说一句,“皇上做梦了吗?”

    毓秀莫名觉得两眼酸涩,下意识地就抬手去摸了摸脸。

    姜郁握住毓秀的手,笑着对她说一句,“皇上梦中流了眼泪,臣都帮你擦干净了。”

    毓秀脸一红,垂眉讪笑道,“好在只在伯良面前失态。”

    姜郁伸手摸了摸毓秀的脖颈处,笑道,“皇上流了很多汗,要不要吩咐侍从预备洗澡水?”

    毓秀也觉得身上不舒服,就顺势应承了姜郁的提议。姜郁紧紧搂了毓秀一下,才撑起身把她拉了起来。

    二人略略整理仪容,姜郁才召侍从来吩咐在金麟殿为毓秀准备花浴,勤政殿外就有人禀报,说九宫侯求见。

    今日在城门迎华砚回京的时候,九宫侯推病告假,偏偏在这个时辰进宫求见,必定是为洛琦的事气闷。

    毓秀看了一眼姜郁,苦笑着摇摇头,“侯爷称病告假的时候,我还以为可以再拖延些日子再见他,谁知还是躲不过。”

    姜郁握着毓秀的手安抚一句,“皇上若身子不适,不如先请九宫侯回府,来日再召见他。”

    毓秀思索半晌,顾自走到屏风换了半朝服的外袍,走到姜郁面前抓着他两只手握了握,点头道,“九宫侯不请自来,进宫之前并未通报,并非是他不懂礼数,恐怕是真的伤了心,才顾不得君臣之礼,进宫来兴师问罪。”

    姜郁反握住毓秀手,安抚她道,“见到侯爵之前,皇上先不必多心。他也未必是来兴师问罪,又兴许是自觉洛琦为臣有失,进宫来向皇上请罪的。”

    他的本意是想安抚毓秀,可话一出口,自己又觉得没底气。

    毓秀不能不领姜郁的情,不得已松弛了表情,故作一脸轻松的姿态,放了他的手,出门到正殿。

    正殿之中只有九宫侯一人,他原本站着,见毓秀从偏殿走出来,就转身朝着她的方向跪地行礼,“皇上万福金安。”

    毓秀快步上前,弯腰去扶九宫侯,“侯爵不必多礼。”

    九宫侯不接毓秀的手,伏地叩首道,“老臣今日是特别来向皇上请罪的,请皇上无论如何也要受臣这一拜。”

    毓秀听他声戚戚然,哪里还敢拒绝,只得收了手,回上首龙椅上坐定。

    “侯爵请平身说话。”

    九宫侯头磕在地上半晌,终于直起上身,老泪纵横,对毓秀道,“臣教子无方,毁了皇上的大计,臣罪该万死,只求为犬子请一个全尸。”

    毓秀心里吃惊,一时分不清九宫侯是否正话反说,面上的表情也变得有点僵硬,“朕虽下令封锁消息,侯爵想必也已经知道那日宫里发生的事。不是思齐的错,是朕昏庸无能,对思齐不起。”

    她一边说,一边打量九宫侯的表情,想推断他是真的心怀愧疚,自觉万死,还是以退为进,明里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暗以兴师问罪。

    九宫侯见毓秀一脸审视,猜到她生疑,就把头重重磕在地上,“洛琦忤逆犯上,罪当处以极刑,臣不求皇上宽恕他的性命,只求皇上念在洛家世代为明哲家布局的份上,赐他一个全尸。”

    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毓秀听了这话,又分明听到九宫侯额头磕到地砖的闷响,心中不安,哪里还坐得住,忙起身走到九宫侯面前扶他,“朕与思齐一世君臣,是自幼就结下的怨愤,如今就算拼尽一切,也要救回他的性命,又怎么忍心会杀他。若来日思齐痊愈,他原回到我身边,继续做我的布局人,我自当躬身抬手,将九龙章奉上,若他心灰意冷,不愿在我身侧,我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