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九龙章 >

第13章

九龙章-第13章

小说: 九龙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是我成亲早,又是带兵打仗的煞命,哪里还有子言的份,我也想亲自入宫服侍皇上。”

    毓秀被个浑身血腥的悍将拉住调戏,着实还难堪了一番。要不是太妃出面解围,她的手恐怕就要折在纪将军的钳子手里。

    定远将军姓纪名辞,字子章,出身书香门第,与大理寺卿程棉是同科进士,殿试入的是三甲,起初同程棉一样,以文臣入仕,却因为一些原因,在大好年华弃文从武。

    纪辞与纪诗的老爹官至尚书,病逝于任上,纪家家道中落。那会纪辞刚入朝,孝献帝就把他编入纪老爷从前执掌的工部,可纪尚书的旧部对纪辞非但没有提携之意,还处处存着排挤之心,纪辞受尽委屈,一气之下辞官不做,跑到边关从头开始。

    西琳与邻国近些年没什么大的战事,小战却不断,西疆巫斯两州边境连年纷扰,南瑜与北琼守关也时有争斗。

    纪辞被故交举荐,拜在镇西将军麾下效力西疆,辗转调到秦州边境。

    纪辞整军精武,在带兵上很有天分,仗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气,不出四年就压过神威将军的战绩,成了西琳第一猛将;一年前受封定远将军,之后被孝献帝留在京中。

    毓秀心下对定远将军十分敬佩,军国事又要仰仗他,自然要对纪诗上心。之所以记住他的字,也不过是因为这兄弟俩的字都有迹可循罢了。

    毓秀心里想着欧阳苏入关的事,还不知她无意间的一个称呼就激起千层浪。

    她一抬眼,正对上姜郁湖蓝清澈的眸子。

    姜郁眼中的情绪太复杂,冷冽中带了些怨气,更多的是说不清道不明,却让人莫名难过的悲凉。

    毓秀晃了神,不自觉就对姜郁问了一句,“你怎么看?”

    姜郁的身子虽然还立的直直的,毓秀却瞧见他的手抖了一抖。

    毓秀暗骂自己不该一个情急就忘了敬称,忙笑着掩盖过去,“皇后以为如何?”

    姜郁面上的忧郁转瞬即逝,眼中的千言万语也沉入湖底,“太子苏从前来访西琳,都会提前休书通报,这回却直接走了仪仗,想来不是要求什么,就是想做什么。”

    欧阳苏从前曾几次出访西琳,毓秀也曾随她老爹回过南瑜,一对堂兄妹确实有些稚子交情,只不过这几年他们都长大了,又各为皇储,诸事繁忙,交往就渐渐淡了下来。

    毓秀记忆里的欧阳苏还只是个清瘦俊美,风度井然的少年,不知他现在是否已是独当一面的太子殿下了。

    但愿他此番前来是友非敌,就算不念从前的情谊,多少也要顾念骨血亲缘,不要与三皇子联起手来对付她才好。

    纪诗满面春风站在堂下,才要开口说话,就被姜郁冷声截了话,“纪公子折子也递了,还有别的事禀报吗?”

    纪诗讨了个没趣,毓秀虽有怜悯之心,却不好偏帮,只能温言安抚,遣人送他出宫。

    姜郁冷眼看纪诗出门,想到过不了多久他就要同这些鬼明争暗斗地周旋,只觉得未老先衰,身心俱疲。

    毓秀见姜郁一脸疲态,就走下龙椅拉着他的手笑道,“皇后累了就回宫歇息,不必在这陪着。”

    她本是好意,姜郁却从她的话中听出逐客之意,多心地以为她是在变相地责怪他彼时言辞严厉,让纪诗下不来台。

    “是臣打扰皇上了,臣罪该万死。”

    嘴上说“罪该万死”,腰板却挺的死直。

    明明是生气了。

    毓秀目瞪口呆地看着姜郁离去,心里好不纠结,怎么无论她说什么做什么,都会得罪他让他不高兴。

    身为一国之君,就连为情所困也是有时限的,她也顾不得悲春伤秋,就又要埋头看奏章了。

    毓秀初登大宝,难免谨慎过度,对朝臣所奏之事事无巨细地审慎批阅,不留意就洋洋洒洒写了一篇。

    她也知道自己底气不足,才在手法上矫枉过正,只盼早早下过这一局棋,她把这帝位坐的驾轻就熟了,处事才能洒脱些。

    毓秀的晚饭又是在勤政殿将就吃的,她正暗自埋怨御膳房弄砸了汤,内侍就禀报太妃求见。

    说是求见,可谁敢让姜汜在门口等,内侍话音还未落,姜汜就已进门,他身后的美侍捧着一个精致的茶盒。

    毓秀笑着起身,“太妃怎么来了?”

    姜汜接过茶盒递给毓秀的内侍,“臣听说皇上这几日精神不好,特别拿好茶来给你喝。”

    送茶什么的都是借口,无事不登三宝殿才是真的。

    果不其然。

    姜汜才落座,就笑着对毓秀说了句,“灵犀昨晚偷跑到永乐宫的事,臣已经替皇上教训过了。她是孩子心性,做事没分寸,皇上不要记在心上。”

    毓秀笑着喝了口茶,“灵犀与皇后多年知交,担心他的病情没顾忌早晚也是有的。”

    姜汜轻咳两声,“倒是皇上,昨晚怎么没留在永乐宫?”

    毓秀脑子一嗡,满脸通红说不出话。

    两人的身份本就尴尬,姜汜知道自己没有干预毓秀的立场,点到即止就转而说了其他,“臣听闻北琼与南瑜的皇子双双入关,皇上可知所为何事?”

    “太妃以为如何?”

    “臣以为,两位皇子来西琳与联姻有关。太子苏与三皇子正值婚龄,我西琳又有个年纪合适的公主,关乎邦交,想来……是为了灵犀的婚事。”

    白日姜郁说了一次,晚上又被姜汜说了一次,毓秀到底从中品出些蹊跷。

    大家好像都很紧张她把灵犀嫁到别国。

    毓秀心里七转八回,面上却不动声色,“灵犀是我唯一的妹妹,除非是她自己的心愿,我不会送她到北琼南瑜与人分羹。”

    姜汜苦笑着摇摇头,半晌又一声长叹,“背井离乡,的确辛苦。公主娇生惯养,地位尊崇,自小又心高气傲,是绝不能容忍夫君纳妾。”

    瞧灵犀那美男环绕的做派,只怕还等着左拥右抱呢,怎么会想与人共事一夫。

    明哲弦嫁到南瑜王府时,只做了一个侧妃,欧阳驰一心迷恋的都是他青梅竹马的正妃,对明哲弦都不怎么上心,王府里三妻四妾,夫君左拥右抱尽享齐人之福,对于一个生在西琳皇族的女子来说,的确是不折不扣的折辱。

    姜汜见毓秀皱起眉头,便把这个话题匆匆了结,转而笑道,“宫里不日就要添人,分派到各宫的内侍嬷嬷人手都不够,我已着内务府选人了,过几日送来给皇上过目。”

    毓秀对这些琐事本就不怎么上心,“太妃做主就是。”

    姜汜却坚持,“宫里到年纪的要放出一批,皇上身边也要再加几个人,在你手下做事总要和你的心意,皇上亲自选吧。”

    毓秀虽然没有拒绝姜汜的提议,心里却忍不住犯嘀咕。

    姜汜走后,毓秀就将步尧与梁岱招到跟前,问他们年岁。

    梁岱不知所谓,步尧却已猜出了□□分。

    “下士二十一。”

    “下士二十四。”

    二十四,的确是快到放出去的年纪了,毓秀抿抿嘴,又问,“我身边服侍的有几个?”

    “回皇上,皇上身边有六个嬷嬷,六个内侍。”

    “嬷嬷们可有年老体弱,想出宫者?”

    步尧与梁岱转着眼珠回想,异口同声地答了句,“没有。”

    毓秀理理袖口,“内侍的年纪你们可都知道?”

    步尧看了梁岱一眼,心中悲哀,暗道这就是尽头了,“康宁进宫最晚,今年十八,周赟与郑乔都是二十,陈赓二十二。”

    毓秀一皱眉头,“这么说来,快二十五岁的就只有你一个?”

    “是。”

    毓秀心中疑惑,就算步尧年纪将近,要出宫也得等明年,太妃怎么笃定她身边的人要走了?

    “你们六个之中,有谁想提前出宫的吗?”

    梁岱连连摇头,步尧犹豫着,半晌才说了一句,“下士想出宫。”

第7章 。23() 
步尧话一出口,不止毓秀吃惊,梁岱也有些吃惊。

    毓秀笑道,“你想出宫考试?”

    步尧叩首道,“下士服侍皇上多年,得皇上体恤,衣食无忧,日子清闲,学业上不敢荒废,也不知是不是比从前有所精进,皇上开恩科取士,下士也想斗胆试一试。”

    毓秀被说了个大红脸,服侍她四年的人,她连人家名字都没记住,哪里还有什么体恤之情,心中一愧疚,对步尧所请就顺势应了。

    “离乡试还有几个月,你现在出宫也来得及,考试的事朕会着人为你安排妥当,不用担心花用,宫里自有赏赐,若秋闱顺利,朕安排你去国子监。回去收拾东西,这就出去吧。”

    周赟康宁来换班,梁岱步尧退出勤政殿。

    梁岱满心疑惑,等他们两个走的远些才小声问了句,“皇上仁慈,你要出宫求她就是了,何必绕弯去找太妃?”

    步尧看一眼四周,回话也是轻声,“并非是我去找太妃,却是太妃找上了我。”

    梁岱更不知所谓,“太妃找你干什么?”

    步尧一声轻叹,“有些事,你我这等身份的知道的越少越好,我就是不愿卷进是非,才回绝太妃选择出宫的。”

    梁岱笑道,“是不是你在皇上面前出风头,得罪了皇后?他找借口把你扔出宫?”

    步尧也忍不住笑,“你不要胡思乱想,皇后为人虽高傲过甚,稍欠宽容,却绝非暗中伤人的小人。这里头的事我也不知道,不敢妄下定论。出宫还能考试,也算求仁得仁,就是我心里舍不得皇上。”

    “我还以为你是木头人。”

    “我在皇上身边这几年,她虽看不见我,我却看着她长大。你我人微言轻,对皇上的事插不得手,能做的也只有求神明庇佑皇上,别遭奸佞陷害算计,遇事逢凶化吉。”

    梁岱目光一闪,笑容僵在脸上,低头隐去了。

    周赟两个来换班时,毓秀已经把奏折处理的差不多了,却赖在勤政殿不想走。

    周赟明知她磨蹭时间,就没开口,康宁年轻识浅,猜不透君心,就多嘴问了句,“皇上今晚在哪就寝?”

    毓秀这个郁闷,要是熬到三更,回金麟殿也顺理成章,毕竟大半夜的去打扰皇后不好,可眼下时辰还早,她又被问了这一声,无奈之下只好苦着脸说了句,“去永乐宫。”

    周赟狠狠瞪了康宁一眼,吩咐起驾。

    康宁又跑来问毓秀是否备轿,毓秀叹着气,一边舒展身体一边往外走,“不用备轿,也不用大张旗鼓,我们悄悄走过去就好。”

    从勤政殿到永乐宫这一路,毓秀都走的飘飘摇摇。

    内侍通传皇上驾到,姜郁冠服齐整地迎到院子里。

    毓秀被姜郁的气势又吓掉了一份胆,一开口就没出息地结巴了,“皇后,晚膳,用的好吗?”

    姜郁破天荒还笑了一笑,“多谢皇上挂怀。”

    毓秀接过他伸出来的手,二人相携着走进正寝。

    姜郁抓她的手松松的,要是她自己不用力气,两人的手分分钟就要断掉。

    毓秀心如鼓鸣,嘴上还得没话找话,“初春天气寒冷,皇后多穿些衣服,省得又病倒了。”

    姜郁眨眨眼,笑着回了句,“皇上也是。”

    他从前什么时候对她这么和颜悦色过,难得他这回没敷衍,就连蓝眸里也带着笑意。

    毓秀看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