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喷神 >

第501章

喷神-第501章

小说: 喷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古老板的优酷,最终在2013年年中,匆匆完成了与度娘家李老板的谈判,成功卖掉,套现上岸。而“爱奇艺”这个视频品牌,则彻底消失了,或者说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网络视频领域,成了优酷、n站和腾云视频三家竞争的局面。(a/b站当然也沦落到了彻底无人问津的状态,始终只有个人网站的规模。)

    只不过,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另一个时空的古老板,在把优酷卖给阿狸后,选择了自己依然身居高位、担任网站领导工作。

    而这一次,卖给度娘之后,古老板选择了彻底隐退,拿着钱再也不亲自创业了,就安心当投资人。

    或许,是因为他看到了冯见雄的咄咄逼人,觉得还不如在最高位急流勇退,保住半世英名呢。

    古老板的选择并没有错。

    两年倏忽而过,随着历史的车轮埋进2015年,优酷终于在所有方面,数据都全面落后于n站了。

    n站的含游客月活用户总量,达到了惊人的3亿,其中注册/登录的月活用户数,也达到了2亿多,足足7成的用户是登录后使用的而优酷那边不但总用户量只有2亿4千万,登录注册的比例更是低得可怜,只有6000万,才四分之一的注册登录率。

    后续的付费内容、vip会员销售形势,差距自然更大了。

    而这一年,才刚刚算是“互联网移动化的人工红利被消化完”的时候。

    一波创业风口过去了,大家的增速都开始放缓,后来者并没有机会了。笑到最后的,就是冯见雄。

    随着跑马圈地时代的过去,从业者们纷纷开始反省:继续靠免费,甚至跟某些行业那样,靠送钱来招揽用户,真的有意义吗?在获客流量成本越来越飞涨的情况下,那些粗放式的运营,真的有价值的?

    有些自命小而美的网络社区,开始模仿和学习冯见雄,盯上了定制化的内容付费。

    比如,有个叫“逼乎”的网站,打了不少苦情牌,似乎它家才是为国人的知识付费摇旗呐喊的先锋,不支持它就不是中国人、没有良心。

    然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雄哥早在2014年,就陆续开始试点各种知识服务内容的付费和个性化定制了。

    “得到”上,不仅有高大松、罗胖子、宋红兵以及其他一票自学者的脱口秀,还笼络了无数口才还行、同时知道如何“说人话”、把内容打磨得亲民的资深名校教授。

    这些人一开始拿着“得到”的补贴,按买断制供稿,为冯见雄的用户提供了按需推荐的知识服务。渐渐地,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冯见雄开始让虞美琴走内容直接付费订阅模式。

    某个讲经济学的北大教授,本来写一辈子书都卖不出去几万册,结果因为是第一批选择投靠冯见雄的严肃学者,结果撞了运,其讲座的电子版足足卖出去了100万份,个人分账上亿。

    那些象牙塔里自命不凡的学阀都坐不住了。他们眼看着这个时代越来越平等,吊丝越来越不买“砖家叫兽”的账。再按照原先的轨迹混下去,只怕一辈子只能靠国w院的津贴或者约稿方的买断过日子了。(尤其是文科类的。理工科的有客观评判标准,对的就是对的,不用媚俗讨好观众)

    现在冯见雄给了一条明路,让他们只要放下身段,就能拉到吆喝和真金白银,谁能抵得住诱惑?

    文科学阀们本来就是要拼命销售自己观点的,看到给力的新媒体渠道自然是一窝蜂儿涌上来。

    “学术专著稍微润色一下文风、改说人话,居然就卖出去了80万册!”

    “青华某教授的讲座又破记录了,140万人付费看!嗯,虽然是打折特惠的产品,才几十块钱一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任何人承认或者不承认,冯见雄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内容付费话事人。在这个盗版横行、垃圾咨询泛滥,读者痛苦,作者也痛苦的时代。有干货的人但凡想混得开,都不得不找冯见雄投靠。

    冯见雄本人,本来早已懒得搞脱口秀。

    他手下那么多卖嘴皮子的,还差他一个么?

    可惜,后来身边的人纷纷劝他,让他做个表率,引领一下行业风气,冯见雄才勉为其难亲自开了个节目。

    罗胖子叫《逻辑思维》,高大松叫“晓说”,宋红兵叫《鸿观》……

    所以冯见雄就干脆叫《远见》。

    很简单粗暴的名字。

    至于内容,初步选定是做一些商业和法律案例的复盘,披露一些内幕,卖弄下冯见雄当年的“先知先觉”。

    至于将来,冯见雄的神预言威信建立起来了,再实打实地预测未来好了。而凡是敢不信他的,最终都会被历史打脸。

    节目从2015年开始,放出了第一季。

    已经习惯了n站和“得到”版面的用户们,赫然发现大佬居然亲自出马了,纷纷惊喜传颂。

    其实也用不着他们传颂。

    冯见雄自己要开节目,还怕得不到全渠道的宣传么?

    上线当天,关注他个人频道和节目的,就超过了3000万人。这个数字在一周之内,很快突破了一亿。

    第二周,冯见雄就毫不吝惜地关闭了他已经运营了5年多的微博。

    虽然他在那上面已经有八千万粉了,至今仍然是吉尼斯纪录认证的微博粉丝数最多的人。

    不过,第二名第三名与他的差距,也没前几年那么大了,毕竟娱乐圈的人刷粉比较狠,如今也都六千多万了。

    微博官方排出高层亲自恳求、挽留。还拿“微博如今也已经卖给阿狸系了,大家都是一个大股东手下的,五岳剑派同气连枝,能帮忙撑撑场就撑一下。”

    即使这样挽留,最后也只是说服了冯见雄不删号。但该账号永久不再更新,已经不可避免。

    冯见雄想展示个人动态,有的是渠道,何必通过微博呢?

    都什么年代了,还拘泥于140个字符干嘛。

    历史上,微博这玩意儿之所以经久不衰,无非是因为那些被这套系统绑走了的大v们,他们舍不得自己好不容易攒起来的粉丝,所以苦苦发福利挽留,怕自己的个人品牌无形资产贬值。

    而一个“n站个人空间”就有上亿人关注的大佬,还在乎那8000万微博粉丝不成?

    至于担心“有些人觉得n站low,或者纯粹不想再注册个账号,所以关掉微博后会失去这部分粉丝”,那是完全不必要的。

    不看冯见雄,是那些人的损失。其他看了的人民,获得了预测未来、趋吉避凶的偷跑优势。久而久之,不看冯见雄的人都混成了撸蛇,看的人都混成了温拿,那大家当然就乖乖看了。

第260章 (大结局)

    “开挂的远见不需要解释,欢迎大家来到《远见》,我是冯见雄。”

    随着主席台上一阵舞台灯光啪啪亮起,镜头由远拉近,稍微绕了小半圈,最后给了冯见雄一个上半身近景。

    烟花,彩蛋,掌声,在黄龙体育中心里弥漫开来。这个场馆,上一次租出去的时候,刚好是用于周洁伦的演唱会。

    不过,今晚这个跨年之夜,在这里迎来的,却是最新一期的《远见》脱口秀现场录制。

    不过,与往期不同的是,这一次是直播。

    跨年脱口秀直播。

    2015年即将过去,几个小时后,历史的车轮就将迈入2016。

    不但是直播,还选了常人根本hold不住的巨大场地,卖了无数的票。内场的vip票卖到了4000块一张,还不算最前排的。场边的看台上,普遍也要千把块钱起步。

    这个价格,比2015年的周杰伦演唱会门票价格还贵了至少3倍。

    但是,门票却几乎破天荒地卖出去了绝大多数,上座率超过9成。

    在吊丝们看来,这世上居然有人花几千块钱去听一个帅哥现场哔哔几个小时,简直mdzz。

    不过,谁让这个世界,是一个撕裂的世界呢?

    就像来听冯见雄演讲的人,有至少九成没听说过快蹄是个什么东西,哪怕这玩意儿已经有将近两亿用户了。

    同理,那些用快蹄的人,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的有钱人。

    而且是那么多心怀恐惧、唯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时刻刻保持紧跟时代戒心的有钱人。

    或许,在他们看来,花个几千或者上万块钱,网聚全国最有上进、最希望草根出头、不走官商勾结路线实现中国…梦的人,然后跟旁边的人聊聊,集思广益开拓一下自己的视野,就已经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了。

    哪怕不考虑冯见雄讲的内容,与自己实际工作、创业问题的关联性。

    万儿八千块钱,平时一个饭局认识个有价值的朋友,都不够。现在却可以跟一圈成功人士换名片、交换看法。

    太值了。

    另外,除了现场八万人掏钱买票听他哔哔、以及n站/得到同时视频、音频直播。冯见雄还拿下了钱江卫视的跨年时段,把本来年中时候预定筹备的文娱综艺晚会给挤了。

    钱江卫视作为国内前三左右的省级上星卫视,居然破天荒地让一个家伙的独角戏哔哔,取代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小品相声,也是没谁了。

    不过历史最终会证明,这档创新是很值的,会赢得最高的收视率,比同时段的央视跨年文艺晚会都收视率高。

    而国内的同行,此前显然还没有尝试过把直播与咨询服务、脱口秀接合起来。

    它们至今为止最多只直播过唱歌跳舞这些才艺显示,或者单纯卖卖脸。

    他们差得太远太远了。

    谁也无法想像,冯见雄的魄力,会惊世骇俗到这种程度。

    他的卖嘴皮子号召力,国内,甚至全世界,也没有人能复制。

    ……

    网络直播这种传媒模式,在2015年已经稍有成熟了。随着2014年国家开始全面发力4g化浪潮,不但移动端的流量和资费有所下降。

    还因为wifi的普及、中移动趁机通过“移动光宽带”,对电信传统固定宽带市场进行侵蚀。这一年多里,国内网络带宽资费被倒逼着快速下降,做网络直播产品的硬性运营成本,被快速地压低。

    n站本来就是做流媒体起家的巨头,技术上毫无问题。

    又能借助冯见雄的远见预判,所以n站ceo周天音,在直播化这一股浪潮中,略微领先全国同行半步,把所有布局做好,准备工作稳扎稳打。她拿到的初期带宽单价,以及签下同等条件直播客所花费的成本,都明显低于同行。

    而同行们在这个问题上,反应明显慢了。

    这也难怪,当初移动信誓旦旦说要强推3g,大家都信了,觉得“移动端视频会迎来大爆发”当时只有冯见雄没信。

    后来的结果也是全球有目共睹的:所谓的3g强推,完全就是三只手机一厢情愿的暴利捞钱,压根儿没人卖帐。所以积极跟进、疯狂烧钱融资的创业者,在那时候纷纷死了一波。

    因此时隔五六年后、到2014年移动赌咒发誓说自己真要发力4g、这次绝对让利的时候……

    一方面是当初脑残真信它的那批创业者,确实死掉了很多,所以想相信也有心无力、拿不出钱来了。

    另一方面,则是其他没死掉的家伙,被“狼来了”的故事吓怕了,这次不敢轻举妄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