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娱乐鬼才 >

第95章

重生之娱乐鬼才-第95章

小说: 重生之娱乐鬼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面,自然是以《蜀山奇侠转》为例,其想象力的雄浑,是超过后来的武侠小说的。比如,金庸、古龙等等武侠小说,从想象力而言,其实是一个倒退。二战之后的人,比民国时期的作家还要保守,还要放不开。表面上,新武侠时代,高来高去的侠客,剑气、点穴,看具备想象力。

    但还珠楼主《蜀山》玩的是飞天遁地,劈山煮海,这种神仙斗法类型,对古典文化和对神话体系的总结,比后来的武侠小说,逼格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飘渺之旅》好就好在,重新将仙侠题材复活了。在《蜀山奇侠转》的基础上,有了推陈出新。

    论经典和文字,未必能超过《蜀山》。

    但要是编写网络文学小说的题材史,《飘渺之旅》算得上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萧潜凭着《飘渺》这部书,可算得上开宗立派的宗师。

    “老板,这篇文章,我觉得不错!”今何在将《飘渺之旅》递给王启年。

    王启年一看书名,其实就知道所言不虚,故作认真的将13万字的投稿看完说道:“这篇稿子应该尽快回复,否则,可能就会被台湾的书商签走了!”

    “为什么?”今何在诧异,台湾的书商,把手伸到内地来了?为什么,国内的媒体很少报道。

    “13万字的稿子,是台湾那边两集的分量。”王启年解释说道,“繁体出版一般是按照集出版的。从古龙他们那个时代开始,一本武侠小说,就是六七万字左右,一集一集的出版。如果,几个月才出一集,可能读者等不耐烦,就扑街了。于是,武侠作家逐渐是一个月一集,一个月两集。甚至,有些作家是靠着一星期出版一集作品,用来吸引读者!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谁写的快,谁占据优势!投简体的稿子,和投繁体的稿子,从投稿字数,很容易分辨的。”

    “原来如此!”今何在闻言道,“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进军台湾市场?”

    “不大可能吧!台湾很多市场,是不对内地开放的。台湾是书商,可以把内地人当作廉价劳动力,从内地约稿。但内地资本不可能被允许,在台湾成立出版机构,台湾在这方面,比内地保守封闭多了!”王启年说道。

    其实,在90年代末开始,台湾的书上,就开始拉拢内地的廉价的写手。通过互联网上,台湾书上发掘了不少内地网络作家的作品,将其廉价的签到台湾市场。不少内地的网络作家,倒是靠着繁体,转到了不菲的稿费。

    比如,萧潜的《飘渺之旅》繁体市场的人气惊人,甚至很早就成为了年收入超过百万的作家。

    当然了,台湾的市场在未来几乎是停滞,甚至是衰退的。而内地的网络出版市场,则是快速的发展。

    早年很多写繁体的作家,错过了在内地互联网上积累人气的机会。等到台湾市场出现疲软,想要回归互联网。但却发现,互联网市场尽管壮大了,但市场份额,却是被新兴的大神们垄断。

    早年混台湾繁体出版市场掘金的职业作家,面对模仿他们作品的后辈们,却并没有多少的竞争优势。

    当然了,由于现在国内受商业写作熏陶的作家还很少,很多作家写的故事,没有市场竞争力。

    反而是台湾,由于商业化出版市场,比内地门槛要低。不仅仅是吸引了大批中国内地的网络写手向台湾出版界供稿。

    实际上,这个年代的台湾,还是有一些新生代的作家。比如,九把刀、罗森。

    九把刀貌似和网络文学主流市场,隔的比较远。

    而罗森,两岸三地网络作家,都必须得认他是网络文学的前辈。貌似,罗森的代表作《风姿物语》从1997年就开始在台湾网络上连载。之后,被出版商看重,也开始出版这个超长篇幅的小说。

    “我觉得,我们可以试着与台湾的作家合作,比如,像罗森就是很有才的一个作家。他的繁体出版版权,肯定已经是出售了,不过,我们可以和他谈一谈,互联网版权!”王启年说道,“罗森的《风姿物语》,仅仅是互联网版权,可以开出千字200元人民币。这个价格以内,是可以拿下来的!嗯,至于萧潜的《飘渺之旅》千字千元人民币,合同是拿下他全部的版权,简体繁体出版,网络版权和改编权,合同可以定为300万字以内!”

    千字千元,在出版界并不是天文数字。

    但是,合约长度为300万字,一个字一块钱。写完300万字,可以拿300万元人民币,这就绝对是天文数字了。

    即使的今何在闻言,也是咕隆一下,吞了一口唾沫——他的《悟空传》可才仅仅赚了5万块钱啊,算成稿费其实只有千字200多块钱。

    见到今何在的表情,王启年拍他肩膀说道:“你的《悟空传》放心,后续还是有其他方面的收入的。比如,版权改编,是可以分成的。未来若是进行了充分的改编和开发,你赚的不会低于这个数字!”

    而实际上,《飘渺之旅》千字千元,绝对不算贵。因为,这部作品在后来台湾繁体,连续几年都是横扫书坛。无论是销售,还是租书,都是名列前茅。此外,在互联网上,开创了一个流派。

    并且,《飘渺之旅》后来也开发成为了网络游戏,在国内的人气一般,但在台湾市场,应该算的上大火了一把的游戏。(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七章 又一部票房黑马

    2000年3月,小伙伴公司投资的小成本电影《说出你的秘密》杀青。这部电影属于黄建新导演的转型之作,也是小伙伴公司今年上映的第一部电影。

    不得不说,黄建新导演也是一名全才,剧本和导演工作,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做的。由于编剧和导演是同一个人,可以有效的避免剧本被肆意的修改,扭曲了剧本的创作宗旨。

    根据黄导的自述,《说出你的秘密》电影灵感是取材自一条新闻,由于故事取材自新闻,而且,还是关于道德拷问的新闻,天然具备了话题性。

    就类似于好心人扶老人,被老人反咬一口,讹诈他撞到。这种道德败,让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的话题,在后来的网络上引发了全民和大多数媒体的议论。

    而《说出你的秘密》不像扶老人那么尖锐,但同样是也一个道德的拷问。好在,这个道德拷问是成功的,阳光的。

    片子里面的主人翁,经过了一系列的心路历程之后,终于还是决定了将自己性格阴影中的秘密,拿到阳光之下暴露。

    本质上,这个片子还是呼吁真善美,希望人们可以像片子里面的主角那样,坦白和有担当。

    这样的片子,格调上就是积极向上的,所以,过审根本不存在悬念。

    接下来,2000年3月6日这一天,电影开始通过中影集团的渠道,在国内上映。由于。这个档次相当比较冷门,没有多少像样的片子在上映,所以,安排的场次是比较多的,一开始就给安排了200个银幕同时上映。

    再加上,小伙伴公司娴熟的炒作技巧之下,《说出你的秘密》闹的满城风雨,仿佛是一部了不得的作品似的。

    大量的互联网话题,和传统媒体的评论和新闻配合。

    让《说出你的秘密》上映前后,就不缺乏新闻曝光率。再加上。片子质量还行。片名更是有种神秘感。

    于是,小火一把,也属于正常现象了。

    3月6日~13日,《说出你的秘密》第一周的票房成绩达到400万元。之后。第二周的成绩虽然有所回落。到时。依然斩获366万票房。

    《说出你的秘密》上映两周,获得了766万票房。这与历史上,这部片子总票房800万而言。可以说,成绩已经远远超出了。

    这除了是因为小伙伴公司的炒作能力精湛之外,更重要的是历史上,这部片子投资仅仅30万元,而现在这部片子投资额达到100万元。虽然,还是小成本的片子,但是资金更宽裕,也可以让导演将片子的质量提升一个档次。

    在电影票成绩出来之后,老导演黄建新自然是扬眉吐气了。

    这几年国内电影市场转型,造成了很多老导演,无片子可导。黄建新这样的老牌导演,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求爷爷告奶奶的拉投资,像普通的新人导演那样,拉几十万投资,都是很难的。

    现在,黄导演拿出了成绩之后,就开始陆续有投资人开始向他伸出橄榄枝。

    虽然,黄导有点心动,但家里面老伴却是劝说道:“还是老实跟小伙伴公司合作吧,于总对你不错,能雪中送炭,帮你一把。咱也不能忘恩负义,这部片子红了,下不片子都不跟他们合作了!”

    “对!”黄导点了点头说道,“下部片子,还是投给于冬,除非他不要,否则不找别家!”

    ……

    在《说出你的秘密》百万投资的电影,以黑马之姿,向业内证明了小伙伴公司的投资水平之高时。

    国内的电影市场,其实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时期。

    由于99年国内票房跌破10亿元之后,2000年以来国内票房也不见好转。比如,像冯小刚的电影票房,也仅有3600万元,还不如前几年的片子成绩好,其他的片子就更不用提。

    很多的电影院,都是空空荡荡,似乎进入新千年之后,观影都开始不看电影了。

    国内的电影院线,悲观情绪开始扩散。

    毕竟,电影院无论有没有观众,设备、工资、租金等等开支都是少不了的。算一算账,进入了3月份淡季之后,国内的电影院线,纷纷陷入了亏本状态。

    为了改变这个现状,cd市的电影院开始搞出震动业内的行为——五元票价!

    要知道,这些年国内电影票价一直是在涨的,在2000年左右一线城市的电影票价一般是在20元~100元之间,其他的城市票价一般也是15元~50元左右。10元的票价,只能在一些小地方看到。

    而5元票价,几乎成为了传说!

    但是,在电影市场极其不景气,电影院长期空荡荡的情况下,成都开始推出了5元电影票的动作,试图通过这种极端的大降价,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

    当然了,这个做法让国内其他地区的电影院线负责人,纷纷嗤之以鼻,觉得成都电影行业的做法,根本就是自杀。

    原本,电影院就是靠着提价和大片的方式,从而提升整体的票房收入。淡季一般是搞打折,而不是直接降低票价。

    “王总,您怎么看cd地区的电影票降价?”于冬笑着问道。

    “是一件好事!”王启年说道。

    “好事?原本20元一张,一个观众的市场份额,5元一张需要卖给4个观众,才可以赚回来同样的市场份额。”于冬说道,“电影院可以通过卖饮料、零食赚回票价下降的损失,我们制片方可是非常吃亏的!”

    王启年说道:“不能这么理解,关键是5元票价,激活了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意愿,激活了这个市场。我到愿意5块一张票的市场,而不愿意看到20块一张,甚至百元一张票的畸形市场!我觉得,cd市的电影市场,将来肯定是大有可为的!”

    事实上,cd市的电影市场,在2000年根本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率先打响了降价攻略,在电影市场低迷的时期,却激活了当地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意愿。后来,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