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娱乐鬼才 >

第8章

重生之娱乐鬼才-第8章

小说: 重生之娱乐鬼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启年看了他一眼,觉得他有点眼熟,就问道,“同学,还未请教你的大名?”

    “大名?我叫黄海波,表演系的!”

    黄海波,靠,难怪觉得眼熟呢!

    这厮也是1997年与王启年同届的北影新生,读表演系。在校期间,一直名声不显,直到2001年毕业才出道,其后,通过多年熬资历混脸熟,也混成了知名演员。

    此外,黄海波人品也挺端正,在汶川地震等等天灾国难时刻,积极捐款,参与慈善捐款,加上一直洁身自好,所以,名声还是挺不错的,甚至被誉为娱乐圈中的好男人。

    直到2014年,因为在酒店招嫖,被公安拘留。形象开始大受损失,不过,除了招嫖这次,黄海波还很难找到污点。

    其实,王启年也觉得,黄海波后来因为招嫖而声名扫地,也真是冤。第一,黄海波未婚。第二,他既又不勾搭良家女子,也不**小三。三十多岁大龄青年,还是一个明星,连女友都没有,各种圈内的那种门事件,也都没他的份。花钱解决生理需求,有什么大不了的?

    黄海波摔的很重,主要是因为此前,形象被包装的太完美,以至于,很多粉丝接受不了……

    “你这么帅为啥不报考表演系?”黄海波赞同说道。

    “我觉得我更适合写作吧!”王启年说道。

    “写作牛逼啊!”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二十多分钟。

    ……

    吃过了早餐后,又是一大早的军训。一整个上午,几个小时的队列、跑步、军体拳,又累又苦。

    中午稍微休息,下午,稍微轻松一点,在营地教师里面上军事课。通过课程,教授军队的纪律和军事常识。

    终于,到了傍晚,迎着晚风,电影学院的新生在学校老师的鼓励下,也开始各自现场表演自己的才艺。

    不过,男生们有点腼腆,大多数不好意表演。所以,军训晚上主动表演节目的,十有**都是女生。

    于是,带队的老师,说道:“男生也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嘛,咱是电影学院的,就应该多表演,多展现才华,同学之间都不好意思上台演出,将来怎么面对观众?”

    “对,那个同学,王启年,你上来!三试的时候,说报表演系是浪费你文学才华,现在,我倒想看看你的表演能力了!”

    在场众人纷纷哄笑。

    王启年被推上前,推脱不掉,就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唱了一首军营歌曲,蒙混过去:

    “寒风飘飘落叶

    军队是一朵绿花

    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

    不要想妈妈

    声声我日夜呼唤多少句心里话

    不要离别时两眼泪花

    军营是咱温暖的家

    妈妈你不要牵挂

    孩儿我已经长大

    站岗值勤是保卫国家

    风吹雨打都不怕

    衷心的祝福妈妈

    愿妈妈健康长寿

    待到庆功时再回家

    再来看望好妈妈……”

    这首名叫做《军中绿花》,属于90年**始逐渐流传起来的军营民谣类型的歌曲。具体的创作于哪一年,无人知晓。

    这首歌曲后来火了起来,是因为军营民谣的制作人颂今老师向军队征稿,求不同版本的《军中绿花》词曲。

    结果,信件、磁带小样源源不断的被寄来,且版本繁多,有的叫《军营绿花》,还有《军中泪花》。有的为一段词,有的多达三段、五段,但内容则基本上大同小异。词曲作者呢?却无人知道。在90年代而言,这种纯粹是民间集体编创,已经不知道谁是最初版本作者的民谣,已经是非常罕见了。

    王启年唱的版本,是后来精挑细选,重新编曲,于1998年11月,由小曾唱的那个版本的《军中绿花》。

    这个版本,当时问世,既是轰动一时,被军队基层传唱。此外,在民间,也有很多人对于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军营民谣歌曲,感觉到亲近。

    “好!”众师生纷纷鼓掌。

    就连不少的教官,也连连点头,有点感动。

    这一首歌结束后,那名早上刚刚让王启年罚跑的教官,对王启年的印象也好转不少:“这歌,你从哪学的?”

    “好像是一名在我们小区当保安的退伍兵哪里学到的吧,他经常唱这首歌,歌名不知道叫《军中绿花》还是《军中泪花》的。”王启年装糊涂说道。

    “这就对了!这歌应该有不少版本,我以前在老部队的时候,听人唱过。”这名教官唏嘘说道。

    正在王启年想要和教官套近乎。

    转眼间,教官脸上忽然笑了起来,而且,笑的很渗人。王启年心中突然咯噔一下,感觉有点不妙。

    果然,教官拍着王启年肩膀说道:“王启年同学,你歌是唱的不错,但被子还没学会。现在还有空,临睡前去营房练练手,早点学会!否则,明早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还会罚跑……勿谓言之不预!”

    “我靠!”王启年泪流满面,这教官好无情啊,叠被子这件小事,还一直记着呢,他只好带着悲愤的心情回到营房中。

    话说,活过两世,这两世的记忆,他都是不太擅长与做家务,每次起床,从来也不会想起要叠被子。

    这种习惯,让他视家务、琐事为人生最大烦恼,怎么可能叠的好被子。

    见到王启年对着被子发愁,怎么也叠不成符合标准的豆腐块。表演班的张晶晶,居然主动前来教王启年叠被子的技巧。

    “先呢,被子要压实,这样才更好叠!”

    “再呢,三折,像这样……”

    “再这么一对折,豆腐块就出来了!”

    “很简单,对吧?”

    看着张晶晶叠被子,整个过程不超过3秒。整齐的豆腐块就叠出来了,王启年不由连喊佩服。

    整个过程,被重复了多次,他总算看明白了,但等到他做,依然是束手束脚,觉得被子真是一种很难被打败的怪兽。

    “啦,原理就是这样了,你再多练练,熟能生巧。再不懂的话,可以多问问其他人技巧,总有人叠被子的技巧适合你!”张晶晶见到王启年居然叠被子难倒,也觉得不可思议,这在她看起,几乎是不用教,本能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在张晶晶离开后,郝艺等人正巧回营房,看到了之后,吹口哨道:“有奸情!绝对有奸情!”

    “奸情个大头鬼,我这是在向学姐请教叠被子的技巧。”王启年将自己叠出来的成品,展示给众人看。

    “还不行啊,你看看,根本不对称!”郝艺评价。

    “……”王启年无语问苍天,连忙向众人再度虚心请教。

    结果,各位同学,纷纷展露了不同的叠被子技巧,不论怎么样,大家都是比王启年叠的好,这是不争的事实……

    ……

    接下来的军训中,王启年依然纠结与叠被子这个过程。虽然,通过了努力学习,在第三天早上,他勉强能叠出整齐的方块。

    但是,教官的要求标准再度提高,要在10秒内叠好被子。

    “悲剧啊……”王启年再度被罚款5圈后,郁闷的说道。

    经过了两周的军训后,终于离开了这个魔鬼训练营。

    王启年也多了一个绰号“叠被狂人”!

    因为,军心过程中,他屡次因为叠被这个问题,遭到教官的罚跑圈,每天比别人多跑5圈,已经成为了惯例。

    当然了,两周的艰苦训练,王启年也锻炼出了一身良好的体魄,不再那么容易跑几公里路就气喘吁吁。

    好的体魄,也许是王启年这段时日最大的收获。

    再见了军营,再见了军训……

    王启年望着在视线中逐渐模糊的营房,心中还真有那么一点怀念。原本,让他觉得很头疼的教官,也开始变得有点亲切。

第十三章 贾樟柯

    1997年9月23日,军训回归之后,北影文学系正式开课。

    电影学院的课,对于王启年而言,每一堂课都是那么新鲜、惊喜,以至于,他像海绵一般,每节课都是那么认真,让不少老师、同学心中中暗暗想道:“不愧是高考理科状元,念书这么认真。”

    之所以那么努力,并不纯粹是做样子给同学和老师们看的。

    实际上,王启年作为过来人,他非常明白,干一行,要精一行!

    ——知识、经验两者都非常重要,叠加起来就是一个人的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决定了其在一个行业能达到的高度。

    经验是靠积累出来的,知识则是靠在学校这段时间苦学来的。

    现在不好好学,没有打牢基础,等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就迟了!

    另外,在电影学院里面表现的特殊一点,也是为了吸引关注。

    从事影视文化行业,不讲究低调,讲究高调,被越多人关注越好!圈内人关注,决定了出头的机会,普通观众关注程度决定了其身价!

    娱乐圈的圈子很小,电影学院则是吸引了整个娱乐圈的关注。以至于,电影学院里面一个有才华有潜力的人,很快就有可能传遍娱乐圈,成为圈内人士关注的存在,还怕没有机会出头?

    最怕的是,机会来了,却因为技艺不足,没有把握住!

    扎入电影专业知识的海洋,一开始王启年过于贪婪,什么都想要学,于是,感觉时间和精力根本不够。

    因为,王启年学习的课程除了剧作之外,电影理论、电影史和电影批评,也是必须要上的,必须要考试的。而电影学院也是大学,与将来影视职业无关的数学、语文、英语、马哲,这也要混弄一下的。

    再加上,导演、摄影、美术、表演、音乐什么的,也可以选修。

    可以说,北影任何一个系,大家谁能够系统的学习电影知识,只不过,不同的系侧重点不同而已。

    像王启年这么贪心的学习,几乎想要把所有系的课程都学会,后来,发现是不现实的,王启年才开始专注文学系的课程,其他的课程,仅是简单的关注一下。

    过去,中国电影行业重视故事性,所以,早些年的;老电影,剧情、故事总是能讲明白,不像现在很多的导演,把剧情搞的云山雾绕的。

    而以前电影学院里面的文学系和导演是不分家的,培养出来的是——编导!既能编剧,又能导演,自编自导的综合人才!

    直到现在,导演专业和编剧专业才分家了,弱化了导演系的编剧能力,让编剧更专注于写剧本。

    但即使这样,其实文学系的,也能隔三差五的摸一下摄像机,过一过摄影和导演的瘾,只不过,没有导演系和摄影系操作机会多而已。

    正是几次接触摄像机,王启年开始有机会站在导演和摄影的角度认识电影。

    当然,王启年的文学系,虽然也能摸摄像机也就是体验一下,不可能整天的摸摄像机,真正吃饭还是靠笔杆子的!王启年认为自己学习了一系列的电影理论,最终的目的是能够创作出专业、优秀的剧本。

    当然了,王启年觉得,若是有机会实践一下表演,用演员的角度去认识电影,即使跑去当当龙套,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实践机会。只不过,表演的机会一直没有获得!

    ……

    匆匆过了两周,即将迎来十一黄金周。9月30日,王启年看到学校里面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