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娱乐鬼才 >

第157章

重生之娱乐鬼才-第157章

小说: 重生之娱乐鬼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启年兴奋的讲述他的雄心壮志,各种中国古典的故事,都在他改编的范畴内。而且,都将会是大手笔!

    “王导,这些故事,观众已经知道了剧情 ,是不是有剧透风险?”陈嘉上谨慎的说道。

    “风险和机遇并存吧!就拿《哈利波特》来说,很多观众已经事先知道了剧情,为什么还要看电影?当然,有一部分讨厌剧透的观众不会看,但更多的观众,会因为熟悉的元素,而专门跑过去看!”王启年笑道,“比如,《西游记》我敢说,再改编100遍不同版本的影视剧,依然会有观众看,依然会有大红大紫的西游改编。另外,我们用这个创意,未必就是照搬,聊斋的故事,那么简短,很多细节、设定都没有,可以任由我们发挥……”

    王启年循循善诱之下,陈嘉上其实已经怦然心动,但没当场答应,而是表示,回去考虑一段时间。

    对此,王启年也表示理解,要深思熟虑,考虑清楚才好。否则,头脑发热,就决定了。但到时候,反悔了,或者是感觉做不好,这都会给大家带来损失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三章 首日票房

    在《江湖2》上映的首日,以靓丽的807万首日票房惊动了国内电影圈,各种影评开始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其中,《看电影》杂志上火速推出了特刊,里面就有一篇《江湖2》的影评。

    “收到杂志社工作的友人赠送《江湖2》的电影票,虽然,赠票是有写一篇稿子的任务。但由于笔者对于《江湖》的好感,带着享受的心态,走进影院观看国产大片《江湖2》!

    严格来说,《江湖2》应该算港片。不过,香港已经回归,虽然一国两制。但考虑到,《江湖》是地地道道的国产片。而《江湖2》虽然是嘉禾投资,但沿用了七成的原班人马。以及,小伙伴公司发行,姑且算是国产大片吧。

    曾几何时,特效大片是好莱坞的专利。从《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到《哈利波特》,整个大银幕上,充斥着好莱坞的大片。

    国产片以文艺、武侠、主旋律等等片子为主,尽管,我们一再听闻某某导演,又在海外拿奖。但面对国内的观众,几乎一面倒的被好莱坞大片俘虏,拿再多的奖又有何喜?

    电影的主流毕竟是大众的娱乐,而不是小众的艺术啊!

    电影发展史百年里面,商业为主的美国电影大胜艺术为主的欧洲电影,就可知,什么是大势所趋!

    即使是电影非常发达的欧洲,电影圈内人士,只能以羡慕妒忌恨的眼光看待美国电影。几十年前,欧洲就在呼吁抵制好莱坞文化入侵。但是,至今欧洲市场,还是沦为好莱坞的倾销地。文艺片。仅是欧洲电影自慰的道具吧。真正的大众市场,还是看好莱坞。

    好莱坞征服了欧洲市场后,开始了在全球攻城略地。包括中国电影市场,也抵挡不住好莱坞大片的进攻!

    九十年代以来的好莱坞大片被引进国内,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征服国内观众。观众要么不去电影院看电影。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基本都是看好莱坞大片。

    这种情况下,笔者一度非常悲观——难道,这是文化领域的鸦片战争?!闭关锁国多年,有一次在电影票房市场上,输给了刚刚进场不久,既虎入羊群的好莱坞大片。

    正是因为好莱坞大片的强势,笔者一个小清新,文艺青年。却更渴望看到国产特效大片。哪怕,没有内涵,哪怕没有思想,也好过那些能拿到奖,观众却不买账的文艺片。

    在这种背景下,王启年导演的《江湖》,让笔者第一次感觉,国产电影产业是有希望的。尽管。这部电影的技术水准,距离好莱坞是有着一段差距的。但是。终究还是一部剧情紧张刺激,场面恢宏的特效大片……

    《江湖》这部电影,是笔者第一次观看国产特效大片。之后,对王启年导演有好感,又补上了他的前作《命运之门》和《西游之大圣篇》。这几部电影中,令笔者充分感觉到。一个天才导演,飞速的成长过程。

    当然了,王启年的另外一部新片《歌舞青春》,笔者觉得一般般,可能是因为笔者已经不再少年青春。也过了追逐梦想的年龄了吧。

    言归正传,回归到《江湖2》这部电影中。《江湖2》是去年国产大片《江湖》的续集,延续着上一部电影火爆、夸张的战斗场面,和华丽的特效。

    导演和编剧不再是王启年,而是陈嘉上。

    也许很多观众,对于陈嘉上导演很陌生,但是提到《逃学威龙》、《武状元苏乞儿》、《中南海保镖》、《精武英雄》等等大卖的电影,想必观众会如雷贯耳。这些曾经大红大紫的电影,陈嘉上或是但导演,或是参与编剧。

    可以说,陈嘉上导演和王启年导演一样,都是能编能导的天才。只不过,与众多巨星合作,掩盖了他原本的光辉。

    这部《江湖2》由陈嘉上导演,风格上却几乎延续上一部,不少观众如果不看职员表,几乎不会发现,这部续集居然换了一个导演。换个导演,能延续上一部的风格,比电影充满导演个人风格,更难得可贵!

    这也许,就是陈嘉上导演一直没有红的理由!尽管,他忠实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但却因为没有形成一眼就被观众辨识的强烈个人风格。以至于,这么多年,成为了很多巨星的陪衬。

    相对于第一部《江湖》,主角的李侠的稚嫩,第二部大场面中,李侠真正的展现出侠之大者一面。从香港沦陷中,从残暴的日军手中,拯救朋友和亲人,展现出主角的个人小义。而认识到日军的残暴,亚洲已经无世外桃源之地后,李侠在一些反法西斯阵营的朋友劝说下,开始决定以暴制暴。从沦陷的香港,到太平站战场,很多大场面,都有李侠参与。

    给友军护航,击落日军轰炸机。甚至,夸张到一人之力,击沉航空母舰。这种神话一般夸张的能力,让李侠如同核武器一般,改变了战争的格局。

    当然了,电影最后一幕,反法西斯战争结束。正在全世界人民庆祝和平,主角李侠准备与各国战友们告别的时了——盟军高层居然在庆功酒里面下了大剂量的麻醉药,准备捕获这个英雄。

    这个场面让人感慨万千——即使战友之情,也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最大的利益,莫过于天下无敌的武力。美国人研究出了核武器,但面对更可怕的人性核武李侠,却感觉到畏惧。因为畏惧,所以要研究他。最终,导致了太平洋战争中并肩作战的双方,成为了仇敌。

    最后一幕,李侠清醒过来,从实验室里面挣脱,并且,一掌将巨大的实验室,打成废墟。并且。无数持枪的美军,既惭愧又畏惧的目睹李侠离去。

    电影里面的李侠,仅仅毁灭了实验室,却宽恕了这些执行命令的士兵。这种宽恕,仅是强者,对于弱者的不屑。

    也许。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性格写照,侠肝义胆,充满怜悯和宽恕,但最终换来的确是很多野心家,利用我们的仁慈、宽恕,一再挑战和偷窃我们的利益。自古以来,中国都是克制,容忍,直到忍无可忍时。才会给敌人严厉的打击。

    电影最后一幕中,几名幸存的白大褂实验人员,手中拿着一瓶红色的血液,应该就是李侠身体细胞样本。

    我想,这应该是给续集埋下伏笔,《江湖》系列还会有续集吗?”

    ……

    《江湖2》确实是一部大红大紫的电影!

    当然了,如果没有前作《江湖》给这部电影铺垫人气,恐怕。这部续集本身,是不可能取得这样惊人的成绩。

    一天之内吸引了40万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也可以反映《江湖》前作的优秀。只有前作的优秀,才能够让续集充满票房号召力。

    而在上映之后,《江湖2》口碑也不坏,证明了陈嘉上的水平!

    其实,电影行业能出一个口碑不错,具备票房号召力的系列品牌。是非常难的。,只能说是可遇不可求。

    像《终结者》系列、《007》系列、《黄飞鸿》系列,几乎成为了更大影视公司梦寐以求的招牌。一些大型影视公司,手中都有一些口碑不俗,具备票房号召力的电影版权。一旦对于市场难以把握的时候。启动一些经典电影的续剧拍摄,往往是一些老牌电影公司生存手段。

    当然了,这些经典的电影品牌,最怕的就是口碑坏了。原本,这些经典的品牌,靠的就是口碑,所以,每次拍续集,票房都不会差的那里去。一旦,这个趋势被打破了,观众被恶心坏了,在想要拍续集,恐怕只会起到负面效果,而不会具备票房号召力。

    这个成绩出炉之后,小伙伴公司影视部门,上下都感觉到扬眉吐气。尤其是,刚刚筹建的发行团队,更是一个个喜不自禁。

    这部片子的成功,不仅仅前作的口碑,这新片是质量。

    发行团队的努力,也有很大的关系。

    整部片子上映时期,发行团队,就不断的组织人手。在各地电影院进行公关,以拿到更多的场次。

    另外,传统媒体上大量的软文稿子,不少就是发行团队自己写的。而互联网上的娴熟的炒作,更是给这部电影贡献不菲的力量。

    小伙伴发行团队,于冬牵头成立,成员来源比较复杂,有的是北影、中戏等等学校毕业的科班生,也有一些一直没有红的艺人转型做发行。

    甚至,还有一些是小伙伴公司的互联网水军,做出杰出贡献,转正之后,开始被纳入了这个营销队伍中。

    可别小看水军,有些水军,可是互联网知名人物。经常写评论的笔杆子,热门论坛的版主。大致等同后,未来博客时代的名博,或是微博时代粉丝百万千万的大v。

    当然了,目前这些被招安的水军,由于互联网本身用户还未像后来那么多。所以,他们每个人在网上,至多能影响几千人、上万人。

    要是有几十万粉丝的——人家早就混出名堂了,算得上是网络红人了,还要来小伙伴公司当水军?

    “《江湖2》的成绩非常喜人,bj等地的重点影院,平均上座率超过七成。二三线城市的非重点的影院,成绩也是鹤立鸡群!”于冬自信的说道,“再加上,基本上没有重量级的大片抢票房,足足有900张银幕,都安排给了《江湖2》,排片超过了2500次,将近五成的排片场次了!当然了,五成的拍片,九成以上的票房,效益远远超过其他的电影。若非是院线要照顾一些小成本国产片,《江湖2》的排片场次,可能更高!”

    王启年点头笑道:“这是打了一个擦边球,如果是按照港片标准拍片,估计《江湖2》能有两成的排片,就不错了!”

    虽然,这个年代的院线要考虑市场效益,所以,更乐意发行海外的进口大片。但是,由于现在的院线是以国营电影公司为主,所以,还要考虑政策。政策上,是要鼓励国产电影的,所以,国产电影的拍片,往往比进口片是有优势的。

    曾经的《泰坦尼克号》那样,院线排片占据了五六成场次,拿到现如今,已经属于政治错误。即使引进一些国际上牛逼的一塌糊涂的大片,拍片一般也不可能超过三成。一般情况下,拍片量占据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