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过关 >

第314章

过关-第314章

小说: 过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腾了一圈却没有任何的效果,许检察长在晚上的酒桌上对冯喆说:“军事法院是怕家丑外扬,不愿意声张,不过,我们的案子总是走了程序的,算是可以结案了。”

    原本就希望如此,这下冯喆觉得不虚此行,叶选明更是松了一口气,这天晚上一起来京城的人都放开了肚皮一通狂饮,等许检察长喝的醉醺醺的时候,冯喆问他,一双筷子,光棍两条,我也是刚主持了宣传部的工作,汽车那事,怎么就被抓住不放?

    许检察长笑了笑说:“无他,跟紧拍子,带好班子,想出点子,干出样子!”

    冯喆知道了,这就是有人盯住了宣传部门,已经远远的不是针对叶选明几个了。

    这事还没完。

    回到梅山之后,冯喆还没喘口气,就被严守一叫到了书记办公室,严守一问,关于寺洼村移民的事情,你曾经在那里工作过,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严书记,关于移民,牵一发动全身,涉及的问题太多了,而且,县里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做过这项工作,很多人都没有经验,如果真的要开展这项工作,我觉得不光是半间f县里的压力,都是很大的,一个处理不好,村民们就会闹事。”

    寺洼村的人其实已经在闹事了,严守一觉得冯喆说的很笼统,但是再问,冯喆就说关于这方面自己实在是没有什么经验。

    其实冯喆是想说严书记你为什么不去问问半间房如今的书记李凯旋到底有什么解决之道,可是这种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

    “有一个方案,如果将寺洼村的这些村民用招工的形式,让他们到县里某个企业里工作,这样解决了城镇的户口,再者有工作,有收入,也能安置好家庭,你觉得怎么样?”

    严守一又在问自己问题?

    冯喆觉得这人又在给自己设套,想不回答,但是又得说两句,不过说的太肤浅了也不行,就反问道:“到哪个企业呢?能解决的了这么多的人事问题?”

    县里的企业目前效益好的也就时那么几个,还都是裘樟清在的时候到梅山安家落户的,而且这些企业自身机制都非常的健全,品牌过硬,财大气粗,它们h县政府老早就签订了彼此双方应该恪守的制度条约,因此将寺洼村种了一辈子地的人送进那些企业里,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冯喆觉得严守一在盘算着什么。

    “县里县办企业几乎可以说是全体沦陷了,好几千名工人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拿到过工资,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势必造成乱子。”

    乱子就乱子,这不是我这个宣传部长该考虑的问题,或者说,你严守一又不是裘樟清,你着急,我不着急,天塌下来有高个的顶着,你是一把手,给我诉苦?

    “但凡县里招收一个工人,就要多一份负担。农民和工人不一样,农民在哪里只要有地,就能自给自足,生活的好不好不论,起码能活下来,而工人一旦失去了工作,没有了劳动场所,失去了生活来源,就无事可干,就会成为不稳定因素。”

    冯喆心说你说的对啊,工人阶级是革命的先锋和主导力量嘛,不过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假如,全县香菇的养殖成了规模,要是县里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这样能造就多少人就业的机会?养殖香菇本来和种地没多大区别,都是付诸劳动,对于农民而言,无所谓转型,可以说上手极快,一教就会。”

    原来如此,怪不得严守一也热心让自己去极力的宣传种植香菇,他的出发点原来在这里,在这一点上,严守一和易本初的想法是一致的。

    “书记是说到时候就可以将寺洼村的人‘招工’到香菇养殖场里?这个设想,真是好极了。”

    “所以,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让全县的人都能展望到今后的大好蓝图,你的工作,是举足轻重的,要尽快的让大家转变固有的思路,h县委的决定一致起来。你年富力强,县委对你,可是给予了深厚的期望,让大家了解、并自愿自主的参与到香菇养殖的活动中来,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听着严守一的话,冯喆还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但是一时半会的也想不明白。

    “电视台那件事,完全是工作中的失误,纪委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你不用再有想法,明天开会,在会上再谈。”

    电视台的买赃物车的事情严守一也知道了?还捅到了纪委?

    看来让养殖香菇在全县落地开花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可是这个工作到底有多难,远非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前景和发几句“一定”“务必”之类指示就能圆满的解决的。

    第二天开常委会,在会上易本初将最近落实香菇养殖的乡镇一级亩数做了通报,与会人员都感到甚是不理想,这样,严守一就将香菇养殖规模化企业化的构想说了出来,肖抗战问说这样倒是好事,但大规模的养殖香菇不但要有成熟的技术支持,最重要的是要有资金去启动,这钱需要多少?县里的财政很紧张,初始的资金,从何而来?

    冯喆的脑海中豁然开朗!

    原来这一段自己被严守一和易本初撵着捧着,最终的原因都是为了钱!

    一切都是为了钱。

    县里没有钱启动香菇养殖,要么靠自筹资金要么靠上级拨款,自筹资金从哪里来?无非贷款或者捐资或者摊派,而从财政上获得支持是最有效也最直接最没有麻烦的途径,而自己有那么一个党校同学现在在省财政厅任预算处处长,严守一又是和自己促膝谈心,又是解决了电视台几个买偷盗汽车人员的事情,目的还不就是让自己到时候效犬马之劳?

    他母亲的!

    原本很简单的一件事,无非就是为了梅山经济的发展,为了老百姓过好日子,本来自己就是梅山的一员,也有责任为梅山的兴旺发达贡献力量,可是他们这样绕来绕去的转圈圈,有意思吗?

    ——因为他们想的更多是自己的官帽子,所以犹抱琵琶半遮面!

    ——他们都没有将自己当成他们的人,所以才遮遮掩掩!

    ——习惯了玩弄权术遇事想的太多的人,倒是忽略了最简单的方式往往也是最有效的。

    心中无私天地宽,易本初和严守一,他们真是想的太多了,两人唯一区别的,就是易本初没说出来,而严守一在默示了。

    或许,这两人已经在动用资源向各种渠道要钱了,但是可能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就都瞄准了自己。

    洞悉了这一点,冯喆决定装聋作哑,看看这两人——看这一些人怎么表演。(未完待续。)

第343章孤星(七)

    果然,下来的会议几乎都是围绕着怎么解决养殖香菇的资金在讨论,但是不管其他人再怎么说,冯喆总是像徐庶进曹营一样一语不发。

    最后,严守一很凝重的说了香菇的事情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全县要拧成一股绳,要众志成城,就结束了会议。

    冯喆回到办公室,想给王趁铃打个电话,但是按了两个按键后又停住了,他将话筒放下,沉思了很久,起身准备出去,但是拉开门到了外面走廊,发现易本初竟然迎面而来。

    “冯部要出去?看来我来的不巧啊?”

    “没有,县长请进,我就是头有些疼,准备去医院检查一下。”

    “哦,那可要好好查,毕竟身体是一切的本源。”

    冯喆请易本初进了办公室,坐下后易本初说:“刚才开会,我就发现你精神不好。”

    冯喆和易本初寒暄了几句,等服务的人出去,易本初单刀直入:“香菇养殖的事情,县里是势在必行,后半年工作的重心就在此,但是资金的确是个大问题,你要多出力啊,”说着将一份报表递给了冯喆。

    冯喆一看,这份报告上的数字有五百万。

    “县长,我……”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当家不知菜米油盐贵啊,”易本初感叹了一声,笑笑的问:“你在党校那会,有个同学,现在在财政厅预算处,叫王趁铃?”

    “是,”冯喆点头:“只不过,这人性子很冷,很难接近。”

    冯喆说着迟疑了一下:“后来结业的时候,才知道她的哥哥就是省里的马隆骉部长……”

    易本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没吭声,冯喆只有继续说:“我那会一心只顾着学习了……到现在,一直就没再和人家联系过。”

    “财政上的钱,说通俗点,不要白不要,就是费点事,也是值得的,”易本初将茶杯又放下:“咱们县就你一个去省里读了党校,县里能支持你去,这就是财富,而你回来了,又做了常委,总得为县里做点贡献吧?”

    易本初笑笑的,语气很是平和:“大家都在想办法,有路子,总是要用的,就算那会不怎么来往,现在也不算晚。”

    “……是,县长。”

    那会自己是怎么去的省里上党校?这会倒是成了县里的支持!

    人人都在想办法走门路,自己也确实该为县里的发展出一份力,但是面对着易本初和严守一,冯喆就是不想使劲。

    易本初亲自来自己这里做工作,那也意味着他可能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或者自己这里的确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捷径。

    易本初走后,冯喆想了一会,给焦海燕打了电话。

    焦海燕现在是五陵市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和冯喆的工作性质是一样的,电话通了之后冯喆道:“焦部长好,有个事想请你帮个忙。”

    焦海燕接了冯喆的电话本来很紧张,听了冯喆说的内容就松了一口气:“我和王趁铃虽然那会在一个宿舍,但是和她并不熟,她这人,怎么说呢,冷的很。”

    焦海燕说的冯喆都知道,王趁铃很讨厌焦海燕,怎么能对她热?只是王趁铃在党校“热”的时候也只有自己看到过,不过这回为了演戏,冯喆只有将戏演足了:“对于王趁铃,我也是这种感觉,我是着急的没办法了……你看,要是实在没辙,就算了。”

    焦海燕沉默了一下,说:“我尽量,”然后冯喆就说了谢谢,又说了再见。

    到了第二天,焦海燕回话说办不好,王趁铃说最近财政紧缩,没钱可划拨,可以等等再说。

    “你也别急,我再让齐明鑫想想办法……”

    焦海燕说齐明鑫的话完全就是给冯喆表示自己真的尽力了,冯喆说了谢谢,然后打电话到了易本初那里,说自己托了同学,但是没效果。

    又过了两天,严守一将冯喆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同那天易本初说的话大同小异,冯喆说yi县长几天前就找自己谈过,而自己也找了熟人同学想办法了,可是收效是几近于无。

    严守一听了说:“你没有亲自去嘛,这表明还没有完全的失败,这样,你去见一下你的同学,有话,当面谈,效果会好一些。”

    先是易本初来找自己,现在严守一也亲自来谈话了,冯喆知道,这两人真的是急了。

    “那好,书记这样说,我就去省里见一下那个同学,不过……”冯喆犹豫了一下说:“yi县长说要五百万,我……我有个同学以前下派在半间房,后来也去了党校,现在在市里宣传部,她那会和王趁铃是一个宿舍的,而且,她的爱人叫齐明鑫……”

    冯喆说到这里,见严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