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师传奇 >

第357章

帝师传奇-第357章

小说: 帝师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中地普通往来。官员当着大考明目张胆地奔走串联全不顾朝廷权威,而随都正是作为中间搭线勾通地所在…………这种事情,几年来我们在下面看得还少吗?”

“涪澍!”风沐霖陡然提高了嗓音,表情严肃异常,“地方官员的活动和宗家的庆寿,这完全是两桩事情!”见风涪澍闻声抿紧双唇,风沐霖定一定心神,稍稍放缓了语气,“涪澍,宗熙……宗熙不是不懂规矩的人,这一点你不能弄错。”

“ 是,宗熙是个小心的人,不会做逾越的事情,可他毕竟上了年纪,守在内宅多年少与人往来。而随都宗家,真正的主持并不是他。”风涪澍淡淡笑一笑,低头看向自己双手,“庆寿的规模、排场,贺礼官员的数量、职任,这些官员到随都后和宗家地往来以及彼此间的走动,与宗熙自身没有大的关系,就只能是因为宗省之这一系。”顿一顿,风涪澍抬起头,脸上一抹淡到几乎透明的笑意,“四哥,我说过,宗家这样的世家大族,几百年生存绵延,必然有自己地道理:在地方上牢牢扎下根基,行事以家族自保为先,对最高权威者表示绝对地忠诚……这些都是长久传承的处世准则,也是能够保证他们长盛不衰地法宝。而我到随都,就是想看一看这些世家的子孙后代,有没有将这些铁律遵守到底。”

风涪澍声音平和,风沐霖心中激荡也渐渐平复。压住想要插口的冲动,只静静取过桌上茶杯,倒一杯茶水推到幼弟面前。

看到兄长动作,风涪澍心中微暖。颔一颔首,端起茶杯略一口,“宗家不是普通的世家…………几百年荣耀绵延,京城东南一片士绅的领袖,同时又代有文名,在文人士林中影响极大。这样的人家,如果跟官场没有联系,这样世家大族的主事者如果跟地方官员没有往来,反而才是最不正常。但,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分寸,处世交往,也有方式手段的问题。宗氏一脉的兴盛,地位始终稳固,就是因为时刻牢记身份,看清楚自己的处境,不行有违天理国法,也尽可能少地牵涉进那些原不该^文…?…閣^他们插手的事情。虽然也曾出现过如宗白甫、宗延华等精明强势,于纷乱世道中积极进取的家主、族长。但总体看来,从宓洛到北洛,宗家始终是超然于朝廷官场之外;纵使族中子孙多有入朝为官者,也不会将整个家族投入到宦海中浮沉。而正是这种明确的做法态度。宗氏,才得到了朝廷长久的信任。可是,这样历经数代建立起来地信任,正因为一两个人的愚蠢和野心遭到破坏。”

“野心?涪澍你是说……”

“宗鸣,宗熙,到现在西京实际的文事长官、淇陟刺史宗柬之,都是难得的能臣、良臣;再往下地宗,吏部还有三司的考核也都很可以一观…………这样杰出的一支。偏偏不是宗氏的嫡系,追踪血脉甚至还隔得颇有些远。他们在族中的威望日升,对于近几代除去宗墉之外并无其他人才的本家大宗来说,应该不能说是非常乐于见到的事情吧?”

风涪澍轻叹一声,微微仰起头,看向窗外明净的天空。“才不如人,则当以守拙为本;明哲保身。不要做无意义地比较。也不去妄想一些能力以外的问题。可惜宗省之就是看不破这一点,以为宗熙致仕,那一支再不能如从前风头强劲,迫不及待便要显示族中还有他人。要强调他本家大宗与分支那种战战兢兢、不愿多事不敢作为的不同,所以一改历来的凡事稳妥,竭尽所能地揽事上身……从三司还有随都本地卷宗记录,这几年时间里宗家与各地各府往来的变化,看得非常清楚。”

听到这里,风沐霖终于明白风涪澍所说“野心”的真正含义。看向少年的目光也不觉透出几分安心地光彩:“宗省之这样地心思,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他才是现任的族长,如果不能做出一些举动,办成几件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利益功效的大事。是很难让族人信服的。而有宗熙这一支在。光芒之盛,大大盖过了他本家大宗。确会造成很大的压力。”顿一顿,为自己斟一杯茶水,风沐霖脸上露出淡淡微笑,“不过涪澍,按照你说的,宗省之借他叔父寿辰的这一串大肆动作,都是出于为本家争一口气的目的,虽然有违祖训十分地愚蠢,却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他生不出更大的事情来。”

“怎么生不出更大的事情?”见风沐霖闻言侧目,风涪澍微微苦笑,“四哥,你忘了,今年是五年一届的官员大考?虽然主持者是太傅,这是临时决定谁也不能事先预料,可五年一大考的制度从大周开国就已经确定。从各地往随都来地这些贺礼,陈、隗两郡有多少官员是半年前就在准备,思诚地调查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他们与宗家的关系深浅,在东南地方为官,借助了宗家多少力量,又蒙受了多少好处,配合历年地卷宗、三司考评也可以推断得**不离十…………四哥,四皇兄,这是整个儿一群地方官员同着乡绅郡望,彼此联合一气,预备在跟朝廷打擂台呢!只不过,太傅突然说要参与大考,还要亲自主持陈、隗、平几个郡的考核,这才打乱了他们的阵脚。知道轻易糊弄不过,更怕太傅的雷厉风行、事必秉公完全没有顾忌,所以必须抓住这一次寿辰的机会名正言顺地聚头商量对策。而这样大的事情,宗家在其中扮演牵线总领的角色,宗省之的目的还有野心……怎么可能还像最初一样,只是为了在宗熙、宗柬之这些面前争得一口气的简单?”

感受到风涪澍语声中愈来愈盛的寒意,更注意到少年眼中异样的闪光,风沐霖心头顿时一凛。“涪澍,你秘调地方官衙地志卷宗,几天来不休不眠通读和笔记,难道……就是为了理清这一条关系脉络?”

淡淡笑一笑,风涪澍并不直接回答,只是为两人将茶杯斟满。如饮酒一般将杯中茶水一口喝干,少年这才静静开口:“十一年,从宗省之卸去身上最后一份教习虚职,宗家就开始通过名下掌握的土地田庄以及上面的佃户人口,大肆参与、或是干涉最基础的地方行政。又利用新建神殿、变化日常供奉等等手段,对随州以及附近州县的神社神殿进行选择,大力扶持那些与宗氏有关、或者与宗氏亲近的神职人员。开放了原本属于宗氏一族的私学,合并随州另外数家书院,明面上资助大批贫寒子弟读书上进,但连续十年占去官府推荐仕子一半名额的却都是他本家大宗地子侄……十一年时间。虽然京城还没有听到确实的风声,可是在陈郡、在随都,大小官员、一切重要的政事,都要看宗省之的脸色了!”

听到这一句。风沐霖已经忍不住变了脸色:明白这种时候,风涪澍不会做无谓地夸张,却仍是为他言语揭露的事实由衷震动。“这……他怎么敢?!”

“ 怎么敢……还不是几百年世家大族的底气,加上开国以来那些地方上世族大家一贯行事做派的鼓励?”风涪澍嘴角微扯,眼中却全无笑意,“从宓洛到北洛,宗氏一族…………不,北洛国中所有贵族世家都被赫赫君氏压制着。除君氏一门。朝廷对一切所谓世族大家一视同仁,虽然礼敬尊重,却从来没有忍让的意思。各家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安分守己,凡事自保为先,绝少轻举妄动。可是到我大周,合诸国于一统。疆域广大包纳了当初上百个国家。父皇开国立朝之初。为安抚归服之地民心,也尽快稳定国家平顺秩序,对旧王国的王族、勋贵世家采取的政策是安抚和招揽;朝廷对这些地方上的世家豪强倾向示好,在建立大一统帝国秩序地同时尽可能保留和保护他们的权益………父皇和朝廷对这些世家大族的宽容可以说到了近乎极端的程度,唯一的希望是他们能够归服新朝,遵从新的律法制度、政策措施,为我大周效力。可是,这些世家,这些王族、贵族的后裔分支。地方上多年盘踞,根深柢固,又享着赋税、仕官等等方面地各种特权,早已有了一套自己地行事方式;而父皇的宽容,朝廷关怀的大局。更骄纵了他们的脾气。以为新朝较之于曾经诸国林立的时代禁制更松、弄权谋利更易。于是全国土地丈量,生员学子推荐。地方官的任职用命、考核评价……不论有关无关,也不分缓急轻重,一概都要干涉插手。初时还知道小心收敛,现在,往往就是朝廷政令执行的直接阻碍!”“这样的事情,这些年在外面,确实看到了不少…………可叹父皇大度宽和,却被这些不知好歹的人当成了软弱可欺了!”

听风沐霖恨声说道,风涪澍抬头瞥他一眼,随即转开了视线,“是,父皇地宽容,被人当成了可欺。原本只是对旧王国王族与亲贵世家的特别宽和,竟让人以为一切得意猖狂都会得到同样的宽大,以为朝廷的容忍没有底线。”看着楼下兀自络绎不绝向宗府而去的车马,风涪澍脸上微笑透出分明地森冷。“而这其中最不知好歹,行为也最愚蠢可笑地,就是那些原本严守分寸、不动如山的人,会为了一点点微不足道地利益,就轻易放弃原则、违反世代相传的铁律,而要把先人几百年心血彻底地毁灭!”

到这里,风沐霖心中萦绕多日的疑惑已经尽数解开,也完全能够理解少年对宗氏行为不同于寻常的疾恨:待旧王国遗族遗民的仁慈宽厚,是天嘉帝施政的重要特点,为大周朝廷和君王本身都赢得了无数民心与支持。但是,也正是这一点,最容易被有心与不驯者利用,因此带来具体政策措施上的问题矛盾无数;如何将君王的仁德与国家律法政策有机地统一,成为大周朝臣官员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身为人子,对天嘉帝的心意自然深有了解;而作为皇子、臣子,为国效力为君分忧,最痛恨见到的就是辜负天嘉帝信任,依仗着君王的宽容肆意妄为…………宗省之经营地方干涉政务,为谋私利,而与大批官员相交,更在大考之际行串连之事,实在是触动了为君为储者的逆鳞。

感受到风涪澍语声传递出的坚定心意,风沐霖在心中一声轻叹,随即坐正了身子:“涪澍,正如你所讲,宗氏一族的举动已经到再不能纵容。可是现在最大的问题,官员们为应对大考的彼此串连,我们并不能拿出实在的证据。而没有证据,又如何扳动他们?”

第五卷 归去来(云隐篇)

第十三章 … 寻春须是先春早(下)

“证据,这确实是一个问题。”风沐霖平静语声入耳,风涪澍轻轻吐一口气:“但是,四哥怎知道我便没有?”

“真的?”风沐霖闻言一惊,随即现出怀疑不信的神色。瞥一眼之前风涪澍丢在桌上的蓝皮册子,“就算你拿到了宗家的礼单册子,一样一样考校贺礼来历,并且推断送出这些礼品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含意,但这到底是意会的东西,根本做不得数。”

风涪澍微微笑一笑随即摇头:“不,我说的不是这个。”

“那是…………”

“四哥,你还记得当初我们知道太傅要参与这次大考,是哪里递来的消息?”

风沐霖奇道:“岳思诚啊!转来影阁阁主的书信,告诉我们太傅从南雁砀启程的时日,还有沿途路线。”

听他回答,风涪澍又是一笑,微微低垂了眉眼:“没错,是思诚传来的消息。不过,四哥似乎忘记了,那封书信并不是班忆写后寄给属下的思诚,而是二哥……渤文皇兄写给承安的书信。因书信里提到太傅有意参与这一次的大考,并且亲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