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花公子 >

第94章

明朝花公子-第94章

小说: 明朝花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
  “都停下来。”顾母厉声呵斥道,虽说这声音并不大,却是威严却不小,顾可久的弟弟妹妹们听了之后,赶紧都停了下来。
  顾母将孩子们拉到了身边,看了看花潇洒,一脸的感激,随即顾母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动作,只见顾母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那两个孩子见状也赶紧跪在了地上。
  花潇洒还没有弄清楚眼前何事,只见顾母就开始磕头起来,边磕边哭道:“花公子,你的大恩大德,我们做牛做马也是报不了,无以为报,只能让观音菩萨多保佑你长命百岁……”
  花潇洒见着老人家给自己下跪磕头,赶紧上前道:“伯母,使不得,你这是折煞晚辈呐……”
  “使得,使得,你就是再世观世音。”顾母的性格与顾可久差不多,都很执着,只道三个响头磕完,这才停了下来,花潇洒这下似乎一下子不好意思起来,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燥热个不停。
  一旁的吴秀兰与李清等人见了也不由得一脸凝重,凝重的背后让他们极力想找出究竟是什么人对顾可久下了毒手。
  临走时,花潇洒留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兄弟住在吴家,一是帮忙照顾、跑腿,二是为了保护他们,同时吴秀兰也告诉花潇洒,只要顾家母子在吴家住一天,就不会让他们没有饭吃。
  带着李清以及其它兄弟回到茶楼,何三、小老鼠等人也都在此等候起来,来不及多喝一口水,花潇洒便安排起来,一是从今日起,安排六哥兄弟盯梢孔如意。二是明日开始,没有事情的兄弟都到酒楼来帮忙,加快装饰的进度。
  李清很是不解,他不明白既然大哥已经感觉到是孔如意下的毒手了,为什么不直接杀进去。
  为什么不直接杀进去?答案很简单,明朝是个法治的朝代,无凭无据私闯民宅,那可是要坐牢的,在花潇洒眼里,讲义气绝对不等同于野蛮冲动,花最小代价干最大的事情,这点始终是他处事的原则之一。
  安排完这一切后,直到所有人离开,他才钻进了密室之中,一个人闷在密室中,一盏孤灯,一壶热茶足矣。
  孔如意?秦老七?这两个人的名字开始在他的脑海中闪现出来,在花潇洒看来,孔如意的阴招将他的计划给打乱了,原本他是要这两天将何三与小老鼠派往南京城监视刘让的。
  猛然间,花潇洒感觉到了此事的异常,孔如意为什么这个时候无缘无故对顾可久下手?真的是与自己有关吗?
  还有上次去顾可久家收租的那几个家伙何许来头?
  想到这里,花潇洒果断走出了密室,在夜色下快速朝吴老二家中奔去。
  这个时候时间还早,到了吴老二家之后,他惊奇地发现顾可久已经苏醒过来了,虽说身体还是那样虚弱,但是好歹是没什么大事了。
  顾可久朝花潇洒微微一笑,接着便将家里人都支了出去,唯独留下花潇洒,凭感觉,花潇洒知道顾可久有话要说。
  顾可久告诉他,一定要抓到那几个家伙,大明律有规定,凡是殴打读书人,一律重处,而关于那几个家伙的来历,顾可久也说了,感觉应该是秦老六的人。
  花潇洒一听,再次打探一番后心中不由得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原来顾可久家所租种的正是秦老六的田地,而秦老六与孔如意是表兄弟,这点花潇洒也是知晓的。
  一切没错,看样子绝对是孔如意干的。虽说找到了线索,但是花潇洒却发现自己根本兴奋不起来。
  他担心的原因还在于顾可久的性格,说实话,花潇洒除了知道顾可久不是个坏人外,对他的了解并不多。
  沉思一番后,花潇洒安慰起来:“顾老弟,你好好养病,现在的一切都不用你操心。”
  顾可久微微一笑,缓缓地将花潇洒的心给抓住了:“花公子,你放心,我顾可久不会在走老路偏执下去了。”
  见着顾可久竟然主动安慰自己,花潇洒的心这才稍微好过一点。
  “给你添麻烦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尽管吩咐,我一定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说着,说着顾可久的情绪竟开始激动起来,突然只见他白眼一翻,便又激动地晕了过去。
  “喂喂……”摸了摸鼻息,见着只是因为情绪激动晕过去之后,花潇洒苦笑一番,给顾可久将被子盖好,很快也便离去。
  离开时,他不忘给顾母交代,一定不能让顾可久情绪太过于激动……
  

151、杭州故人

 老实说,唐寅在杭州过的并不开心,在杭州的这个把月时间中,一半时间用来静心创作,另外一半时间则用来游山玩水,访友拜客,杭州的灵隐寺、西湖、雷峰塔无不留下了他的足迹。
  唐寅不开心的缘由主要在于他这落魄的身份,想当年他可是名震江南,冠绝江苏的大才子,诗画书法无所不通,无所不精,在进京考试前,天下人都认为新科状元非他莫属,当然年少轻狂的他也是这样认为,谁料竟然发生了考场舞弊案,让自己三十年的付出化水东流,从那以后,他开始淡泊名利、绝意仕途。归家后纵酒浇愁,妻子离他远去,不多时,原本富裕的家便被败的空空如也。
  回想起年少的自己,唐寅是禁不住泪光闪闪,那个时候的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谁也不服,无意中也得罪了很多人,失意回乡之后,那些家伙便开始痛打“落水狗”让他好不心寒;不过更让他心寒的是当年一起饮酒作乐的那些所谓的“朋友”基本都个个离他而去,在他们眼中,更是将与他唐寅曾经的交往视为耻辱。
  观望着远处的风景,唐寅心里止不住一阵蹉跎唏嘘,若是能给自己一次回到二十岁的机会,这该多好,可惜,可惜……一连串的摇头之后,唐寅心中不无感叹道,可惜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突然间,房门被轻轻地推了开来,站在窗边发愣的他赶紧回头一看,原来是好友文征明。
  对于文征明,唐寅始终抱着很强的信任感,文大官人是他为数不多的挚友。
  “今晚西湖的裘大官人设宴招待咱们,时间不早了,咱们早点去吧。”在别人眼里,文征明是个屡考不中,仕途无望的家伙,但是苏州人却对其尊重有加,究其原因,还在于文征明身上的那一身正气。
  年少时的唐寅,常年流连于吃喝玩乐之中,每次去那些地方叫上文征明,他总是微笑着拒绝,将更多时间用来研习学识以及书法绘画。在这点上,唐寅是自愧不如。
  现在在杭州府,那些达官贵人基本上都是卖他的面子,可是文征明却每次都将唐伯虎给拉上,并提出每次买书法诗画,必须要连着他与唐寅一起买。
  对于文征明对自己的恩,唐伯虎很是感激,只不过岁月的洗礼让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容易显露。
  唐寅朝文征明点了点头,“衡山兄,多谢你近些时日对我的照顾,最近一段时间也给你添麻烦了。”
  见着唐寅如此一说,文征明不由得大吃一惊,他甚至有些木讷道:“唐兄,你这是?”
  唐寅微微一笑:“总觉得在外不如在家那般洒脱,有点思乡了。”
  文征明一愣,“这……”
  “我想近几日就收拾好东西回乡。”说实话,唐寅说这话的时候很困难,他也是下了极大的勇气,在他看来,尽量委婉说来,不至于让文征明难堪。
  唐寅的意思文征明很快明白过来了,眼前的唐伯虎并不像是年少时那般轻狂了,他更多时候是在思考,是在对自己人生的认识。其实文征明的出发点是好的,原本就是想借此次来浙写意让他多赚点银两,之前唐寅那贫困不堪的生活让他都不忍心再看了下去。
  文征明想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唐兄,我发现个问题,这里好像并不适合写意吧。”
  唐寅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那咱们不妨去其它地方看看,什么绍兴、宁波,你看如何?”
  唐寅犹豫:“这……”
  文征明赶紧趁热打铁,“就一个月时间,咱们灵感找到之后就回苏州,如何?”
  见着文征明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唐寅点了点头,缓缓说到:“行,就依你,文兄。”
  见着唐寅答应了自己,文征明笑了笑说道:“行了,时间不早了,咱们赶紧赴宴去吧。”
  唐寅笑了,很真实地笑了,很快,他便会离开杭州这样的繁华都市……
  ……
  杨敏林与吴秋春也还在杭州,不过她们并没有闲着,而是积极为报仇做着充分准备。
  一日,当吴秋春告诉杨敏林,浙江的茶商开始不再向苏州府的慕家供应茶叶后,杨敏林不由得大吃一惊,感觉到其中必有猫腻。两人私下里打探一番后,发现这茶商基本都被一个名叫刘爷的家伙给收买了。
  从有的茶商那一脸害怕的表情来看,杨敏林她们觉察到了这个刘爷来头不小,特别是当一个茶商无意中提起这刘爷的叔叔乃京城一个大官之后,两人很自然将这个算在了刘让头上。
  再次几经打听,更加佐证了她们的想法,那刘爷如今就在南京城中,很明显,刘让也在南京城。
  杨敏林一脸兴奋道,“春儿,咱们不用像越王勾践那般卧薪尝胆十余载了。”
  吴秋春点点头:“这些都是刘让那狗贼的报应。”
  “我一定要将他撕成碎片,才能一解我心头之恨。”只见杨敏林原本漂亮、清纯的脸上顿时有些狰狞起来,看的出,杀父之仇确实是人神共诛。
  “对。”
  不说说完之后,两人却又是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思,那就是下一步的计划,准确来说,是动手的计划。
  南京?显然不可能,只要刘瑾还在位上,那里基本上算的上是刘让的大本营了。
  杭州?同样不可能,刘让定会加强保护,而且这杭州城比苏州的坚固多了,只要在城里行动,绝对是插翅难逃的,况且自己与春儿两个人一起行动,绝对会让刘让他们第一时间知道是谁干的,没准还没有跑出城,告示就已经贴了出来,况且刘让届时很可能不会在杭州城干那些伤天害理之事。
  既然南京与杭州都不行,那么就只能选择一个中间地方了,不过这中间的地方也不是随便能够选择的,既要考虑能够方便撤离,同时也要保证此地足够偏僻。
  当年从南京城到杭州,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南京、无锡、苏州、嘉兴到杭州,二是直接从南京、潥阳、湖州再到杭州,从两条路来看,前者经过的地方人口较多,交通便利,但是路途较远,后者虽说路途较近,但是所经之地却是属于那种小地方。
  综合一看,两条路线有利有弊。
  杨敏林在心头一比较,还是无法拿出具体的计划来,不过她也对照着形势给吴秋春说了一遍,对于杨敏林的看法,吴秋春表示认可。
  “春儿,实在不行的话,你先去南京城打探一番,而我留在杭州,将这两条路线都走一遍,找一个合适的地方。”
  杨敏林为了能将刘让绳之以法,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事已至此,已经别无选择了。
  就绪,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即刻出发……
  

152、送还丝巾

 送走王守仁之后,赵东阳思绪感叹了一番,心中那个想法已经根深蒂固地植于脑海之中了,就待来年的时机了。
  目前赵父还在各地游学,离归家之日还有一定时日,赵东阳也准备等爹爹回来之后,这一时间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