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花公子 >

第151章

明朝花公子-第151章

小说: 明朝花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潇洒听完后,也是沉默了好久,见着柳吟月这般模样,他的心中也是觉得非常难受,但是却也苦于找不到安慰之词,只得暂作沉默状。
  “潇洒哥,你不用去安慰我了,那杨公子也不错,家境殷实,为人仗义,只娶过一妻,我算的是上第一个妾,也不枉此生了。”柳吟月极力控制住自己的眼泪,不过声音却是哽咽了不少。
  “什么时候离开苏州?”花潇洒问道。
  “三日之后。”
  “啊……”三日之后,他花潇洒已经在去京城的路上了。
  “咱们之前的事情你没有忘记吧?”柳吟月期许道。
  她说这事自然就是指出嫁时想要风风光光大办一场,这点花潇洒自然没有忘记,不过眼下他却是无法分身。
  念此,花潇洒只得将实情说了出来。
  柳吟月听完后,本来就有些幽怨的脸上更是平添了几分忧愁,好一会儿,她才喃喃说道:“那你能不能多找点兄弟们呢?”
  “这?”花潇洒想了想,这个自然没有问题,从心里讲,他是非常想去柳吟月的婚礼的,但是情况却是容不得他这般作为。
  “好,没有问题。”花潇洒一脸信誓旦旦地说道。
  “潇洒哥。”柳吟月似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一下子扑到了他怀里,“别拒绝我好吗,让我安安静静在你怀里躺会儿。”
  这点要求若是自己再不能满足的话,真是个畜生,花潇洒点了点头,任凭那柳吟月的眼泪打湿了自己的衣襟……
  无奈,或许是柳吟月对这个世界最好的认知了。
  

251、启程

 经过一天时间的准备,花潇洒将家里的大小事情都给安排的妥妥当当,特别是柳吟月那边,他嘱咐好李清,到时候一定要送份大礼,把所有兄弟们都叫上,风风火火给柳吟月闹一回洞房。
  珠儿那边也没有少,最近酒楼生意特别好,珠儿早已不当那什么迎宾小姐了,而是改作采购行业,如此一来,珠儿不仅俸禄大涨,就连照顾爹爹的时间都能多出不少。
  不过令花潇洒没有想到的是,在去桃花坞与杨敏林告别的时候,杨敏林似乎显得很是平淡,仅是几句“保重”,“注意”便是将他给打发掉了。离开桃花坞的时候,花潇洒一脸的落寂,心中那失落感油然而生。
  马上就要天亮了,花潇洒已经将为数不多的行礼收拾了起来,这次除开一些必要的换洗衣物以及钱财之外,他还带了一样东西。
  按照约好的时间,花潇洒匆匆向东门那里走去,人高马大的他平日里走路就很快,如今有了杨敏林给予的功夫在身,更是有种健步如飞的感觉了。
  不过等他到了那东门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是来的太晚了,看着城外门寥寥无几的几个早起之人,花潇洒不由得苦笑一番,不过很快他便是笑不出来了,因为在雾色之中,让他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身影不是别人,正是杨敏林。
  “杨姑娘。”花潇洒不由得惊呼起来。
  倒是杨敏林一脸的淡定,她轻轻地点了点头道:“花公子,唐大叔怕是你路上吃不好,托我给你送点干货来。”说罢,杨敏林将一大大的绣花包从肩上取了下来。
  见着花潇洒一副急着打着的模样,杨敏林赶紧说道:“别打开了,都是唐大叔做的。”说罢,杨敏林只觉得脸上一阵滚烫。
  花潇洒微微一笑,这杨姑娘说谎话也不看看是跟谁说,跟我这样的祖师爷级别人物就敢信口开河,真的是班门弄斧,什么唐伯虎给我做的,弄得好像我跟唐伯虎是玻璃一样,实话告诉你,唐伯虎做东西难吃的很。
  心里自觉好笑了一阵后,花潇洒道:“杨姑娘,这真是唐伯虎做的?”
  杨敏林点点头,小声道:“莫非还有假。”
  “那我不要了,他做饭难吃得很。”说罢,花潇洒便准备将绣花包递给杨敏林。
  下意识里,杨敏林急急道:“你别啊。”此话一出,她的脸蛋更是绯红不已。
  忽的就在这事,只见几两马车已到了跟前,花潇洒定睛一看,这蒙中也在其中。
  蒙中眼尖,抱拳说道:“嫂夫人好。”
  杨敏林一愣,刚刚有些平静的脸蛋瞬间又变得绯红起来。
  王守仁诧异了一下,接着用着羡慕的眼光道:“花公子,你这夫人可真是好看呐。”
  赵东阳微微一笑,也是不由得点了点头。
  花潇洒无语了,他不是无奈地无语,而是兴奋的无语,在心理上已经娶了杨敏林的他,自然得好生得意。
  倒是眼下这尴尬都留给了杨敏林,她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一副骑虎难下的样子。
  今日王守仁他们并未惊动太多人,除开他们上京的这几个人外,就只有尹庆阳与赵东阳前来送行了,特别是尹庆阳,更是连官府的标志都没有要,唯恐担心树大招风。
  一行人在城边简单说了几句之后,便是准备朝码头走去,在那里,王守仁的船早已经等候多时了。
  杨敏林刚准备说告辞之类的话,不料赵东阳一个潇洒的动作,“嫂夫人,咱们不如一起前去码头吧。”
  杨敏林慌慌张张看了花潇洒一眼,见这家伙一脸的窃笑后,她只得硬着头皮跟着众人去了码头。
  码头处,那里才是告别的好地方。
  时间还甚早,尹庆阳与王守仁话不完的友谊在此有继续起来,赵东阳与任长能的情谊也因此而总结着,而蒙中则带着黄立忠去了船上,见着周围人注意力并不在此,花潇洒朝着身边的杨敏林轻轻地凑了过去。
  “这里面东西真是唐伯虎做的?”
  杨敏林点点头。
  “真的吗?我可是最后一次问了。”
  说完之后,花潇洒便是很认真地看着杨敏林,唯恐从她脸上漏过任何一个表情。
  杨敏林这次不再言语了,她有些气哼哼道:“是谁做的无关吧,只要能吃便可以了,你这人怎么就这么多废话?”
  花潇洒一听,哈哈一笑:“这可不一样,若是唐伯虎做的,我一定吃,若是你做的嘛,嘿嘿……”说到这里,花潇洒故意停止了,又是一脸坏笑地看着杨敏林。
  “干嘛。”杨敏林不由得问道。
  “我一定娶你。”花潇洒说完后不由得拿手在杨敏林肩上拍了拍,将她都给吓了一跳。
  “你这坏人。”杨敏林慌慌张张将他的咸猪手给拿了下来,接着迅速扫视周围一圈,见着并无人在注意后,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不过她刚一松口气,不妨听见一个声音在自己身后响起,“花公子,你与你娘子感情很深呐。”
  说这话的是别人,正是王守仁,花潇洒也很纳闷,这王守仁刚才明明是在那边,为何现在却是跑到了这边。
  “嘿嘿,这个嘛,王大人应该做的比我还好,嫂夫人一定是幸福之人。”花潇洒嘿嘿一笑道。
  王守仁笑了笑,他一脸诚恳地走到杨敏林面前,一脸凝重道:“杨姑娘,你放心,过不了多久,你的夫君便会风风光光回来,那个时候他便是英雄了。”
  杨敏林一脸平静道:“借大人吉言,我只希望好人一生平安。”
  王守仁点点头,:那是的。好了,时间不早了,你们再叙叙,我们等一下就要启程了。“说罢,王守仁一脸坏笑地朝尹庆阳那里走去。
  世界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一行人聊徐了好长时间也终于是到了临别的时候,当花潇洒站在船头看着杨敏林的时候,只觉得黄泽丫头眼中净是泪花。
  活着回来吧,花潇洒心里且是这般想着。
  

252、镇江

 在苏州城外的东码头与众人作别后,王守仁的官船在船夫的驾驶下,很快便沿着既定水域沿京杭大运河朝着京城方向而去。
  这次是稍微有些逆水,因此船行速度较慢,据王守仁推算,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到达通州码头。
  水面上雾气很重,较之其它季节相比,各类里里外外的船只也是减少了不少,看得出,在冬季,这并不是一个船运业热闹的季节。
  王守仁的官船有两层之大,前前后后两个甲板各列三个船夫使劲划桨,黄立忠被蒙中紧紧地看管在一层船舱内的一个小格子里,这小格子先前经过专门改造的,除了一扇可供进进出出的门之外,并无其它出口,黄立忠窝在其中显得很是狼狈不堪,遥想当年他的辉煌的气势,真是不枉此生。
  不过死神降至,黄立忠与常人相比,还是常人一个,他早已经失去了往日那种研判天下形势的能力,眼下的他就像是一条丧门犬一般。
  王守仁则与花潇洒还有任长能在二楼船舱内坐着,刚开始众人还是有说有笑,但是随着后来官船不断进入一些偏僻之处,他们好像也随之环境的改变失去了说笑的那种兴趣。
  有的时候,王守仁会趁大家不注意,偷偷站在甲板上朝着前进方向眺望,心中恁地多了几分着急,脸上也是道不尽隐隐约约少许惆怅。
  先前在苏州的时候,李东阳就密信与他,说是让他注意这路上的安全,刘瑾已派出至少两拨杀手在路上候着了,只是这地点,他却并不是很清楚。
  这条路被王守仁走了不下十来回了,在他看来,能在此条路受着敌人伏击的有四个地方,一是镇江,此地靠近长江,抛尸于茫茫江水之中,乃最佳之地;二是徐州至济宁一带,那里民风历来彪悍,若是当地人受不法之人唆使,麻烦可就大了,同时此地腹背微山湖,也是抛尸之地,第三则是德州,此地位于冀鲁两省交界之处,民风同样彪悍,第四则为河北沧州,这个道理不用多讲,沧州知府便是刘瑾一手提拔上来的。
  较之后两个地方相比,镇江与徐州两地可能性更大。
  正站在甲板上凝神眺望远方的时候,王守仁的思绪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咳嗽声给打断了,回过神来的他转身一看,只见是花潇洒正一脸微笑地看着自己。
  “大人。”花潇洒朝其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
  王守仁点点头,还之以抱拳之理,“花公子,你怎地上来了,这甲板上可是风寒较大。”
  花潇洒笑了笑,“大人不也是站在寒风中思考吗?”
  这番话花潇洒没有挑明其中的意思,但是其中之意却是不表自明,王守仁笑了笑,忽地叹了口气,“花公子,老夫也担心呐,特别是先前见了你与你娘子那般恩恩爱爱,我更是觉得有些后悔,早知道你已婚娶,老夫就不会叫上你了。”王守仁说完后,脸上那种深深自责的表情兀地自现。
  见着王守仁这般自责,花潇洒赶紧解释起来,其实他与杨姑娘都是清白的。
  说完后,王守仁似乎还不信,他不由得再次问了一遍,见着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之后,他脸上的表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是更加加重起来了。
  “唉,于情于理都是老夫没有做好。”或许是怕触到眉头,王守仁也只得就此打住,沉默不语。
  花潇洒倒是很爽朗地开导起来,“大丈夫应当志存高远,何必局限于苏州那样的地方,年少时就得出来看看,当年的王大人也不是这样吗?”
  花潇洒这番话似乎提醒了王守仁,他依稀记得二十多年前,那个时候的他只不过十五六岁罢了,就随着父亲去了一趟山海关,见着了塞外的壮美之后,年幼的他在心灵上就开始逐渐为之所折服起来,那个时候的想法成为了他一生的转折,或许没有那样的想法,他也不会经常性地忙于奔波,而是应该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