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崛起于科技 >

第297章

崛起于科技-第297章

小说: 崛起于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长看着各国离去的代表,脸上的笑容从来就没有断绝过,这次的谈判,华国是最大既得利益者,一番计算下来光是出口贸易总额就能整张好几个百分点。

    “首长,您流口水了。”耿长风适时的在旁边提醒道。

    “呃!小耿,还敢跟我开玩笑了。”首长笑骂着。

    “我看今天首长心情这么好,便开句玩笑。”耿长风嘿嘿一笑,他在首长面前也是后辈。

    “对了,你这一阵看着点这小子。”首长神色一肃。

    “您是说。。。”

    “我怕这小子经不住外国人给的好处,在机器人的数量上防水。”首长再次说道。

    耿长风眼珠转了转,正常来说智能机器人本身就是张文凯的东西,向外销售的数量都是由张文凯说了算,而今天看首长的这个态度,耿长风突然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看来首长也开始忌惮张文凯了。”

    耿长风心中暗想的同时嘴上答到:“放心吧!我明天就看着这小子,不让他犯任何的错误。”

    “嗯!”

    首长语气一顿,然后又说道。

    “你说用智能机器人办学校怎么样,让孩子门都上智能机器人学校。”首长这是为以后人口的增长做考虑。

    而且使用智能机器人学校的话,能够减免不少的学费,这对人民来说是一项福利。

    目前来说,国内照比以前繁荣了不少,并不单单体现在科技上,在卫生教育事业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现在国内看病使用的都是医疗舱,在治疗费用上非常便宜,不会再有看病难的问题。再加上机器人养老院解决后顾之忧,人民大众更舍得往出花钱了,可以说现在真正实现了扩大内需。

    就连首长也没有想到,实行了几年的扩大内需政策,仅是这两样东西就给解决了。

    如果成立智能机器人学校,剩下的难题也迎刃而解,甚至在未来赶超美帝国都不是问题。

    “免费的?”耿长风问出了其中的关键。

    “免费不可能,低价差不多。”首长说道。

    “绝对切实可行。”耿长风肯定的回答,曾经张文凯就展现过智能机器人的教学能力,在这一点的无须怀疑,所以实行起来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就是人民大众能不能适应。

    “适应的问题。。。”耿长风不敢保准人民大众都能接受。

    “这事你有时间去跟张文凯通通气,如果可行的话,我便计划实施。”首长说完没有犹豫的转身离开了。

    耿长风在原地想了想,心中颇为喜悦,这种十分重要的事情首长会跟他说起,足可以看出首长对他耿长风的重视。

    “绝对升迁有望啊!”秘书工作已经满足不了耿长风膨胀的心了。(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 跪求收购

    张文凯在天黑之前就把会开完了,把近期需要完成的事交代下去,并花费不了多久的时间。

    当散会之后,本来打算回到私人实验楼好好休息一下,却被一名意外的访客给打断了。

    对方是美帝国人,而且一看就知道是大公司的人,气度不凡。

    来到会议室,双方落座。

    “张先生,我的名字叫鲍勃,来自微软公司。”鲍勃的语气颇为真诚。

    听到对方来自微软,张文凯就大失所望,他早已经不把微软公司当成敌人了,只是当成弱小的蝼蚁。

    华夏新科公司研发的‘凯旋’电脑操作系统,已经应用在电脑之中,目前所有使用智慧芯片的电脑上面装载的便是凯旋系统,并且是强制装载无法改变,甚至你想做成微软系统的都不行。

    而且华夏新科也推出了通用版凯旋系统,专门用于装载在老式电脑上。

    这样就造成了微软的衰弱。

    目前,微软的业务已经萎缩至美帝国内。

    以前张文凯还把微弱当成大公司看,毕竟那个时候微软一家独大,但现在却早已被张文凯所无视。

    张文凯针对微软都没采取过商业竞争活动,只是推出了一款凯旋系统,然后微软自己就衰弱了。

    可以在这件事上,连想有着最大的功劳,当初连想签订了智慧芯片的使用授权之后,又接连的使用凯旋系统,然后连想就开始和微软叫板,处处针对微软打击微软,这才是微弱衰弱的主要原因。

    想到此,就连张文凯都不得不感叹,这个逼让连想给装了。

    “有什么事直接说就是了。”张文凯大致猜到了微软代表找上自己的原因。

    微软来到这里的原因无外乎寻求合作来挽回微软的股票,让数据好看一些,让那些股东都有钱拿。

    “我们这次来是希望贵公司能与我们合作。”

    张文凯暗道了一声果然。

    与微软合作,他没有任何的兴趣,记得曾经硅谷就有一位成功的ceo说过,凡是与微软合作的公司全都没有好下场,ibm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微软公司就像一块能够带来厄运的石头。

    而且以微软现在的实力,对张文凯来说完全就没有合作的必要性。

    一个要倒闭的公司,放在谁身上都没有兴趣。

    鲍勃看出了张文凯脸上兴趣缺失的表情,不过鲍勃还是十分淡定的拿出手中的文件说道:“这次的合作我们带着诚意。”

    “这是一份我们微软公司现在的业务范围,您过目。”

    张文凯接过文件,简单看了几眼。

    “嗯?”文件的内容让张文凯有些惊讶。

    微软公司居然收购了小苹果、因特儿两家公司,再加上以前的诺基亚公司,显然微软这是闲不住,打算搞事情啊!要不然怎么会收购这两家公司。

    鲍勃看到张文凯有些惊讶,便急忙解释道:“张先生不要多想,我们只是为了让您知道现在微软所拥有的实力。”

    鲍勃说的是实话,目前微软除了拥有这些能拿的出手的东西,就再无其他了,如果来寻求合作,就必须把自己的价值全部展现出来。

    “实力?”张文凯听到这个词从鲍勃嘴中说出,总有一种不痛不痒的感觉,完全感觉不到微弱有什么压制性的实力,恐怕都不如国内的小公司。

    “那amd公司呢!”

    张文凯十分好奇,既然因特儿被收购了,那么作为中低端机的老大amd公司如今怎么样了,在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张文凯不是一次梦想过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amd电脑。

    “amd公司依旧完好,现在只做低端电脑市场。”

    对于amd公司鲍勃并不想解释太多,amd公司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已昭然若揭。

    当初因特儿作为cpu的老大,要不是为了逃避美帝国的反垄断法的制裁,amd早就被因特儿灭掉了,很大程度上讲,因特儿有意让amd存活下来的,并且提供了cpu制作的某些技术给amd,这样amd就有了自己的市场,然后因特儿也逃避了反垄断法的制裁。

    现在,adm做着低端市场,华夏新科的智慧芯片做着高端市场,而因特儿处在不上不下的位置尴尬无比。

    现在市场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要么人们就购买amd的低端机,要么咬咬牙攒钱买智慧芯片的高端机,而不会有人去买什么中端机。

    两极分化的原因便是因特儿芯和智慧芯片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有些人宁可咬牙购买智慧芯片电脑,也不会购买什么所谓的因特儿中端机。

    这就很尴尬了,因特儿没了存活空间,于是被微软给收购了。

    张文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对于美帝国的市场规矩他也有所了解,不过这些与他无关。

    反垄断法?那是什么!对张文凯来说根本就限制不到他,他拿出的任何技术就是唯一性的,并且别人还破解不了,垄断很正常。

    如果硬要推行反垄断法,那就意味着张文凯需要把智慧芯片的相关工艺交给别人,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美帝国要是以此为要挟的话,大不了就不在美帝国开分公司了。

    全世界都有华夏新科的分公司,就美帝国没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既视感。

    “我们公司希望华夏新科能够入股我们微软公司。”鲍勃这句话说的很诚恳。

    现在微软公司也处在崩溃的边缘,让华夏新科入股是最好的选择,这样的话凭借着微软公司,许多股东还有钱拿,要不然将一分钱都拿不到。

    “哦?”张文凯笑呵呵的看着鲍勃,很明显,这是微软公司在求他入股。

    “我能入股多少呀?”张文凯靠在椅子上显得轻松无比。

    “张先生最多能够持有微软60%的股份,如果您用技术入股的话最好了。”

    “技术入股?”张文凯嗤之以鼻,这是做梦吗!显然他是不会用技术入股的,甚至花钱入股张文凯都不想。

    不过张文凯并没有急着拒绝,微软还是有很多能够吸引他的东西。(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 我想要的是人才

    微软就连昔日的黄花都算不上,在张文凯的眼中只是一滩烂泥。

    如果他入股的话,就算是使用资金入股,还需要张文凯费尽心思去振兴微软公司,而且未必还有效果。

    所以付出和回报根本不成正比,最终也只是便宜了美帝国的资本家。

    张文凯不傻,这种事情不会去做。

    不过对于微软公司,张文凯也有一些放不下的地方,那就是微软公司的人才。

    微软收购了小苹果和因特儿,那就意味着所有的人才都齐聚在微软公司,而微软现在最值钱的地方就属这些人才了。

    张文凯在想怎么把这些人才用在自己的手下。

    “以夷制夷”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在华国,张文凯手下有着很多的人才,但要应对世界范围来说,还有些不够看,而且外国事宜比较多,所以这些外国人才张文凯比较眼红。

    商业的垄断并不体现的经济上,资金、人才都缺一不可,如果张文凯把世界上所有的人才都垄断了,那么谁还能挡住他垄断的道路。

    而且进入美帝国市场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这次的谈判留下了许多隐患,各国代表的态度就能很好的证明,说不好什么时候外国就会撕毁合约,合作成了空谈。

    张文凯也不敢保证在美帝国的市场上能驰骋多久。

    所以更要抓紧时间扩大利益,在捞金的同时,也把人才带上,等到外国翻脸的时候,最起码还能笼络一批人才。

    “怎样把人才经营弄到自己的麾下。”张文凯摸着下巴沉思起来,他在思考在不入股微软公司的情况下把人给挖来。

    像这种高端人才是最难挖的,他的有自己的傲气,公司不符合他们心意不行,待遇低了不行,而且在加美帝国政府排挤华夏新科,把人才挖来难之又难,美帝国也不会坐视人才的流失。

    鲍勃看到张文凯沉思的样子,隐隐有些期待,既然引起了沉思,那么微软在张文凯心目中还是有价值的存在,只有有价值存在,对于逐利的商人,就有合作的可能。

    “鲍勃先生,您的年薪是多少?”张文凯突然问道。

    “我就知道您会同意合作。。。。。。”

    鲍勃已经准备好了应对的说辞,但细听张文凯的问话,他的回答哽住了。

    “年薪?”鲍勃满脸疑惑,无缘无故为什么问起了薪水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