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崛起于科技 >

第246章

崛起于科技-第246章

小说: 崛起于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张文凯走下的舞台的一刻起,所有的记者都围了上来,摄像机和麦克风都要举到了张文凯的嘴里面。

    不过当张文凯把手机交给万秀丽的时候,所有的摄像机都对准了万秀丽手里面的手机。

    座位上的观众也站起了身,试图从人群的缝隙中看出点什么,可是被围的严严实实的,什么也看不到,只能通过智脑投射出的大屏幕上来探知张文凯这一行为的目的。

    万秀丽握着手机的手渐渐发力,伴随着发力,手掌已经微微的颤抖了起来,就在万秀丽使出浑身的力气的时候,手机的响声,把她吓了一跳。

    “好痛啊!”

    这一声是从手机里面发出来的。

    “主人是否同意其他人使用手机。”在手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万秀丽已经被吓的脱手了,好在张文凯眼疾手快,接住了手机。

    看到这里,人们似乎已经明白了张文凯之前所说的触感压力是什么意思了。

    张文凯在谢过了万秀丽之后,又回到了舞台。

    “你们想的没有错,当我用力握住手机的时候,手机会给我反馈,这就是至尊手机侧键的原理。”

    说着,张文凯也使劲握了一下手机。

    “主人,请轻一点!”娃娃般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张文凯松开了手,把手机放在手心抚摸了起来。

    “小明很喜欢主人的抚摸哦!”手机再次发出了声音。

    一瞬间,所有的人都呆了,他们感觉信息量有点大,一时间还反应不过来。

    按键是触感压力实现的,并且在用力握住手机的时候,会有反馈,那是不是意味着手机是有感知的。

    感知?是不是人工智能才能拥有?

    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观看发布会人们的心中。

    这次张文凯并没有对人们解释这个疑问,而是继续说道:“手机外壳的任意一处都有指纹识别的功能,而实现这种功能的,便是人造肌肉的感知能力。”

    众所周知,人体的感知是需要神经来传递的,但是为什么人造肌肉也会有这种功能?这个问题不难解释,人造肌肉中,那种蓝色的线条就是类似于神经一样的东西,他通过感知外界,以电流的形式传递给智慧芯片,然后智慧芯片做出感知的判断。

    “这简直是在造生命。。。”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种人造肌肉的强悍。

    “手机变成了能够感知外界的生命?”

    “这是手机吗?我就问问这还是手机吗?”(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定义:半智能

    人工智能的术语再次被人们放在嘴边。

    这个术语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被提了出来,至今已经诞生了60年,这60年来人们一直探索着、研究着,希望能够造出一台真正的人工智能,但是成功的缺寥寥无几。

    可是今天,华夏新科的至尊手机,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影子。

    “我就想知道这是不是人工智能?”

    “华夏新科一定有人工智能的技术,不是都发明出机器人了吗?”

    “至尊手机之后,华夏新科是不是要制造机器人?”

    。。。

    这样那样的问题,从人们的嘴中说了出来,从弹幕中刷了出来,从论坛中被谈论了出来。

    然而当事人张文凯也只是轻轻一笑,说道:“你们是不是认为它是人工智能?”这句话一出,所有人的瞳孔都缩小了。

    记者们的手都颤抖了起来,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顺利的操控好相机的快门。

    “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他不是人工智能。”

    这句话说,众人都吐出了一口憋了许久的浊气,他们感觉这样才是合理的,如果华夏新科真的发明出了人工智能的话,他们反倒有些接受不来。

    不过人们的情绪就是这样的矛盾,松了一口气之后,对华夏新科没有发明出人工智能,又感觉到十分的遗憾。

    “不过,你们可以叫它半智能。”张文凯补充道。

    半智能?什么是半智能?

    “之所以我们管想在的手机叫智能手机,是因为它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空间,用户也可以自行使用服务商提供的程序。”

    “但是,我想说的是,那并非是智能手机,那只是人们为手机添加的功能罢了。”

    “再先进它也只是一件死物,我们怎么能把‘智能’这个词用在死物上呢!”

    听了张文凯的话,众人都觉得十分的有道理,能下载几个软件就是智能手机了?有独立的系统就是智能手机了?

    此时,观众看着自己手里面的手机,就感觉是一块砖头一样的东西。

    “我擦,这几年的时间我们一直在被手机厂商欺骗。”

    “什么智能手机,和至尊手机相比,就是个渣渣。”

    谈下观众议论纷纷,场面有些吵杂,就连记者们也不由的议论了起来。

    张文凯伸出双手压了压,示意肃静下来,他继续说道:“我之所以叫他半智能,就是因为他不能拥有当前手机的功能,他还有着更多智能化的功能。”

    他这是在重新的刷新概念,就像当年诺基亚的s40系统一样,最开始s40系统就是作为智能机的存在,后来又有了塞班s60系统,真正引领智能机的典范。

    但是塞班s60系统要是放在现在的话,还有谁会叫它智能机,恐怕连老人机都懒得叫吧!

    这就是概念的刷新,如今张文凯也在刷新着概念,等到他这款手机上市之后,就会告别传统智能机的时代。

    一不小心,他又开辟了智能机的新时代。

    在‘人工智能’这个词上,张文凯不打算多做纠缠,目前世界上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呢!自己何必去纠缠半知半懂的知识。

    有那时间,还不如详细介绍一下手机的各种功能。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功能,这个功能很有趣,我叫他平面同步功能。”

    “都知道,最容易欺骗我们的就是我们自身的眼睛,所以我根据这一点,开发出了这种平面同步功能。”

    说着张文凯控制着摄像头,保持摄像头和眼睛是一个方向,同时他也关闭了智脑的全息电影功能,改成了平面播放功能。

    因为这个平面同步功能只能使用平面播放才能显现出效果来。

    张文凯在手机的屏幕上调出一幅大山的图案,翠绿翠绿的,他眼睛的直射方向正好是在手机的屏幕上方。

    然后就见他,慢慢的压低身体,眼睛的视线从手机屏幕的正上方转换到斜上方。

    摄像头一直跟随者张文凯的视线。

    “这怎么可能?”

    “这是怎么实现的?”

    张文凯并没有理会观众们的惊呼,他围绕着手机的斜上方,来回的转换的方向,本来他面向的是手机听筒的位置,如今他已经转到了手机话筒的位置。

    可是他面前的图片一直和张文凯的视线保持着直角的关系,而且随着他的运动,图片的也跟着运动。

    无论张文凯怎样去运动,他看到了都是这张图片的同一个视角。

    这就是平面同步功能,让你在任何一个时间都能够看到同样的东西,那就意味着当你看电影的时候,无论处在手机平面的任何一个角度,手机都会根据你的视线来调整画面,再也不用把手机举到你的面前了。

    对于不经常使用全息功能的人,这项功能很逆天。

    不过这对张文凯来说还不是最逆天的,接下将上演最逆天的一目。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点击了几下,播放了一小段视频,然后他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拉,以手机屏幕的中心为中轴线,以手机屏幕为基,在四个角度分别形成了四幅画面,加上手机本身的屏幕,正好五幅画面,这五幅画面所显示的内容是一样的。

    这就意味着一部手机可以多角度的敢看,也可以多人观看。

    接着,张文凯还不罢休,伸出手操控着其中的一幅画面,那幅画面变成了之前大山的那张图片。

    一幅是大山画面,四幅是视频画面。

    “这。。。这不是类似于智脑的多视角操控吗?”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他们没想到张文凯居然把这种功能添加到了手机里面。

    但是他们还是很不理解,这些投影出来的画面是如何实现的,手机本身的屏幕已经在播放视频了,那投射出的四幅画面是如何做到的。

    张文凯的手轻轻一抚屏幕,四幅画面顷刻间消失不见,他抬起头,微微一笑的说道:“接下来,我会给大家讲诉一个光干涉的现象。”(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 光的干涉现象

    由于至尊手机的屏幕玻璃板很薄,并不能良好的发挥全息立体通讯功能,如果单是使用全息立体通讯功能的话,屏幕是达不到现有的亮度的。

    液晶屏中使用背光来加强液晶屏的亮度,但是至尊手机并不能使用这个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话,至尊手机将失去一个功能,那就是全息功能。

    因为在玻璃板的背面,有着无数的纳米光线发射器,如果屏幕变的不透明,光线发射器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

    这种配置之下,既能使用全息立体通讯的屏幕,又能使用全息投影功能,两种功能能在一个屏幕上实现,这也就是使用玻璃板作为屏幕的原因。

    之前的王者a1,其正面是液晶屏,背面这是光线发射器,虽然这种设计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是远没有至尊手机的二合一功能来的强悍。

    所以就要在不使用背光的情况下来使屏幕的亮度更亮,张文凯想到了很多办法,但是都因为无法完成而放弃。

    不过最终张文凯想到了一个简单的办法,他记得以前物理课曾经学过光的干涉现象,根据这个想象他想到了一种控制光强的办法。

    那就利用若干个光波相遇时产生的光强分布不等,使交叉点出现明暗的现象。

    小娜也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其实张文凯知道小娜使有更好的方法的,只是小娜不想太打击自己,所以才会赞同自己的观点。

    不过实验也证明,张文凯的方法十分的有效,确实有如此的效果。

    在两人仔细的计算了瞬间值和平均值之后,终于完成了光线发射器对全息立体通讯投射出的光进行加强的方法。

    大致的原理是:光线发射器a点,投射出微弱白色的光束,与全息立体通讯投射的光束b点相交叉,来达到增加光亮的作用,单是光束的亮度值就行经过一番复杂的计算。

    如果光太强了,屏幕的本色就没有,光太弱了,将起不到任何的效果。

    说白了,就是两股光相交的时候,相交点会便亮的道理。

    当然,这种原理放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能有一些研究成果的,而真正难的便是,多虚拟屏幕投影的问题。

    因为光线发射器是在玻璃板下面的,如果玻璃板上正在播放着什么的话,就遮挡住了光线发射器的所发射出去的光,这样的话既影响了玻璃板上显示的效果,也无法投射出虚拟的屏幕。

    在这里虽然能够用到张文凯提出的光干涉原理,但是明显所用的知识会更深,因为这已经涉及到光学原理了。

    张文凯解决不了的事情,小娜自然要挺身而出,她提出了一种改变光的波长的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