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崛起于科技 >

第156章

崛起于科技-第156章

小说: 崛起于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就要强行入股。

    “我们公司没有外部的资金,也需要这样吗?”张文凯耐着性子问道。

    于济生伸出了一根手指晃了晃,摇着头说道:“经济的大形势不是你们能够抗拒的,谁能保证你们不吸纳外部资金。”对于张文凯这种小白的问话,他感觉颇为无奈。

    “我能保证。”张文凯很淡然的说道、

    嗤!于济生上下嘴唇一张合,嗤笑了一声,这帮商人真是见识短,这么小白怎么把公司开的这么大的,逗死了。

    “对不起!对不起!我牙有点痛。”于济生仍旧保持着职业性的微笑,脸上并没有任何歉意的表情。

    于济生是个很注重礼仪的人,他觉得没有礼貌的人素质就低,所以他一直保持着高雅。

    那种嗤笑的表情没有逃过张文凯的眼睛,他读出了于济生那种藐视的心态。

    “你要知道,这是一种政府的行为,它能够让政府充分的信任你,还能得到全力的扶持。”于济生摊开手掌,为张文凯详细的讲着其中的好处。(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这就是套路

    张文凯只能呵呵了!

    就拿金股制来说,说是不干涉运营,也没有收益权和表决权,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有否决权。

    什么是否决权?他是拥有者拥有无限的权力来禁止一项政策的改变。

    他会有怎样的危害?

    如果张文凯做出什么重要的决定,都要告知政府,如果被否决了,那么这些决定就不成立了,就无法实行了。

    就像自己要把阿里爸爸金蝉脱壳一样,这种计划肯定会被否决的,自己还怎么实现自己的想法。

    这纯属就是一枚定时炸弹,阻碍自己的发展。

    “我其实是不需要政府的扶持的,我发展至今,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扶持。”张文凯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他说的就是事实。

    扶持是一种付出行为,自己和国家所有的合作都是基于自己付出的基础上的。

    陶瓷合资公司,自己付出了特种陶瓷的技术。

    军事全息开发公司,自己付出了低价的全息半成品。

    就是库布奇沙漠的产区许可,都是用津天市的三座发射站换来的。

    甚至自己为了还袭警事故的人情,免费给一台门卫机器人。

    张文凯不欠任何人的东西,要说欠的话,也是所有人欠他的。

    而且在发展的途中,不是工商部门责令改名,就是公安局来查封,再就是去政府批地批不下来。

    有谁帮助过自己?要说唯一帮助自己的人就是潭元鹤了,给自己拉了一个二百万的贷款和介绍叶国坤。

    可以说华夏新科发展如今,没有得到任何的帮助,完完全全是靠自己发展起来的,是靠张文凯的布局发展起来的。

    “呵呵!朋友,没有哪一家公司不靠政府的扶持就能发展起来的。”于济生耸了耸肩,摊开双手,颇为无奈,他感觉跟张文凯说话非常的累,说的话就像听不懂一样。

    “我就没靠政府扶持就发展起来了。”张文凯靠在椅子上说道。

    这次于济生终于露出了轻蔑的表情,他讥笑的说道:“扶持资金哪里来?税务减免哪来的?政府批没批给地?”

    于济生有充足的自信,因为无论哪个公司都离不开这几项。

    “我们公司并没有得到过一分钱的扶持资金,没有税务减免,批地是耿长风的经的手,你说说,还有什么是政府扶持的?”要是往这方面说,张文凯有无数个理由反驳他。

    他现在就想看看于济生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张文凯的话听得于济生一愣,脸上露出一丝不敢相信,急忙翻开手里面的资料仔细看了起来,终于在资料的末尾印证了张文凯说的话,华夏新科没有得到任何的扶持。

    于济生的脸上有些难看,也暗怪自己没有仔细阅读资料,本来以为华夏新科也和别的公司一样,但是事实完全不像自己想的那样,抬起头有些尴尬的说道:“这个怨我,我没注意,但是我保证以后一定会有扶持的。”

    于济生拿出手帕擦了擦额头,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意料之外的事。

    他没想到,华夏新科这么大的公司居然没有得到一丝的扶持,同时他不得不再次正眼看起张文凯来。

    “此人绝对不是一般的人。”于济生的表情有些郑重了起来,能够在没有任何扶持的条件下,把公司开的这么大,能是一般人吗?

    “你觉得以后我们公司还用扶持吗?”张文凯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公司都发展起来了,还用谁扶持。

    于济生的脸色瞬间有些难看起来,刚正眼看了几下对方,对方居然马上就翻脸了。

    深吸了而一口气,多年来的涵养,让于济生又露出职业性的微笑,说道:“其实也不是你一家公司这样,很多公司都是这样的,所以你们也不能搞特例不是,你得理解一下我的工作。”同时他做足了真诚的姿态。

    此人绝对是那种口腹蜜剑的人,表面上微笑示人,背后捅刀子,张文凯早已看透了于济生。

    “其他公司必须都这样吗?”张文凯有些好奇的问道,对其他的公司股份成分他并不是很了解。

    其实国内许多的公司都会掩盖住公司内部的股份构成,就拿大米手机公司来说,很少人知道它们公司还有外资企业的股份,要不然大米当初也不会因为“避税嫌疑”被京北地方税务局调查了。

    因为掩藏住了外资企业,就可以在这种结构下进行避税行为。

    “当然!”于济生微笑着点头,他以为张文凯已经动摇了,回答的颇为自信。

    “我不想受到任何人的管制,希望你们能理解。”张文凯摇了摇头,也摆出了大道理。

    “既然你让我理解你的工作,那你为什么不能理解我的想法。”张文凯心中是这么想的。

    于济生有些惊讶,没想到华夏新科还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随后脸色就沉了下来,这已经不是个人能决定的了的。

    “绝,对,不,行。”于济生死死的盯着张文凯,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

    “那我就不同意会怎样?”

    “会怎么样?你要知道,京北是这样,国内的全国各地都是这样,除非你把公司开到国外。。。”于济生一下止住了要往下继续说的话,他的话已经犯了大忌。

    这种把公司往外推的话,是不能说出来的,这样就犯了忌讳了。

    张文凯的眼珠转了转,继续说道:“你可以离开了,我不允许任何人投资我的公司。”

    于济生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他没有想到,华夏新科这么硬气,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因为他没遇到过被拒绝的情况。

    “你们公司要是这么不配合的话,出了什么事情就别怪别人了。”于济生用手指着张文凯说道。

    “你怎么威胁我?我哪里做错了吗?”张文凯的语气显得有些委屈。

    于济生就喜欢这种高姿态的感觉,指着张文凯的手并没有放下,继续说道:“威胁你?是你不按照规章办事,怨得了谁?”

    “你能代表政府吗?”张文凯继续问道。

    “我就是代表政府的。”于济生突然感觉有些怪怪的,怎么对方这么不硬气。

    张文凯笑了笑说道:“那你请回吧!不送。”

    说完便和赵天志离开了小会议室,一边走一边还对赵天志说道:“都录了吧!给我发出去。”

    这么关键的事情怎么会不录音,甚至已经录像了,别忘了,录像是能通过全息电影功能播放出来,几乎能再现了当时的情况。

    “好的。”赵天志把手机放在了口袋里面回答道。(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章 跑了题的舆论

    看着离开的张文凯,于济生气的握紧了拳头,他没有遇到过像张文凯这么蛮不讲道理的人,反正在他的眼里就是蛮不讲道理。

    “走,把这件事报告给上面。”于济生收起了放在桌面上的文件,拿起公文包里面带着众手下离开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不能是只有一个整体,一个小小公司都分派系呢!更别说上面了。

    即使是铁板一块,那还有密度不一样的地方呢!更何况是人的社会。

    而于济生这一派就是处理国内企业上的股份问题。

    “哼!走着瞧。”于济生坐在车里狠狠的看了一样华夏新科的正门。

    就在于济生离开的一瞬间,他和张文凯谈话过程以视频、照片、语言等形式,就被推送到所有使用了张文凯最新提供的手机系统里面。

    最新的这款系统叫做凯歌1。0,这款系统是安卓系统的优化版本,被他免费送给了国内各家厂商使用,其内部的编程用的都是地球上的编程语言和代码。

    这个系统就是用来掌握国内手机厂商的。

    许多人听到了手机推送的提示音。

    推送的标题为《风投公司冒充政府,强行入股其它公司,实行诈骗手段》

    一看到‘政府’二字,好奇的人就点开看了看。

    画面的角度正好是对着于济生的,并没有给张文凯镜头。

    “我强调一下,我代表着政府。”

    “签合同就能得到政府的扶持。”

    “。。。。。。。”

    “我们公司并没有得到政府的一丝扶持,完全是靠自己发展起来。”

    “你们公司要是这么不配合的话,出了什么事情就别怪别人了。”

    “。。。。。。”

    从字里行间人们还是听到了‘华夏新科’四个字,他们看完整段视屏之后,知道了是某个人代表政府,强行入股华夏新科。

    虽然这种事暗地里都在搞,但是拿到明面之后问题可就大了,有些东西本身就是见不得光的。

    这条消息便在网上疯传起来。

    “这也太霸道了吧!国家不可能是这个样子的吧!”

    “这是要收回华夏新科的节奏啊!”

    “这是要改制吗?”

    “小学生的我表示没看懂。”

    “。。。。。。”

    很快就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甚至引起了一阵新的讨论。

    起初只是一位网友说起了当年私有制改革的时候,有很多人都下岗了,找不到工作,这也就造成很多人去创业。

    其中也有很多人创业成功了,但是由于政府扶持不当,又有一批小企业倒闭了。

    从国有制到私有制,会不会有一天再转回国有制?这就是问题的中心。

    这个也不是不可能,现在有很多的地方公司都在贷款批地建厂房,然后再贷款再批地,等到最后钱赚够了,直接把破厂房抵押给银行了,这样的方式不就是从个人流转的官方的一种形式吗?

    而这些烂尾工程,流转到官方之后就变成了国有制,这么说可能不准确,但是这其中的问题确实很明显的。

    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显然已经跑了题。

    与此同时,于济生很快就上了人肉搜索的网站。

    于济生,京北市人,名下开有一个振兴资产的风投公司,其父为京里高官。。。

    就连张文凯就不得不感叹,网络的强大。

    唯一遗憾的就是,这条视频传播不久,就被各大网站给和谐了,所有的新闻页面和视频网站只能看到少量的截图,其它的都被和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