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636章

第三帝国-第636章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在歌德级航母上,斯图卡轰炸机的数量就不少。

    中队长弗朗茨…施蒂格勒,拎着自己的飞行帽,站在舰桥的飞行准备室里,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甲板上的那些已经完成了准备的飞机。

    窗户是开着的,外面的冷风在嗖嗖地灌进来,虽然已经是春天了,波罗的海依旧很冷。

    “我们的任务,就是从我们的航母上起飞,将苏联人的波罗的海舰队的主力军舰进行一次彻底的摧毁。”他向着自己的飞行员们说道。

    “那些苏联人,终于肯出来了?”听到了他的话,下面的飞行员们顿时就是跃跃欲试。

    这几天来,他们是很憋屈的。

    因为空军的攻击力有限,所以苏联人的波罗的海舰队,一直都得以保全,把苏联海军留给德国海军来处理。

    但是,苏联海军却耍滑头了。

    德国的空中力量是相当强悍的,德国的飞机奇袭斯卡帕湾,一举摧毁了英国海军的壮举,简直就是一次教科书式的经典战例,苏联人是不可能不担心的。

    所以,苏联人很无耻,在当天战斗打响之后,他们居然在港口上开始释放浓烟了,不错,就是浓烟,他们把那些破烂的橡胶什么的,在码头燃烧,破坏着大气层,让整个码头浓烟滚滚。

    他们的战舰,就笼罩在这层浓烟之中,这给了德国飞行员们很大的阻碍,让他们无法进行俯冲攻击。

    他们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对苏联的波罗的海舰队进行研究了,模拟攻击都推演过很多次,但是,却被他们的这个诡计给困扰住了。

    “是的,苏联的舰队即将拔锚启航。”佛朗茨说道,他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我们现在要做好起飞的心理准备,命令随时会下达。”

    “是来向我们进攻的吗?”一名飞行员问到。

    “不,他们是打算回彼得堡的。”

    “切,缩头乌龟!缩头也是一刀。”

    就在这时,整个航母上,响起了紧急的哨声,起飞的命令,已经下达!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甲板结冰(加更1)

    跨进座舱之后,佛朗茨快速地启动发动机,其实斯图卡上舰,是有一个很大的弊端的,因为这种飞机是水冷的,军舰必须要装载更多的淡水来给斯图卡使用,这也是德国海军更喜欢用fw190一类飞机的原因,气冷的发动机,维护保养更方便。

    随着电流刺激马达的声音,这架斯图卡轰炸机的发动机冒出一股股的黑烟,被轻松地启动了,这第一架的飞机,本来就在起飞点的位置上。

    此时,波罗的海的海风非常大,歌德级航母掉头转向逆风,同时,甲板上的弹射器,也做好了准备。

    “764,弹射起飞。”耳机里面传来了甲板弹射器操作官的话,随着声音,佛朗茨感觉到自己的后背上,一股巨大的推力传来,他的身体紧紧地贴着后面的左翼,代表着这架飞机正在加速。

    而此时,在他的后座上,机枪手因为是向后坐的,此时就更加难受了,安全带勒着机枪手的身体,机枪手感觉到自己的脸上的肌肉,都在向后拽一样。

    没有人喜欢弹射起飞,但是,这却是必须的。

    歌德级航母的排水量小,甲板长度有限,同时航速低,无法保证舰载机的满载起飞,所以,在德国自己的歌德级航母上,都装备了弹射器。

    在这个时代,弹射器并不少见,战列舰,巡洋舰上装备的水上飞机,就是靠弹射起飞的,那滋味,绝对酸爽。

    不过这些战舰使用的都是液压弹射,而歌德级航母,已经开始装备蒸汽弹射的装置了。这种弹射器的功率更大,飞行员的感觉就更加难以形容了。

    德国海军,必须要适应弹射起飞,在高层,是相当清楚这是为什么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德国海军会拥有更加先进的飞机,当喷气机上舰之后,没有弹射器那绝对是一种灾难。

    现在,德国海军就要适应弹射起飞,同时,相关的阻拦降落的各种技术问题,也都在克服之中。

    随着弹射器的动作,战机在高速地前进,整个甲板上蒸汽弥漫。

    第二架,第三架,一架架的斯图卡轰炸机,腹部装载着一吨重的炸弹,从甲板上弹射起飞。

    “下一架!”此时最考验的就是甲板上的人员的作业调度能力。

    在斜角甲板布局的齐柏林伯爵级上,甚至可以四架战机同时起飞,但是在现在狭小的歌德级上就不行了,在数年的操作中,德国海军的操作愈发熟练,弹射起来的效率也相当高。

    现在,已经是第五架了。

    甲板人员把斯图卡的起落架,勾在牵引杆上。突然间,甲板人员的脚下一滑,摔倒在了地上。

    他顾不得捂住自己疼痛的屁股,他的手,摸着甲板上面无比的光滑,脸色就变了:“停止起飞,停止起飞,甲板已经结冰。”

    这里的气温还是很低的,现在,蒸汽弹射器在弹射的过程中,会从上面的缝隙里泄漏出一部分的蒸汽来。这些蒸汽在甲板上蔓延,现在居然在甲板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在高纬度地区,必须要解决弹射器结冰的问题,而现在,德国海军才刚刚第一次遇到。

    结冰的甲板,会让飞机的起飞充满风险,消息快速地传到了舰桥上,舰长只能无奈地下达了暂停起飞的命令,进行甲板除冰作业。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上,舰队指挥官弗雷德里希…邦迪准将,也接到了这个消息,他望着那些已经在舰队上空编队的飞机,难道要他们等待吗?

    当然不!

    在甲板结冰之前,三艘航母,总共才起飞了十二架的斯图卡,这当然是不够的,等待下一波次的飞机起飞,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既然航母上的舰载机无法提供足够的攻击火力,那就靠己方的主力舰队上去决战吧!

    战列舰的对抗,是最激动人心的了,现在,弗雷德里希的心里,居然有一种隐隐的期待。

    他是一名一战的老兵了,在一战的时候,他就曾经在海上,为了德意志海军的荣耀而战,一战后,德国庞大的海军消失了,他彷徨过,绝望过,还好他挺了过来,而现在,德意志海军的强大,让他充满了军人的荣耀感和使命感。

    “留下两艘驱逐舰,保护好我们的航母编队,其余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最高速度前进!”

    沙恩霍斯特号的烟囱里,冒出了滚滚的黑烟,锅炉在最大功率地燃烧之中,强大的蒸汽,进入了高压透平蒸汽机里,推动着船只在海上加速起来。

    16万匹马力的动力下,这艘战列巡洋舰加速到了32节的最高航速。在它的后面,斯特拉斯堡号也在加速。

    这艘战舰上面,悬挂的是维希法国的旗帜,不错,它并不是德国的战舰,而是法国的。

    在法国即将被德国灭亡的时候,英国海军对法国海军进行了偷袭,这让法国海军义愤填膺,在那场偷袭中,斯特拉斯堡号也受到了损伤,之后,法国海军进行了疯狂的报复,炮轰了直布罗陀,更是在英国本土的战争中提供了火力支援。

    而现在,这艘军舰又跟随着德国海军,进入波罗的海,参加对苏联人的波罗的海舰队的围攻,对法国士兵来说,这已经是无所谓的了。

    他们连英国海军都打了,还有什么是他们不能干的?打苏联人,他们更是卯足了劲。

    一艘艘的战舰在加速,向着东方高速行驶,而在他们的头顶上,斯图卡轰炸机已经飞越了他们,向着东方加速飞行。

    佛朗茨坐在自己的机舱内,望着远处朦朦胧胧的陆地,此时,他的心中战意满满。

    苏联海军,等待着德国海军的攻击吧。

    此时,在苏联的波罗的海舰队基地塔林,一艘艘的军舰,已经拔锚启航了。

    当战争开始之后,波罗的海舰队就进入了高度戒备之中,他们的军舰根本就没有熄火,锅炉内的蒸汽一直保持着,现在接到了命令之后,他们只要加大功率,就能够开动了。

    港口内,浓烟滚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喀琅施塔得(加更2)

    如果从距离上看,德国海军编队在进入波罗的海之后,似乎随时都能够遭受到苏联的海军航空兵们的袭击。

    虽然苏联海军不怎么受到重视,但是毕竟他们也是有战斗力的,而且波罗的海的这种环境下,实在是容易受到打击的。

    其实,苏联海军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

    虽然德国没有顾得上收拾波罗的海舰队,但是对他们的海军航空兵,可没有手软,开战第一天,就把他们的力量消灭在了地面上。

    苏联空军尚可以从后方调集飞机过来,海军航空兵就不同了,他们总不能从另外的海军基地里调动吧?就这样,苏联海军航空兵暂时是残废了。

    所以,德国舰队可以浩浩荡荡地进入波罗的海,那也是有恃无恐的,就算有零星几架飞机飞来,舰队密集的防空炮火,舰队的护航战斗机,就足够让对方喝一壶的了。

    而且,现在的波罗的海舰队,根本就没有发现德国舰队的进攻,他们缺乏海上巡逻机,更何况现在他们是要一股脑地往回跑。

    波罗的海舰队基地塔林,到处都是浓烟滚滚,这些烟雾都是人为放置的,当然也有舰队自己的锅炉的因素,而现在,锅炉里面的黑烟就更加浓密了。

    在黑烟之中,旗舰马拉号首先开动出了泊位。

    马拉号律属甘古特级,是苏维埃唯一的一级战列舰了,其实,它的装甲并不厚实,这都是为了高航速而进行的折中。

    虽然它已经老态龙钟,在几年前还进行过一次现代化的改进,现在,当它的锅炉全功率运转的时候,还是可以加速到30节。

    舰桥上,舰长彼得的脸上很是凝重。

    地面的战争太快了,德国人的进攻如此迅速,他们的苏维埃,未来会怎样?

    彼得摇摇头,将那些想法都抛之脑后,现在,他们已经接到了任务,要回防彼得堡,协助地面部队,阻挡进攻的德**队。

    那些装甲兵不管有多么的厉害,在战列舰的舰炮前面,统统都是渣。

    庞大的战舰,在海面上划出了一条条的水波,航行了几个小时之后,已经能够望到军港喀琅施塔得了,这里也是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军港。

    这里本来是芬兰的,几百年前,当时的彼得大帝就已经注意到这个从芬兰湾浮出的科特林岛,这里距离彼得堡只有29公里,属于俄国的门户位置了,在这里进行防守是相当重要的。

    于是,从芬兰手里把这座岛屿抢过来之后,也就是1703年的时候,在彼得堡开始建造的同时,这里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军港进行建造了。

    喀琅施塔得的意思,就是皇家之城。

    芬兰湾本身不很深,在冬季它完全被冻结。所以,苏联人的建造是相当简单的,他们驱赶着工人用马将上千载满石头的橡木箱从冰上运到当地,沉入冰洞里,由此建造了数个人工岛屿,然后在这些岛上建造了堡垒。

    这些堡垒完全封锁了通向彼得堡的水道。只有两条很窄的水路依然可以行船,两侧坚固的堡垒,可以将这座水道守护得严密结实,完全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势头。

    这样一共形成的五个堡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