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579章

第三帝国-第579章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洛托夫的心情顿时就更加沉重了,他望着外面,这几年来,德国并没有大搞建设,柏林还是以前的样子,家家户户的窗户外面,都挂着万字旗,这样的国家,简直就是民众一心的,这样的国家,是不可战胜的!

    自己的态度,该会是怎样的?莫洛托夫知道,如果自己把斯大林那样的语气带过来,简直没有疑问的,两国肯定会瞬间转入对峙状态。

    那艘苏维埃的航母,还没有修好呢!德国还欠着苏维埃很多东西呢!现在德国和苏维埃转入敌对状态,对德国没什么影响,对苏联可是有很多不利的。

    当外交官,真的是很难啊!

    外交官的脊梁有多直,完全看自己身后的那个国家的啊!

    车子停了下来,德国外交部到了。

    莫洛托夫带着复杂的心情,进入了外交部大楼,本来还以为要碰个钉子,结果情况还不算太坏,德国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居然接受了他的到访。

    “莫洛托夫先生,如果是来向我们表示抗议的,那就请回吧。”里宾特洛甫倒是开门见山:“您应该知道,波斯和我们有共同的雅利安血统,我们是不会看着我们的同胞无辜受到侵略的。”

第一千五十五章 印度问题

    里宾特洛甫说得很干脆。

    如果说苏芬战争中,德国的角色不光彩的话,在伊朗战争中,德国绝对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插手的。

    因为苏联是没理的一方,在没有任何征兆,没有任何借口的情况下,苏联就向伊朗发动了进攻,这简直就是最不要脸的一种行为了。

    苏联人不光彩。

    而且,伊朗人的血统,是和德国一样的,德国人为伊朗是德国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帮助伊朗,那是大义凌然的,哪怕就是因为这件事和苏联人撕破脸皮也绝不后悔。

    里宾特洛甫望着莫洛托夫:“如果是为这件事的,那就别浪费我们彼此之间的时间了。”

    一句话,将莫洛托夫堵得没话可说,抗议什么?抗议德国怂恿伊朗作战,没有让苏联人占领伊朗?没有进入德黑兰,颠覆伊朗王室?

    这些都是强盗的逻辑,想要当一个合格的强盗,至少要有战绩才行,而现在,苏联缺乏的正是战绩,拿什么来和德国人比?

    从气势上,莫洛托夫顿时就馁了。

    现在,他已经知道了德国人的底线,德国人是不会放弃对伊朗的支持的,哪怕就是两国刀兵相向,两个欧亚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进入战争状态也在所不惜!

    那么,在来之前斯大林的那些话,就不能说了,说了就等同于宣战了,这让莫洛托夫很为难,他当然知道,大雷雨计划没有准备妥当之前,仓促的宣战,对苏联有什么好处?

    咽下了一口吐沫,莫洛托夫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如果苏联肯撤兵,那我们会要求伊朗方面放开一面,让苏联军队重新回去,同时,那些被伊朗俘虏的军人,也是可以按照俘虏交换协议,被遣送回去的,其中就包括那个叫做雅科夫的小伙子,都是可以交换的。”里宾特洛甫继续说道。

    听到这句话,莫洛托夫顿时就在心中泛起了涟漪,看来,德国方面也没有打算和苏联彻底撕破脸皮的,德国人还是有妥协的。

    加兹温,苏联军队已经被包围了,苏联进退两难,现在,德国承诺,如果苏联决定退兵,那可以放开通道,让苏联人走,俘虏也可以交换,尤其是雅科夫!

    现在,雅科夫被俘的事,已经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在伊朗人的大肆宣传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斯大林的儿子被伊朗俘虏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看,应该是苏联最好的选择了,骑虎难下的苏联,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还可以把斯大林的儿子交换回来。

    但是,这样的话,苏维埃得到了什么?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打了半个月的仗,死伤过万,几个部队城编制地被消灭,最后苏维埃得到了什么结果?退回到原来的地方,维持原样,那苏维埃士兵的牺牲,还有什么意义?

    搞了半天,苏维埃死伤无数,还白忙活了?明眼人都能看到,苏维埃算是失败了啊!

    莫洛托夫知道,这样的结果,是不会让斯大林满意的,但是,德国人这么做,已经是很给力了。

    至少,德国人没有就战争赔偿问题进行刁难啊,要是苏维埃退兵,德国人要索要一笔的话,那苏维埃给还是不给?

    国家利益,是不容让步的,莫洛托夫依旧感觉到很为难。

    “苏维埃想要得到进入印度洋的通道,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莫斯科的目光太短浅了。”就在这时,里宾特洛甫又说话了:“想起以往我们在波兰合作的亲密无间,真是让我们心痛啊,我们本来是可以合作的,结果却差点进入了敌对状态。”

    这让莫洛托夫反倒是迷惑了:“里宾特洛甫先生,可不可以说得更明确一些?”

    “现在,乔治六世和丘吉尔一伙儿人,已经逃到了印度殖民地。”里宾特洛甫说道:“我们是期待将这些叛徒绳之以法的,但是,现在我们兵力的展开已经到了极限,而印度的版图太庞大了。”

    说到这里,莫洛托夫突然反应过来,顿时暗自地骂赫鲁晓夫的愚蠢,的确啊,为何要在伊朗这边搞事情,直接走印度,不是更合适吗?

    德国的兵力展开,的确已经到了极限,在打到了伊拉克之后,北非和中东这么庞大的面积,需要德国人消化上几年才行,德国人已经无法集中全力向南亚次大陆挺进了。

    而丘吉尔一伙人,现在就是在印度进行抵抗,妄图想要重新回欧洲。而印度作为老牌的殖民地,上面的人民,的确是对英国人很忠心的。

    而且,当年乔治六世还承诺过,要把印度交给苏维埃的,不管从哪个角度上看,印度都应该有苏维埃的份的!

    现在,德国人这是承诺了放弃印度的利益了吗?

    “印度的面积太庞大了。”里宾特洛甫说道:“这样庞大的国家,是不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最好让印度次大陆,分裂成几个国家,才更加符合我们的利益,不知道莫斯科对印度是否感兴趣啊。”

    “我可以看成这是贵方的邀请吗?就像是曾经对波兰那样的?”莫洛托夫问到。

    如果德国人表面上同意苏联入侵印度,然后再在暗中做手脚,那苏联就吃大亏了,同样的当,怎么能接连不断地上?

    “当然是了。”里宾特洛甫说道。

    “对不起,我还有些不明白。”莫洛托夫说道:“印度次大陆,交给爱德华八世,不是更好吗?”

    毕竟,在英国本土,还有德国扶植的爱德华八世这个傀儡呢!印度次大陆是爱德华八世的,也就是德国人的了,为何要分开,让苏维埃得到利益?

    “因为一个强大的英国,不符合我们的利益。”里宾特洛甫说得很明确,而莫洛托夫,很快就明白过来了,德国虽然吞并了英国,依旧不希望英国强大,生怕这些殖民地的人因为思念和支持英国,最后掀起反抗斗争。

    这样的话,把印度分隔开管理,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既要对付丘吉尔的流亡政府,又不能让爱德华八世过于强大,这样,把印度分割成两块,就可以理解了。

第一千五十六章 给苏联挖坑

    “我们这次,给苏联人的好处,会不会太多了?”此时,在狼穴里,舍尔纳向着希瑞克问道。

    希瑞克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呆在狼穴的,他也没有打算要见苏联人的外交部长,而里宾特洛甫的条件,都是希瑞克授意的。

    苏联人想要打伊朗的主意,没门!伊朗是德国的朋友,是不容苏联人侵犯的,德国哪怕就是冒着和苏联爆发战争的危险,也不会放弃伊朗利益的。

    德国在伊朗的作为,比在芬兰更加直接。

    但是另一个方面,德国对苏联却又是相当容忍的,这就是许诺和苏联瓜分印度。

    如果苏联得到了印度,那和得到伊朗是没有区别的,总之,苏联人都会获得南下印度洋的通道,强大的苏联,当然是不符合德国的战略利益的。

    听着自己部下的问话,希瑞克不由得笑了笑:“只要伊朗还在我们手里,即使把印度次大陆全给了苏联,苏联人又能怎样?他们能把自己的领土,连成一片吗?别忘了,中间还隔着阿富汗呢!”

    希瑞克是很轻松的,因为他很清楚现在的局势。

    苏联人想要南下,那就必须要经过阿富汗,中亚到处都是高山,也只有阿富汗还算是好走一些,只有经过阿富汗,才能够到达后世的巴基斯坦地区。

    现在,德**队是有难处,在占领了整个中东之后,巩固在中东的秩序,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所以,如果继续追着乔治六世的话,已经很吃力了。

    但是,这只是己方不愿意在中东继续增兵的结果了,因为己方的主要力量,将会用来对付苏联!

    印度的问题,现在可以暂时不用太多的关注,逃到了印度去的乔治六世,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来,而他们要面对的问题却有很多,除了苏联人之外,岛国也会打到印度洋的。

    阿富汗,是苏联南下道路上必须要经过的,而阿富汗王国是绝对不愿意受到苏联控制的,在后世,阿富汗可是被称作帝国的坟场的。

    如果苏联人真的上钩,跑去打阿富汗,那自己只要在旁边看热闹就行了,根本就不用己方支持,阿富汗就能把苏联人给耗死了。

    苏联,美国,都没有在阿富汗获得任何实际的好处,根本就是得不偿失的,这是希瑞克在给苏联挖坑呢。

    这是其中一个方面,至于另一个方面,当然是截获的苏联方面的情报了。

    苏联人的大雷雨计划,到现在为止也是一个高度保密的计划,而且还没有太多的实质性的内容的,而德国的情报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计划了。

    苏联人居然想要先动手?德国当然不能任由苏联人作祟,让苏联人去阿富汗趟趟水,消耗一下他们的激情,不是更好?

    而最后,苏联人这么做,会再次地得罪美国,美国还怎么给苏联人支援?

    希瑞克的分析,头头是道,在场的人纷纷点头同意,希瑞克元首的一番布局,果然是深谋远虑啊!

    “里宾特洛甫打来电报,说苏联人希望我们做出承诺,不在伊拉克和伊朗修建轰炸机基地,不部署轰炸机。”就在这时,凯特尔进来说道。

    苏联人担心的,是他们的巴库油田的安全啊!听到了这个请示,希瑞克立刻就拍板了:“没问题,完全可以答应他们。我们在这两个国家,只部署战斗机。”

    签署协议,有什么用?还不是用来撕毁的?只是苏联人的担心倒真的是正确的,如果己方和苏联开战,那肯定会在第一时间里就炸毁巴库油田,让苏联人的装甲部队成为废铁。

    历史上,德国饱受油料短缺的困境,而这场战争,就让苏联人受到这样的制约吧!

    “希瑞克元首,刚刚从美国过来的消息,和您预料的一样,那个罗斯福,果然想要进行第三次的总统竞选!”莱因哈特兴奋地向希瑞克报告道。

    罗斯福,这个瘸子,心气还真是高啊,居然想要破坏美国总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