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535章

第三帝国-第535章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欧洲的北部,有主要的四个国家,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

    其中,丹麦国家弱小,且与德国接壤,所以,当欧洲战争开始之后,德国在向法国挺进的时候,随手就将丹麦给灭掉了。

    (对德国来说,小事一桩,所以华东之雄之前并没有提。)之后,丹麦成为第三帝国重要的火腿、肉制品和奶制品提供国。

    瑞典,一直都是中立国,虽然表面上保持中立,但是德国从瑞典获得了大量的铁矿石等资源,反正瑞典也是雅利安人,所以德国没有对瑞典动过太多的心思。

    至于挪威,在历史上,德国发动了跨海登陆挪威的战争,之后,英法联军为了帮助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在纳尔维克登陆,和德国打得乒乒乓乓。

    不过后来,随着西欧局势迅速恶化,挪威国王出逃,从此挪威陷落。

    而现在,比历史上更加迅速,德国并没有发动跨海登陆的作战,仅仅是在打败了英国之后,挪威就垮掉了。

    哈康七世逃到北极圈内的特隆霍姆,而维迪昆吉斯林作为挪威工人党运动的首脑,在德国支持下宣布成为新的挪威总督。

    之后,挪威就完全地倒向了德国,挪威向德国供应鱼、皮革制品,以及德国最需要的钼矿。

    同时,在挪威倒戈之后,德国获得了面向北海、北大西洋的诸多优良深水港,比如挪威峡湾。更重要的是,挪威还有最重要的重水生产工厂。

    不错,就是重水!在核物理学家的眼睛里,重水是一种不错的减速剂,将快中子变成慢中子,才能够诱发裂变,也可以说,重水是制造核武器的必须原料。

    而在挪威和德国走到了一起之后,德国从挪威进口了大量的重水,这些,都让美国方面判断,德国需要重水来作为核反应堆的原料!

第九百七十三章 两个难题

    “格罗夫斯将军,我们的曼哈顿工程,进展如何?”在白宫,罗斯福向着匆匆赶到的老将军说道。

    在美国,原子能的研究也是相当保密的一个项目,曼哈顿工程,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

    罗斯福在受到了科学家们的提醒之后,成立铀顾问委员会,开始实施庞大的研究计划。

    这个工作组建了最高政策领导小组,由总统本人、副总统亨利?阿加德?华莱士、陆军部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陆军参谋长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范尼伐?布什和詹姆斯?康南特等人组成。

    当原子能的研究实践使美国政府和科学家都得出结论:制造一种肯定可以用于战争的核武器是可能的。于是,罗斯福总统批准由布什提交的核计划报告,决定组建新的工程区来执行该项任务,这时,任建筑部副部长的格罗夫斯参与了进来,现在,他成为了曼哈顿工程区的司令。

    格罗夫斯这次来,当然是来汇报曼哈顿工程的进展的。

    “我们在橡树岭,已经建立起来了秘密的基地,各种工程,配套设施都在完善之中,我们的项目很快就能启动。”格罗夫斯说道:“不过,现在我们遇到了两个难题。”

    格罗夫斯深刻地认识到了曼哈顿工程的重要性,对整个工程一丝不苟,现在,他是来找罗斯福汇报重要情况的。

    “说吧。”罗斯福说道。

    “第一,就是我们的工程,需要大量的铀矿石。”格罗夫斯说道:“这是制造核武器的原料,而我们美国境内,暂时还没有找到铀矿石。”

    “哪里有?”罗斯福问到。

    “刚果。”格罗夫斯说道:“刚果是铀矿的主要来源地,现在,在我们国内,就有一个前来避难的比利时商人埃德加…森吉尔,我们已经调查到了,森吉尔有1250余吨的富矿石存在我们的斯塔腾岛的货站内。”

    罗斯福顿时就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虽然那里早就没什么知觉了:“好啊,这简直是太方便了,立刻和他交易,不管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把这批矿石搞到手。如果他不肯,那我们就直接征用!”

    现在已经是战争状态了,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利益,必须要服从国家利益才行!

    “我们已经找他了。”格罗夫斯说道:“尼科尔斯已经与森吉尔交易成功。森吉尔同意把货站内的矿石交给我们,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把在比属刚果已采出的全部铀矿石运至美国。”

    制造原子弹,需要的铀是高浓缩的,大量的铀矿石,也只能提炼出一丁点的铀来,可以说,这玩意儿绝对是黄金的成百上千倍。

    那一千多吨的铀矿石,只够初期的使用,后期,还必须要把更多的铀矿石运过来!

    从刚果运输,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这比如涉及到在海上的运输。

    现在,德国人已经占领了欧洲,德国人的舰队,不断地在大西洋上显示他们的存在,美国和德国在大西洋上,随时都可能进入战争状态。

    本来,走印度洋然后绕太平洋,虽然远一些,但是相对要安全一些,但是现在,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了,这里也已经不安全了。

    所以,格罗夫斯来报告罗斯福,就是请求总统给决断的。

    “走大西洋吧。”罗斯福说道:“做好保密工作,德国人应该不会注意到,同时,让我们的舰队就在附近守护,如果遭遇到了德**舰,那我们不惜一战。”

    刚从刚果走,那是在南大西洋,绕着德国人的活动区域走,这总没问题吧?

    罗斯福对此是有信心的,而且,己方的大西洋舰队,还没有遭受什么损失,完成一次护航任务,能有多困难?

    格罗夫斯点点头:“好的,那需要海军方面的配合了,第二件事,就是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德国从挪威维莫克化工厂,运输了大批的重水,海森堡对这些重水相当看重。”

    格罗夫斯的这些话,让罗斯福的眼皮一阵的狂跳不止。

    美国已经确定了德国在进行核武器的研制,但是,美国却无能为力,鞭长莫及,美国如何才能够阻碍德国人首先制造出核武器来?

    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好办法!挪威的重水工厂!

    德国本土相当保密,美国根本就插不上手,但是,在德国之外,德国人就不会那么的注意了,尤其是挪威,虽然已经投靠了德国,但是并没有德国直接的驻军,盖世太保也没有在挪威活动。

    去那里,是很容易的!

    “把这件事,交给丘吉尔去做吧,他们的手下,应该有很多的逃亡的挪威人的。”罗斯福说道:“也该让丘吉尔为我们分担一些压力了。”

    到现在为止,美国一直都在帮助丘吉尔,甚至已经变成无偿的援助了,但是,丘吉尔领导的英国流亡政府,依旧在节节败退,现在,已经被隆美尔从中东赶走了,他们只剩下继续流亡印度的命运了。

    不过,一直以来,丘吉尔都在坚持,这让一些对德国不满的其他占领国的人民找到了救星,纷纷去投奔,丘吉尔手下的部队里,简直就是个西欧联军。

    其中肯定有不少挪威人,就让他们行动一次吧!美国在后面提供支持就够了。

    让丘吉尔找人做?这样合适吗?格罗夫斯皱了皱眉头,已经明白了罗斯福在政治上的考虑,说不定现在在国会,已经有人在反对不断地支持丘吉尔了,认为这是个无底洞啊。

    现在,是让丘吉尔彰显一下他的存在的时候了。

    既然总统已经有所布置,那自己也不用怎么说了,反正自己只负责提醒的。

    当然,丘吉尔也不会知道己方的曼哈顿工程的内幕,只要让丘吉尔知道,他要派人,炸掉挪威的重水工厂,这就够了。

    果然,当艾森豪威尔将消息转告给丘吉尔之后,他立刻就兴奋地答应了这件事。

第九百七十四章 燕子行动

    印度。

    这个时代的印度,还没有分治的,属于一片广阔的南亚次大陆,逃亡到了这里的丘吉尔,和乔治六世国王,以及一些手下们,正在对着美国的情报进行议论。

    为何要炸挪威的重水工厂,已经初步和他们交代了,德国人想要制造一种可怕的武器,这种武器,是需要重水来生产的,炸毁了重水工厂,就可以让德国人的这种可怕的武器制造进程大大地减缓。

    如果这种武器一旦被制造出来,那连美国都不用打了,战争就结束了。

    所以,后果很严重。

    “我们能够利用的,就是格陵兰岛,如果从这里起飞轰炸机的话,是能够够得着挪威维莫克的。”逃亡过来的特种作战部部长科林…宾格斯,向着在场的人说道:“但是,维莫克工厂四周都是丛山,飞机飞过去的话,是无法进行精确轰炸的。这需要动用大批的轰炸机,而格陵兰岛,是无法起降太多架次的飞机的。”

    格陵兰岛,本来属于丹麦的领土,在去年的战争中,德国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丹麦,当时,英国立刻就出兵,把格陵兰岛给占领了,才算是保住了一个前进基地。

    之后,根据和美国的基地换武器的协议,将格陵兰岛交给了美国管理。

    如果仅仅从地图上看,格陵兰岛是个不错的基地,以格陵兰岛为跳板,很容易就能袭击到德国本土,但是,这只是想当然的。

    因为,格陵兰岛几乎大部分都处于北极圈以内,全岛终年严寒,是典型的寒带气候,沿海地区夏季气温可达零度以上,内陆部分则终年冰冻。

    这样的地区,人员的活动都是很稀少的,整个面积庞大的格陵兰岛,总人口都不到五万,这里完全是一个冰雪的世界,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如果让美国轰炸机部队进驻这里,那绝对是地勤人员的噩梦。

    同时,飞机在冰上的起降,也是充满风险的,所以,派遣一两架飞机,由专门人员飞行,是可以的,派遣大量轰炸机去轰炸,那是不可能的。

    这里也无法容纳更多的战士,所以,德国才会一直放任美国占着格陵兰岛,它的战略意义并不大,而现在,德国还不想和美国发生正面冲突。

    现在,正好可以利用格陵兰岛当做跳板,让己方的人员可以顺利地过去!

    “维莫克化工厂坐落在巴仑山上,我们可以先往巴伦山空降数名突击队员,待这些突击队员到达工厂附近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后,再派突击小组乘坐滑翔机与其会合,从而一举将化工厂炸为灰烬。”安全协调局首脑斯蒂文森在一旁说道。

    他的这个想法,还是复制曾经的德国人的特种作战行动,怎么不管做什么,都是德国人做得最好啊!这真是让人无比的郁闷。

    “我们要挑选挪威人来完成,最好是在那里生活过的,这样最方便。”丘吉尔说道。

    挪威也顺从了德国,这让挪威人的生活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当地人还是当地人,所以,如果派遣熟悉的人回去,他们也很容易得到当地的支持。

    “行动计划,就叫做燕子吧,要完成得漂亮些。”丘吉尔说道。

    相比去年,丘吉尔更加显得老态龙钟,额头上居然有了不少的白发,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依旧没有放弃理想。

    燕子行动计划,很快就开始了,因为他们早就等不及了,只可惜,他们不知道,自己这份看起来无比严密的计划,其实是漏洞百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