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159章

第三帝国-第159章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对无线电也非常感兴趣的has。kard von willisen博士加入到hollmann的研究中。他们找到一位投资人guenter erbsloeh,成立了gema公司。专门从事雷达研究工作。

    而这个公司,在几年前,就受到了政府的大力资助,他们的产品,也可以快速地开发出来。

    希瑞克对雷达相当看重,这将是改变整个时代的先进武器!在他的关注下,德意志的雷达是进展很快的,比如德意志级在服役的时候,就已经安装了探测水面船只的雷达,这也是gema公司的早期研究。

    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他们采用了最新的技术之后,采用50厘米的雷达波,已经可以探测到15千米内的大小船只,更重要的是,更加精确,距离上的误差在50米以内。

    在这过程中,h。e。 hollmann还注册了一项更为出色的多腔磁控管专利。

    在这些实验中,他同时发现了这些雷达波束集中之后,可以有效的探测到500米高度28千米距离内的飞机。由此也开始了对空雷达的研究。

    而现在,就是他们已经出了成果的时候,希瑞克对此相当看重,亲自前来视察。

    从西班牙获得了充足的黄金之后,德意志根本就不用担心任何的资金问题,各方面的技术,也才能够大踏步地发展,现在,gema公司是德意志,也是全世界上雷达技术研究最出色的!

    和希瑞克同行的,还有戈林,虽然戈林和希瑞克有矛盾,但是,在增强帝国的军事力量方面,两人的立场还是一致的,而现在,这种可以探测到天空中的飞行器的装备,当然会极大地影响到未来的空战!

    车子停在了一个巨大的天线旁边,这是一个环形的天线,直径有7。4米!看起来无比巨大,而天线的底座是可以转动的,巨大的粗粗的电缆,连接到了天线后面不远处的一个房间里,远处,发电车的声音在隆隆作响。

    “这是我们吸取了各种经验,研制出来的最新的对空雷达。” hollmann博士兴致勃勃地向来视察的希瑞克等人讲解。

    “我们这款雷达,叫做wuerzburg…riese,它进一步提高了磁控管的发射功率,达到了80公里的探测距离,同时,分辨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地平经度准确性小于0。2 deg。高度误差小于0。1 deg,完全可以对敌机进行预警,同时对我们的飞机进行引导。”

    提起二战来,很多人都知道伦敦上空的战斗,而英国人的雷达,也似乎是威风凛凛,其实,德国也是有相同的雷达的,这款代号wuerzburg…riese的雷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只不过当时已经到了二战后期了。

    而现在,提前几年,这款性能先进的雷达,就已经研制出来了!最关键的磁控管,现在也能够稳定工作。

    先看完了天线,一行人进入到机房内,里面,有一个大型的显像管,此时,里面正在跳跃着一个个的尖波。

    “现在,有一架飞机,正在向我们飞来,距离六十公里,按照对方的速度判断,会在八分钟之后,经过我们上空。”

    戈林看了看自己的手表,没有说话,他再次来到了外面,用他的飞行员的视力,望着天空。

    时间,在一点点地过去,当八分钟之后,一架ju52运输机,从戈林的头上飞过。

    “如果这东西部署开,我们飞行的乐趣都会被剥夺!”戈林不由得说道。

    这种东西,可以准确地探测到飞机,那意味着什么?在天空中飞行,已经毫无秘密可言!作为空军司令,戈林当然知道这种雷达的巨大价值!

    “我们空军,会订购一批这种雷达。”戈林立刻就表态了,在白天,飞行员的目视,可以达到六十公里,但是,到了夜间呢?

    这种雷达,首先的优势,就是可以引导飞机夜战!

    hollmann博士一阵欣喜,虽然有国家的不断拨款,但是,军队的装备,才能够说明他们的研制价值,现在,戈林立刻拍板要装备,就是他们的价值的体现!

    “这款雷达,通过了耐久性的测试之后,就可以定型装备了。”希瑞克说道:“同时,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都是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的。”

    现在,仅仅有了简单的对空和对海雷达,当然是不够的,雷达,在很多方面都有用处!

第二百九十一章 电子管小型化和晶体管

    “比如,现阶段,要展开高炮雷达和机载雷达的研究。”希瑞克继续顺着自己的思路提供意见:“我们的高炮,如果能够加上雷达,就可以更加准确地打击敌机,而我们的战机,加装了雷达,也可以在夜间准确捕捉到目标。”

    对希瑞克提出的意见,戈林没有任何的反对,把这种雷达搬上天空,这个想法真的很不错!

    “希瑞克将军,我们现有的雷达设备,都是比较笨重的。” hollmann博士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出来了自己的顾虑:“如果提供给高炮,或者是战机,体积都会很大,重量也太多,而且,耗电量是相当大的,恐怕不合适啊。”

    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是无比的笨重的,其中最本质的,就是因为那玻璃泡的电子管!

    电子管,是一种最早期的电信号放大器件。从外面看,是一个大玻璃泡,而里面则有灯丝,用来发射电子,还有控制栅极、加速栅极、阳极。这种装置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控制栅极注入电子调制信号,并在阳极获得对信号放大或反馈振荡后的不同参数信号数据。

    电子管的发现,是有跨时代的意义的,代表了电子时代的到来,一直到了后世,一些音乐发烧友都爱使用胆机,就是电子管组成的。

    电子管,打开了电子时代的大门,这个时代的所有电子设备,收音机,广播站,扩音器,无线电等等,都是用电子管来制造的。

    但是,这东西还是有缺点的,就是个头太大!刚开始的时候,一个电子管,那就是一个大灯泡,到了后来,经过不断地进化,一个普通的电子管,大概就和一枚雪茄一样粗,长度大概是雪茄的一半。

    而且,灯丝要加热,这都需要时间来工作。

    听到了德意志著名的电子工程师的抱怨,希瑞克的脑子里,顿时就想起了很多的东西。

    在后世,东西方走了不同的道路,面对着巨大的电子管的体积,苏联走的是电子管小型化的道路,而西方走的是晶体管,集成电路的道路。事实已经证明了西方道路的正确性,但是,晶体管是需要技术的。

    在后世,晶体管是在47年的时候在贝尔实验室里面制造出来的。现在,还有近十年的时间。

    所以,两条腿都要走,找一部分电子专家,研究晶体管,与此同时,现在立刻就着手搞电子管小型化!

    相比新理论的晶体管,电子管的小型化,那就在希瑞克的所知之内了。

    这就是罗德真空管,以前的电子管,都是从灯泡过来的,所以,电极都在一端,而苏联人瓦伦丁,改变了想法,把竖着的玻璃管,变成了横着放置的一个小的细玻璃管,体积缩小了十几倍!

    这种电子管,已经和最初的晶体管体积差不多了,而且,虽然体积小了,性能却不差,这种平行排列的细棒栅极的电子管,效率更高,频率范围更高,更大的”机械性能“和”耐辐射性“。

    希瑞克将自己的这个想法,详细地说了出来,而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这的确是一个天才一般的想法,如果这种电子管能够制造出来的话,体积肯定能缩小很多倍,同时,耗电量也会下来!

    比如,现在这个一房间的设备,可能会压缩成一个箱子那么多!

    在场的都是电子专家,他们立刻就有人开始设想怎么具体地设计这种电子管了。

    希瑞克的穿越,没有带金手指,他的大脑里的后世的那些知识储备,就是他最大的宝贝!而一旁的戈林,早就见怪不怪了,希瑞克的脑袋里,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希瑞克将军,元首要您立刻回柏林。”就在这时,格拉夫急匆匆地向希瑞克说道:“戈林将军,请立刻一同回柏林。”

    回柏林?瞬间希瑞克就是脸色一变,出了什么事,这么着急?

    能够急匆匆地叫他回去,那肯定是国际上的大事,难道是苏联方面?

    上次,和苏联人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当时希瑞克阴了对方一把,双方共同瓜分波兰,但是是苏联人先动手。

    该不会是斯大林迫不及待,现在就对波兰下手了吧?要是他们现在下手,己方还真不能立刻动手啊,这什么都还没有准备好呢,二战就要开打了?

    要说老毛子和波兰,还真是死仇,斯大林一定是迫不及待了。

    英法是那么好惹的吗?现在占领了捷克,英法已经到了战争的边缘了,就等着最后一下子呢。

    带着复杂的心理,希瑞克回到了柏林,刚刚见到了希特勒,希特勒就愤怒地扔给了希瑞克一张报纸:“这些记者,真是该死!”

    记者?希瑞克拿起报纸来,顿时也是楞了一下。

    德国欺骗了全世界,神秘的利比亚,蕴含大量的石油!

    看到了这个标题,希瑞克顿时就感觉到脑子里轰隆了一下,自己并不是救世主,不可能事事都预料到,而古老的华夏有一句话,没有不透风的墙,想要完美地保持一个秘密,是不可能的,而利比亚的秘密,已经保持了十几年,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

    事情,要从两天前说起。

    “喂,厄尼,你是怎么想的,非得来到这种地方!”一名美国男子,向着另一名男子说道。

    “为了寻找题材。”叫做厄尼的男人,前胸挎着一个相机,他从汽车上下来,问到:“乔治,怎么,这辆车修不好了吗?”

    这里,是利比亚一望无际的沙漠,荒无人烟,两人开着一辆破旧的老爷车,从附近的城市里出发,来到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结果,汽车抛锚了。

    厄尼…派尔,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1900年出生于印地安那州的达纳附近,在印第安纳大学学习新闻专业,之后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曾在几家报社工作。

    1935年他成为斯科里普斯……霍华德报系之后的专栏作家。不过直至现在,他还是默默无名。

    他的出名,在于二战中,成为了最著名的战地记者,他从英国、北非、西西里、法国及太平洋地区发回报道由310种报纸同时转载,这些报纸总发行量达1250万份,他也因此被誉为“大兵记者”和“建立丰功伟业的美国普通士兵的代言人”。

第二百九十二章 利比亚的秘密暴露

    现在,他和自己的好友乔治,一起来到了利比亚,自然也是为了挖掘新闻,可惜,对他的老友乔治来说,这里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一望无际的沙漠,有什么好报道的?是可以拍摄几幅美丽的照片,可是,那又有什么用?

    这辆该死的破车!已经是附近城市能够租到的最好的一辆车了,可惜,还是在这里抛锚了!

    打开发动机盖,乔治看着里面冒烟的发动机,不由得摇头,这辆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开始漏水了,现在,发动机彻底地过热了。

    “必须要找到水,加到发动机里面。”乔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