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抗战之超级兵锋 >

第903章

抗战之超级兵锋-第903章

小说: 抗战之超级兵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锋现在基本上停止了跟日军的战斗,而他装备的又都是日系武器,弹药跟国民政府兵工厂生产的并不匹配,尤其是步枪子弹。

    三八式步枪是点六五口径的,所以,急需要弄一条子弹生产线,哪怕是复装的也好,起码打了还能自行补充。

    兵工厂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得有钱,机器,还有人才。

    冷锋命令后勤部门一边收容民间修枪的工匠,一边通过各种途径购买生产机器,在新乡成立枪械修理厂。

    陆陆续续的购买了一些散落民间的机器,收拢了一些对枪械制造的工匠,并且从原来的巩县兵工厂高薪聘请了一位姓刘的工程师。

    就这样新乡枪械修理厂就算是建立起来了。

    目前枪械修理厂主要分为修造部和弹药部两个大的部门,修造部下面又分制枪、修炮、木工以及样板工具等部门。

    弹药部则分为枪弹,炮弹,手榴弹以及火工引信四个部门。

    主要是子弹复装,以及木柄手榴弹的制造。

    随着机器的陆续到位,除了复装子弹之外,未来的枪械修理厂能够独立生产三八式步枪子弹,以及部分迫击炮的炮弹等等。

    生产所需的原料,则通过汉口的大东工贸公司(荣军公司控股子公司)购买,通过火车和其她交通工具运送至新乡。

    中国目前的工业生产和技术水平太低,所以很多原料只能进口,价钱自然是相当的昂贵。

    这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情,就算是现在开始着手解决,也要三五年才能见效。

    而现在,要想获得稳定的补充,就只能购买,有的还通过佐藤的那条线购买了不少,通过种种方式,积蓄战备物资。

    “二五”减租政策经过前期的宣传之后,已经在新乡附近的乡村进行试点了,农民显然是非常拥护这项政策的,因为这项政策会让他们每年的粮食多出百分之二十五出来。

    有了这百分之二十五的粮食,全家就不会挨饿了,而且除了减租减息之外,还降低了对农民征收的税赋,减少丁税,按照田亩征税。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征收丁税,然后到了明朝中叶张居正改革,摊丁入亩,再到清朝,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虽然说士绅各有办法的逃避征税,但总算是进步了。

    推行“二五”减租,对这些地主和乡绅最致命并不是减多少租子,而是重新丈量田亩,定等级。

    这个不再由他们自己掌控,虚报和瞒报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工作组那都是上面指派的,跟地方上一丝一毫关系。

    这些人经过培训之后,既不会偏向地主和乡绅,也不会偏向农民和佃户,不偏不倚,让你找不到错处。

    而且还有荷枪实弹的士兵随行保护,敢动一下试试?

    要是没有武力保护,恐怕工作组还没到地头,就被这些地头蛇用各种办法给撵走了,即便是这样,还是状况频出。

    有装鬼吓唬工作组的,还有半夜给工作组休息的屋子里丢蛇的……

    工作组里有女孩子,当场吓哭的都有。

    但是,弄这些小动作是阻止不了冷锋推行“二五”减租的决心的,敢阻扰和破坏的,一律从重处罚。

    冷锋以强硬的手段推行“二五”减租政策,一些地主和乡绅们觉得利益受损,敢怒不敢言。

    “二五”减租令农民和佃户的税赋降低了,底层的民众也获益,迅速的得到豫北地区百姓的支持。

    随着“二五”减租减息的政策推行下去,冷锋的声望在豫北民间越来越高,各地招兵点的报名参军的年轻人也迅速增加起来。

    按照新的税赋政策,豫北的农民普遍减负百分之三十以上,而豫北的地主和乡绅则损失不小。

    当然,他们的损失不过是建立在剥削农民的基础上的,就凭他们现在的收取的租子,也能让他们过上相当优渥的生活。

    至于那些因为瞒报和漏报田亩的人,之前本来就漏缴了税赋的,冷锋没追究他们之前过错就不错了,若是再不知好歹,那就别怪他手里的刀不落在自己人的脑袋上了。

    冷锋并没有横征暴敛,相反,还将一些不合理的税收都给免除了,尤其为了扶持工商业,一些乱七八糟的费用统统一纸免除,这一举措那是令工商业人士大为欢欣鼓舞。

    工商业人士热情高涨,欣欣向荣,农民得到了实惠,除了一小撮人之外,大家都得到了好处。

    而推行了“二五”减粗减租和减免税赋的地区,税收(粮食和工商税)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

    尤其是粮税的征收,刚刚收完夏粮,正是佃户交租和征收夏粮的时候,“二五”减租政策实施后,农民踊跃的上交夏粮。

    以往夏粮征收十分困难,能收上来百分之五六十已经很不错了,今年不同了,按照政策减半征收,而且地主那边也要减半,这样一来,农民的积极性上来了。

    几天的功夫,就差不多收上来百分之五六十了,地主那边重新丈量了田亩和定下田亩等级之后,再夏粮减半征收的政策之下,尽管心里不痛快,但还是按照新政策上交夏粮税收。

    这一算下来,其实把瞒报和漏报的田亩算上去,其实交上去的夏粮也没多多少,损失的也就是佃户的那该交的百分之二十五的租子。

    新乡地区已经如火如荼的搞起来了,其他地区虽然动作慢了一点儿,可当农民尝到了甜头之后,自然就会传播开来。

    那些不知道政策的佃户们已经交了地主租子的,后悔的捶胸顿足,不过,很快他们又高兴起来了。

    工作组告诉他们,今年的夏粮交租必须按照新制定的“二五”减租政策,如果今年多交了的,来年可以少交。

    这样一来,佃户们那还不支持拥护豫北行署的新政?

    “这个冷国光是真敢干呀,把我们这些人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情愣是给做成了。”曾经在浙江推进“减租减息”政策的张岳军看到报纸上有关豫北新政的报道,不由的长长的叹服一声。

    “因为他手里有枪。”秘书道出了一则真理。

    (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章:冈村宁次来了

    一架机头涂着日军陆军军旗运输机,在徐州机场缓缓降落下来。

    机舱门打开,一行身穿关东军军服的日军将佐,从飞机舷梯上走了下来,当先一人兽兽的,带着一副圆圆的金丝边儿眼镜儿,眼球微微外凸,五短身材。

    “冈村君,终于把你盼来了。”

    “武藤君,辛苦了!”冈村宁次冲前来迎接的华中派遣军参谋长武藤章微微一躬身。

    “请!”

    一辆黑色的福特小汽车开了过来,冈村宁次钻进了汽车的后排,然后后面的军官纷纷上了汽车。

    长长的车队驶出机场,朝徐州城内进发。

    道台衙门,原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地,日军占领徐州后,这里成了驻徐州日军的最高指挥部。

    驻扎徐州附近的有日军第五师团一部,华中派遣军第9师团一部,还有第16师团,第106师团的一下部队。

    第二军司令官东久迩稔彦亲王将他的司令部转移到的徐州,徐州的驻军只要还是以华北方面军第二军为主。

    “冈村君,欢迎你来到徐州!”

    “亲王殿下客气了。”东久迩稔彦亲王身体有恙,没能够亲自去机场迎接冈村,但是在司令部内,他还是让人搀扶出来了。

    “大本营派冈村君来领导帝国进行武汉攻略,实在是找到了真正的千里马。”东久迩稔彦有气无力的说道,也许是水土不服,司令部移驻徐州之后,他的身体就出现了问题,总是出虚汗,浑身无力。

    “冈村身为帝**人,职责所在,理所应当。”

    “第二军就交给岗村君了!”

    “冈村定当竭力。”

    “我来徐州一直身体不适,今晚的接风宴由安藤君代为出席,还请冈村君见谅。”说完,在副官的搀扶下,东久迩稔彦王对冈村宁次深深的一鞠躬。

    冈村宁次忙弯腰还礼。

    出任第十一军司令官之前,冈村宁次在关东军担任第二师团的师团长,还兼着关东军的副总参谋长,对徐州以及鲁西的战局都是关注的。

    大本营做出攻占武汉的决定,这对他来说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大本营做出让他组建第十一军,并认该军司令官,负责攻略武汉的重任,这倒是让他感到意外。

    虽然意外,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冈村宁次自认为是一个忠诚合格的军人,因此,很快就跟接任自己的安井藤治中将交接,自己带着幕僚官上任来了。

    先去北平秘密的见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杉山元大将,交流了一下对战局的看法,第二站便是徐州。

    然后还要去南京。

    组建第十一军,是为了攻略武汉的战略机动部队,冈村宁次会挑哪几个师团,这是关键,冈村宁次并没有打算听从大本营的安排,他想要实地的考察一个各个师团的战斗力,然后再确定将那些师团编入第十一军。

    大本营虽然做出攻占武汉的战略决策,但并没有定下具体的进攻计划,对如何取武汉,大本营作战部以及参谋本部都还有意见分歧。

    华北方面军在台儿庄惨败,土肥原集团又在鲁西,豫东全军覆没,华北方面军已经没有能力组织进攻。

    进攻的武汉的主力显然是要交给了相对实力比较完整的华中派遣军了。

    而第十一军的主力也应该大部分都是由华中派遣军的部队编制而成。

    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了。

    但是华北日军并不甘心接受这个当看客的局面,进攻武汉既然是大本营制定的战略,他们说什么也是要在里面掺和上一脚的。

    冈村宁次来徐州,并不是冲着第2军来的,他其实是来实地考察徐州战场的,对于华北日军两大精锐的师团如此的惨败,他不相信一支孱弱的中国j队能够吃掉两支精锐的帝国师团。

    而且还是团灭,一个师团指挥官被俘虏,一个生死不知,虽然没有被俘,但也已经是不能再坏的结局了。

    天皇陛下都甚至怀疑日本陆军的战斗力了,是否跟战报上写的那样,还是根本就是欺上瞒下,误导帝国的决策。

    应酬完徐州地区的日军的将领,冈村宁次总算有时间喘一口气了。

    来徐州之前,多少也是看了一些战报,对第10师团在台儿庄战败的过程也有些了解,但来了之后,他才发现,第10师团濑谷支队战败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

    这是从一开始就被中国人算计了。

    也就是说濑谷支队根本就是掉入中国人设计好的陷阱里了,从一开始,中国人就已经在台儿庄布局要吃掉第10师团主力了。

    隐蔽在微山湖上中国j主力的荣誉一师,用了瞒天过海的计策,不但欺骗了他们自己的国人,还骗了帝国的情报部门,如果不是早有准备,第10师团濑谷支队主力又怎么会一头冲到台儿庄呢?

    帝国指挥官的失误,加上中国人的故意的引导,第10师团败的并不冤枉,而中国j的战斗力也让冈村宁次赶到震惊。

    不论是之前的汤军团,还是驻防台儿庄的新38旅,都是可圈可点,打出了令人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