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奥匈帝国-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自己的身份哈萨克王储布尔克特。弗朗茨也捞到一个副指挥的职位,甚至布尔克特。弗朗茨也拥有人生中第一枚勋章和真正意义上的军衔,那元帅的皇室荣誉军衔自然不算在内。
现在布尔克特。弗朗茨已经是少校,一位不到20岁的少校真的很是稀罕。但是人家不单单是靠着自己的身份才混到今天,能力也非常重要。就是那俄罗斯帝国和哈萨克的一群将军们都非常的赞赏布尔克特。弗朗茨的军事能力。
这并非是故意夸耀而是事实,也许是因为东欧联盟军部的教育问题,这才导致军方大部分都是直愣愣的家伙,他们虽然忠心,但是在一些问题上经常会让恩斯特下不来台,简单来说就是他们的全部精力都在军事能力上而没有半分分配到人际关系。
西线战场虽然勉强维持住,但是谁都清楚这样的维持并不会坚持太长的时间,一旦防线被攻破,那么距离整个苏维埃灭亡也不过一周甚至不用一周的时间。此时莫斯科几乎就是一天两次会议甚至三次。
有人提倡投降、有人提倡逃亡、也有少部分决定与国同休,当然这部分是非常稀少的。毕竟不怕死的人真的非常少,不说其他人,就是那一贯强硬的第二领袖估计都没有希特勒那样敢自杀的胆量。
第二领袖的府邸内,这两日第二领袖明显暴躁很多,当然他平时也不是什么温顺的人,性格一贯强硬暴躁的他此时更加暴躁,甚至家里的两位女佣都被他驱赶出房间,仿佛很怕一怒之下伤人。
几位常委、委员此时也非常的犹豫,不知道应不应该拜访第二领袖,此时莫斯科都有动乱的迹象,可是他依然没有拿出一个好的办法,如果不是畏惧对方,估计此时这几位常委已经主张投降。
外面的情况第二领袖如何不清楚?他更知道几位常委等着他拿出主意,可是他能够有什么主意?面对强大的东欧联盟苏维埃只有覆灭一条路可以走,可是其他人投降能活他可以?
也许人家真的会放他一马,可是那样的几率太小第二领袖不想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其他人身上。叛逃倒也还有机会,可是去哪里是一个问题,不管是英法还是美国相信都不会欢迎他的前往。
那个古老的国家?别开玩笑,想要前往那里必须经过俄罗斯帝国和哈萨克王国几个东欧联盟国家,而且就算能够平安通过,现在那个国家同东欧联盟有密切的联系,谁能够保证对方能够接纳他?
也是实在是没有办法第二领袖才躲起来当缩头乌龟,不然怎么办?直接站出来说自己也没有办法?如果他真的这样做那么估计活不到第二天早上。什么叫做领袖?能够带领着人们奔向一个方向才叫领袖,他坦诚自己拿不出主意来,那些政敌就会第一时间干掉他,而且估计那些站在他阵营的人只会保持中立。
莫斯科乱成一团,东线战场几乎也同样如此,主要原因就是布尔克特。弗朗茨王储觉得东线战场已经不需要自己,他准备开辟自己的疆土,也就是打通哈萨克和东欧的联系,如果可以顺便拿下部分中东地区。
土耳其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奥斯曼帝国,布尔克特。弗朗茨对于那里也很有兴趣,当然那里是现在的布尔克特。弗朗茨不能想的,能够彻底打通欧亚就已经非常不错,只是对此俄罗斯帝国的将军们仿佛不太满意。
他们的眼中苏维埃灭亡已经是定义,只要拿下莫斯科其他的地方可以慢慢来,根本不用这么的着急,现在布尔克特。弗朗茨带领着自己的哈萨克部离开,明显是对东线战场的一次军力削弱。
还是那句话东欧联盟的军人大部分都非常的倔强,他们不想让百分之百的事情出现误差,因此很是直愣愣的同布尔克特。弗朗茨争吵起来。还好布尔克特。弗朗茨也没有摆出自己皇储的身份,只是用军人的身份通他们进行争吵。
事情逐渐升级,最后被恩斯特知道,对这样的事情恩斯特也有些为难,他自然是承认俄罗斯帝**方是正确的,可是又不想因此让自己的儿子丢面子,而且说实话苏维埃就摆在那里,拿下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脱离出一部分也没有什么大碍。
就在恩斯特也纠结的时候玛利亚拿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只让布尔克特。弗朗茨带着自己的一个私有军队离开,哈萨克部依然留在战区服从俄罗斯帝国将军们的指挥,这也算是半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样的答案双方自然都不是很满意,可是相比较而言也就是他们能够接受,不过一万余的军队相信对整体的战役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布尔克特。弗朗茨方面则是认为,不过几个小国、几个小城市而已,一个师相信也差不多。
其实最终恩斯特还是不放心让自己的儿子只率领万余陆军奔赴战场,一个远洋电话从华沙到汉城,秦国的几位将军经过一番商讨,最终还是拿出一个师的正规军和2个师的预备役驰援布尔克特。弗朗茨。
现在恩斯特手中的军队还是相对比较富裕的,毕竟他现在的敌人说实话只有两个,而无论是苏维埃还是日本在东欧联盟的眼中都不是太强大的国家,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军队进行防守和进攻。
同一时间的德国也终于忍不住开始对法国露出狰狞的爪牙,超过二十万陆军开始进攻比利时和荷兰,两个国家算是英法的忠实同盟,这个时候德国自然不会选择放过他们,即便荷兰一直都庇护着他们的前皇室。
相比较自己的徒弟东欧联盟,真正的第一陆军德国虽然创立匆匆,但是他们依然保证自己的强大,两个小国不过十几万的陆军几乎就是不堪一击,幸好法国已经有准备,否则估计三天的时间两个国家就已经沦陷。
当然,现在即便没有沦陷可也没有大的起色,他们灭亡就在眼前,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量的拖延,好给法国留出布置防线的时间。
两国的皇室和元首已经来到巴黎,他们将会同巴黎一起抵抗德国的暴政,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再一次的击败德国不再给他恢复的机会。
意大利意料之中的保持中立,毕竟此时墨索里尼还没有决定站在哪一个阵营,可是他自己也清楚,如果一直这样拖延下去,他的犹豫也会变成决定,因为也许只用两个月的时间德国就能够拿下法国。
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而已,实际上法国并没有那么脆弱,这一点在恩斯特前世的时候已经有证明,法国整整坚持3个月的时间。(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四章 莫斯科巨变
“马卡连科将军,我们投降吧!”
还是同样的话,但此时此刻马卡连科却没有往日那样的愤怒,环顾办公室四周,驻守基辅的将军们几乎都已经来到这里。
莫斯科的巨变他们自然很清楚,甚至有可能他们知道的比自己还要早,毕竟这些人都是各个派系在军方的代表,蒙蔽的是他也不可能是这些人,因为莫斯科的巨变就是那些人一手策划的。
很想要骂两句,可是张张嘴最终还是没有开口,他能够说什么?说那些人不爱国还是批判他们的党性不坚定?他根本说不出口,因为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虚妄的,亡国在即他们的一切动作都可以理解。
也就是这个时候,换成一周前的马卡连科估计都不会如此的豁达,战争让他看透一切,不得不说此时的马卡连科已经失去他的信仰、开始不知道自己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投降吧!马卡连科将军!”
下面的将军们开始重复,可以从话中听出他们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马卡连科的警卫开始有些紧张,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自家的将军再不开口,对方难免会有动手的意思。
“投降?东欧联盟给出投降的条件没有?”
有些落魄的马卡连科坐在自己的座椅上,他的话让将军们突然一愣,光想着投降倒是忘记询问如果自己投降是什么结果,万一、万一还是死路一条那么他们如何甘心投降?
将军们互视一眼两位少将得到指示急匆匆的离开,毫无疑问他这是准备同包围的东欧联盟陆军谈判。两位少将离开剩下的人也突然沉默起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他们不会有任何的动作。
下面人的动作自然都被马卡连科看在眼中。他无奈的摇摇头,这也是他唯一能够为莫斯科做的,尽量的多争取一些时间。
马卡连科在军方的影响力自然很大,可是再大在这样的事情面前他也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在,嫡系的将军们都开始逼宫何况那些普通的士兵?唯一还站在他身后的只有那十几位警卫,这也是他最后的依靠。
基辅郊区,两位少将突然出现在东欧联盟的重机枪前,面对这样的情况东欧联盟的士兵并没有意外。因为这一段时间总会有一些士兵和军官叛逃过来,只是这样级别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我希望见到你们的司令官阁下。”
两位少将中的其中一位一开口就让准备扣押他们的士兵一愣,不是投降而是想要谈判?愣一下随后明白过来,士兵的态度明显有些改变,战俘和谈判人员明显是两回事,不能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指挥部里格纳斯上将正在同一位华裔少将下象棋,并非是国际象棋而是东方象棋,也是这一段时间实在是无聊,格纳斯上将才突然接触到这种游戏。
前几天格纳斯上将还一副着急上火的模样,但是随着莫斯科的巨变格纳斯上将突然不着急起来。这也正常,毕竟基辅已经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现在不动手只是避免自身有太大的伤亡而已。
棋盘上的局势明显对格纳斯上将有些不利,还是那句话,东欧联盟的军人都是直性子,该赢赢该输输绝不会因为你是什么上将、什么司令官而手下留情,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东欧联盟才能够维持这几十年的战斗力不下降。
“将军……”
就在格纳斯上将想办法准备推掉这盘棋的时候,门口的卫兵突然进门,这一幕看在格纳斯上将的眼中自然十分的兴奋,特麽的,终于不用再被他们鄙视了。连续十盘棋自己输掉九盘,而这第十盘明显也要输,格纳斯上将可丢不起人。
当然,最重要的是据说这象棋是同军事实力相应的,从棋盘中就能够看出一个人都性格、韬略、战术,为避免被人说成无能之辈,格纳斯上将也只能想办法赖棋,不过他自然不知道,其实东方指的这些东西并非是象棋而是围棋。
“有什么事情?”
那位华裔少将倒是也没有多想,看到有事也急忙看过来,至于没有下完的棋,他自然是准备把事情做完之后继续同格纳斯上将下,就是不知道格纳斯上将知道他的想法之后会不会吓得躲着他,当然格纳斯上将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准备投降?”
罕见的,听到这件事之后格纳斯上将没有兴奋,这也正常,一开始的时候对方没有投降、攻势最凶的时候对方没有投降,现在格纳斯上将正准备耗一耗他们的时候突然说准备投降,这个时候格纳斯上将高兴才怪。
格纳斯上将的脸色明显有些难看,其实不单单是他,就是那位华裔将军也同样如此,他们还准备看一看对方凄惨的模样,包围不放松,饿上他们一两个月让他们也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