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永历四年 >

第566章

永历四年-第566章

小说: 永历四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南城已经排查过了,交战期间乃至现在,广州的港口的船只逃离了不少,但是我军控制南城各城门之后却再没有驶出港口的。”

    逃离广州,无非是从南城出城上船,沿着珠江是溯流而上,还是顺流而下;要不从城北入白云山,进了山便可以更好的摆脱追兵;而城西,必然会是明军追击的方向,那怕是真的可以从那里逃离,后面的路也是极其危险的。

    城南是水路,比较好走,但是许龙惨败而归,水师顺流而下也不太可能突破陈奇策和李常荣饿水师。尤其是在于,尚可喜逃入王府的时间与南城各门被控制的最后时间相差不过两刻钟而已,尚可喜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又通过地道逃到城南的。

    “不管城南、城北还是城西,派出骑兵,给本王去追。我就不信了,尚可喜难道还会飞天遁地不成。”

    追杀尚可喜是一回事,攻陷广州之后,陈文也需要尽快收取粤西、桂东的区域。尤其是桂东的梧州,那里是广西门户,马雄已经被击杀于城北的如今,那里已是无主之地,更当尽快拿下,接下来无论进军广西,还是扼守广东就都有了便利条件。

    大军出发,只留下陈文仅仅留下余杭师坐镇广州,其他的三个师尽数出发,分别指向广州北部的连山三县、广东西南的高廉雷琼四府以及广东西面的梧州府。

    为了坚守广州,尚可喜精锐尽数屯于此处,便是两广的外系将领亦是如此。各地只有零星守军,想来也是当不得江浙明军的一击,尤其是在广州城破、尚可喜失踪的情况下。只不过,第二天下午,顺德不战而下的消息前脚送到,后脚陈文就接到了宣诏使者即将抵达三水县的急报。

    “用得着这么快吗?”

    陈文很无语,宣诏使者来得太快,如果他不能在三天之内破城,便真的会如尚可喜所预言的那般面对永历的诏书。诏书中所写为何,陈文还不知道,但是一想到尚可喜还逃亡在外,内心的焦躁便油然而生。

    该来的总是要面对,在安有福借口大军出征在外而把驿马和船只全部征用走了的情况下,宣诏使者在路上不得不耽搁了一天,但是在破城的第四天也赶到了广州。

    “把凌海将军和李帅请来。”

    宣诏使者尚未进城,陈文却率先将陈奇策和李常荣这两个广东明军武将找来。二人赶到没有多久,宣诏使者就抵达了陈文的行辕所在。

    “请天使代本王回禀圣上,所谓将在外,军令有不受。督师郭之奇、总督连城璧无能,不能协调众将,盲目接受尚逆之所谓反正,以致如今广东大乱。况且,今日尚可喜能够攻杀广东众将,大军若退出广东,只怕明日孙可望亦会大举南下,夹攻云南。”

    宣诏使者出发之际,带着两张圣旨上路,若是陈文没有攻陷广州,就逼迫尚可喜释放郭之奇、连城璧等两广官员,借陈文之力恢复粤西、桂东的那些武将的地盘,依旧是以督师和总督节制。最后作为酬劳,将潮州分给陈文,吃亏的不过是耿继茂和郝尚久罢了。

    可若是陈文已然攻陷广州,那就勒令陈文收兵,多给一个韶州府作为酬劳,广州连同尚可喜和马雄的地盘部分分给众将,其他的则安插文官,并从云南派遣武将招募兵员镇守。

    至于理由,广州是省会所在,广东与江浙、福建亦有不同,乃是有督师、总督存在,陈文贸然涉足广东容易导致文臣与勋贵之间的矛盾云云。

    总而言之,永历朝廷不希望陈文在广东站稳脚跟,原因很简单,陈文现在的势力太过强大,甚至已经强大到了让朝廷不得不提防的地步。但是对于陈文而言,北伐他早已不指望其他人的帮助,正因为如此,那就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南方,而只有自身足够强大,占领区才能更为稳定,所以吃进嘴的就没有吐出去的道理。

    陈文的强硬态度是有着自身实力最为后盾的,奈何永历朝廷刚刚进入云南不久,朝政上百废待兴,派来的宣诏使者是一个礼部的堂官,此前也不过是个秀才罢了。

    年轻气盛,见陈文如斯,当即便反问道:“大王称广东文武无能,方来助战,那福建和潮州又是为何?!”

    听到这话,陈文摇了摇头,继而笑道:“本王此前已经上疏天子,福建刘清泰为鞑子浙闽总督多年,盘踞福建,当行剿灭;耿继茂名为反正,实则利用王师身份向刘清泰倒卖军粮,罪不容诛;至于潮州的揭阳侯,此前向本王提出愿为一富家翁的请求,本王念及揭阳侯反正之功,以潮州一府五年税赋作为酬劳,如今正在西湖边上享清福呢。”

    陈文一句话把天使顶了回去,也让这个宣诏使者意识到双方的差距之大,只得气哼哼的离开了行辕。

    从头到尾,陈奇策和李常荣都没捞到一句半句,但是陈文把他们叫来就是在向永历朝廷表明广东众将的立场。二人不知道宣诏使者即将赶到的消息,吃了消息不灵通的亏,但是水师还在码头,他们更是身在行辕,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得硬着头皮站在那里。

    宣诏使者走后,陈文与二人聊了片刻,二人便起身告辞。行在回返军营的路上,李常荣叹了口气,继而向陈奇策说道:“这次算是被越王害惨了,咱们兄弟以后在朝廷那边可是百口难辩了。”

    听到这话,陈奇策也是一叹,派人去向陈文求援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这个凌海将军。如今陈文以此为借口回复朝廷,他是首当其冲的,比之李常荣还要说不清楚。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

    “到了昆明,走一步算一步吧,皇上总不能杀了咱们父子吧。”

    逃亡的路上,尚可喜对他的第七子尚之隆如是说道。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和次子尚之孝都已经陷在了广州,他仅仅是带着这个第七子逃了出来,身边不过十来个亲信而已。大军尽没,乱世之中武将没了兵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如今陈文是要他脑袋,反倒是永历朝廷那边,虽然他不久前还在背后阴了一手,但是朝廷是要脸面的,总不能把他宰了让其他藩镇离心吧。

    吃着干粮,这等食物已经是锦衣玉食的他很久没有吃过的了,而他的儿子更是如此。奈何如今的处境,有吃的就算是不错了,还能奢望什么。

    匆匆的吃过了饭,众人再度上马,准备经广西前往云南昆明。然而,他们刚刚上马,却当即便听到了远处的一阵战马奔来之声。

    “快跑!”

    话音未落,尚可喜只听见一声枪响,战马就倒毙当场,顺带着将他压倒在马下。战斗

第二十八章 善后

    凌迟尚耿二藩,广州城东可谓是万人空巷。场面之热烈,陈文并非没有见识过,甚至可以说是已经见过太多次了。

    永历六年,陈文回师平叛之际在金华府城凌迟残虐当地多年的金华总兵马进宝;永历八年,于广信府同样以凌迟之刑罚处置大汉奸洪承畴及其部下;到了今时今日的永历十年,广州城下他再度祭出了这一酷刑,而施之以刑罚的对象更是制造了一系列屠戮的平南、靖南二藩。

    每隔一年都会有这么一遭,而且每一次都是如此的场面。乍一看去,似乎残忍二字充斥其间然则,真正残忍的并不是陈文,更不是那些满眼仇恨以至恨不得饮其血食其肉的百姓。作为现代人,陈文对于凌迟这样的刑罚从骨子里是深恶痛绝的,而那些百姓,他更是在浙江、在江西、在南直隶、在他涉足过的每一个角落都曾看到过他们的良善。

    造成如此之巨大的反差,其实正是那些在台上忍受着千刀万剐的大奸大恶之徒们的因果报应!

    马进宝参与金华之屠,坐镇金华府期间抢夺民财、甚至琢磨出了将人倒立往鼻子里灌醋的刑罚。

    洪承畴在崇祯年间降清,乃是当时降清官员中级别最高的,造成影响之恶劣尤甚。入关后更是满清镇压抗清运动的急先锋,招抚东南,以及后来无论是历史上的经略西南还是此间的经略东南,洪承畴为我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开清第一功,当之无愧。

    而尚耿二藩,东江军出身,未能如大多东江武将那般战死于辽东战场,反倒是为虎作伥,尤其是尚可喜,其父尚学礼就是力战殉国,其人竟能转而主动投入杀父仇人怀抱,再兼广州大屠杀,其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嘴脸跃然于史书之上。用后世著名史学家顾诚先生的话说:广州之屠,“尚可喜、耿继茂以汉族同胞的鲜血在清朝功劳簿上记下了名垂青史的一笔。”

    面对这等败类,恰如陈文当年在大兰山下的孙家小院里所言的那般,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唯有以最酷烈之刑罚,方可慰藉那些枉死者的冤魂!

    祭奠结束,对新占领区的整合也已然开始。福建那边陈文本就有三个府的地盘,从浙江抽调官员、驻军,配合出征时随行的部分驻军也留在了那里,总能稳定住那里的局势。而广东这边,潮州、惠州、韶州借以入手,广州也很顺利,甚至肇庆府、罗定州乃至高廉雷琼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信使已经返回江西,人员早已准备妥当,只等着陈文收复广东的消息一到就可以启程出发。

    根据军情司和福建、广东人士的报告和反馈,这两个省的总体情况都比较复杂。

    福建那边的海贸彻底为郑家所控制,闽海航道的通行权握在手里,想要通过的要不走靠近澎湖和台湾那边的航道去面对荷兰人,要不就规规矩矩的交钱。至于内陆各府县则无非是刘清泰所部清军和前平南王府的盘剥、劫掠,花样是有的,但却也就那个意思,没有什么太新鲜的东西。

    相较之下,广东这边的情况就有些不同了。郑成功的水师纵横东南沿海不假,但是广东这边的力度一如浙江那般,远远无法与福建相比。广州在明时号称天子之南库,海船往来不绝,贸易极其繁盛,若非几年前的那场大屠杀,陈文看到的广州绝非是现在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还有澳门的葡萄牙人和沿海的各路明军、义军和海盗,粤海形势之复杂远在郑氏集团一家独大的闽海之上。

    “尚贼在广东一省圈占土地建立王庄,控制江河湖泊以至沿海渔业,组织总店以操纵全省市贸。至于霸占民房、诬良为盗、勒索巨款、加征税收等不胜枚举。根据金先生提供的账册显示,尚贼每年收入皆在一百余万两白银以上。”

    一如耿继茂在福建作威作福,我大清在北方跑马圈地,杭州满城的营债臭名昭著,尚可喜在广东也是如此。劫掠是满清的本性,从在辽东开始就是这样,入关之后亦是如此,甚至到了清末还要操纵股市、汇市以劫民济“公”。

    当然,一旦想到溥仪的那句“'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心甘”的名言,陈文也就彻底无言语对了顺治、康熙的后代子孙既然连他们口口声声的所谓“关外祖宗龙兴之地”都能如此,那么在关内怎么祸祸也都没什么不正常的了。

    “一百多万两?”

    “回禀大王,每年皆有不同,永历八年之后便有所下降,不过百来万却还是有的。”

    一年就是这个数字,耿继茂从永历四年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