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永历四年 >

第503章

永历四年-第503章

小说: 永历四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亲王岳乐,那是清廷如今少有还能拿得出手的亲贵大王,在座的众将登时便是一片的目瞪口呆,倒是其中的一个武将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敢问这位大帅……”

    “某,汉军镶黄旗固山额真刘良佐。”

    刘良佐随岳乐南下,这事情倒是不少人都知道,眼看着正主就在这里,质疑之声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对岳乐安危的担忧而已。

    “安亲王且战且退,已经回到了杭州坚守,本帅亦是入城后才被安亲王派出来到这江宁求援的……”

    求援的变成了擦屁股的,刘良佐的阴阳怪气立刻也被众将如此理解。既然岳乐无碍,那么江宁这边自是要设法尽快将福建明军驱逐,而后大举南下去援救岳乐。联想到今天刘良佐刚刚进城,马国柱就宣布要进行夜袭,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岳乐已死,刘良佐很清楚,马国柱也从刘良佐那里得到了消息。一个和硕亲王死在杭州,萧启元和刘良佐的罪责巨大,马国柱、喀喀木和管效忠一样洗不干净。尤其是管效忠,一句海寇进军江南过于顺利才导致安亲王被迫出城迎战以致战死就足够他万劫不复了。

    既然岳乐“性命攸关”,那么尽快赶走福建明军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夜袭,兵在精而不在多,马国柱很快决定了人选。

    深夜,昂邦章京江南提督汉兵总兵官管效忠、苏松提督张天禄以及汉军镶黄旗固山额真刘良佐分别率领着援军众将挑选出来的几百精锐骑兵、苏松提标的五百骑兵以及那五百多汉军旗溃兵出了钟阜门。

    管效忠和刘良佐急于戴罪立功,必然奋力拼杀,张天禄的部队则是援军中最强的一支,没有之一,更是要好钢用在刀刃上。一路上,清军人衔枚、马裹布,按照细作的指引轻而易举的就接近到了郑成功大军营垒群的附近,首当其冲的就是余新的前锋镇。

    黎明时分,最后的修整完毕,管效忠、张天禄以及刘良佐按照既定的计划,首先便向前锋镇发动了突袭。

    大队的清军骑兵铺天盖地的杀来,营门口的守卫登时就被杀死,清军趁势杀进了大营之中。

    这时候,前锋镇的士卒大多还在睡梦之中,仓促之间甲胄未披在身,武器未持在手便只得出了营帐迎战。到处是妇孺的哭喊声,步兵无阵不战,此间来不及列阵,更兼为那些慌不择路且正在被清军杀戮的家人担忧,前锋镇这支郑成功军中数得上的老营头便如一般散沙似的,被有规模有计划的清军轻而易举的击溃。

    大营丢失,前锋镇主将余新被俘,士卒及家人星散。能够逃走的尽皆往其他军营逃去,若非是管效忠等人不敢深追,明军的损失只会更大。

    遭到了突然袭击,各营皆惊,且失去了前锋镇的营盘,防线破开了一个大口子,郑成功只得仓促引兵暂退。

    折腾了一天,郑成功的大军在观音门到观音山一线集结,准备在此接战必将趁胜继续进攻的清军。

    郑成功原本扎营的仪凤门一线在南京内城的北面,临近长江。此番退到的所在,乃是外城的最北端,出了观音门就是燕子矶。郑成功在此列阵,已是不得不为之的险着,他的军队俱是步兵,继续向东面的镇江撤退显然跑不过清军的骑兵,在路上被清军突袭,就更加危险。而且,前不久刚刚取得了大捷,他自然也是不愿放弃这近在咫尺的南京城。

    史上,郑成功北伐南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清军攻入云贵,满清在江南的兵力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极度空虚之中。此番若是不能成功,再想等到这样的机会恐怕就不可能了,所以值得拼死一搏。

    是夜,郑成功开始在此间布置防线。以左先锋镇杨祖统率援剿右镇姚国泰、后劲镇杨正、前冲镇蓝衍屯扎大山上,作犄角应援;中提督甘辉、五军张英伏于山内;左武卫林胜、右虎卫陈魁列阵于山下迎敌;郑成功本人则亲督右虎卫陈鹏、右冲镇万禄在观音门往来策应;后提督万礼、宣毅左镇万义等堵御大桥头大路;宣毅后镇吴豪、正兵镇韩英由水路抄蹑其后;左冲镇黄安专门负责水师,防止清军由水上来犯。

    清军初战得胜,城内各路清军竞相出城扎营。不出郑成功意料,清军果然还是要继续进攻。待到五月二十四清晨,清军以江南江宁左翼四旗昂邦章京喀喀木、苏松提督张天禄、汉军镶黄旗固山额真刘良佐率领主力由陆路进逼;江南提督管效忠领兵由水路配合;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留守城内。

    江南清军尽出,主力直指观音山,四镇虽顽强抵抗,终因兵力不敌,几乎全线崩溃,蓝衍阵亡,杨祖、杨正、姚国泰领残兵溃逃,山头阵地被清军占领。而郑成功派出右虎卫陈鹏、右冲镇万禄登山救援,但也为时已晚。

    山头阵地丢失,明军的防线门户大开。趁此时机,居高临下的清军趁势向山下的明军发起勐攻,将驻守山谷内的中提督甘辉、五军张英部包围,甘、张二将拼死突围不成,甘辉被俘,张英阵亡。而列营于山下的林胜、陈魁两镇也全军覆没。后提督万礼等在大桥头遭到清兵首尾夹攻,兵败,万礼被俘,万义泅水逃出。

    防线洞穿,陆师全线溃败,郑成功只得率亲卫赶往江边调水师来掩护陆师撤退。

    此时此刻,郑成功调动水师,陈鹏和万禄也在极力组织军队撤退。仰赖多年的严格训练,大军虽然溃败,但是郑成功亲督的两镇却还在阵地上掩护逃散下来的溃兵且战且退。待郑成功赶到水师,舰船上的大炮很快就开始倾泻到清军的队列之中,极大的减轻了明军陆师的压力。

    阵前撤退,这是再凶险不过的事情了,尤其是还是在惨败的情况下,可是郑成功凭借着手中两镇的精锐和水师却做到了这一点,大部分侥幸退到江边的溃兵有条不紊的登上舰船,直到撤离此间。

    只是原本的帅旗所在,负责协调溃兵撤退的参军潘钟庚及守卫帅旗的将士们却被优势清军包围,直至尽数阵亡之前,帅旗依旧飘扬在南京的外城之内。

    撤出了南京,郑成功没有迟疑,马上就放弃了此前收复的镇江等地,将周全斌等留守的各镇及镇江降卒尽数带走,撤到了崇明岛上。

    史上的南京之战期间,崇明岛尚在苏松水师的留守部队的控制当中,郑成功四面围攻,反而损兵折将,被迫放弃崇明撤回到福建。

    如今,崇明已在明军之手,郑成功将失去建制的溃兵尽数编入都那些建制不全的部队当中。只是军队组编,战斗力势必将会暂时性的下降,再兼连遭惨败,损兵折将,将士们的家眷也多有失散,士气低落已极,想要再战只怕是不可能了。甚至在军中更有急于撤回福建的声音,愈演愈烈。

    “哎,十年积累,一朝丧尽,大势已去了。”

    这一刻,三十一岁的郑成功仿佛老了四年零两个月,与永十三年七月底围攻崇明失败时的他,一般无二。

    ………………

    “满兵断胫折股,虏马载伤惊驰,浮尸积野蔽江,幸存者束手就缚”,“虏骑所称弥悍骁雄者,歼夷略尽。”

    这是镇江大捷取胜,当时恰巧正在军中的明末大儒朱之瑜在激动之下写给他在日本的友人的信中的文字。

    无独有偶,欣闻郑成功瓜、镇两捷,他的老师钱谦益也激动的写下了“沟填羯肉那堪脔”,“杀尽羯奴才敛手”,“杂虏横戈倒载斜,依然南斗是中华”的诗句来歌颂福建明军取得的功业。但是到了今天,接到郑成功已经被迫放弃镇江等地的消息,钱谦益不由得哀叹道:“败局真成万古悲,真成千古悲啊!”

    钱谦益的状态很不好,对于一个七十三岁高龄的老人而言是非常危险的。眼见于此,柳如是连忙低声劝慰道:“牧斋,不是还有会稽郡王吗?”

    “是啊,陈文尚在,陈文尚在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 轮回(上)

    永九年正月的月底,福建明军自中左所启程出发,经过了两个月的航行抵达长江口的崇明岛,并于四月初一正式进入长江。

    半月后,大军取得了瓜州大捷,击破满洲、汉军八旗及绿营数千,阵斩守将,突破满清的长江防线。跃数日,一万五千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及拼凑起来的绿营被福建明军击败于镇江,损失大半,能够活着逃回去的十不存一。

    五月十二,福建明军开始围城,布防于南京内城的北面,与水师遥相唿应。至五月二十三黎明,遭到清军突袭,在先败一阵的情况下于外城的观音山再遭惨败,被迫放弃了镇江等地,退出长江。

    郑成功率领的福建明军在这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最终还是黯然的退出了长江,于原本的史上乃是南明最后的一次大规模的反攻作战。

    不过现在,时间提前了四年零两个月,南京围城的同时,杭州的围城也在进行当中。和郑成功一样,陈文在此前也取得了一场野战的决定性胜利,城内的守军同样提出了缓攻三十天的请求。

    永九年五月十一,那三个儒生再度造访明军大营,不过这一次,他们除了空口白话,却又带了一个妇人出来。

    “殿下,这位便是鲁王殿下的西宫妃荣夫人。”

    没有回答,陈文摆了下手,一男一女便被卫兵引入了大帐。片刻之后,那个女子便拜倒在妇人面前,而那个男子则向陈文表示确认无误,此妇人正是鲁监国朱以海的西宫妃荣氏。

    “夫人受苦了,稍待数日,本王就会派送夫人与鲁王殿下团聚。”

    甫一回到明军的所在,荣氏的内心复杂已极。她对陈文与鲁监国集团之间的龌龊全然不知,只是刚才出了城那年长的缙绅告诉她现在的会稽郡王已经不是永五年时的那个鲁监国集团冉冉升起的将星,而是奉桂藩的永天子为主,如今光复了东南大半的会稽郡王!

    鲁监国已经自去了监国号,她这个西宫妃自然也是战战兢兢,可是听到陈文此言,母爱立刻就压倒了一切,荣氏登时便拜倒在陈文的面前。

    “妾身已无颜见大王,只求殿下能将妾身的孩儿救出囹圄,让他们父子可以团聚。来世,妾身愿结草衔环以报殿下大恩大德啊。”

    “夫人快快请起,本王自当尽力而为。”

    男女授受不亲,陈文自是不方便去扶他以前的上司的上司的小妾,所幸那女子本就是舟山行在的宫女,这点儿眉眼还是有的,连忙将荣氏搀扶了起来,退了下去。

    “本王记得,前日与尔等说的是西宫妃和世子一起送来。怎么,听不懂吗?”

    陈文口气不善,那三个缙绅也连忙拜倒在地,一个劲儿的将所有责任都往萧启元的身上推。用他们的话说,那个姓萧的唯恐陈文得到了世子就会进行攻城,所以想要给他自己留下点儿筹码,以为投鼠忌器之效,让他们告诉陈文的也是世子病了,暂且不宜外出。

    “萧贼说了,为表诚意,愿意用拿出库银来孝敬大王。”

    “哦?”这个提议陈文很喜欢。“多少?”

    一提到银子,翻脸就比翻书还快,这三个缙绅在松了一口气之余,也不免腹诽一二。

    “十万两。”

    “滚!”

    陈文一拍桌子,用力之大,就仿佛桌子上的东西都被震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