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放啸大汉 >

第233章

放啸大汉-第233章

小说: 放啸大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小看夜郎人的本事了。”

    务邪用力握拳,牙齿咬得咯咯响:“好,好极了!阿父在天之灵保佑。很快汉人就会知道,夜郎大王不是可以随便像狗一样杀掉而不受惩罚的!”

    ……

    在绿色植被覆盖的青山下,坐落着一片随地势起伏、高低错落的充满西南特色的吊脚楼群。这个看上去跟普通村寨没什么两样的建筑群,有一个牛逼哄哄的名称:夜郎(竹王)王府。

    夜郎王府很大,占地数顷,共有东西南北四个寨。东寨是主寨,也是夜郎君的王府主体部分。南寨是行政区,北寨是卫戍区,西寨则是贵宾区,相当于汉朝的驿馆,用来招待诸邑君长及各方来使。汉使团一行百余人,就被安排在此,居于西寨正中独院的吊脚楼群。

    堂屋里,油灯下,张放正细细看着手里一张图纸。神情认真,目光闪动,时而微微点头,时而冷笑不已。良久,眼里闪过满意之色,向跪坐堂下的刘枫道:“差事办得不错。转告鞠氏,他做得很好。让他放心,他在夜郎的所有损失,本使会给予他在长安的商铺足额补偿。”

    刘枫叩谢,道:“仆返回时,鞠氏有言,请主人全力施为,无须顾虑,并有‘季先是汉人,然后才是商人’之语。”

    张放笑意渐浓:“这个鞠季,确实是个出色商人。不管这句话是否出于真心,至少这个表态很到位。行,这份人情,我收了。”

    刘枫再道:“羽希他们已经准备完毕,只等主人下令。”

    “很好,让他保持联络通畅,随时等我命令。”张放神情轻松,挥挥手,“你去吧,让他们进来。”

    刘枫顿首退出,卓碧海、韩重、彪解、赵书海等人走进来。

    张放把图纸示与诸人。

    卓碧海眯起眼,韩重满面怒容,彪解脸色沉重,而赵书海则是又惊又怒。

    “君侯,此图从何而来?是否确认属实?”赵书海越看越不敢相信,忍不住叫起来。

    “这份夜郎人的兵力部署图,是经商夜郎的贾人鞠氏暗中派人送来的,为了此图他花费了不少周折。由于我们要得急,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这只是一份初稿,后续还会补充。不过,他通过仆从向本使保证,所有绘制的内容,全部经过证实。”

    赵书海还是难以置信:“夜郎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可是带着和平的诚意而来……”

    彪解冷笑:“和平?从夜郎王兴被斩那一刻,就再无和平可言。”

    赵书海噎了一下,还是嚷道:“君侯可是大汉使节啊!他小小夜郎居然敢……”

    卓碧海摇头:“西南诸夷,以夜郎为大。夜郎人可从不认为自己的力量弱小。”

    张放嘉许道:“逍遥久居巴蜀,又旅居,对夜郎了解远胜我等,夜郎人大概也是这么想的。”

    赵书海不敢相信,但看到手里的部署图,又不能不信,毕竟夷人桀骜不驯、屡屡叛乱是出了名的。

    “十八寨夷人合兵就有二千多人啊,加上夜郎王的卫士……我等深陷重围了。”赵书海牙疼似地吸气,自家这一百多号人马,虽然都是汉军精锐,装备精良,可狗多也能咬死狼啊。

    “这里标出了一条撤退的安全路线。”韩重提醒道。

    “对!我们不用打,我们走。”张放淡淡道,“我们没必要给夜郎人当靶子。”

    赵书海当然也看到了图上标出的安全路线,但他几乎不敢往这方面考虑。这么多人马物资,在不惊动夜郎人的情况下撤走,何其难也。听到张放说没必要给夜郎人当靶子,不由得想起前使者张匡。那位太中大夫再倒霉也不过被刻木而射,当个假靶子。而他们,这回可是要当真靶子了。

    赵书海摇头叹息,苦笑道:“当日在太守府,人皆云夷人无信,又一向凶顽,此去乃君子行危墙……唉!唉!真是不幸而言中。”

    张放望向这位给事期门,似笑非笑:“赵给事是抱怨不该来?”

    赵书海躬身道:“不敢。”嘴里说不敢,脸上表情却是一副“事实摆在眼前”的模样。汉代官员,还没有后世那种奴颜卑膝,即使地位悬殊,仍敢于表达不同意见。

    张放笑意愈浓,说了一句谁也听不懂的话:“我是这场大片的导演,我若不来,好戏怎么开场?”(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七章 【要开始了】

    十一月初八,晨,秋风萧瑟,下着析析沥沥的小雨。雨水敲打着满院不知名的树叶,沙沙之声并不觉吵,反衬出一种别样安静。

    张放负手卓立于吊脚楼前的走廊,望着屋檐那一排串珠似的水滴,皱眉不语。这西南的鬼天气,对他今日的计划影响很大。几乎能够想象,这不会是顺利的一天。

    “夜郎风雨,多事之秋。”张放微叹一声,侧首望着身边温婉如江南雨丝的飞燕,“今日会很忙,你要做好准备。”

    飞燕垂首,咬咬红唇,忽然做出一个大胆举动。她轻掀罗裳,露出浅绿色的绸裤,浅浅一笑:“奴已做好准备。”

    裤子?居然是裤子!

    张放笑了,向飞燕挑了挑大拇指可惜飞燕一脸莫名,不明其意。

    汉代男子社会地位较底的,一般会着(穷裤),比如贩夫走卒之流,但女子没有穿裤子的。来到西南,倒是见不少夷女穿短衣截裤,放在汉境,那是绝对不能被容忍的奇装异服。

    但张放却是裤子的推崇者,他在摘星城那几年,基本都是穿裤子,宽袖长衫的汉服是绝对不适宜塞外之地的。不仅自己穿,他的卫队全员都是外罩风衣内着皮裤,就算放到现代都拉风。

    不过回到汉境就没办法了,张放的权力与影响力还不足以影响世人,改革服饰。古人对服装的观念可不像现代那样随便,而是相当重视,视为礼仪中重要一环。所谓华夏者“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曰夏”。看看服饰都被上升到这境界了,可想而知要改变观念有多难。

    战国时赵武灵王以一国之君,强推改革服饰,也只做到“胡服骑射”而已。日常你看谁会穿胡服?张放的紧身衣裤,在士大夫眼里也属“胡服”一流,在摘星城这个“胡地”穿穿没人管,但回到汉境可就不能这样做了。

    张放在这方面,还是很“尊重”古人风俗的。不过,他的穿衣品味,影响不了天下人,却极大影响了身边人,飞燕就是其一。

    飞燕是舞姬出身,本就对奇装异服有很强的接受力。这一路上又是男装,又听了张放说了许多西域之事,对塞外豪饮驰骋的生涯充满向往。在张放同意下,她自个动手,做了好几套紧身衣……没想到,还没出塞,这就派上用场了。

    “公子。”戴竹笠披蓑衣的韩重踏着飞溅的积水疾奔而至,躬身道,“夜郎王敦请公子出席典礼。”

    张放深沉一笑:“要开始了。”

    ……

    夜郎王的继位典礼排场虽然远不能与中原皇帝登基相比,却也自有一套独特仪式。

    首先,要到距离王府数里的郎山、夜合山下,祭拜山(竹)神。其间当然少不了各种唱念舞吆,不管你听不听得懂,是否欣赏得来,至少要保持肃静、耐心。这方面,客人们做得无可挑剔。

    尽管天公不作美,雨一直没停,但好在雨势也不大,就那么有一搭、没一搭地下着。山路泥泞,免不了一身泥。当然,汉使、夜郎王、耶朗及诸君长是不会沾染污垢的,因为他们是被奴隶用抬杆(滑杆雏形)抬进抬出。

    张放对此表示理解,毕竟这是很神圣的仪式,一身泥泞怎么都说不过去。

    祭拜完山神,差不多折腾了两个时辰,接下来要到竹王神祠,拜祭祖灵。

    张放全程旁观,他只看,不参拜。人到场就算给足面子了,参拜?持节汉使如天子临,你家祖宗受得起?

    在竹王神祠又闹腾了近两个时辰,直到申时(下午五点左右)末才算完事。深秋阴雨,天黑得早,等回到王府,进行最后一项继位仪式,整个王府已燃遍火把。

    张放告了个罪,回府更衣。折腾一天,衣服虽没怎么脏,但湿是免不了的,靴子多少也沾了些泥。

    刚进堂屋,留守的彪解匆匆迎来,低声道:“寨子左、右、后三条通道已被夷兵截断,周围山顶有数十夷兵监视,河对岸也有数百夷兵埋伏。”

    张放脸色沉重,缓缓点头:“现在,就看鞠季的法子是否奏效了。若是不行,哪怕杀出一条血路也要闯出去。”

    “赵给事。”

    “诺。”

    “一旦下令突围,所有辎重都不要带,只带兵甲弓矢,以及三日口粮即可。其余尽弃之。”

    “啊!”赵书海呆住,半晌回过神来,急道,“可是,没有辎重粮秣,就算突出重围,也逃不远啊……”

    张放直视赵书海,正色道:“第一、我们不逃,只是冲出王府包围圈;第二、我们有后援,粮秣什么的,不用担心。”

    赵书海喜忧参半:“原来君侯早有安排,有后援,那感情好……只是夜郎人多势众,就算一时趁其不备,突出重围,若不及时脱身,只怕……”

    张放难得地拍拍这位尽忠职守的给事期门,自信满满:“我们没什么可怕的,应该感到害怕的是夜郎人。错过今夜,明朝夜郎人就会乱成一锅粥,再也顾不上我们了。”

    虽然不知富平侯计划为何,但这言语透露出的强大自信,也深深感染了赵书海,令他精神为之一振,正想问仔细。就见那个神出鬼没的刘枫不知又从哪冒出来,疾奔近前,躬身施礼。

    “主人,小的奉召而至,请吩咐。”

    奉召而至?赵书海翻眼想半天,他一整天都紧跟富平侯,寸步不离,没见他发出过什么指令啊?奇了怪。这对主仆,一个神秘莫测,一个神出鬼没,果然是真主仆。

    张放正在飞燕的服侍下更衣,闻声转身,一字一顿:“以三道旗火为号,见讯即发动。”

    刘枫重重顿首:“诺!”保持躬身行礼的姿态慢慢后退,不一会,消失于黑暗中。

    闷葫芦的感觉实在太难受,赵书海一忍再忍,还是憋不住开腔:“君侯……”

    张放微笑着打断他的话:“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嗯,若你手下期门郎动作够快,最多一个时辰之后,便可见分晓。”

    韩重欣喜的声音从堂外传来:“雨停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看不见的陷阱】

    更衣进食毕,张放在夜郎伴使的陪同下,再次返回王府。嗯,这位夜郎伴使是个眼神闪烁不定的中年夷人,汉话说得居然不错,是张放自入夜郎以来,所接触夷人中汉话说得最熘的一个,大概这就是派他做伴使的缘故吧。不过,这位伴使与其说是沟通人员,倒不如说更像是监视。

    张放无所谓,夜郎人有监视是题中应有之意。盯,尽管盯。兵法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他真要动起手来,啥监视都没毛用。

    夜郎王府不比别处,不宜带太多甲士扈从进入,伴使委婉表达这个的意思。本以为汉使会给脸色,然后各种不爽,甚至动怒拒绝,没想到汉使爽快得很,甚至做得比伴使的要求更彻底他居然只带三个扈从及一个侍童就走人。所有期门郎,包括那位一整天不离左右的给事期门,全部留在西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