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迟到两百年 >

第177章

穿越迟到两百年-第177章

小说: 穿越迟到两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32章 混乱的时空(下)() 
抗战前夕,黄老板找到了著名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确立了双方的信任合作关系。随后黄老板手下的一位美国商人与当地华侨合伙在澳大利亚、法属印支、英属马来亚、新几内亚和荷属东印度等地投资开矿,陈嘉庚先生也入股这些矿产公司,并成为了董事会成员。

    抗战爆发后,随着大片国土沦陷,由司徒美堂和陈嘉庚先生出面,成立了华侨救助会,分成两条线,开始从敌陷区大规模“招聘劳工”出国,特别是重点针对了各大高校的理工科师生、厂矿技术专家和熟练工人。同时,华侨救助会还与国内外慈善机构合作,不动声色地收容战争难民和孤儿,甚至直接从人贩子手中大批购买被无力糊口的父母插标卖首的儿童。

    普通难民经筛选后,大多被直接招往南洋做工,进入了陈嘉庚先生名下的种植园、工厂和矿山。学生一部分被送到美国留学深造(毕业后要到资助企业工作一定年限),其余学生与工人、技术人员一起都被送到了万里之外的加勒比海,进入了犹太人开办的庄园和工矿企业中。

    华侨救助会干的最轰动的一件事,是在南京陷落时。疯狂的日军兽性大发,准备屠城“立威”。为阻止日军暴行,在组织精心策划下,由陈嘉庚先生出面,通过犹太财团的“国际友人”居中沟兑,找到一家德国贸易公司出头,该公司以引进中国劳工为名,与一家名叫石见株式会社的日本公司接洽,要求从南京购买丁口,运往菲律宾进行“劳务输出”。

    最重要的是,这家德国公司悄悄向日本人表示,他们可以支付美元。战争爆发后,日本的外汇储备如流水般开销,已经让日本大藏省高度紧张。这桩生意简直就是无本生财和雪中送炭。

    石见株式会社社长顿时眼珠发亮,会长立马直接找上了首相官邸。随后,军部给中国派遣军下达一道十万火急的命令,让他们立即停止在南京城内的无意义的滥杀,改而收集15…25岁中国“劳工”。石见株式会社会按人头价50日元向陆军收购20万“南京猪仔”。

    一听说抓丁口有钱可赚,占领南京的日本第六师团全军沸腾了,鬼子兵倾巢出动,在南京城大街小巷里抓起了丁口。

    中国派遣军给第十一军分润的内部人头价是15日元,第十一军转身定给第六师团的交割价为5日元。第六师团如法炮制,从师团到旅团,旅团到联队,层层雁过拔毛,最后落到日本大兵身上,每个丁口的收购价就只有5日毛了。

    就这么一个价,也让日本兵个个都嗷嗷叫了起来,满街的中国人在他们眼里一下子变成了晃动的五毛大钱,那是一个也不能放过。要知道此时日本陆军二等兵的月饷才区区6日元,经常要被黑心上司以各种名目克扣,动不动还要响应军部号召为国捐款,最后能落到日本大兵手上的只是几张军票。与此同时,不少家境贫寒的日军家属却还在日本忍饥挨饿。

    石见株式会社说了,这笔生意给日元,按人头现结。这一下子就调动了日本皇军从上到下的积极性。

    至于要求15…25岁的年龄,这都不是问题。在日军刺刀威逼之下,兔子都得承认自己是狗熊。长相太老和年纪太小,无法变现的丁口,经常被狂躁的日本兵“就地处理”掉。一看这形势,满南京的中国人立马摇身一变,全成了15…25岁。大家还相互抱团,彼此打包票证明自己年纪“符合要求”。

    担心事情闹得太大无法收拾的石见株式会社好心提醒中国派遣军,猪仔还是要筛一筛的,别把抗日份子给放跑了,何况南京市内还有大批的中国溃兵。

    中国派遣军从上到下都没人把这当回事。在狂妄的大日本皇军眼里,一个日本兵能轻松吊打100个中国兵,南京城的丁口就算全都是武装抗日份子,那也不过是土鸡瓦狗尔。意犹未尽的第十一军表示,这“劳务输出”的生意大大的好,皇军官兵们大大的满意,希望能够多多益善的干活。

    见陆军抓丁口大发其财,没能分到一杯羹的日本海军眼红得不行。海军军部的一伙军官直接找上石见株式会社大门,主动要求承揽这20万丁口的海上运输业务。为了平息海军的不快,石见株式会社爽快地同意用海军的运输船,将丁口从上海发运菲律宾,运输为50日元人。

    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日本海军恨不得把运输船给塞爆,船上条件极其恶劣,很多体弱犯病者就被日本人直接扔进了大海,简直就是当年贩奴船的再版。当然,石见株式会社已经充分考虑了这些路上的“运输损耗”,收购丁口的数量远远超过了20万的原订指标。偷鸡取巧的日本人在南京周边也抓了不少丁口,如果不是有“劳工名额限制”,他们能把南京周围百里的老鼠洞都给掏空了。

    最后被运抵菲律宾宿雾岛交割的“南京劳工”竟多达22万余人,到岸人头价按100美刀交割,这笔生意让石见株式会社及其背后的政界大佬赚得盆满钵盈,还缓解了日本人外汇储备见底的危机。日本人觉得这简直就是以战养战的良方,一个劲地询问德国人还有没有下一单的需求。

    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引发巨大轰动,陈嘉庚先生和华侨救助会一下子闻名世界。从南京获救出来“中国劳工”们经过身心恢复和筛选培训后,很快被转往加勒比海和南洋各地。当然,日本人随后也摸清楚了,这笔生意的背后其实是加勒比海犹太财团,后者一直通过那家德国公司采购德国的“犹太劳工”和机器设备,为同样短缺外汇的德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犹太财团公开表示,他们对中国劳工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和服从精神非常的满意,建议古巴共和国继续引进。古巴政府马上通过了一部鼓励引进中国劳工的移民法案,并授权外资与合资企业可以直接引进中国劳工。

    听到这里,穿越核心团队成员们个个如遭雷劈。

    这都是什么事,南京大屠杀变成了贩卖南京“猪仔”?这又是什么人穿越到抗战前的时空去了?实在是太混乱了,到底是什么生物在时空之间乱窜,未来时空管理局也不管一管?或者这是有一家很有背景的时空穿越公司,专营各种时空穿越业务?

    杨剑雄的话里信息量巨大,听得众人头晕脑胀。他没有理会穿越核心团队一堆的疑问,不少细节都是一带而过,或干脆直接回避。对此,穿越核心团队也表示理解,毕竟双方现在还没有到相互信任的地步。

    中间有人敲门来报,说是大帆船上发来了灯光信号,询问双方到底谈得如何,是战是和。穿越核心团队这才记起来,自己登船都两个钟头了,帆船队的本时空土著和穿越众估计已是如坐针毡,欲眼望穿。

    穿越核心团队立即派人去发回了约定的信号,让帆船队从上到下都悬着的的那颗心落了地。这回穿越来的不是天方圣战者,而是一船华人。欧阳南关首先宣布取消“临高”号上的战斗警报。命令下达后,欧阳南关不胜惊讶地发现,有些船员居然一下子瘫坐到了甲板上,还有人相拥而抱,欢喜得落下泪来。

第233章 乱麻一团(上)ReenS。() 
这次从1942年穿越到了古代,实在是大出杨剑雄的意料。本来,他接到的任务是去新加坡救人,赶在日军占领新加坡之前,把当地华人中的重要人物都抢救出来。日本人对新加坡华侨支援国内抗战已经恨入骨髓,组织上甚至已经弄到了日本人准备对新加坡华人进行报复性大屠杀的详细计划。

    这条从天而降的“大铁船”,居然是一条从1942年的新加坡穿越过来大邮轮,或者说难民船。该船系一条德国邮轮,建于一战之前,一战德国战败后作为战争赔偿交给了美国,被一家注册地在古巴的美国犹太人公司买了下来,用于犹太移民运输。七七事变日本侵华后,这条船被一家美籍华人开的海运公司租下来,交给了南洋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营运,专门跑上海、香港和南洋航线,把大批国内难民转运往南洋。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条船及时更换了东家,挂上了中立国旗号,被紧急调往香港和新加坡,抢运华人南下澳洲避难。就在日军打到新加坡的前夜,该船在最后一次运送华人难民的航行途中,遇到日本军舰拦截,被迫钻进一团海雾逃生,结果莫名其妙就在雾汽中迷失了航向,出现在了这个时空。

    “早在日美开战前,陈嘉庚先生就劝说南洋华人移民澳洲和美洲,他在澳洲的矿业公司也一直在大力招人。但新加坡华人里头,有些人目光短浅,觉得陈先生是在危言耸听,根本不信日本敢对英美开战。”

    “另外,陈先生公开支持积极抗战的赤党,这也让一些人看不惯。他们说三道四,从中作梗。陈先生的好心被他们当成了驴肝肺,甚至还有人背地里给我们下绊子。直到日军偷袭珍珠港,大举进犯南洋,他们还是不相信日本人能打败英美,染指新加坡。”

    杨剑雄话里有话,让听众眨起了眼睛。

    “开战没两天,日本人就一家伙干掉了英国远东舰队,统制了制海权。英军在马来半岛的防御一塌糊涂,华人组成的星洲义勇军奋勇作战,替英国人流血牺牲,英军撤退时却把他们忘掉了,害得他们被日军包抄了后路。”

    “好在我们的游击队发现日军只不过是在虚张声势,兵力摊得很开,后勤补给线相当薄弱。我们主动出击,袭击了日军兵站,断了日军两个一线联队的粮,花了老大力气,才把星洲义勇军解救了出来。新加坡那帮人到这时才相信我们是真心实意在帮他们。可惜为时已晚,日军已经兵临新加坡城下了。”

    杨剑雄告诉未来的穿越众,为了抢救同胞,陈嘉庚先生力排众议,不惜冒着极大风险,命令刚从香港载着难民逃生出来的“南国之光”号驶入新加坡港,去营救那票一直与他不对付的华侨大佬们。

    打着中立国旗号的“南国之光”号,躲开了日本人不分清红皂白的空袭,在日军的炮声中抵达新加坡港。原来计划搭乘另一条船撤往苏门答腊岛的杨剑雄及其手下,也被临时抽调登上了“南国之光”号,护卫这帮大佬安全撤离。

    本来,“南国之光”号和另几条挂着中立国旗号的船只,打算于夜间同时出港,分别走不同的航线,以分散日军注意力,避免被日本军舰拦截。不料,那帮大佬当中有人不服从安排,非要拖家带口带着一堆行李细软件上船,在码头上闹出了很大动静不说,还拖延了“南国之光”号的启航时间。

    “南国之光”原定1380人载客量,已经是难民船的标准。到最后居然挤上来了2800多人,超载100%。幸而组织和陈庚嘉先生早有安排,有几条船一直潜伏在廖内群岛接应。“南国之光”号在夜色掩护下高速南驶,冒险在群岛之间穿梭航行,赶在天亮前与接应船只成功汇合,才把船上的超载人员进行了分流。这又拖延了好几个小时,天色已经大亮。

    继续南行的“南国之光”号在云层掩护下,悄然驶抵卡里马塔海峡北端,准备穿过海峡驶入爪哇海。就在大家以为已经成功逃出了日军魔爪的时候,天边突然冒出了烟柱。

    一支日本巡洋舰队从水天下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