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行 >

第210章

宋时行-第210章

小说: 宋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陈东在玉尹身边坐下,轻声道:“我今日一直在思考你那个‘玉东讲史’的题目。

乍看,你是在说安禄山。

可细一想……小乙,你说那个人,真的会是安禄山第二吗?”

玉尹不禁诧异向陈东看去,“你说谁?”

陈东叹了口气,轻声道:“你以为我说谁?

咱们第一次畅谈时,你便提到了那个人,说那人不可信。而今他便在燕州,而那燕州,却恰恰是当年安禄山起家之地。若我再想不明白这其中关系,便白读了这许多年的书。”

一直觉着,陈东是个书呆子。

却不想,这家伙竟然如此敏锐……

玉尹沉默了!

良久,他轻声道:“安禄山第二怕抬举了此人,依我看,不过是一个三姓家奴耳。”

“三姓家奴?”

陈东先愣了一下,旋即便明白了玉尹的意思。

三姓家奴,倒也真个贴切。

那人原本是辽将,而今归降了大宋。日后若他真个造反,岂不就是个三姓家奴吗?

听这话,陈东想笑。

可是却不知为何,心里面沉甸甸,说不出话来。

便是一个市井中的屠户,都看出那人不可以信。为何官家对此人如此信任,而且是执迷不悟呢?这感觉,真个是糟糕透了!陈东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可就是憋屈。

两人便这么坐着,谁也没吭声。

直到巷口传来一阵铁片声响,铛铛,铛铛……却预示着,已经过了二更天。

玉尹起身道:“天不早了,歇息吧。”

“嗯,你且去,我自在这里思考,说不得要拿出个章程来。”

陈东是个心里面沉不住事的人,玉尹提出那个‘玉东讲史’来,让他颇为牵挂。

也知道他是个什么人,玉尹便不劝说。

走了两步,他突然停下脚步,回头道:“少阳,有句话我不知当不当说。”

“嗯?”

“少与那些太学生勾搭一起。”

陈东闻听一怔,愕然向玉尹看去。

却听玉尹道:“你是个直性子,一腔热血,所思所虑,皆为国家。

可别人却未必和你一般想法,说不定他们是要利用你,为他们博取名声和利益。

圣人也说过:天下熙熙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你这性子,真不太适合与别人搞什么事情,倒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学问。便如横渠先生那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或许为天地立心很难,为生民立命也不易,为万世开太平,更是镜中花水中月。但你至少可以为往圣继绝学。我言尽于此,听不听在你,日后我也绝不会再说二遍。”

陈东先是激灵灵打了个寒蝉,而后抬起头,骇然看着玉尹的背影,消失在小楼里。

他的确是在和一些太学生筹谋事情,自以为很秘密,却不想……

上回玉尹捡到那本书,可能已经看到了里面的名单,更猜出了一些端倪。

可是他一直忍到现在才说,便说明他并不想干涉自己太多。可作为朋友,又不忍心陈东被人利用,所以才在今天说了这么一番话。陈东冷汗,唰的一下子流出来。

他仔细回想,好像确有些古怪。

张炳雷观那些人,平常一个个眼高过顶,根本看不起自己。

为何这一次,却要把自己拉去?

而且自己这次过去以后,似乎所有事情都是他出面,包括和太学里的学子联系,也多是他来处理。张炳雷观最喜欢出风头,为什么这一次,却把他推到了前面?

陈东耿直,却也不傻。

有些话说穿了,他又怎能不明白。

呆愣愣站在庭院中,看着那座在月光下沐浴的小楼,陈东喃喃自语:“小乙,多谢!”

++++++++++++++++++++++++++++++++++++++++++++++++

八月十五,夜玩月。

对于开封百姓而言,这个夜晚不仅仅是代表着团圆,更包涵了无数意义。

今年,是花魁大赛,选举女状元的年份。

开封七十二正店,纷纷推出了他们名下的行首,为夺取花魁之名,做出无数努力。

千金一笑楼的张真奴,凭借金蛇狂舞和鸥鹭忘机两曲,名声大噪。

丰乐楼的冯筝,则靠着那一曲《梁祝》,逐渐挽回颓势,一扫先前俏枝儿离去的阴霾。

其余诸店,也都纷纷出招。

唯有潘楼迟迟没有动静,也让人感到无比奇怪。

徐婆惜一出《游园》,令得开封轰动,众人交口称赞。

其清丽姿容,别具一格的唱腔,使得所有人赞叹不已。而牡丹亭中脍炙人口的曲词,也迅速流传开来。此前,通过各种途径,已有些曲词流出,却让人管中窥豹,心痒难耐。而今《游园》一出唱罢,令开封诸店为之失色,各店行首也好生难堪。

怎地便让那连官话都说不得的小浪蹄子,唱出了滋味?

一连两日,潘楼连续两场《游园》,直令得潘楼人满为患,座无虚席。

徐婆惜也因此一举成名,由之前一个半红不红的小行首,一跃成为花魁的热门人选。

清晨,茶肆方开。

便有那茶客聚在茶楼中,谈论《牡丹亭》的内容。

“我听人说,这《牡丹亭》共五十五出,而今才一出《游园》,便真个唱完,要等到何时?”

“是啊,你说那柳梦梅和杜丽娘,最后会是个甚结局?”

“说不好,说不好……小乙做的曲词,编排甚奇,我等又怎可能猜出其中机巧?”

“是啊,是啊!

你说那玉小乙端地奇才,能想出如此好故事,真个不简单啊。”

“也不过是走了运气而已,作一部曲词,岂能当得‘奇才’二字?先前他那曲《梁祝》,自家看了也不过如此。曲是好曲,可是那曲词,却真个有些俗不可耐了。”

这人话音未落,边听一旁人骂道:“你个夯货,直晓甚来?

《梁祝》的曲谱的确是小乙所出,可是那曲词,却非小乙所作。我听人说,当初丰乐楼买《梁祝》时,小乙曾自荐作词。哪知道丰乐楼却觉着小乙不堪大用,看不上小乙,所以便拒绝了,请了国子监博士作词,可是与那曲儿却颇有不合。”

“怎地有这回事?”

“可不是……我家有一亲戚,便在丰乐楼里勾当。

这件事是他亲耳听到,当时小乙很不高兴,所以才有了后来封娘子出面买曲,小乙作这《牡丹亭》曲词的事情。”

“哈,没想到马寡妇精明了一世,到头来却作这等买椟还珠的勾当来。”

“是啊,而今《牡丹亭》风行,只怕那马寡妇知道了,不晓得要懊悔成个甚模样……”

桑家楼里,人们七嘴八舌。

而位于三楼的一间雅室中,马娘子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她便坐在靠窗的位子,外面那些议论,源源不断传入她的耳中。

那脸色,越来越难看,阴沉的直欲滴出水来……

而在她对面,李清照却面色平静,拿起那食盘中一个包子,轻启檀口咬了一小口,顿显出享受表情。

“妹子,你别不说话啊。”

马娘子终于忍不住,苦笑道:“我今日请你来,便是想请你想个法子……你若真喜欢这桑家楼的包子,日后我每天让人送去你府中,让你吃到不想再吃,如何?”

李清照听罢,顿时笑了!

卷三 风波恶 第200章 你心可敬重?

“姐姐急了?”

李清照这一句话,险些让马娘子暴走。

不过,她真个急了!

谁又能想到,那个在她酒楼门口贩肉的屠户,居然有如此文采?

《牡丹亭》一出,几乎令得开封纸贵。牡丹亭中的曲词,更被无数人传唱,已成了一种风雅。便是那酒楼里的录事们,若唱不得两句《游园》,竟然会无人问津。

这,怎能不让马娘子着急。

说起来,丰乐楼能稳居开封第一楼,也非等闲。

当初,李师师、封宜奴都是在丰乐楼起家,马娘子居功甚伟。可这女人的性子,注定了马娘子格局不高。当时封宜奴想要上位,有心做丰乐楼行首。可马娘子心目中另有人选,非但没有同意,反而恶语讥讽,以至于封宜奴一怒离开丰乐楼。

因为这件事,让当时为上厅行首的李师师极为不满。

后来李师师被徽宗皇帝宠爱,成了禁脔,便不复来丰乐楼献艺。

而封宜奴却另投潘楼,凭借着夷州商人司马静,很快坐稳了潘楼行首之位。李师师退出勾栏,上厅行首重又评选。这一次,封宜奴靠着李师师的大力推荐,挫败了当时丰乐楼推出的行首,一举夺魁,狠狠折了马娘子的脸面,潘楼也趁机压住丰乐楼一头。

随后,丰乐楼捧出了俏枝儿,总算稳住局势。

谁又想到,没过多久俏枝儿被玉尹逼走,令丰乐楼再次元气大伤。

好在这时候马娘子请来了大名府行首冯筝,并得了玉尹《梁祝》的曲子,也算是扬眉吐气。反观潘楼,由于封宜奴要退出勾栏,推出的徐婆惜却不能独当一面,令马娘子更加得意,认为今年开封上厅行首之位,非冯筝莫属,丰乐楼便可以再次压制潘楼。

说起这丰乐楼和潘楼之间的竞争,那可是一言难尽。

似乎从仁宗皇帝开始,将近百年间,两座酒楼便冲突不断……

当得知封宜奴找玉尹做曲词时,马娘子还暗地里嘲笑封宜奴:便省了那几个小钱,找一个屠户作曲词,简直是笑话。

她承认,玉尹乐律确是高明。

同时她也知道,玉尹能作出《登岱》一诗,也算不得白丁。

可是,马娘子太了解玉尹了!

或者说她太了解此前那个玉尹……

也正是这原因,马娘子一面看重玉尹,另一面又瞧不起玉尹。

否则便不会有后来玉尹乔迁时,让白世明过去道贺的事情发生。不过,即便是如此,马娘子也不甚在意。高尧卿也好,朱绚也罢,还有那些个太学生,在她眼中都不成气候。丰乐楼能立足开封百年,也并非没有根基。几个小娃子,马娘子真个看不入眼。便是她知道有柔福帝姬在,也未必会真个上心,了不起便是重重责罚白世明而已。

相反,马娘子也因此对玉尹心生不满,认为玉尹有些狂妄了……

可谁又能想到,玉尹偏偏在她认为最不可能有成就的领域中大获成功,牡丹亭一曲出来,让马娘子大跌眼镜。

这两日,潘楼连续上演《游园》,给丰乐楼带来巨大压力。

虽则丰乐楼依旧是生意兴隆,但比起潘楼那热闹场景,明显要冷清许多。

直到这时候,马娘子才真个有些后悔了。

“妹妹这话怎说得?

倒也不是急,而是觉得……却是我当初看走了眼,小觑小乙,才有今日这个局面。

请妹妹来,是知道妹妹聪慧过人,帮我出个主意如何?”

“姐姐要我如何出主意?”

李清照端起一杯清水,漱了口,复又吐到一旁的盆子里。

“我欲请小乙作词,可你也知道,我家那不争气的混账东西,着实把小乙得罪狠了。

听说妹妹和小乙交情不错,所以……”

“所以让我做个说客?”

马娘子忙不迭点头。

李清照却叹了口气,摇摇头,轻声道:“我确是认得小乙,可说起来,也不过一面之交,加起来说过的话,只寥寥数语耳。若论交情,我倒是觉得姐姐和小乙交情更深。当初丰乐楼帮过小乙,这份情意不管怎地都在,小乙又岂能不记得?

只是这件事,姐姐到现在还没有明白错在何处。”

马娘子忙正身道:“请妹妹指点迷津。”

“姐姐嘴上说错了,可这心里,却认不得错。

当初潘楼请小乙作词编曲,封宜奴亲自登门相求……而后又有诸多照拂,当小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