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727章

明末称雄-第727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强有力的分公司。

    去年官场上的打击确实很大,但好在现在南洋公司的顺利,让他又恢复了不少自信。

    冲了个凉水澡后,刘键换了一套衣服,他特别换了一套比较正式的长袍冠带。

    总督府的前厅,此时已经成了第八舰队司令刘允贞的司令部。

    “伯爷,恭候多时了。”刚走到门口,就有一个声音从屋里响起,这是一个熟悉的声音。刘键循声望去,却惊讶的现这位贵客居然是帝国堂堂锦衣卫提督冯胜。

    刘键一怔,锦衣提督冯胜,他怎么来到这里了。

    帝国年前已经把总督、提督、巡抚、巡按等原军区级地方官职都撤罢了。连司礼监、东厂、内务府都没了提督职,但唯有锦衣卫却独保留了提督职。

    锦衣卫提督冯胜,皇帝的结义老兄弟之一,一直执掌着锦衣卫,深得皇帝信任,绝对的心腹,平时几乎是不离皇帝左右,谁能料到,这样的一个头号皇帝鹰犬,居然出现在了万里之外的爪哇。

    片刻的惊讶过后,刘键收起了心中的猜测,脸上露出笑脸,脚下加快了几步,走上前去。

    “哎呀,原来是冯哥来了。这南海吹的是什么风,居然把您这位御前太保给吹到这来了?”

    “公务。”冯胜笑笑。

    这位御前红人,堂堂帝国侯爵提督,并没有穿戴官服,仅是一身普通的商人打扮,不显山不露水的。看他这副打扮,刘键越的觉得事情不同寻常了。

    “到底是什么公务,居然还劳驾冯哥亲自出马?都说锦衣卫特工遍及天下,眼线耳目不下百万,有什么事情,难道不是冯哥一句话传下就立即能办好的吗?”

    “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陛下让我亲自跑一趟,而且这事情还得你帮忙。”

    “重要到陛下要你这位锦衣提督亲自跑一步,而你又这副打扮,还要我帮忙?”刘键觉得事情越的奇怪了。

    “不会是皇上要你来带我回京,或者是赐杯毒酒之类的吧?”刘键有些古怪的笑道。这也是他突然意识的一个可能,什么样的事情,需要锦衣卫提督亲自出马跑到这南洋来,还是悄悄的来,还要他帮忙?

    “哈哈哈。”冯胜一阵大笑,“伯爷这玩笑可不好笑。你可别再开这种玩笑了,一般人听了笑不出来还得吓死。”

    “哦。”刘键感觉松了口气。

    “南洋公司是大汉做外贸中执牛耳的,尤其是在这南洋,那更是当之无愧的行,吃这行饭的商人,不论汉夷,都得拜托你们对吧?”冯胜收起笑脸,很正式的问道。

    刘键感到一阵迷惑不解,他虽是南洋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但实际上他在这家庞大的公司里的股份很少,能做到这个位置,那是因为公司最大的股东是他哥,他只是皇帝股权的一个代表而已。公司生意做再大,再怎么在外贸上占有垄断地位,那也与他没多大关系啊。

    而且他接手公司时间也不算长,他更没有干过什么贪污之类的事情。

    “伯爷,你有没有听过南方大6?”

    “南方大6?”刘键越的惊讶了,“听过,在南洋的谁能没听过南方大6了。据说很早以前,欧洲人就流传着一个南方大6的传言。他们认为,在南洋以南的地方,必然还有一个大6,这样北方的大6才能形成平衡,他们把这个南洋之南的大6称为南方大6。不过一直以来这个南方大6都只是猜测而已,并没有人真正到达过这个南方大6。”

    冯胜点了点头,“过去欧洲人确实是这样想的,后来欧洲人来到东方后,把南洋群岛称为东印度群岛,他们在这里殖民拓展,也并没有放弃寻找这个南方大6。”

    刘键真是很奇怪了,“难道陛下相信有这个南方大6?”

    “是的,陛下相信在南洋南面还有一个南方大6,这个南方大6还起码相当于大汉的中原本土那么大。”

    听说皇帝相信这个南方大6,刘键倒也开始有点相信这个南方大6的传言了,皇帝有时总能突然知道一些神奇的事情,这种神奇的本领很神奇,但见多了也就便开始相信不再怀疑探究。

    “关于南方大6的事情,我们也调查许久了,之前还委托刘帅帮忙。终于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刘允贞笑着点头,“一开始我接到这个委托时也是很奇怪的,不过后来仔细调查后,才现,原来南方大6确有其事。”

    “明初时的三保太监三下南洋,就曾经在南方大6的北面登6过,有过文字记录,但记录的比较简单,并没有确认那就是一片新大6。而经过我们仔细的调查,现其实在爪哇群岛的土著渔民,就经常到新大6北部沿海登6,在海边采集海参并加工后卖给下南洋的唐宋汉商。”

    “其实我们华夏比欧洲人更早知道有个南方大6,甚至欧洲人之所以有这个南方大6的传言,据说也是因为元代时马可波罗在三百多年前从中原返回意大利时把这个信息带到了欧洲。欧洲人当时听了这个消息非常兴奋,因为这恰恰吻合了古希腊思想家的推测:必须有个南方大6来和北方的大6平衡,否则脚下的大地就要翻进无底的深渊。”

    刘键惊讶的道,“还真有这个南方大6,有中原那么大的一片大6在南洋之南的海中?太神奇了。”

    刘允贞笑道,“其实南洋爪哇的许多土著早就去过南方大6了,只是他们也多是在大6的北端沿海捕鱼,一直也只以为那是一个荒凉的大岛,并不知道那竟然是一片巨大的大6。”

    “在数十年前,欧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等纷纷来到南洋。据我们搜集到的信息显示,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葡萄牙人率领着三艘船穿过了南方大6北缘的海峡,他们当时看到了南方大6,但自己却并没有意识到那就是南方大6。”

    “第二年,又有荷兰人在南方大6的东北部登6,并率人划小船沿河而上,结果遭遇土著,他们被土著袭击,数名船员被标枪刺死,这一次他们狼狈而撤。但他们终于意识到这可能就是南方大6,此后他们多次到达南方大6,他们搞清了大半个南方大6的海岸线,并准确的画出了一张海图,还把这块大6命名为新荷兰。”

    刘键惊讶,“可我从没听过新荷兰啊?”

    冯胜笑笑,“荷兰人一直把这当成一个顶级秘密,根本不向外透露,因此这些年,荷兰人一直在秘密的探寻新荷兰,寻找航线,绘制海图,他们对新大6已经有了不少资料,如果巴达维亚不是易换主人,也许过不了多少年,荷兰人就要在新荷兰设立据点了。”

    冯胜从怀里掏出了一张图纸,上面是比较简易的地图。标注着世界万国,大汉是天下中心,北面是西伯利亚,再北就是大海,东面是朝鲜、日本,再往东也是茫茫大海,但在北面西伯利亚的东端隔着一条海峡,就是另一片大6,也就是欧洲人现的美洲大6。

    大汉的西南方是中南半岛,东南方是南洋群岛。

    而在爪哇群岛的东面,那片原本只是茫茫海面的地方,居然还有一个巨大的海岛以及周边的诸多群岛。

    “这是一个大岛,比婆罗洲还大,那里是一个比较原始的大岛,岛上有许多部落,很落后,南洋土著都知道这个大岛,欧洲的荷兰人等也早已经知道这片群岛,不过暂时还没有伸手过去。”

    刘键看着这个大岛,然后看着这个大岛的南面,就是一个更大的岛。

    “这就是南方大6?”

    “是的,一个新大6,相当于中原十三省那么大的新大6。这片新大6的东北端与爪哇东面的这个蛮荒大岛南面靠的很近,只有一条不宽的海峡相隔。在新大6的东面海上,也还有两个紧靠在一起的大岛,那两个大岛很大,估计有五六个台湾岛那么大。”

    刘键听的大为震惊,居然还有这么多大6和岛屿示被开。

    “朝廷是打算占有这些地方?”

    对于当今各国来说,南洋诸岛上那些苏丹国,勉强能算是文明社会的一员,但那些没文字没国家,还处于部落阶段的土著,他们根本不承认也是文明社会的一员,也不承认他们的土地是有主的,只将那些认为无主,谁现谁先宣布占有那谁就有主权。

    这么多无主之地,就算是大汉也一样不会轻易放弃的。大汉在南洋,也只是接管了一些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英格兰人的据点,南洋绝大多数地方,都还是握在那些土著国手里。大汉现在全力要征服中南半岛,又要西征,同时还要展贸易,因此也无力跟整个南洋的土著开战,只能是推行现在的这种合作策略。

    可南方大6和旁边的那几个大岛,都能算是无主之地,占据可就简单多了。

    “既然已经了解的这么清楚了,那朝廷还等什么,直接派船过去不就行了?”刘键不解。

    “事情当然也没有这么简单,一片全新的大6,没有现成的航线,也不了解沿海的水文气候。据我们的消息,南方大6的北部,都是荒原,相当干旱,中部还是沙漠。只要南部沿海地带,环境气候等才都不错。北方严重缺少,干旱严重,而且那里河流很少,沿海也是礁石遍布。”冯胜对刘键透露了这次他来的重要原因,“我们只知道南方大6和那些大岛的大概位置,但其它的都还不清楚,如果从头探索,得花很多时间。但是荷兰人已经探究新大6几十年了,他们还有了详细的海图航线以及大6沿海等详细的资料,只要我们能拿到这些资料,那么我们就能节省大把时间。”

    冯胜此来,目的很简单,就是务必拿到荷兰人手里的绝密资料,然后立即委派南洋公司派出船队由第八舰队派出一些军舰队士兵护卫,航往新大6和周边的这些大岛,在那里找到适合的定居点,然后在那里竖起大汉的龙旗,建起大汉的堡垒港口,宣示大汉的主权。

    “那这新荷兰的资料拿到了吗?”刘键问。

    冯胜摇了摇头,“我们晚了一步,有人捷足先登,先我们一步抢走了这些资料。”

    “谁?”

    “吴三桂!”刘允贞在一边道。

    “吴三桂,你们说的不会是宁远吴三桂吧?”

    “就是他。”

    “他怎么掺合到这个事情里面来了?”刘键十分惊讶的道。

    (。)

第761章 征服者() 
吴三桂经历无数风浪,从曾经大明忠孝无双的将门虎子,到年青有为的明王朝军中新贵,再到后来明王朝灭亡时,他心中很愤怒,愤怒自己效忠的对象不再存续,也愤怒吴家两代经营,好不容易终于成为明王朝的将门,可大明一亡,吴氏将门也轰然倒塌。

    他拒绝新王朝的招安,他率部起兵,甚至最终倒向曾经的敌人,一起反汉。然而他最终还是失败了,他最终不得不接受了招安,甚至为大汉冲锋陷阵,可奸虏一破,他却又立即被刘钧弃之如破履,他被驱除出中原,流放东海岛上。

    吴三桂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忠臣,可国灭君亡。他觉得自己是天生将才,可惜军中无他一席之地。

    到头来,他只成了一个常年飘泊海上的商人。

    这几年吴家在台湾经营的不错,站稳了脚跟,朝廷对他们这些人也没那么多的限制了。除了不能迁回中土,他们过的还不错。吴家的子弟也都重聚了,家族经营的生意也很成功,买田地办庄园建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