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662章

明末称雄-第662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中国工人在血汗工厂里辛苦干一月,没日没夜加班,一月三千人民币,生产衣服鞋子,买个美国人的水果机,却得花上两个月血汗钱。而美国人一天只干几个小时,每周还有得休息,一个月拿上万美刀,结果用中国生产的各种中国制造商品,一双中国产皮鞋却才二三十美元。

    这就是区别。

    这种景况,就跟西方殖民国家跟殖民地一样,殖民地永远只能给母国输血。他们只能永远处于殖民国家整个经济体系的最底层,做着最苦最累最没前途的事情。

    而现在,只要大汉能够保持这种贸易顺差,那么就能拿着赚来的大把的大汉银币全球购买低廉的原材料和实加工商品。甚至在这种花钱买买买的过程中,大汉铸币的银币每流出去一块,实际上又等于向那些收款外国人,又加收了一笔铸币锐。

    “陛下,只怕咱们这样凶狠的吃相,会引得那些西夷鬼佬们狗急跳墙啊!”

    首辅袁继咸并没有单纯的沉迷于美妙的前景之中,丰富的阅历让他知道,当事情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总会爆发冲突的。

    “狗急跳墙又如何,最多也不过是打一起贸易战争。当利益冲突无可调和之时,战争总是不可避免的,难道元辅对于帝国将士没有信心,认为他们守护不了帝国的利益吗?”

    列席会试的一众将星闪耀的提督们,一个个都腾的站起。

    “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提督们字字如利箭,豪气干云!(。)

    ps:  感谢我爱我姐我弟的打赏支持,谢谢大家的月票支持!

第698章 无力的威胁() 
【播报】关注,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皇后回家省亲一周后,刘钧主动的来到陆府。这一周时间,刘钧相信足够陆氏想明白许多事情并冷静下来。

    刘钧并无意废后,更无意说要废长立幼。不过天家无小事,陆氏回家省亲一周,宫里已经有些暗流涌动了,尤其是那些有皇子的后妃们,都不可避免有些着了痕迹。

    刘钧不准备助长这股子妖风,如果他再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怕会有许多人会更进一步了。

    为了给陆氏这个台阶下,刘钧今天驾临陆府特意摆开了御驾,弄的很是热闹。

    刘钧身着一件柔软的长绒外袍,颜色是皇家御用的明黄,还戴了一顶乌纱折上巾。折上巾与普通的乌纱帽类似,但两支是往上折的,这也是皇帝才有的形制。但他的长袍并非寻常与折上巾配套的盘领窄袖长袍,而是一件对襟窄袖长毛绒外衣。

    事实上,大汉的衣冠形制继承于明,传承的是汉魏唐宋衣冠制度,不过也并非一成不变。汉族与周边其它少数部族的融合,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再加上大汉的开放包容,都使得大汉的衣冠制度有了不少自己的特色。

    现在大汉的少数部族几乎都剃发,留着短发,还有那些曾经被发配劳改的罪犯,也都是短发,甚至到现在,大汉的海陆军将士,也已经全都留了短发,因为在战场上,如果头部受伤短发能够更好的处理伤口,甚至在军中环境下。短发更容易清洁,防止虱子等。如今光头的不再只是和尚,也有可能是劳改犯或者曾经的劳改犯,或者少数部族人,或者大汉的军人。

    连各地的学校,如今都在推广短发。

    刘钧就曾经公开说过,留不留长发,并不代表对华夏文明的继承与否,那仅仅只是一个习惯问题而已。

    刘钧现在虽然还没有剪短发,但其实他的长发也不是那么纯粹了。他的头发其实已经比寻常长发短了一大截。

    不过刘钧也不强制要求剃发,爱长爱短任由自己,他仅是提倡而已。

    明末时,清军入关,强迫剃发留辫,结果无数汉人头可断发不可断,确实硬气,值得称颂。可到了清末,革命军要求剪辫剃发。结果一样有无数百姓哭着喊着不肯剪。

    在刘钧看来,华夏文明的精华并非长发或者高冠博带,那仅仅只是外在的形式。那仅仅算是礼仪的部份,而文明绝不仅是礼仪。文明的核心是什么?刘钧认为是汉民族几千年来发展总结出来的普世观念,是哲学,是历史等等,而不仅仅是表现在高冠博带或者留一头长发。

    相反。到了如今,这些反而成为汉文明吸收外来有价值的养分的一种阻力,他代表的是一种保守与排外的意识。

    刘钧也不认同国外的月亮就比自家的圆。但也绝不认同自己一切都好,别人一切都是糟粕的观念。

    事实上,汉文明能发展到今天,也是不断的在吸引外来文明中的养分成长发展的。

    保持开放态度,保持住自己优秀的文化传承,同时也吸引外来文明中的优秀部份,这才是最可取的态度。

    就如现在大汉那些前往欧洲的商船,就有不少朝廷派遣的使者,专门从欧洲寻访各种工匠、科学家,设想将他们引入大汉。大汉如今官吏的摇篮,京师大学堂里,就有不少外教,天文、物理、地理、化学、数学等等,甚至美术、音乐等新设的学科里,就有不少外籍教师。

    固步自封,只会越来越落后,只有不断的吸引养分,才能更开放进步。

    从马车上下来时,陆府中门大开,全府上下已经都站在大门外迎接了。

    “陛下。”皇后陆氏站在最前面,身边是奶妈抱着两个皇子。陆氏低着头,脸上明显还带着一些脾气。

    刘钧只是微微一笑,女人偶尔闹点小性子,无伤大雅,哪怕是皇后,也肯定会有吃醋生气使性子的时候,但只要不是太过份,刘钧也是能够接的。一切都有个度,不超过这个度,他能容忍。

    但如果屡次三番,挑战他底限的话,那就会失分,分失的太多,就会上刘钧的黑名单,最终,就可能被出局。

    “皇后这几天在这里住的还习惯吧,坤儿和小七还好吧?”

    “我们娘三个在这里住的很开心。”

    刘钧微微一笑,伸手把大儿子抱了起来,已经三岁的长子对刘钧还是很亲的,一周不见,跟刘钧很亲热。

    “你抱上小七,走。”

    奶妈把小七抱到陆氏面前,陆氏没说话接过抱在怀里,跟在刘钧后面往陆府里走去。

    陆维章在后面跟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女儿在家里每多住一天,陆维章心里便越担忧一天,一连七天过去,皇帝都没派人来接,真是让陆维章愁的白发都多了许多。如今皇帝亲自来陆府,见面对女儿还这么满面笑容的,陆维章真放心了。

    最近京师都已经有了些小道消息,说皇后失宠之类的,陆维章在朝中见到同僚们,都感觉有些莫大的压力。

    刘钧和陆氏各抱着一个儿子,慢慢的走着,其它人都远远跟着,并不打扰。

    “一会吃过饭,你带坤哥儿和小七跟我回宫吧,新年将至,宫里事务那么多,还得你这个六宫之主主持呢。”

    “陛下后宫无数,蒙古的贵女,朝鲜的公主,日本的女王,还有前明的金枝玉叶,哪还需要我这个小商人之女。”陆氏道。

    “你可算不得小商人之女,你怕是还不知道吧,你父亲如今的身家可都已经超过三千万银元了,都能排进大汉富豪榜前十了。再说了,就算我真的后宫佳丽三千,那也唯有你才是六宫之主的正宫娘娘啊,立太子的事情你也别一直不高兴。我还是那句话,坤儿现在还才三岁,你急什么?朕都不过二十余岁,还有的是时间呢。我今天也跟你彻底交个底,这大汉江山是朕一手打下来的,白手起家,朕不会那么随意的立个继承人。要做朕的继承人,不光靠的是出身长幼,还得看能力。不过坤儿毕竟是嫡长子,只要他才能品性有中上水平。朕就会优先考虑立他为继承人。你现在与其纠结于早立晚立太子,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更好的教导坤儿品德才学。”

    陆氏这些天也没少被父亲劝说,在陆府住了一周,也冷静了不少。她也明白,皇帝的性子其实很刚,真的惹怒了皇帝,最后吃亏的肯定还是她们母子俩。眼下听到皇帝如此交底的话,虽然还是很委屈,可已经能够听的进去了。

    “陛下莫要忘记今日对臣妾说过的这番话。”

    陆府为迎接御驾。也是搞的非常隆重,陆维章如今担任着财务卿的朝中要职,他的那些产业,多已经交给别人打理。朝廷有过规定。官员不得经商,但具体情况指的是不能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但如只是投资理财之类,其实也并非一刀切。

    身家三千多万银元的开国侯、财务卿、国丈。陆维章为接待皇帝下了大本钱,他也有意要借这场家宴,让这段时间那些有了小心思的人彻底的打消那些不该有的念头。

    “陛下。从南洋来的急报,一路用飞鸽接力传递回来的,看样子十分紧急。”

    锦衣卫提督冯胜走到皇帝面前,奉上一封信。

    刘钧接过打开,他迅速看过内容,不由的冷哼了一声。“该来的终究会来。”

    内务提督等一些近臣站在旁边,并没出声询问。但他们都从皇帝的表情中,察觉到南洋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此事锦衣卫知道多少?”

    “回陛下,锦衣卫也是刚刚侦知。这些该死的红夷,居然敢如此挑衅,他们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冯胜回答道。

    刘钧此时心里却没多少愤怒,他很平静,他早就清楚,自他插手南洋贸易后,南洋的格局就在变化,利益的冲突最终必然会爆发。

    现在,英荷西三国已经联合起来,开始共同封锁大汉的南洋贸易航线,三国在南洋和印度洋沿海以及波斯湾地区的港口都不再向大汉的商船开放,不再提供补给。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封锁大汉通过南洋与印度洋甚至是到美洲的太平洋航线。

    迫使大汉把商品出售给三国,让他们做中间商做转口贸易大把赚钱。

    三国甚至还达成一致协议,封锁从巴达维亚、马尼拉、马六甲等南洋地区到中国沿海的航行,禁止中国商船通过南洋。

    “西班牙、荷兰、英格兰三国特使日前抵达新加坡,向我方递交了一封外交公文,公文中要求大汉全面放开贸易自由,对三国商船实行零关税政策,今后所有大汉对外出口的商品,都须经由三国商船转售。。。。。。”这些人还真敢狮子大开口,“他们居然还要求大汉将南洋之领土新加坡交给三国共管。”

    “这些人只怕都疯了,这种要求都敢提出来,还真当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真当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底细?”

    冯胜对三国的这种要挟十分不屑,做为大汉重要的情报部门之一的主官,他很清楚南洋的这所谓三国特使是什么底细,这根本不能称为三国的特使,只能算是三国商人的使者。

    西班牙的菲律宾总督还好点,起码是国王任命的政府官员,但荷兰的巴达维亚总督,实际上不过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所任命的总督而已,根本不是政府官员,而是私人公司的一个高管,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是一样。

    这两家东印度公司只是私人公司,顶多是有议会的授权,有殖民权而已,他们真正代表的也顶多是两家私人公司,就算有外交权宣战权,可也依然不能真正代表英国和荷兰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