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581章

明末称雄-第581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模式也是从皇帝的皇店管理模式学习得来的,如今的皇帝所有的那些皇店,基本上都是采取这种模式,用职业经理人团队来管理各个皇家产业。并给予他们协议分红。这种模式,比起以前的东家出资,伙计经营更进一步。

    相比起原来的薪酬制,股权激励无疑更能激励管理层。

    这是双赢的局面。东家不用费心参与繁杂的经营活动,同时又不用担心委托经营者不用心。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不用东家特别督促,管理层也会全力的用心经营。

    双赢,一直是刘钧办事的原则。

    大量的欧洲移民。也成了当下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些人管理不当,就可能引起很麻烦的社会问题。

    许多欧洲移民,并不全是大汉最欢迎的工匠,也有许多普通人。他们多数还不会说汉话,也不识汉字,想在大汉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

    而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安置,他们就可能会成为社会的隐患,偷盗抢劫等等。

    在数年前,大明到处流窜的那些流民,便是如此。为了生存,偷蒙拐骗什么都干的出来。甚至那些可怜的军户,因为被长年欠饷,家人饭都吃不饱,一些军户投贼,一些人去贩私盐,一些人去抢劫,甚至还有些人让自己的妻子卖…身。

    不过如果让他们去探矿修路做苦力,这些人只怕也不会很愿意。

    刘钧最后替他们想到了一个出路。

    给他们私掠许可证,让他们成为不拿薪水的雇佣军。去日本抢劫。干佣兵是项刀头舔血卖命的勾当,很危险,但收益也高。

    大明真正愿意干这活的人也有,但多数百姓并不愿意吃这门断头饭。如今大汉日益繁荣。就连过去山沟沟里的穷汉,如今也能拿着朝廷的移民款子,举家搬去边疆,分到大片大片属于自己的好地,这个可比去吃断头饭强多了。

    欧洲移民当然也想分田分地,但刘钧不会轻易的给他们分地。

    大汉虽然打下许多疆土。可这些土地都是大汉将士拼命换回来的。

    如果让欧洲人过于轻易的得到这些,他们就不懂珍惜,也是对大汉子民的不公平。

    那些漂洋过海的欧洲人,并不是来到了东方大汉,就能成为大汉子民。

    对于这些欧洲来人,大汉已经制定了专门的政策,想要加入大汉国籍,得满足几个条件,要么是大汉需要的人才,各种工匠、学者。或者是为大汉服役的佣兵,当他们取得足够的功劳后,就能正式成为大汉的子民。

    此外,如果是极有钱的欧人,他们在大汉投资纳税,当纳税额度达到一定数量时,就能成为大汉的子民,或者连续纳税五年且满足底额时,也能加入。

    除此之外,就只能是与已拥有大汉国籍的大汉子民通婚,才能入籍。

    如丽娜和汉斯的那些同乡,他们既非大汉需要的工匠、学者,也不是什么富商,同时也不是大汉的雇佣军,那便不能马上得到大汉的国籍。

    他们只能先登记,在汉斯和丽娜的担保下,才能拿到临时身份牌和暂住证。

    临时身份牌和暂停证的费用倒不高,每项五十文钱,加起来一百文。以如今的物价,一百文可以买五斤上好大白米。

    许多人连这一百文钱都拿不出来了,他们在欧洲日子过的都苦,为了来东方,基本上把全部家当变卖了才买的起船票。

    丽娜和汉斯替他们先交了这笔钱。

    “你对同乡们不错。”

    “我们都是同乡,在这遥远的东方更应当相互支持。”丽娜很感激刘钧,若不是有这位翰林院的编修出面,估计顺天府的警察厅也不会那么快给他们办好这些证件。不但如此,刘钧还出面帮他们租了一座大四合院,虽然破旧了点,但地方很大,正好把那些人给安置下来。

    “你说的雇佣兵的事情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朝廷已经下了诏令了。”刘钧笑道,“估计今天就会有正式公文下发,等我们把你同乡安置好,就可以带他们去衙门登记报名,现在他们已经有了临时身份牌和暂停证,又有了临时居住地,去应征佣兵肯定没问题。”

    “谢谢你了。”丽娜感激的道,“郭郎,我准备从我同乡中请些人来我们店里帮忙。你觉得可以吗?”

    “当然可以了,你现在可以从他们中挑选一些年青的妇人,教她们汉语,然后让她们开始在店里熟悉。”

    厨师、服务员。一个饭店里需要的人不少,明年马上还要开两家店,又需要一批人。刘钧给他们的德国饭店的定位就是异域风情和口味。要全日耳曼式的风味,店里的装饰按德国的样式味道来,菜式也以德国巴伐利亚的菜谱口味为主。主打的就是德国猪脚和德国香肠以及啤酒。

    再配上清一色的德国年青女人,全穿上德国的服装,到时在这繁华的京城肯定是别树一帜,定能吸引到不少人。

    一家这样的店,前前后后需要的人加起来就算二十个都能容的下。到时三家店能安置下五六十个丽娜的同乡。

    丽娜听到刘钧如此支持帮她,大为感动。趁着没人注意,她甚至主动的在刘钧脸上亲中了一口,弄的刘钧还有点措手不及,等刘钧想要以嘴还嘴的时候,她却已经跑开了。

    下午刘钧带着汉斯和丽娜又去了趟顺天府警察厅。

    果然。上面已经有了正式的公文,丽娜的同乡们可以来报名。只要条件适合,就能成为一名大汉东征日本的协从雇佣军了。

    汉斯跑回去接来了一百多个德国壮汉,除了刘钧帮着安置的那百多丽娜同乡里的男人,还有一些德国人则是一些德国汉籍士兵的家人亲戚。他们知道有这样的机会,当然也想加入。

    警察厅对这些人进行了一番考核,考核很简单。

    详细的身份调查,然后还得有至少两名拥有大汉国籍的汉人担保,年满十五到四十五岁以下,身体健壮没有残疾的男子都行。

    “郭大人。这些人条件都适合,我已经将他们都登记上了。”警察厅一位队长很客气的对刘钧道,他并不知道刘钧的真实身份。

    但昨天自己的上司的上司,警察厅的厅长亲自叫了他过去。告诉他要全力配合这位翰林编修郭大人。

    翰林编修只是个八品小官,虽然说翰林院里的官都很清贵,前途远大。但还不至于让一位警察厅长这么重视,这个队长马上明白郭编修肯定来头不小,有很有份量的人帮他在厅长面前说了话。

    虽然他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人物帮了忙,可既然都能让厅长亲自发话的。肯定来头不小。京师这个地方就是如此,随便出门说不定都能碰上几个二三品的大员。就算是在菜场买个菜,说不定其中一个普通的人就是哪位勋戚家或者重臣家的下人。

    警察厅听起来名头很响,但实际上,警察厅只是个小媳妇,头上有太多婆婆。就京师的治安,能管的人太多了。侍卫亲军、九门禁卫军、五城兵马司、锦衣卫、东厂、五城都察院,还要加上个等等。

    平时随便办个案子,都还得仔细打量,生怕就惹到不该惹的人了。

    “谢了。”刘钧点了点头。

    那队长见刘钧如此,不但没有半点不高兴,反而越发认定刘钧来头不凡,忙笑道,“以后如果有用的着的地方,尽管叫我。”

    刘钧也不在意,一个小小的顺天府警察厅队长,还上不了他的法眼。不过他现在是小小八品编修,这个身份倒还真有用的着他的时候,“到时一定有劳张队长。”

    丽娜的一百多个老乡经过登记,便成了大汉的佣兵。

    每人又付了五十文钱后,就拿到了一张入营通知。这些佣兵得去天津的佣兵大营报到,他们还需要在那里经过三个月的短期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拿到正式的私掠许可证,能允许随军出征日本了。

    培训和许可证的费用都不少,不过允许先记在账上,等他们有了收益后再补交。

    甚至他们出征之前,还可以先在训练营补充一批装备,也可以先记账。

    总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一旦进了训练营,就是大汉军队的人了。

    “放心吧,训练营里包吃包住还发生活用品,他们会过的很好的。等他们训练出来后,在日本顶多干上三年,就能入籍大汉,甚至能挣下一笔钱财买房置地,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刘钧笑着对丽娜说道。

    不过在心里面,他还有一句话没对丽娜说,那就是这些德国大汉,要真想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他们首先得在日本撑过三年并活下来。

    虽然他们是揣着私掠许可证去的,但就算是抢掠,也并不是全无风险的,这是一门刀头舔血的断头饭。

    想在大汉过好日子,得拿命去挣!(。)

第623章 小中华() 
随着马车驶过鸭绿江,便进入了大汉的地界。

    车外依然是冰雪一片,积雪很厚,窗外的群峰在一片白雪的覆盖下,层峦叠嶂的耸立着,呈现出一片美丽的威严。

    事实上,当马车驶过清川江时,他们就已经进入了大汉的实际控制区。这条全长四百多里的朝鲜西北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汇入西朝鲜湾,湾内北部沿岸的身弥岛、皮岛等都是汉军基地。

    李永庆擦拭着因蒸气而模糊的窗玻璃,将头靠近窗边,看着冬天山峦大地的景象。

    北国的冬日白昼极短,金怀表上显示时间刚过下午四点,可天却已经阴暗下来。

    “大汉辽东的冬天,雪比朝鲜更大。”

    李永庆叹息的说道,崔承灿接道,“以前我也去过中国几次,不过多是在夏秋之时。最便捷还是坐船,坐船到旅顺再航线山东,或者直接坐船到山东。走陆路时,也比现在轻松的多。”

    “我还是头一次在这样的寒冬雪季前往中国,雪真美。”

    他们过了清川江后,就换乘了大汉提供的马车。这其实不是马车,而是马车厢加上雪撬。这样的马车在冬季道路上厚厚的雪上行驶,其实更加平稳舒适。车厢很宽敞,里面铺着毯子挂着帘子,还生着炭炉,摆着茶几,铺着软垫,车里容纳两人外,还能容纳两从此婢女侍候,一点也不嫌拥挤。

    尤其是那玻璃窗,还能让他们坐在车厢内观看着外面的北国风光。

    李永庆和崔承灿相互举杯,喝茶。

    朝鲜王国早就派了使团前往大汉参加今年的元旦朝贺,不久使团送回急报,大汉明年将征讨日本,大汉皇帝要求朝鲜随同出征。这是一件大事,朝鲜早年经历日本入侵的壬辰倭乱,差点灭国,是当时的大明出兵救援,助他们复国。

    此后朝鲜又经历了女真两次入侵。数十万人口被掳,最终汉天子驻军鸭绿江边,使他们从此免受女真掳掠威胁。

    如今的朝鲜国王也是在汉天子的帮助下拔乱反正所立,国王的嫡女也嫁给汉天子。身为贵妃。

    汉天子有诏,朝鲜不敢不从。

    得到出征的消息,国王立即就又派了李永庆和崔承灿连忙西行,代表国王前往聆听圣训。

    此时从朝鲜西行中国,北方海上已经不通航。坐船也只能到中国东南,因此他们最终选择坐车走陆路进京。

    大汉近年经营关外,从朝鲜陆路进京,有两条线路。第一条是过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