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502章

明末称雄-第502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胜不满的道,“安位的几个儿子才多大点年纪,最大的都没十岁。让他们继承苴穆之位,以后如何能带领我们水西安西,甚至带领所有彝人?”

    “爹,要我说,咱们干脆就打起旗号,明刀明枪的跟汉军干。云南的沙定洲都反了,咱们正好联络他一起,再联络云贵川湘各溪峒的族人们,一起反了他。到时,咱们也再建一个大梁国。”

    “你急个什么,事情还没个开始,你就喊着要建国了?”他顿了顿,“不过联络沙定洲倒是对的,我们还得联络其它土司,还有那些苗人、侗人全都派人联络起来,要反就一起反。这大明既然完了,那咱们也就该抓住机会,把汉人永远赶出去。”

    说着安重雷眼中露出仇恨的神色。

    “这些汉人越来越咄咄逼人了,当年我们贵州四大土司,田扬安宋,现在仅剩下我们安氏一家了,如今连我们安氏的苴穆都被他们杀了,再这样下去,这里根本再无我们立足之处。”

    田扬宋等三家的灭亡,就是前车之鉴。朝廷早就想要吞灭他们了,一有点机会,就会扑上来,灭掉他们,然后改土归流,设州立县,派驻流官,驻兵屯田,然后就是无数的汉民迁进来,一点点的把他们世代拥有的山林田地侵占。

    当年安重雷也曾经随安邦彦参与了奢安之乱,曾攻过成都,围过贵阳,可惜最后兵败。说到底,也是当时许多土司摇摆观望,不肯加入。

    现在汉人已经发出了布告,要把整个贵州所有的土司都废除,要改土归流,设府罢县。再没有一个土司能够置身事外了,除非他们愿意放弃现在这样的地位,只做一个汉人手下的平民百姓。

    安重雷不愿意,他相信其它的土官们也绝不愿意,所有的彝族兹莫,所有的黑彝都不会愿意。

    这是一个好机会,彝人终于能够团结一心,一起站出来反对汉人了。

    “那个汉将刘侨不过带了六万人,就敢如此嚣张,我们贵州彝人就有几十万,何况还有云南四川湖南等地的彝族人,就是那些苗人、土人,侗人,相信也绝不愿意被汉人改土归流。六万人跟我们几百万人斗,他凭什么?”

    安重雷越说越怒,一掌重重的拍在桌子上。

    “父亲,我们杀光这些汉人,以后不让一个汉人踏足我们的地盘。不,我们还要把水东拿回来,把播州夺回来,把思州打回来,整个贵州都要打回来。”

    “我们将来还要打到中原去!杀到北京去!”

    安重雷呵呵一笑,“傻子,你知道北京离这里多远吗。几千里远呢。中原汉人太多,我们是杀不光打不完的,咱们也不去北京,不打中原。只要守住云贵就好,也许我们将来还会把湖南把四川打下来,那样就足够了。中原,就留给汉人吧,但云贵川湖两广。咱们可以打下来。”

    安胜点了点头,但心里还是有些不以为意,汉人也不过是人多些罢了。可光人多有什么用,当年奢崇明作乱,不也折腾了十几年。那时不过只有几个土官做反,如今若是能联合所有的土司一起反了,那这个中原汉人新朝廷,肯定打不过他们。

    汉人都是些懦夫,要不就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他们如何能跟在山里骠悍的彝人相比。

    “父亲。咱们几时打贵阳城?”安胜问。

    安重雷捋着颌下的胡须,“贵阳城高墙坚,可不是那么好打的。当年我们十万彝兵围城一年,都全靠围困等城里缺粮才拿下贵阳。现在贵阳有六万汉军,且听说他们粮草充足,还有大炮守城,只怕强攻难下。”

    “我们还是以逸待劳,等贵阳城里的汉军出来,再把他们引诱到山里去,那时山高路陡。汉军就算有火炮,只怕也跟不上,那时,咱们再想办法设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点点把他们吃掉,这叫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安重雷有些得意的道,当年他随安邦彦做反,也是打了不少的仗。除一开始占了许多便宜外,后来也在汉人手下吃过不少的亏,尤其是汉军的火炮火铳,给他印象深刻,对彝兵造成极大的伤害。

    彝族的土兵缺少火器,也不太懂围城做战,因此还是在野外山岭间打战才是上策。

    “咱们先不急着打贵阳,咱们这次换种打法,先联系各部起兵,再把那些不肯起兵相随的,那些摇摆不定,还站在汉人一边的出里爬外的家伙,先灭了,等控制了其它地方,到时就算汉军占据着贵阳又如何,到时咱们四面包围,围也要围死他。”

    这时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牛角号声。

    厅里的安重雷突然一下子站了起来,安胜也连忙起身。

    那牛角号声,急促无比,明明是警示之声。

    “怎么回事,快,去外边看看。”

    安胜忙向外跑去,出了官厅,他直接往寨门跑去。这时,街道上已经很是混乱,不少人跑来跑去,他冲到寨门,刚好看到一队土兵正慌张的关门。

    牛角号再次响起。

    但是这一次,号角声却是自外面而来。

    安胜登上寨门上,却正好看到寨子外远处天边一条黑线出现。

    “是汉军,汉军杀来了。”一名土兵惊慌的喊道。

    安胜黑着脸,他从自己的腰间拿下一个布袋,从里面取出一件宝贝千里镜。拉开千里镜,顿时能把远处的景象看的很清晰。

    映入眼中的是许多兵马。

    但却并不是意料中的汉军,反而是很熟悉的装扮,有缠青布包头的彝人,也有苗人,还有汉人。

    可这些人明显不是汉军,但却都举着旗帜,拿着刀枪弓剑。

    他们的队伍并不混乱,反而很整齐,那一面面旗帜飘扬,上面还都写着字。安胜是识得汉字,也会说汉话的,他举着千里镜仔细的观看那些旗帜上的字。

    看到有的写着龙里县城关镇民兵营,有的则写着新添县丹平乡民兵队,这些旗帜基本上都是如此,前面写着某某县或者某某乡,后面则是民兵营或者民兵队,也有叫民兵连的。

    安胜疑惑不解,为什么这些本应当起来反抗汉军的本地人,会打着这些旗号杀到则窝则溪来?(。)

    ps:  感谢卑微的行者、天长地远虎子哥、东北胡子007、术士w0、我爱我姐我弟,谢谢大家,都忘记更新了,抱歉。

第542章 史上最庞大的和亲() 
内附的漠南蒙古诸部首领,都先后送来了自己的女儿入京。加上此前的喀喇沁几部,现在漠南二十四部中已经有二十部四十四旗先后送来了自己的女儿。

    没有人敢糊弄大汉的天子,他们全都是送来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而且都是嫡女。各部旗的旗主亲自带着使团护送着女儿进京,他们还从部落里挑选了上百名部落里的年青美女,做为女儿的陪嫁,另外还备了许多骏马牛羊做为嫁妆。

    八月的京师城郊,忽然就多了许多帐篷,各个前来和亲的蒙古部落使团,都在城郊搭起了帐篷建起了营地,一群群自草原上赶来的骏马,一群群的牛羊,成群成片。

    不少的京师百姓,都跑来这里观看这热闹的景象,甚至还有许多精明的京师商贩,更是带来了许多商品,来向这些蒙古的首领贵族们推销。

    二十部落四十四旗的首领们,多已经被大汉天子封爵。

    爵位最高的是察哈尔的末代大汗,他被封为侯爵,皇帝还在京师赏赐了他一座侯府,让他留在京中为官。

    其余诸旗首领,归附最早的喀喇沁诸旗旗主则都被封为开国伯,后面归附的则分别被封为开国子等。虽然不如归附女真人后所封的王公贵族,但现在女真都自身难保了,他们自己的皇帝都降为了汉朝的藩属国王,那他们的王公爵位又还值几个钱。

    蒙古首领们虽多是黄金家族后代,但早已不复当年。蒙古早分为了三大部,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他们漠南蒙古也不似漠西与漠北与中原相隔甚远。他们紧靠着中原,别无选择。

    本身实力就不行,只能在清与汉之间选择站队。当年他们最开始是跟着明朝,后来林丹汗非要一统诸部,终于引的漠南诸部内讧,也把漠南蒙古诸部最后点硬气也打没了,最后他们跟着明打后金。反被后金打的臣服,从此跟随满清。

    当他们发现汉代明,猛然崛起,并把满清打的狼狈北迁时。他们很识时务的选择了归顺大汉。

    大汉皇帝要在九月里,在赤峰会盟漠南诸部,这个消息令漠南已归附诸部很是兴奋。他们已经听到些消息,大汉天子此次会盟是要征讨科尔沁等不肯归附之四部。皇帝甚至还已经承诺,到时诸部出兵一共讨伐。打下四部后,人口牛羊归大汉,而牧地草场,则会分封给诸部。

    到时皇帝会按诸部出兵多少和征讨中的表现和功劳,划分赏赐。出兵多的,表现好的,到时就能多分。

    具体的,则是许该旗分生一支部众,迁到科尔沁草原上获封草场,新封一旗。科尔沁等四部所占的草原是最肥沃和广阔的。四十四旗的草场都比较固定,如果能允许分出一部份族人,到科尔沁草场上新建一旗,这自然是最好的。

    为了能够在这场盛宴中分到一块肥肉,各旗主都非常上心。

    他们急忙忙的一边召集部落战士,准备粮草,以备到了秋后立即能够往承德会盟。同时,又还亲自选了最年轻美丽的女儿,以及从自己部族中选出最年轻美丽的女子做为陪嫁,而且还拿出了最雄骏的骏马。以有及肥美的牛羊,亲自赶来京师面见大汉天子。

    刘钧坐在上书房,听着理藩院官员的奏报。

    理藩院也是大汉新设机构,专门负责大汉的藩属国以及国内蛮夷诸族。

    “陛下。四十四旗伯爵子爵们,每旗送来一位乡君或女士,目前有一位县君,八位乡君,以及三十五位女士。每位乡君或女士,多的有百位美人陪嫁。少者也有四五十名少女陪嫁。”

    按大汉的封爵制度,皇帝女称公主,亲王女称郡主郡王亲称县主,国公女称郡君,侯爵女称县君,伯爵女称乡君、子爵和男爵女称为女士。

    而官员的母亲和妻子,则有九个外命妇品级,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一品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此外,八品、九品称“八品孺人”、“九品孺人”

    这也算是一种给官员和封爵者的一个荣耀,他们的母亲、妻子、女儿都有一个封号,甚至还有一份俸禄。

    刘钧听着这奏报,不由的揉捏太阳穴。

    最开始是他特意要蒙古诸部送女儿进宫的,可现在各部都送来嫡女,还送了这么多陪嫁,一下子四十四个旗主女儿送来,还各带了一支陪嫁团。

    四十四个旗主女儿,她们陪嫁女子更是达到了三千余人。这么多蒙古少女,都差不多要达到宫中宫女的现有数量了。

    连之前喀喇沁几旗已经送过女儿了,现在又送来第二个了。

    想了想,刘钧决定还是都收下,现阶段,还得得好好拉拢一下这些蒙古部族。这种联姻,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段,尤其是过去女真还跟各部联过姻,他总不能拒绝,那不是让他们心向着女真人了。

    “把诸位乡君、女士们都接入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