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446章

明末称雄-第446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鳌拜则会带着深入清营中的三千正蓝旗骑兵,里应外合。

    这是一场内讧。

    按刘继业的布置,汉军这次虽然在北面出动十个师,南面出动二十个师,还有不下四十个师的预备队,但这场大战他们只是在外面观战。

    真正的作战主力还是吴三桂和祖大寿的两绿旗。以及豪格的正蓝旗。

    刘钧将坐山观虎斗。

    “你说刘继业会不会最后把我们一网打尽?等我们与多铎两败俱伤的时候?”

    “张国维在我们军中。”

    “区区一个张国维而已,又算的了什么。”

    “我们现在只能相信刘继业会信守承诺。难道我们还有其它选择?”吴三桂问舅父,身后是整整二十个师的汉军精锐,他敢有半点拒绝之意,马上就会面临着汉军的席卷淹没。跟汉军拼死一战,又能得到什么?给多铎报警?

    “人算不如天算,刘继业才是最会算计的人。”

    “成王败寇。自古如此。”

    吴三桂见舅父也一脸颓然,“等打完这一仗,你有什么打算?”

    “我想去台湾,这两年一直听说台湾移民之事,据说那里现在都已经有了好几百万的移民。那个岛居然比辽西还大。我觉得那里不错,一切都能从新开始,留在中原,我们得被时刻盯着,日子能有什么意思,我想去台湾。到了那边,买块地,建个庄园,开几家作坊,据说台湾种甘蔗开糖坊极赚钱。甚至,也许还可以买条船,跑跑东洋南洋,当不了将军了,也还可以逍遥海上,做个富家翁嘛。”

    “舅父你倒是想的开。”

    “想不开又如何,就算这仗下来能保住命,可这中原之大,还有哪处能是我们这些人的安身之处?听我的,咱们一起去台湾,到时多买两条船,说不定,将来咱们还能在南洋占个岛,也当个土王呢。”

    “哈哈哈,说的我都动心了。”

    一阵大笑过后,是难堪的沉默。

    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心里都有几分放不下。

    “满清这回是真的完蛋了。”

    “是啊,谁能料到,豪格都会降呢,多铎也是愚蠢,居然把大汉当大明看待。他忘记了黄台吉是死在谁手里,忘记了当初兵临沈阳城下的是谁。跟刘继业玩这种把戏,那是自找灭亡。可惜的是我们当初居然信了他们,哎。”吴三桂叹息摇头,心中满是悔恨。当初若不是一时利欲蒙蔽了双眼,非想当个辽西王,也不至于如此了。

    可以想象,满清的这支西征军灭亡之后,满清的灭亡也指日可待了。

    “我现在是真服刘继业了。”吴三桂道。当初他还不服刘钧,现在是真服,他们被刘继业玩弄于股掌之上,毫无还手之力。

    “我也服,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辽军渡过潮河后,傅山率领的汉军前锋就已经迅速的占据了辽军的营地,一部份轻骑兵更是紧跟着辽军渡过潮河,在对岸把守浮桥。

    怀着复杂的心情,吴三桂和祖大寿带着辽军一路向清军大营开去。

    距离不到二里,鳌拜已经带着部下前来迎接。

    “肃亲王呢?”

    “在后面汉军营里。”吴三桂道。

    鳌拜点了点头,“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那就走吧。”

    军队继续前行,只是气氛有些肃杀。

    风萧萧兮易水寒,一去不复返!

    “报。鳌拜已经接应两绿旗回营。”

    “打开营门,放他们入营。”

    “报,肃亲王率正蓝旗即将到达。”

    多铎听着这些报告,心里稍安稳一些。两绿旗和正蓝旗回营,三支兵马加起来,他们又有十几万大军。

    有这么多的兵马。就算刘继业来围,他也有杀出去的信心。

    多铎立马站在营门前,此时此刻,两绿旗对他们十分重要,他不得不拿出这样的姿态来迎接两个汉将。

    “平西王,靖南王。。。”

    忽然一道裂风之声惊醒了他,多铎反应十分迅速,可依然晚了一步。

    这支箭是在吴三桂身后的鳌拜所放暗箭,满州第一勇士的箭不是那么好躲的。这是一支凌厉无比的破甲重箭。

    站在营门前迎接的多铎被鳌拜一箭射中眼窝,惨叫一声被箭劲带着摔落战马。

    而与此同时,这一箭就是信号,吴三桂和祖大寿纷纷拔出腰间宝剑。

    “杀!”

    号角声忽然响彻云天。

    两绿旗的数万辽军突然发出战吼,而鳌拜更是率领着三千正黄旗的精锐铁骑率先冲向营门。

    营门的清军还没弄明白发生什么事情,无数的铁流就已经如电一般的疾驰而过,鳌拜左劈右砍,一马当先杀入营中。吴三桂和祖大寿也率着部下紧随而入。

    “辽军反了!”

    “鳌拜反了!”

    “豫亲王被杀了!”

    。。。。。。

    匆促之间并没有多少清军能够披甲上马,更别提反击了。

    连绵数里的大营足有数万大军。可他们都懵逼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枚手雷爆响,声震云天。

    清军大营的东北面不远处,一万多个顶着光溜溜脑瓜的正蓝旗骑兵,听到那爆炸之声,纷纷拔出了腰刀。翻身上马。

    一等伯、内大臣索尼摸了摸光光的脑袋,眼露复杂目光。他咬了咬牙,举起手中长刀。

    “杀!”

    一万剃光脑袋,剪去金钱鼠尾的清军,已经再远退路。他们已经降了汉军。而且他们的后方就是五万汉军的大炮火枪,有进无退。

    曾经,他们跃马扬刀,一次次的挥刀砍向汉人,而现在,他们却不得不挥刀砍向自己的同族同袍。

    营北的一队清军见到索尼等冲到,连忙冲上前大喊,“吴三桂和祖大寿叛乱了,快帮忙杀了他们!”

    索尼目无表情的举起刀,狠狠的砍了下去。

    鲜血飞溅,那名清军到死也没明白发生了什么。

    铁骑滚滚,一举突入大营。

    “到底怎么回事?”阿济格怒喝左右。

    没有人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整个大营一片混乱,四处火起,不停的爆炸。一支支骑兵四处冲杀。

    从南杀进来的辽军,全都在卑职上绑着一条白布条,而从北面杀进来的清军,却全都剃着一个大光头。

    这是惨烈的撕杀,辽军、清军,杀作一团。

    阿济格试图收拢兵马,可太混乱了。

    好不容易才集合了数百骑,结果立即有一支乱军杀到。

    “鳌拜!”

    阿济格看到领头冲锋的正是鳌拜,只是此时的鳌拜有些不一样,他没戴头盔,光着头,那条辫子没了,一个大光头,身上血染战袍。

    他手拎着一把关刀,左劈右砍,凶猛无比。

    可他砍的,却都是清军将士。

    “鳌拜!”阿济格大吼,“想不到你也叛敌降汉!”

    “我要杀了你!”

    鳌拜抬眼撇了下阿济格,冷哼一声,二话不说,提着关刀就纵马冲了过来。阿济格也有勇名,但鳌拜却是满州第一勇士巴图鲁。

    鳌拜虽降了汉,可心里却一直恨着多尔衮几兄弟,当初若不是他们一心搞鬼,那时就会由豪格继位称帝,而不是把大清交给一个三岁的孩子。若不是多尔衮把持朝政,也不会因为他想要清除异已,便同意这次西征。

    大清毁了,就是毁在这三兄弟手里。

    战马飞驰,鳌拜和阿济格错马而过。

    鳌拜勒住战马,回头,正好看到阿济格从马上栽落。

    冷哼一声,鳌拜纵马提刀,向着清军继续冲杀过去!(。)

第483章 降伏十万、拓疆千里() 
潮河御帐。

    “鳌拜斩杀多铎、阿济格二虏王,献首御前!”

    御前侍卫刘成功高声唱喝,血染战袍的满州第一勇士鳌拜,光着大脑袋,一手拎着多铎首级,一手拎着阿济格首级,大步走入御帐,向着御坐上的刘钧跪拜。

    “降臣鳌拜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鳌拜声音洪亮,目光如刃。

    刘钧扫了眼他,又看了看他手上的两个死不瞑目的首级,轻轻一笑,“不愧是满州第一勇士巴图鲁,赐座。”

    “谢万岁。”

    刘成功继续高唱。“吴三桂、祖大寿觐见!”

    吴三桂和祖大寿甥舅俩袒露上身,各自背着荆条,反剪着双手入帐。

    “罪臣吴三桂,祖大寿,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除了身上的荆条,两人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们光秃秃的脑袋。两人降清时主动剃发留辨,这回再降汉,见到豪格他们都剃了光头,两人便又主动的把金钱鼠尾给剪了。

    “建州镇总兵官豪格觐见!”

    同样顶着个大光头的豪格一身蓝甲入内,跪伏地上。

    “建州镇副总兵索尼觐见!”

    一个又一个的归降将领入帐拜见,跪地叩伏。

    御帐里,刘钧高坐上首,左右是枢密使傅山,兵部尚书张国维,侍卫亲军提督张国栋,九门提督罗平安,直隶总督刘允升等大批将领。

    看着一个个的清军将领跪伏,大家都非常的高兴。

    这是一场漂亮的战事,十五万清军覆没长城脚下,然而大汉帝国虽然动员了数十个师,可实际上真正就打了一仗,一场伏击战。皇帝亲自指挥的滦河伏击战,五万痛击三万清军。

    接着就根本没汉军什么事情。凭着高超的手腕,皇帝就把清军分化了,最后的决战,却是由豪格的正蓝旗和吴三桂与祖大寿的两绿旗对付多铎和阿济格的大军。

    汉军全程看戏,看了一场精彩的大战。

    这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豪格、鳌拜、索尼等一众清将归降,多铎、阿济格被杀,吴三桂、祖大寿归降。十几万清军,滦河伤亡一半,潮河一场混战。三万多清军被杀。

    前后投降的辽军清军加一起达到了十万之众。

    只此一战,清军可谓是伤筋动骨元气大伤了。现在清军连把守辽河以东都有些吃紧了,再无法把手伸到辽西以西了。

    一战就将大汉帝国的疆界向东北扩伸千里。

    “蒙古喀喇沁右翼旗扎萨克固鲁思奇布固山贝子、蒙古喀喇沁左翼旗扎萨克色椤塔布囊觐见。”

    两个长的跟一头大黑熊似的蒙古人身披铁甲进了进来。

    “臣固鲁思奇布拜见陛下。”

    “臣色椤拜见陛下。”

    张国栋站在刘钧身后向他介绍,“固鲁思奇布和色楞是叔侄俩,固鲁思奇布的父亲苏布地是朵颜卫的最后一任首领,归附后金后,为满清立下汗马功劳,他病死后,黄台吉将喀喇沁旗分为左右二翼旗。以固鲁思奇布掌右翼旗,并授扎萨克衔,赐固山贝子爵。其部编有95个牛录,治所在锡伯河北岸龙山。”

    扎萨克是清朝封蒙古首领的官职。意为执政官。

    “色楞是苏布地的弟弟,在其兄长死后,喀喇沁旗分为左右二翼后,担任左翼扎萨克。是塔布囊爵位,相当于台吉。台吉是满清赐封蒙古首领七等爵位中最低一等,清人在蒙古地区推行七等爵制。即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台吉(塔布囊)统称王公贵族。”

    刘钧点了点头。

    喀喇沁旗的历史他是知道不少的,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