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257章

明末称雄-第257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张皇后惊讶的轻呼一声,“梅先生要辞职。还要让太子去南京监国?”

    “是啊,最近皇上好像与梅先生因攻打义州之事意见不和,皇上让梅先生休养。梅先生就上奏要调慈烨去锦州,还要太子去南京,并提出归乡请求。”

    三件事情。每件都相当重要,打仗的事情周后不懂,可也知道梅之焕入阁主政后皇帝十分满意,现在梅之焕要走,这事情让皇帝十分生气。当然最让周皇后担忧的还是梅之焕提出的让太子去南京之事。

    在本朝,成祖北行以及嘉靖南巡期间,都曾由太子监国。皇太子留京监国,既全权处理朝中的一般事务,也预防紧急事变的发生,使太子在继位前就对朝堂情势有全面了解。增长见识和能力。

    不南自那两位太子监国后,本朝都没有其它太子监国。尤其是如今皇太子才十一岁,就让他去南京监国,越发的让周皇后担忧。

    她也不明白为何梅先生要让太子去南京监国。

    张皇后也有些不解此意,“南方现在不是很安稳吗?尤其是去年慈烨督察江南军务,朝廷更替了江南督抚后,听说江南越发的安稳了,为何要派太子坐镇南京监国?”

    “我也是不明白,慈烺才十一岁,万一皇上真的让太子去南京。这可怎生是好?”

    “皇上应当不会答应吧?”

    周皇后叹声道,“可我听说现在李先生也上奏附议,请求送太子到南京监国。”

    “先生们这是要做什么?”张皇后不解了。

    乾清殿。

    崇祯也面对着梅之焕和李长庚上奏请求送太子至南京监国的奏章迷惑不解,这是为何?想了半天。他也没有想明白是为了什么,最后将这两份奏章放到了一边。

    他从一边取来五国通商和约细看起来,这份和约已经看了许多遍了。

    “曹大伴,这个淡巴锡在哪里?”崇祯问。

    曹化淳站在一边,闻言连忙上前回道,“据说这淡巴锡又名狮城。曾是大明蕃属国满剌加的领地,后来葡萄牙人东来,灭了满刺加占据。”

    “哦,那这淡巴锡有多大?”

    “臣听东厂回报,淡巴锡只是一个岛,大约我大明一个县境大小。”

    崇祯笑着摇了摇头,“这个继业,为何非要在条约中要求葡萄牙人割让这么一小块地方给大明?相隔万里之遥,难道我大明还能派官建衙移民不成?”

    “听说侯爷要这个岛,是因为这个岛正处于西方欧洲各国前来东方的马六甲海峡,这是一个航海交通要道,在这里占个岛,可作贸易港,也可作水师的补给港口,还能监视各国。”

    “继业倒是想的长远,不过这么个地方,朝廷派官也不方便,赏给继业吧。拟个旨,这个淡巴锡就赐名天南,封给镇南侯封地。先前朕收他做义子,也没怎么赏赐,这次他又立这么大功,这个岛就赏赐给他吧。”

    大明的爵位非军功不赏,百余年来除了外戚,军功封爵的也就王明阳、李成梁和朱慈烨三个,而且依例大明的官员爵位也就能多领点俸禄,并没有封地。宗室有封地,但不能当官。刘钧有些特别,既以军功封侯,又成了皇帝义子,入了宗室属籍,因此现在皇帝要给刘钧块封地,也行。尤其还是块远在万里外的海岛,相信不会有多少人反对。

    “大伴,梅先生要辞职归乡,此事你怎么看?”

    曹化淳想了想道,“老奴听说梅先生最近身体病的很重。”

    “几位御医都看过,梅先生身体确实不太好,太医也说需要静养,可朝廷里哪离的开他。”崇祯似乎在对曹化淳说话,又似在对自己说。他从心里舍不得梅之焕离开,可梅之焕在锦州战事态度上,与他偏差太大,一开始不让决战,现在又要全力打大战。

    可崇祯既想要在锦州打一仗,又不想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如果这个时候让梅之焕离开。也许对这场战事有好处。

    “大伴,你也想要乞归乡里吗?”

    “老奴陪了皇上这么多年了,实在是老了,这副残躯不想污了皇上的眼。”

    崇祯放下手中奏折。想了想,“你若真觉得累了,也罢。南京那边缺个可靠的人,你去南京养老,顺便把南京守备太监一职担任起来。替朕看好南京,如何?”

    曹化淳有些意外皇帝让他出任南京守备太监一职,“皇上是想要老奴去为太子打前站吗?”

    “朕想了想,让太子去南京也能锻炼一下他,不过现在太子还太年幼,不适合去,也许等过几年吧。”

    一骑快马飞驰而至,马上的骑士一边奔驰一面高喊。

    “来了,来了!”

    码头上,到处都挤满了人。人头攒动。大家一起仰着脖子,往远处的江岸上望着。

    “真的来了吗?”好多人一起问道。

    又是一骑快马飞驰而至,“大军凯旋喽!”

    “来了来了,真的来了,快看,就在江上。”有几个年轻人兴奋的大声喊叫着。

    “大军凯旋啦!~”

    一个又一个的声音高喊,无数的人都在等候着侯爷带着子弟兵返乡。

    远远的,如玉带一般的江面上,出现了一排黑点。

    “东家,那就是甲板船吗?好大啊!”一名跑船的伙计望着缓缓驶来的舰队。尤其是其中那些大船时,惊讶万余。

    长达二十多丈的神龙号,高高的三层炮甲板,密密的炮穿和乌洞洞的大炮。尤其是那种高高的桅杆,还有四桅,那上面巨大的软帆张开来,有种说不出的威武。大明的长江上行走的江船,远没有这般高大,而且帆多是硬帆。和这种扯起来吃饱风满张的帆比起来,视觉上确实相差极大。

    他旁边一个健壮的中年人是个江船主,手下也有一条跑荆江的江船,可那船跟这大舰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船主拿起手上的一张纸,望着上面印刷的一条大舰,对着江面上的那条船比照了一下,喃喃叹道,“原来这报纸上画的是真的,真有这种大船。”

    “东家,你手里拿的那是啥啊?”

    “彩报!”

    “什么是彩报啊?”

    船主目光紧盯着江面上的巨舰,一面随口答道,“江南钱庄的奖券知道吧?”

    “知道,他们家的发财券谁不知啊,现在每五天就有一期助饷奖券,头奖足有二十万块银元呢。另外还有好多种新的奖券,中奖的方法不同,但好些奖券卖的更便宜,虽然奖银少,但买的人也多,好多人买奖券都发了大财,一夜暴富呢,我也买了好几次,可惜一次都没中。对了,这奖券跟这彩报有什么关系?”年轻的伙计问道。

    “这个彩报就是江南钱庄印发的,每五天一期,上面主要印的是当期各种彩券的中奖号码,方便大家知道开奖结果。另外也顺便会刊登一些其它的消息,天南海北的消息都有,另外还会刊印一些商铺广告,有时也会刊登一些文人的诗词话本之类的,总之,一份五文钱,但很值得的,买份彩报,不用出门也知天下事。”

    商船主扬了扬手里的彩报,指着上面的那副图,“看到这个没,昨天出的这期彩报早就登了说侯爷今天凯旋到楚。上面甚至还详细的登了侯爷在江南大败红夷的数场大战经过,并有不少的配图,比如台湾、壕镜、南洋的位置,红夷的巨舰大炮,以及一些台湾的地理景观,红夷国的情况等。”

    船主大为惊叹的道,“昨天看报的时候,看上面画的船居然有二十多丈长,我还不相信。更不相信说这样一条红夷船居然有几千斤的大炮数十门甚至上百门,可现在看了,才知道原来都是真的。天啊,一条船有一百多门大炮,这就是个移动的城堡啊,走到哪也能横着走。”

    小伙计惊叹无比,“侯爷威武,红夷船炮这么厉害,可还是败在侯爷手下了。东家,能把这份报纸赏我吧,我要拿着回家好好供着。”

    船主笑了笑,“你要就拿去,好好供着。”(。)

    ps:感谢萧斌、轩辕战虎、左道之人而三位的支持,谢谢大家,月初有票的请支持一下!

第283章 跨海东征() 
舰队入港,码头无数的百姓商人都在欢呼。

    刘钧率领着一众军官率先从船上走下,袁继咸、朱大典、马祥麟、秦翼民、黄道周、杨廷麟等大湖广文武两界官员将领都早等候多时了。

    去秋刘钧率楚军出征,先在淮西大败革左五营,然后出海,又大败夷人,如今还带着这么一支庞大的舰队回来,湖广官员都极为自豪。

    而刘钧如今更是成为皇上的义子,地位更胜过去。刘钧从珠江口出发,绕了大半圈进入湖北,在武昌下船。

    虽然绕了远路,但在海上和江上航行十分轻松,反而更省时省力。

    阔别大半年,再回湖北,刘钧发现,离开大半年,湖北好像更加热闹繁华了。

    码头的船只极多,人流也多,流匪平定后仅半年,湖北这个九省通衢之地,恢复的更快。

    湖广总督袁继咸笑着对刘钧道,“一年多来,湖广日新月异,商贸交易也越发繁华了。剿灭了流匪,又把各地的那些山贼盗匪也都扫平了,各地军卫也整顿完毕,现在虽不敢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确实是太平景象。”

    太监王坤去年淮西战事结束后就回到了湖北,这大半年也过的比较舒适,该拿的钱没少拿。“应城盐场现在的盐产量很大,质量也好,各地来买盐的商贩很多,也增加了几分热闹。”

    湖广的变化确实很大,就说那些卫所整顿,从卫军变成了屯丁。不仅身份变了,他们也从穷困的佃农变成了军屯屯户,生活情况大为改变,生活更有奔头。每人分了几十亩地。而刘钧的四海银行又主动向这些屯丁发放低息贷款,使得湖北的耕牛农具种子等商品需求大增。

    再加上银币、银元券的发行,也助推了湖广商业市场的繁荣。

    还有近十万的三镇新军,收入高了,自然也能带动消费增长,刺激市场繁荣。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一环推一环,就成了如今这个繁荣的景象。

    而这次,凯旋的九头鸟战士,还带回来了大把的钱财,肯定还能为这繁荣再添一把火。

    “侯爷,家里来人了。”王国强过来禀报。

    来的是刘家的老家人,宝儿的大哥。隔了大半年没见,宝儿的大哥也穿着丝绸长衫,倒也有几份掌柜风范。因为妹妹被侯爷收了房。因此这以后宝儿大哥日子确实是翻身大变。

    “家里出什么事了吗?”

    “是喜事,夫人昨早上刚生了个男孩,宝儿让我特意赶来告诉侯爷。”

    刘钧怔了怔,脸上露出了激动之色。有孩子了,他有儿子了。

    “恭喜侯爷,喜得麟子。”

    “恭喜弄璋之喜。”

    旁边的一众官员们听到这个喜讯,也纷纷向刘钧贺喜。

    “诸位,多谢前来迎接。容某来日感谢,本侯先走一步。告辞!”刘钧匆匆在码头和众人告别,把事情简单的和王谦等诸将交待了一下,就赶着回麻城去了。

    带着卫队一路疾行,半天后赶到麻城家中。

    西湾,家门前的那颗树依然在,但刘家宅子却又大变了样。皇上派来的工部官员工匠。早把刘家大宅完全翻新了一遍。说是翻新,其实就是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