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227章

明末称雄-第227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你干嘛不直接跟刘钧结义呢,那不更好。”郑芝豹问。

    郑芝龙笑了笑,“刘钧是皇上义子,镇南侯,内阁首辅和次辅的门生,只怕我们想高攀他也不愿意。倒不如让森儿拜他做义父,也许他还会同意。”

    “那就试试。”

    第二天,郑芝龙在京城的大酒楼请刘钧赴宴。当天宴会上,郑芝龙向刘钧介绍了自己的儿子,刚十五岁可已经有了秀才功名的郑森。

    郑芝龙提出让儿子郑森拜刘钧为义父,刘钧欣然同意了。

    磕头跪拜敬茶之后,郑森正式拜刘钧为义父。

    “以后这孩子就随侯爷姓了。”郑芝龙出人意料的道。一般拜义父也不一定就要改姓,不过郑芝龙提出这个要求,刘钧倒没拒绝。

    “也好,那我再给你赐个名吧,从今往后,你就叫成功,朱成功!”

    “谢义父赐名。”年轻的朱成功没有反对,按着父亲的意思全盘接受了下来。

    刘钧拍拍朱成功的肩膀,哈哈笑道,“我是国姓爷,以后你也就是小国姓爷了。”(。)

    ps:感谢左道之人而、傻不楞登、书友120708。。。的支持!

第253章 银弹攻势() 
紫禁城,乾清宫。

    大明皇帝的寝宫,后三宫之首,也是大明历代皇帝日常理政的地方。

    “。。。。此次从扬州一众奸商处查得黄金十三万二千余两,银锭三百余万两,另外,各奸商名下良田三千二百六十余顷,房屋及出租店铺一千余间,大量珠宝玉器衣服书籍等,臣在扬州公开拍卖所有罪产之后,与查获金银共合计一千三百六十八万七千四百五十三两!所有银两,为使用方便,儿臣皆已经将之倾铸为银币,每枚银币银九铜一,二枚当银一两,计铸银币三千万枚。”

    崇祯看到这里,突然放声一阵大笑,惊的一旁的宦官宫人们都极为惊讶的小心望向皇帝。不过看到皇帝是高兴而笑,大家又松了口气,还真担心皇帝突然失心疯了。前些天,周皇后的父亲嘉定伯入宫哭诉,说皇上新收的义子镇南侯一出京师,就胡作非为,大肆索贿等等。

    结果向来对周国丈很优待的皇上这次却没站在国丈一边,反而大发雷霆之怒,当场要削国丈的爵位,还要将他下狱。最后弄的皇后和太子都来求情,皇上才没削他爵位,可也罚他十万两银,并让他闭门悔过。

    一次罚十万两银子,这样的处罚震惊了整个京城上下。可最后国丈还是老实的把银子交了出来,并开始闭门思过。

    崇祯大笑连连,脸上全是兴奋。

    “银子呢,银子在哪?”崇祯喊道,他早前就知道了刘钧在扬州的所为,其实刘钧在扬州动手拿那些盐商之前,早就请示过崇祯了,这件事情是得到崇祯准许的。用刘钧的话来说,每个盐商都该杀,不过为了安定,只杀小部份震慑下那些不法奸商。

    但刘钧在扬州一下子杀了三十六个奸商,抄出上千万银子。还是大大震惊了崇祯。而现在,刘钧密折上写的明明白白,整整一千三百多万银子。

    朝廷现在一年开支两千多万两银子,而国库太仓一年银子收入不到三百万两。朝廷全靠着辽饷剿饷练饷这三饷的加派,才勉强维持着这巨大的开销。可三饷加派,却更加剧了中原的流民造反。

    现在梅之焕和李长庚主持内阁,已经上奏要求先撤除剿饷和练饷。朝廷的三饷,辽饷每年征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剿饷两百八十万两,练饷征银七百三十余万两。

    三饷加起来一千七百五十多万,如果免掉剿饷和练饷,那就要少掉一千万的进项。哪怕现在流匪基本平定,可辽东形势却越来越恶劣,少掉一千万,那北方很难维持。

    崇祯现在勉强答应梅之焕他们,从明年开始免征剿饷二百八十万,但练饷只能免除一半。如此一来,朝廷明年也将立减六百万的年入。

    从哪里弄来六百万补这窟窿。崇祯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现在,刘钧却一下子送来了一千多万两银子。

    杀几十个奸商,就能弄到这么多银子,崇祯相当高兴。

    锦衣卫千户陈鑫跪在殿中,头也不敢抬,闻言连忙回道:“国姓爷抄没奸商财产后,便一面开始出售,一面倾铸银币,第一批银币一百万铸完后,立即就让微臣亲自押解进京。现在一百万银币就在外面侯着。”

    “王承恩。立即让人把银子运进来,都送到朕这里来,朕要亲自察看。”崇祯喊道。

    陈鑫带着王承恩到宫门外把一车车的银子运入宫,直接运到了乾清殿里。

    银箱被一个个打开。满眼银灿灿的,崇祯激动的走到银箱面前,他伸出手从银箱里捞了一把银币在手,银币发出哗拉拉的响声,听着这清脆的响声,崇祯不停的点头。最后。他手里留下一枚银币,仔细的打量着。

    这枚银光灿灿的银币,圆形,中间无孔,正面中间是一条蟠龙,龙头旁边还有一个太阳,上方边缘有一行字,大明崇祯十二年。背面则有一轮弯月,正中有两行字,中间两个大字一元,旁边是四个小子,当银五钱。而且在银币的边上,还有许多齿纹。

    “为何要铸成银币?”崇祯问。

    陈鑫连忙按来时刘钧交待他的那些话回答,“因查抄的钱财,有金有银还有制钱等,后虽都折变为银,但银子也有各种不同,有大锭也有散碎,成色也大不一样。为了统一明了,国姓爷让都融化,然后铸成银币。这些银币成色都是一样,每枚含银八成九,含铜一成一。这种银币铸成后,有许多方便,一来成色不变,二来统计清楚,最重要的是,使用方便。”

    崇祯想了想,再低头看了看这银币,似乎确实如此。以后朝廷如果用这种银元,那么就不用担心下面的官员从中做手脚,一来免去那些贪官污吏们通过不同成色的银子调包贪污,或者在经手时在重量上做假。一枚枚的银币不像是银锭,可以做假的地方多,而且如下发军饷时,也不用再把大银子剪成小银子,也不用再称量分割。

    “国姓爷还说了,这铸成银币除了使用方便之外,还有一个大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铸币,有火耗之利。朝廷发行银币,不必纯银,银九铜一,虽不是等重纯银,可因为方便以及可信,能够让大家接受,每铸一枚银元,面值一元,等值五钱银,实际上却只耗银四钱五左右,那半分银子抛开铸币成本和铜料钱,还能有火耗剩余。”

    崇祯捏着银币,面值五钱,实际只用银四钱五,甚至不到。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算新鲜。早在汉唐时代,官方就经常发行当十当二十的大钱。或者直接发行铁钱,实际上跟现在刘钧四钱五银铸五钱银币是一样的,给钱升值,让币值大于钱币本身价值。

    这也跟宝钞有些相似,不过刘钧的银币还是大有不同的,毕竟里面是四钱五的真银子,而且铸币发行的这种银币,确实能带来许多便利之处。银币使用,就不必再担忧成色,也不用担心重量。每一枚银币都是固定成色和固定的重量,而通过铸币,又能得到火耗之利。

    百姓方便,朝廷利利。

    不过如此一来。很可能会引起私铸,毕竟银九铜一有利可图。

    一千三百多万两的银子,刘钧铸成三千万银币上交,算算,刘钧还留了四十万银币算是成本。

    而朝廷也等于通过铸币。一下子得了一百七十多万的火耗。

    “慈烨确实让朕欣慰啊。”

    “剩下的一千四百万银币什么时候能够铸造完送入京师?”崇祯问。

    “回陛下,侯爷说一个月内这批银币就全部铸完,到时将分批送入京中。”

    “好!”崇祯满意的大声道。

    崇祯本来想把这铸币之事收归户部,不过一想如今朝廷里的各种贪污横行,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算是看透了朝廷的各个部衙里,完全是烂到根了。各部衙不再是用心办差,反都借着手中权利贪污,就跟开店做买卖一样。

    吏部的官员借着选用官员之权,公开卖官,甚至都明码标价。上到巡抚下到知县,都有标价。吏部卖文官,兵部就卖武官,武将要升官晋级,都得走通他们的路子,得钱到位才行。工部则靠掌握的工程水利之权,捞钱,朝廷拔款建造的工程,他们都要从中克扣一笔款子。

    户部更是厉害,钱粮税赋都从他们手上过。过一道就扣一道。

    礼部本是个清闲衙门,可他们一样利用手中的权利贪污。大明的宗室到如今数量庞大,这些宗室不如科举不能当官,又不能经商。只能在封地领朝廷拔给的俸禄。虽也有如福王周王等富裕无比的王爷,可还有许多宗室隔的远,早穷困不已。按规定,宗室男丁出生,取名都得由户部有关部门取名,而如果宗室不给钱。或者给的钱少,那他们就不给取名或者取个难听的名字。

    有些穷困的宗室五十多岁了都没有一个大名,而按制度,没有大名是入不了宗谱的,更不能娶妻,因此有些穷困的宗室五十多岁了不但没有大名,还得打光棍。

    六部如此,科道更胜。大明上下都称科道言官是抹布,就是抹干净别人,自己却脏污不行。官场有句话说的好,行贿最多者县官,收礼最厉害者言官。

    此外厂卫、内臣,哪个不是如此,从上到下都烂到根了。可崇祯面对此,也有心无力。想了想,罢了,若是把这铸币的事务交给户部或者工部,到头来说不定又把这件有利之事弄成乌烟障气。

    当年崇祯不信任六部,派特出了自己信任的宦官总理户工两部,可最后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但引得所有官员攻击,而且宦官也没有这种专业的能力。

    还是把铸币之事交给刘钧吧,就凭刘钧最先想到这种铸币之法,并且能够在短短两三月内就可以把三千多万银币铸成,就值得把此事交给他。

    看着那些银子,崇祯感觉大为高兴。

    刘钧出京前,跟自己说要通过发行债券给自己一年内筹到五百万两借款,可现在这刚出京不到一月,就已经弄到了一千五百万银子,还是不用还的。

    满朝上下,那么多官员,怎么就没有一个如刘钧这样能干之臣呢。

    相反,这些人不但不会干事,反而只会贪污,甚至刘钧这样能干事的人,反而要被他们弹劾。崇祯又想起前些天国丈进宫攻击刘钧,甚至还有些官员上奏攻击刘钧,拿他收刘钧做义子这事做文章,说刘钧是幸臣,是奸佞。

    这些无能的家伙,除了会疯狗一样的乱咬人,还会什么。

    “把这些银币都送进内库。”崇祯没把银子送去国库,而是收进了内库。但他也不是要把这些钱当成私房钱,他只是不信任户部的官员而已。这些银子连着以前刘钧给他弄来的那几百万两银子,崇祯都收进自己的内库。

    等朝廷有需要时,梅之焕可以跟自己提出来,他考虑后再拔款,免得那些贪官胡乱的挥霍贪污了这些来之不易的钱,这些钱,他必须要亲自把关。

    第二天,镇南侯又有奏章送到。

    刘钧的奏章有崇祯特旨,可以不经过内阁和通政司,而直接送到御前。崇祯仔细看过,刘钧新送到的奏折,向皇帝禀报了几件事情。

    其一,刘钧已经在扬州、南京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