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188章

明末称雄-第188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高。

    当天,刘钧就把五千多名旧郧阳兵的欠饷和遣散费都发下去了,用了大约四万两银子。不过刘钧并不心疼,毕竟他从军官那里抄没的财物变卖了三十多万两银子。而且这些银子发下去,那些被裁撤的士兵并没有人闹事,他们拿到了银子,高兴的回去了。

    李友拿着银子跟几个同卫的士兵相约去购买点东西,买点粮食,再给老婆扯点布,给孩子买点松子什么,刚走到城门口,却见那里树着一杆大旗,招兵。

    “李哥,这怎么树招兵旗了?”

    李友也有些疑惑,刚被刘大帅裁撤了,这边却又树招兵旗,这弄的是哪一出啊。

    他们还在疑惑着,那边旗下就有一人走了过来。

    “哎,几位兄弟,你们都是刚被裁撤的郧阳兵吧?”

    李友几个点了点头。

    “弟兄几个这是打算回家了?”

    “被裁撤了,不回家还能干啥啊。”李友旁边的一个同伴道,“不过还好遇上刘大帅这样的大好人,裁撤了还给了我们发了欠饷,还给了遣散费。”

    “这裁撤回家了以后干啥啊?弟兄几个,不如来我们这边继续当兵吃粮怎么样?”

    “这是谁招兵啊?”李友疑惑的问。

    “抚台大人招兵,招的是抚标营的弟兄。弟兄几个,只要加入咱们抚标营,那以后可就跟着朱抚台吃香的喝辣的了。”

    一听说是抚台大人招兵,李友几个都很是心动。他们都是自郧阳卫里抽调到的郧阳参将营里的,现在被裁撤了,自然只能再回郧阳卫。可郧阳卫里什么情况他们清楚,哪怕就是给卫所的军官们当家丁,一年也拿不到几两银子。更多的,连妻儿都养不饱。

    “抚标营月饷多少?”李友问。

    “月饷一两,另加月粮六斗,这条件待遇,绝对丰厚,你找不到第二家去。”

    “刘大帅那边据说一月能拿二两呢。”李友的同伴小声道。

    这话一出,那人立即不高兴了,“那边高你去那边啊,可九头鸟要你么?再说了,九头鸟也不是人人二两的,新入营一样只有一两。”

    “我愿意跟抚台大人干!”李友定下决心,一月一两银子加上六斗月粮,只要真能拿到,这条件已经非常不错了。

    “好,兄弟叫什么名字,原来在哪营干的什么位置,擅长什么武艺?”招兵的人高兴的问道,“过来这边登记。”

    没一会,李友几个人都登记,并通过了考核,成了郧阳巡抚的标营士兵,李友甚至还被暂时委任为十二人的队总。

    李友成为队总之后,接到第一个任务,让他去招募本队的其余队员。

    “哎,抚台大人怎么一点安家银都不给啊?”李友的同伴王贵也被委了个队总之职,其它几个兄弟也都被委了伍长、队总之类的职务,他们都被要求在从前的队友里招募自己的队员。

    不过让他们有些小失望的是,加入抚标营后,居然没有半点的安家银子。

    “能继续当兵吃粮就不错了,你还要求这么多。何况只要咱们招齐了一队人,这队总自然就坐稳了,队总的月饷可是比普通士卒高出不少的。废话少说,咱们招人去吧。”

    九头鸟很快就发现了异常,他们裁撤遣散的郧阳兵,拿了银子出了校场,转身就被巡抚朱大典招过去了。

    刘钧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是摇了摇头,“随他去了,只要巡抚看中了就行。”

    最后被刘钧裁撤的五千余郧阳兵,一个不少的又都被朱大典给招募进了自己的抚标营。除了招募了这五千旧郧阳兵,朱大典还在继续树旗招兵,从附近源源不断的招募健壮青年入伍,很快,朱大典就招满了四个营。

    朱大典最后招募了四营一万两千人马,还超出了皇帝让他练的一万兵额。

    郧阳城中,原郧阳兵摇身一变成了抚标营,加上刘钧带来的六营兵马,一时间郧阳城内外汇集了十营兵马,超过三万大军。

    招满了四营抚标营,朱大典终于觉得胆气壮了几分,他派兵进驻宣和、迎薰、平理、拱辰四大城门,然后传话刘钧,让刘钧把他的镇标营移驻到城外去。(。)

第211章 为董小婉柳如是赎身() 
郧阳城很大,城池十里合围,三里穿心,连东西两关,长达五里。城垛三千六百,东西南北依将分建宣和门等四大门三小门,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房屋鳞次栉比。

    整个郧阳城呈现的是一个椭圆形,城中有大街小巷七十二条,并不是常见的十字街道,而多是丁字街,就是断头街。而郧阳最有名的街道还是河街,沿着郧阳五里码头而建,船、港、商一体的河街,店铺林立,沿码头密布,形成前街后港的格局,大量的商人会馆在汉江北岸建立,既有陕西、福建等大量商人会馆,也有许多船工纤夫们自建的船帮会馆。

    城中的那些街道的丁字路口大多建有土地庙,少数没庙的也都立有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字样的大石碑。

    五里长街,布匹、百货、杂货店比邻相接,石板铺成的街道上,米酒、粽子、糊辣汤、酸浆面、火烧馍、三合汤等浓香扑鼻!

    刘钧带着李春江和陈贞慧等一群公子们在街道上漫步,随行的还有董小婉等不少丽人。在八月初刚过去的秋试里,复社取得了令人震奋的胜利,凭借着复社越来越强的影响力,这次复社在秋试中也是大放异彩,仅南直隶一省的秋试,就有六十余人高中举人。

    原来复社四公子中只有方以智是举人,其余三人都只是秀才,且多考过数次不中。而这次秋试,侯方域、冒襄、陈贞慧等都一举进举。

    此次秋试还有一个大好消息,那就是刘钧的三弟刘键也一路高歌猛进,县试府试院试皆连过关,然后科试乡试再次奏捷,一举连中秀才、举人。

    除了他们外,李长庚的两个儿子还有刘家、梅家等一些麻城大族子弟这次也还有七人中举,可以说创造了麻城科举史上的一次记录。刘钧为自己的兄弟高兴之余,也差不多能明白一个情况,那就是如今的科举。其实跟主考官有莫大关系。

    这次在江南主持乡试的诸省考官,据说都是东林党或者是江南官员为主,尤其是跟复社关系不错,因此他们的考题对江南考生很用利。而在最后录取之时,也是如此。虽然这还算不得做弊,但确实已经是大大倾向于许多复社的考生。

    一众新进举人们个个神采飞扬,意气风发,这次结伴前来郧阳会见刘钧。

    李春江望着滔滔汉江水。感叹的道,“郧阳,鄂之屏障,豫之门户,陕之咽喉,蜀之外局。汉江也是自古就是黄金水道,而郧阳可当之无愧黄金码头。川鄂豫陕各类特产均在此云集,继业坐镇此处,确可稳定半边天。”

    刘钧点了点头,郧阳之繁华富裕是让人惊叹的。汉江在此时大明,就相当于一条帝国的大动脉,汉江黄金水道,一年的流量比黄河还大,沟通南北东西,三千里水道确实发挥了无比的作用。

    “据说,三千里汉江上,光是跑船拉纤的船工纤夫就足有五十万之众。”刘键今年还不到十六,只是一个少年,一脸稚嫩。可却已经高中了举人,因此也如大人一般的站在大哥身边。他还对一路上乘船上来时见到的那些船只,船工、纤夫们印象深刻。

    “前面是郧阳本地最有名的一家三合汤店,他们家最有名的是百年老汤。精选牛骨,一锅汤熬了百余年,自郧阳设府这家店就开了,一直到如今,代代相传。有句话说的好叫,天下香客朝武当 必吃万历三合汤。”

    “一碗正宗的三合汤中含有本地的红薯粉、肉片以及碗中的几个小饺子。大家来了郧阳。可不能不吃这道本地风味小吃。”刘钧带着一众人进入百年老店内。

    上楼的时候,李春江挨着刘钧走在一起,低声道,“继业,那件事情你考虑的如何了?”

    李春江所提的事情,正是复社一行人前来最重要的一个目的。他们来找刘钧筹款来了,而且一开口就要十万两银子。

    复社之前正筹划着要推周延儒复位,重进内阁,再做首辅。这次杨嗣昌失宠,上呈辞职,皇帝已经正式同意。随着杨嗣昌的离开内阁,现任内阁首辅薛国观也便势单力孤起来,周延儒入阁之事也便有了更好的机会。

    不过虽然周延儒曾经做过首辅,现在形势也不错,又有复社为之奔走推动,但要想完成这一目标,还得有几个最关键的步子要走,其中有一个就是得重金去贿赂曹化淳、王承恩这两个宫中最权重的太监,另外还得花钱行贿其它一些重要朝中大臣,为周延儒说话。

    复社与东林党有个极大的区别,东林党主要是朝中官员而且还多是高官。而复社则主要都是士子,还大多是些只有秀才功名的士子。复社要行贿,就得筹款,而且还不能弄的声势太大,得低调而行。

    而他们想到了一个很好的筹款对象,同是复社一员的刘钧。

    复社准备向曹化淳和王承恩各行贿五万两银子,然后向其它的官员行贿五万两。现在复社自己已经筹集了不少银子,但依然远不够十五万两。

    刘钧也不由的苦笑,他当初加入复社,当然也是看中这个团体的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可现在,他晋升镇南侯,官任郧阳总兵,一时间,倒成了上万复社成员中,官职爵位最高的了。

    特别是刘钧刚搞了一个盐场后,大家都觉得刘钧成百万富翁了。其实刘钧想说,我真没钱,虽然刚进了一大笔,可这边进那边出,钱都有了用处。

    但复社的要求,刘钧也不得不仔细考虑。复社想推周延儒复相,这事情若能成功,应当来说还是有极大的利益的,不单对复社一众人有利,对刘钧也一样有利。若有一个首辅在朝,那么刘钧在地方就能越发的放的开手了。

    不管刘钧现在犹豫的是,如果这笔钱自己来出,那为什么要把钱交给复社去运作呢,为何不自己直接运作?如果自己直接把钱送给曹化淳和王承恩这两个大太监,那岂不是更好?

    如果直接给他们送钱,那么刘钧开盐厂的事情应当就彻底的稳妥了。再不怕中途发生什么其它的事情。

    “公辑,这事情我仔细考虑过,钱我可以出,但我有另外的打算。一会我们再细谈。”

    李春江听到这话,笑着点头,“好。”

    大家一起上楼,店家先端上来一壶茶,茶只是普通的茶。一众人倒不是太在意。这时陈圆圆靠到刘钧身边轻声的道,“董姐姐遇到麻烦了,夫君能帮帮她吗?”

    “董姑娘有麻烦了,当然有冒公子全力出手相助的,哪轮的到我啊?”刘钧笑道。

    “这事,冒公子也力有不逮。”

    刘钧仔细听陈圆圆略说了一遍,才明白董小婉遇上什么麻烦了。原来冒襄中举之后,就想将董小婉正式赎身纳为妾,可结果却发现,董小婉的父亲这几年居然在暗地里用她的名号。在江陵借了大笔的银子,据说借单加起来都有三尺高。

    现在这些债主都找上门来,冒襄虽然家境也不错,可一时间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多少钱?”

    “董姐姐的赎身之资要五千两,而董姐姐父亲用她名义借下的外债多达一万五千多两。”

    两万多两银子,这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