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洪荒造化 >

第356章

洪荒造化-第356章

小说: 洪荒造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仲沉吟,饥不可行,乃命士卒:“向前去借他一顿饭,你等充饥。”

    众人向前观看,果然好个所在。怎见得,有赞为证赞曰:竹篱密密,茅屋重重。参天野树迎门。曲水溪桥映户。道傍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夕照西沉,处处山林喧鸟雀;晚烟出灶。条条道径转牛羊。正是那:食饱鸡豚眠屋角,醉酣邻叟唱歌来。

    话说军士来至庄前,问:“里面有人么?”

    庄内忽然走出一位老叟,见是些残败军卒。忙问:“众位至小庄有何公干?”

    士卒忙道;“吾等非是别人。乃是跟成汤闻太师老爷,因奉敕伐周,与姜尚交兵,失机而回;借你一饭充饥,后必有补。”

    那老人听罢,忙道:“快请太师老爷来。”

    众军士回去,禀闻仲道:“前有一老人,专请老爷。”

    闻仲缓步行至庄前。老人忙倒身下拜。口称:“太师,小民有失迎迓。望乞恕罪。”

    闻仲也是以礼相答。老人忙躬身迎请闻仲里面坐。闻仲随之进里面坐下。老人急收拾饭,摆将出来。闻仲用了一餐,方收拾饭与众士卒吃了。歇宿一宵。

    次日,闻仲辞老叟,问道:“你们姓甚么?昨日搅扰你家,久后好来谢你。”

    老人道:“小民姓李,名吉。”

    闻仲吩咐左右记了。离了此间,闻仲同些士卒望青龙关大路而来,不觉迷踪失径。闻仲命军士站住,观看东、南、西、北。忽听林中伐木之声,见一樵夫,遂忙令士卒,向前问那樵子。士卒向前问道:“樵夫,借问你一声。”

    樵夫弃斧在地,上前躬身,口称:“列位有何事呼唤?”

    士卒法搜:“我等是奉敕征西的;如今要往青龙关去。借问那条路近些?”

    樵夫用手一指,“往西南上不过十五里,过白鹤墩,乃是青龙关大路。”

    士卒谢了樵夫,来报与闻仲。闻仲遂忙命众人往西行,迤逦望前而走;不知道这樵夫乃是杨戬变化的,指闻太师往绝龙岭而来。

    且说闻仲行过有二十里,看看至绝龙岭来。好险峻!但见:巍巍峻岭,崒嵂峰峦。溪深涧陡,石梁桥天生险恶;壁峭崖悬,虎头石长就雄威。奇松怪柏若龙蟠;碧落丹枫如翠盖。云迷雾障,山巅直透九重霄;瀑布奔流,潺湲一泻千百里。真个是鸦雀难飞,漫道是人行避迹。烟岚障目,采药仙童怕险;荆榛塞野,打柴樵子难行。胡羊野马似穿梭,狡兔山牛如布阵。正是:草迷四野有精灵,奇险惊人多恶兽。

    话说闻仲行至绝龙岭,方欲进岭,见山势险峻,心下其是疑惑。猛抬头,见一道人穿水合道服,认的是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闻仲慌忙上前问曰:“道兄在此何干?”

    云中子道:“贫道奉燃灯命,在此候兄多时。此处是绝龙岭,你逢绝地,何不归降?”闻仲不由大笑道:“云中子,你把我闻仲当作稚子婴儿。怎言吾逢绝地,以此欺吾。你我莫非五行之术,在道通知。你今如此戏我,看你有何法治我!”

    云中子道:“你敢到这个所在来?”

    闻仲不以为意,向着云中子所指之处走去。云中子用手发雷,平地下长出八根通天神火柱,高有三丈余,长圆有丈余,按八卦方位:乾、坎、艮、震、巽、离、坤、兑。闻仲站立当中,大呼道:“你有何术,用此柱困我?”

    云中子发手雷鸣,将此柱震开,每一根柱内现出四十九条火龙,烈焰飞腾。

    闻仲大笑道:“离地之精,人人会遁;火中之术,个个皆能。此术焉敢欺吾!”

    掐定避火诀,闻仲站于里面,在火内大呼道:“云中子!你的道术也只如此!吾不久居,我去也!”

    闻仲说着将身子往上一升,驾遁光欲走。却不知云中子预将燃灯道人紫金钵盂磕住,浑如一盖盖定。闻仲那里得知,往上一冲,把九云烈焰冠撞落尘埃,青丝发俱披下。闻仲大叫一声,跌将下来。

    云中子在外面发雷。四处有霹雳之声,火势凶猛。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有清福神祇用百灵幡来引太师。

    闻仲忠心不灭,一点真灵借风径至朝歌,来见纣王,申诉其情。

    此时纣王正在鹿台与妲己饮酒,不觉一阵昏沉,伏几而卧。忽见闻仲立于旁边,谏道:“老臣奉敕西征。屡战失利,枉劳无功,今已绝于西土。愿陛下勤修仁政。求贤辅国;毋肆荒淫,浊乱朝政;毋以祖宗社稷为不足重,人言不足信,天命不足畏。企反前愆。庶可挽回。老臣欲再诉深情,恐难进封神台耳。臣去也!”

    闻仲说完径往封神台来。柏鉴引进其魂,安于台内。

    且说纣王猛然惊醒道:“怪哉!异哉!”

    一旁妲己不由美眸微闪淡笑问道:“陛下有何惊异?”

    纣王把梦中事说了一遍。妲己顿时笑道:“梦由心作。贱妾常闻陛下忧虑闻太师西征,故此有这个警兆。料闻太师岂是失机之士。”

    纣王一听不由松了口气的点头道:“美人之言是矣。”

    且说姜尚收兵,众门人都来报功。云中子收了神火柱,与燃灯二人各自回山去。

    。。。

    再讲申公豹知闻太师绝龙岭身亡,暗叹不已;往五岳三山,寻访仙客伐西岐。为闻仲报仇。一日游至夹龙山飞龙洞,跨虎飞来。忽见山崖上一小童儿跳耍。申公豹下虎来看,此童儿却是一个矮子:身不过四尺,面如土色。

    申公豹不由道:“那童儿,你是那家的?”

    土行孙见一道人叫他,不敢怠慢,忙上前施礼道:“老师那里来?”

    申公豹则是笑道:“我往海岛来。”

    土行孙不禁神色一动:“老师是截教,是阐教?”

    申公豹则道:“是阐教。”

    土行孙不由面露喜色道:“不想是吾师叔,弟子见过。”

    申公豹好奇笑问:“你师是谁?你叫甚名字?”

    土行孙答道:“我师父是惧留孙。弟子叫做土行孙。”

    申公豹又问道:“你学艺多少年了?”

    土行孙答道:“学艺百载。”

    申公豹一听不禁目光微闪的摇头道:“我看你不能了道成仙,只好修个人间富贵。”

    土行孙顿时不解好奇问道:“怎样是人间富贵?”

    申公豹遂道:“据我看,你只好披蟒腰玉,受享君王富贵。”

    土行孙听的目光一亮,一阵心动,不禁忙问:“不知怎么才能如此?”

    申公豹忙笑道:“你肯下山,我修书荐你,咫尺成功。”

    土行孙顿时忙问:“老师指我往那里去?”

    申公豹略微沉吟道:“荐你往三山关邓九公处去,大事可成。”

    土行孙忙拱手谢道:“弟子若得寸进,感恩非浅。”

    申公豹却是笑问:“你胸中有何本事?”

    土行孙不由挺胸道:“弟子善能地行千里。”

    申公豹一听不由目光微亮的忙道:“你用个我瞧。”

    土行孙把身子一扭,即时不见。申公豹大喜,忽见土行孙往土里钻上来,不由忙道:“你师父有捆仙绳,你要去取来,也成的功。”

    土行孙点头应了:“多谢师叔提点,我知道了。”

    土行孙盗了师父惧留孙的捆仙绳,五壶丹药,径往三山关来。

    。。。

    且说当日绝龙岭逃回军士进汜水关,报与韩荣,说知闻仲死于绝龙岭,韩荣大惊之下忙修表报进朝歌。有微子看报,忙进偏殿,见纣王行礼称“臣”。

    纣王不禁皱眉道:“朕无旨,皇伯有何奏章?”

    微子把闻仲的事奏启一遍。纣王大惊:“孤数日前,恍惚之中明明见闻太师在鹿台奏朕,言在绝龙岭失利;今日果然如此!”

    纣王着实伤感彷徨,转而问左右文武道:“太师新亡,点哪一员官,定要把姜尚拿解朝歌,与太师报仇。”

    众官共议未决;有上大夫金胜出班奏道:“三山关总兵官邓九公,前日大破南伯侯鄂顺,屡建大功;若破西岐,非此人不克成功。”

    纣王听的点头传旨:“速发白旄、黄钺。得专征伐。差官即往,星夜不许停留。”

    使命官王贞,持诏往三山关来。一路上马行如箭,心去如飞,秋光正好,和暖堪行。怎见得:千山水落芦花碎,几树风扬红叶醉。路途烟雨故人稀,黄菊芬菲山色丽,水寒荷破人憔悴。白蘋红蓼满江干。落霞孤鹜长空坠。依稀黯淡野云飞,玄鸟云,宾鸿至。嘹嘹呖呖惊人寐。

    话说天使所过府、州、县、司,不止一日。其日到了三山关,驿内安歇。次日,到邓九公帅府前。邓九公同诸将等焚香接旨。开读。诏曰:“天子征伐。原为诛逆救民。大将专阃外之寄,正代天行拯溺之权。兹尔元戎邓九公,累功三山关,严出入之防,边烽无警;退鄂顺之反叛,奏捷甚速;懋绩大焉。今姬发不道,纳亡招叛,大肆猖獗。朕累勤问罪之师。彼反抗军而树敌;致王师累辱。大损国威,深为不法。朕心恶之。特敕尔前去,用心料理,相机进剿;务擒首恶,解阙献俘,以正国典。朕决不惜茅土,以酬有功。尔其钦哉,毋负朕托重至意。故兹尔诏。”

    邓九公读毕,招待天使,等候交代。王贞道:“新总兵孔宣就到。”

    “哦?孔将军?”邓九公一听不由露出意外惊喜之色。要知道,邓九公这三山关总兵的位子,便是从孔宣手中接过。而孔宣却是之前因事辞官,不想如今却又出山赴任。

    说起来,孔宣对邓九公还有过指点之恩!尤其是因为孔宣的介绍,使得其女儿邓婵玉拜得名师,更是赐予邓婵玉一件异宝五光石,端的神异。若不是靠着女儿邓婵玉手中五光石之助,邓九公也难以那么轻易打败南伯候鄂顺啊!

    不一日,孔宣已到。一身黄金甲,鲜红如火的战袍的孔宣,带着两个分别身穿银甲与黑甲的少年将军,便是朗笑来到了三山关总兵府。

    邓九公亲自带着女儿邓婵玉出迎,看到孔宣不禁感慨一笑道:“孔兄,不想多年不见,你依旧是丰神俊朗,不减当年,小弟却是快垂垂老矣了。”

    “师伯!”一旁邓婵玉则是面带崇拜之色的美眸看向孔宣恭敬上前施礼。

    看到邓婵玉的孔宣,也是不禁笑道:“好啊!女大十八变!丫头,真是越长越漂亮了啊!不知道以后,要便宜哪家小子啊?”

    “师伯!”邓婵玉一听顿时俏脸泛红的娇嗔道。

    一旁邓九公不由一笑,目光却是略显好奇的多看了眼孔宣身后的两个看起来都是俊朗不凡的少年将军。

    孔宣见状不由淡笑介绍道:“邓兄,他们乃是我的两位小徒洪锦、商洪!”

    “孔兄,快请进,咱们里面细谈!”恍然点头,称了声少年英才,转而邓九公便是含笑热情的请孔宣进府。

    邓九公和孔宣老友重逢,自是一番叙旧,后才交代三山关事务,点将祭旗,准备次日起兵。忽闻报:“有一矮子来下书。”

    邓九公有些意外,但还是令进帅府。见来人身不过四五尺长,至滴水檐前行礼,将书呈上。邓九公拆书,观看来书,知申公豹所荐,乃是“土行孙效劳麾下”。邓九公见土行孙人物不好,“欲待不留,恐申国师见怪;若要用他,不成规矩。。”沉吟良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