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正德五十年 >

第251章

正德五十年-第251章

小说: 正德五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领互相看了两眼,这才是纷纷乱糟糟的说道:“阿敏大人,咱们都听你的!”

而这时候,城头上面的情况已经是变得越发的危急。

因为在这个时刻,在远处观看城头情形的徐鹏举等人,也感觉到了这一机会,城头女真守军的不畏伤亡,拼死做战,已经带给他极大的震惊和恐怖。传言女真士卒骁勇善战,悍不畏死,果真是名不虚传。这也让他意识到,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攻下城池来的话,再想有所作为,就要付出极为惨烈的代价,所以他又是派出亲信家将跑马通知六卫的高级将领军官,让他们督促部下,拼死强攻,务必要再接再厉,一战而破城。

在他的严令之下,大明将士越发的奋勇杀敌,城墙上下,黑压压密密麻麻的大明将士,拼命向着城头涌去,此时此刻,也顾不得什么阵形地利,甚至蜂拥一处,一人跌下,往往十人又争先向前。

在这样凌厉的攻击下,城头的女真士卒,已经是慢慢的有点儿撑不住劲儿了。

坏消息也不断的传到了阿敏的耳中。

至今为止,女真士卒已经伤亡超过两千,千户战死一人,百户十三人,其它中下级军官战死战伤者无数。

喜申卫,在大明将士这狂猛浪潮的冲击下,已经是摇摇欲坠。

说一句实话,这一次的北征军攻城一战,相当的不具有东方的特色。

只用人命去硬填,那是西方人才会干的蠢事儿,而在城防领域已经发展到一个巅峰的东方,最坚固的盾的出现也意味着最坚固的矛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额工程器械层出不穷,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而大明朝作为东方中央之国,最为富庶强大,机械也是最强悍多种多样的一个国度,拥有着完整的攻城理论体系和复杂的机械。

但是今天,大明北征军没有撞车,没有高过城墙,超过十五丈高度的箭塔,也没有掩护步兵前进的鹅车,没有巨大的可容纳数百人上面覆盖着厚厚的湿土,床子弩也无法射穿的六层吕公车,更没有那种巨箭足足有大树粗细,威力无比的攻城巨弩,甚至连必要威慑的投石机都没有。

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最简单的蚁附登城法和用人命不断去填的愚蠢。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取得这般巨大的成果,几乎把女真逼入了绝境,和六卫这些精锐的战斗素质是分不开的。从巳时中战至现在接近午时,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大明几乎已经可以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第三四零章铁浮屠!

尽管阿敏已经利用喜申卫的特殊地形条件,逼得大明军队不得不只攻击南边这一道城墙,从而把自身的人数劣势缩减到了最小,但是大明军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依旧是强攻而上。

“第二队上吧!”阿敏沉声命令道。

在城墙下面休息的第二队听到命令,也是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顺着奔马道跑上了城墙。

这六千新生力量的投入,立刻暂时扭转了城墙上的局面,六千骁勇的女真战士,分成一队一队的对大明将士占据的城墙段进行冲击,在他们的冲击下,很快那些占据了城墙的明军士卒便是被都赶了下去。

很快,城墙上大明将士占据的地段便是只剩下了一段五六十米长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明军几乎已经把城墙两边打通,把女真兵完全挤压到靠近内城墙的一点儿区域内。而且在这段城墙的两侧,明军已经利用双方战死士卒的尸体,构建成了一道简单的防线,女真士卒无论如何进攻,都是无法把盘踞在这里的千余名明军士兵给赶下去。

在这里,大明将士源源不断的涌了上来。

这里,立刻成了对喜申卫最大的威胁。

“让铁浮屠上吧!”

看到自己连第二队都投入了依旧无法将所有的明军清除下去,阿敏也是没有想到,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下达了让铁浮屠上前的命令。

一听这话,额勒和泽立刻兴奋起来,他大声的应道:“阿敏,你放心吧,我一定带领铁浮屠把这些汉狗子给赶下去!”

说罢,便是兴冲冲的进了城楼,很快,又是从里面大踏步的出来,只不过他的身后,却是跟着一队队的士兵。这些士兵和一般的女真士卒打扮浑然不同,他们全身上下都是被厚厚的黑色重甲包裹着。这些重甲不像是中土这边的鱼鳞甲等传统的甲胄样式,反而是更接近于西方的板甲。都是用一大块一大块的钢板砸成的,看上去厚重无比,胸甲、肩甲、腿甲、铁靴子、铁手套。头盔也就是所谓的兜鍪,一应俱全。整个人都是被厚厚的钢铁包裹着,看上去像是一个个的钢铁罐头一般,只露出两只眼睛。

他们带着铁手套的手中,持着的是长柄大斧,斧面跟脸盆一般大小,斧背很是厚重,锋刃冒着幽幽冷厉的寒光,看上去锋锐无比。

他们身上的重甲,再加上手中的大斧武器,至少要有百多斤重!

而且更为怪异的是,他们每个人之间,都是用粗大的铁链互相连接着的。

看到他们出来,本来拥挤成一团的女真士兵都是自发的让开了一条道路,让这些数量大约在五百左右的钢铁罐头鱼贯而过,钢铁罐头门沉默着,只是举着大斧随在额勒和泽身边向着那一片依旧被明军控制的城墙攻过去。

这些钢铁罐头一般的女真士卒,自然便是铁浮屠了。

几十年前,建州卫指挥使完颜陈和尚率领三姓女真独立,自称女真大汗。

这位完颜陈和尚大汗所谋甚大,志向高远,一心想要南攻明廷,回复昔日祖上的荣光——他是当初那个建立了赫赫大金国,将赵宋的中原花花江山给打得粉碎的女真黄金家族的后裔。当初完颜部并不是左右的族人都去了汴梁,去了中原,依旧是有许多的完颜部族人留在了这万里白山黑水之间,当完颜部的其他人都被蒙古铁骑给杀了个精光的时候,他们侥幸逃脱了一条性命,只是从此之后又沉寂下来,重新回归了原始,过上了渔猎的生活。

在完颜陈和尚之前,他们家族为了避祸,都是隐姓埋名的,而到了他这一代,为了彰显自己血统的高贵,不但恢复了自己的姓氏,更是给自己起了一个金国最后一个百战大将的名字。

一心想要回复祖辈的荣光,完颜陈和尚行事也是往那些老祖宗上靠拢,在女真立国之后,历次南侵,掳掠了不少的汉人,其中工匠也很不在少数。女真所占据的松花江以北之地,虽然苦寒,但是土地却是肥沃,而且各种矿产也是极为的丰富,煤铁矿藏极多,而且都是埋藏浅,利于开采的富矿。完颜陈和尚专门仿照大明设立了军器局,专门司职铁矿的开采冶炼工作。

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已成规模,女真是北地四国之中唯一一个不需要依赖大明来进口铁锅,盐巴等器具的国度。

这也是女真甲胄兵器并不弱于大明的一个原因。

而完颜陈和尚既然要立志重新金国的光辉,有两样东西是不可少的。

他下令三姓女真之中,每一族各自遴选两千名精锐果敢,骁勇善战的百战精锐,集中到汗廷,成立了自己的禁卫军——铁浮屠和拐子马。

铁浮屠是重装步兵,拐子马是重型骑兵。

这两个兵种,都是仿着当日的金国建立的。

许多后人都以为铁浮屠是重骑兵,实际上并未如此,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误论调,是因为来源于宋史的记载——《宋史》记载,金军以皮绳将甲士铁骑相连,用以攻坚冲阵,号称“铁浮图”“拐子马”,所向无敌,后为宋将刘锜、岳飞以长刀、大斧所败。

只是,这个论调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是被人破掉了。

破掉的不是别人,正是女真人的后裔,乾隆。这位自称十全武功,十全老人的高产诗人,一辈子写了十多万首诗,虽然写诗的质量不高,但是在骑射上还是很有些水准的。在编纂《御批通鉴辑览》时,他很尖锐的指出:“北人使马,唯以控纵便捷为主。若三马联络,马力既有参差,势必此前彼却;而三人相连,或勇怯不齐,勇者且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况兀术战阵素娴,……岂肯羁绊己马以受制于人?此或彼时列队齐进,所向披靡,宋人见其势不可当,遂从而妄加之名目耳。”

这段话对旧说的批驳,可谓切中要害,很有说服力,是以之后对于铁浮屠的猜测,便是盖棺定论了。

实际上,铁浮屠便是重型步兵,中间确实是用铁索相连的,这是为了保持阵型,增强防护力,铁链用在步兵上,确实是可以的,因为人是情绪可控性的生物,维持一定的步幅对他们并不难。但是骑兵就不行了,因为想要保持战马的步幅一致,实在是太难了,影响战马的因素太多了,有的时候,驭手一个轻微的动作,都可能导致战马减速或是加速,而若是真的三马相连,那一匹战马完蛋,岂不是就害的另外两个都完了?

所以,拐子马才是重骑兵,而且也不是三马相连,只是人马皆批重甲而已。

自古以来,重步兵和重骑兵都是极为烧钱的兵种,便是富庶强盛的中原民族,想要武装起来也是不易,北地的少数民族从来都是不缺高大矫健的战马,不缺英勇善战的战士,但是缺少装备。而完颜陈和尚若不是有相当厚实的积攒,也武装不起这两支部队来。

金国时候的铁浮屠和拐子马都是批两层步人重甲,防护力极为的强悍,浑身插满羽箭也是混若无事。完颜陈和尚从舶来的西方传教士那里吸取了经验,改鱼鳞甲为板甲,这些铁浮屠战士身上的重甲都是类似于西方的板甲,重达六十斤——不要以为这个重量很吓人,大宋当初一套制式步人甲的重量是高宗皇帝赵构钦定的五十九斤六两!两层步人甲多重?一百二十斤了!

跟几百年前的前辈们相比,这些铁浮屠的负重大大减轻了,加上手中的大斧也不过是一百二十斤而已,机动能力大大提升,而防御力却并没有下降。板甲的防御力,毕竟是冷兵器时代公认的天下第一。

铁浮屠和拐子马都是女真大汗的禁卫军,他们平素都是驻扎在女真汗廷所在的黑龙江畔的那一大片丰茂草原上,但是刚毅大将军在大汗面前也是有些面子的,这一次完颜陈和尚特意把出身海西女真的两千铁浮屠和拐子马给派回来,交给刚毅统领。

而刚毅又是把五百铁浮屠分给了阿敏。

很快,占据那一段城墙的明军将士就发现,自己面前的敌人,换人了。

看到这些浑身都被厚重的钢甲包裹,像是一个个钢铁罐头一般的敌人挥舞着大斧沉默着向着这边冲来,大明将士的眼中无可避免的露出了一抹惊恐之色——这和胆量无关,是人类看到强敌之后的本能反应。

铁浮屠们高举着大斧,狠狠的杀进了剩余这些明军的阵列之中,明军也毫不畏惧的迎了上去,他们也是精锐,自然不会怕的。

一个明军士兵挥刀狠狠的斩向了面前一个女真铁浮屠,这个铁浮屠不闪不避,只是举起胳膊来一挡,任由腰刀重重的砍在了自己的上臂上,大明军器局督造的锋锐腰刀狠狠的斩在铁浮屠的胳膊上,但是却只是激起了一溜儿火星,在那厚厚的肩甲上留下了一道白痕而已。而铁浮屠的大斧,已经狠狠的落在了他的脑袋上,顿时是这明军士兵当头劈成两半,红的白的溅了他一身,这铁浮屠毫无损伤,他眼中露出嗜血的残酷光芒,又是扑向了另外一个明军。

大明将士们很快就发现,自己对面前的对手毫无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