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正德五十年 >

第242章

正德五十年-第242章

小说: 正德五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儿在山寨中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毁誉参半,不少年轻些的,都是赞同,说少当家的为了咱们甘冒奇险,若是真能把武毅军的本事学到手,咱们黑虎山壮大,称霸奴儿干绿林指日可待。有些老成的,却是都说,少当家的太过于冒险了,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如何?

董老虎心里头是颇为赞成的,不过终究也是放心不下自己儿子的安全,便拍了二锤子和老六两人前来山东,试图跟董三林拉上线儿。

两人一路奔波,好不容易赶到山东,没等上给董三林取得联系,便是被武毅军夜袭了居住的场所,若不是两人机灵,只怕早就被逮住了,两个人心中是那班主泄的密,都是恨得牙痒痒,却是终究不敢回去寻衅。

两人小心翼翼的逃了很远,等再摸回去的时候,却是得到了武毅军拔营起寨去了京城的消息,京城武毅军大营更是戒备森严,两个人根本摸不进去,只能是大眼儿瞪小眼儿。

不过好歹算是等到了武毅军全军北上,他们便一路跟随着,今儿个正在这儿休息,却是没想到,竟然被人给发现了!

“这帮狗入的武毅军,探哨怎么就放出来这么远?”二锤子一边低声暗骂,一边拔腿狂奔。

只是他那五短身材如何跑得过奔马?没一会儿,便是听到身后的马蹄声越来越是接近,然后下一刻,便是听到身后有人大喊:“这小子若是还跑,一箭射死了事儿!反正那个也逮住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啊?老六被逮住了?”二锤子听了立刻心里一颤,当即便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忽然双腿一软,整个人在地上滚了两圈儿,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高高举起双手,大喊道:“官兵爷爷,官兵爷爷,莫要追了,俺降了!俺降了!”

马蹄声止住了,二锤子翻了翻眼看看,便看到一个穿着棉甲的胖大汉子敲了敲腰间马刀,冲这自己笑嘻嘻道:“这位好汉,俺刚才是骗你的,不过,你那同伙儿,估计也差不多了!”

话音未落,相反方向的远处便是传来了一声惨叫,二锤子听的真切,正是老六的声音。

当二锤子被拎回来的时候,刚好也看到了那边有几个官兵夹着一个人过来了,正是老六,不过老六是被弩箭射穿了小腿才被俘的,血流如注。

二锤子低下头,不敢再看。

“大人,骑兵千户所的兄弟们过来回话,说是逮到了两个间隙!”

石大柱过来汇报的时候,连子宁正送走了广宁右屯卫的知府大人。

自从正德年的军制大改之后,关外之地便是实行军政分离制度,在正德朝之前,关外的各个卫所的长官,实际上都是军政民权一把抓。比如说广宁右屯卫的卫指挥使大人,既是广宁右屯卫上万官兵的长官,又是该地几万军户的地方牧民官儿。

这等类似于唐朝藩镇制度的卫所制度,若不是上面有文官儿提督,关外当时又是没有开发,十分贫瘠,迟早要出大乱子。

饶是如此,在连子宁那个时空,明朝末年,各大军阀也是无人能治,各个都是拥兵数万十数万,根本不听中央号令,崇祯帝那般酷烈的皇帝,文官儿一批批的杀,却是没能杀的了一个势大的武将。

刚好和明朝前期的情况相反。

从正德三十年开始,便是军政分开,各卫的指挥使只管官兵,官兵都是成为了职业军人,而原本那些要负责提供兵丁的军户,则是全部转为民户,就地分给土地,设立牧民流官儿管理。

虽然还是叫做广宁右屯卫的名字,但是实际上此时的广宁右屯卫已经发展成了一座拥有超过十万人口的大城——这在关内,只算是一个县城的规模,但是在关外,毕竟人烟稀少,便是设了一个府的级别。

第三三三章大凌河泮论春秋奸细

这广宁右屯卫的五品牧民官儿说起来跟连子宁还有些渊源——他跟戴章浦一般,都是正德三十七年己巳科的进士,不过却是三甲,起点低,注定了以后的路子也不好走,因此都快五十了,才是个五品知府。

有了这层渊源,照理说,连子宁路过贵地是应该去拜会他的,但是连子宁现在毕竞也是超品伯爵了,自然不能如此有份,因此只是遣了入去递拜帖,意思意思。却没想到,那位知府大人尽然亲自过来拜会了。

一番交谈才知道,连子宁才知道,原来这位大人,实在是让之前路过的大军给吓怕了。

三日之前,十余万大军路过此地,知府大人未来拜会,结果没想到,那位魏国公,竞然直接派入闯入知府衙门,把知府给绑来。然后在大营之中,点齐诸将,将这知府给押进来,责骂他为何自己早就已经行文地方,他竞然敢不来迎接,是不是瞧不起自己这个魏国公,瞧不起皇!

两顶大帽子扣下来,这位知府只好是告饶,魏国公却还是不依不饶,又是列出了几十条,就说是自己大军需要的各项物资,让这知府必须在一夜之间筹备妥当,要不然便参他一个不尊皇命,制肘北征之罪!

来回折腾了好一阵儿,把这个知府给弄得苦不堪言,知道得了有些人提点,送了毕生所积蓄五万两银子,徐鹏举才算作罢。

今日这知府一看拜帖,喝,来的又是一位伯爷,他可真是被吓破胆了,再一问,这位武毅伯爷今年才弱冠,如此少年得志,怎么能不遮奢猖狂?生怕再被逮住痛脚穿个小鞋儿勒索一番,这不赶紧就来了么?

却是没想到,这位武毅伯虽然年轻,也是不折不扣的少年得志,却是个知情达理的,待入接物也很客气,抡起辈分来,竞然是自己同年的子侄辈。

他便是很向连子宁倒了一番苦水。

连子宁正站在大凌河泮临风而望,他身边站着熊廷弼和江梨野奈。

这条大凌河,在明朝崇祯年之前,其名不显,但是在大明朝最后的那几年,却是一度成为了整个大明帝国朝野关注的焦点。

大凌河古称白狼水,辽代以后改称凌河大凌河,长有八百余里,大小支系纵横交错,主脉贯穿辽西,东南汇入渤海。大凌河乃是整个关外最为重要的河流之一,其沿流经过,山川壮丽,物产丰饶,舟辑之利,滋养之功,载在史籍。

曾经称霸北地一时的大辽国,其统治中心,便是在此地,而慕容家族建立的那短暂但是辉煌无比的三个燕朝,也是以大凌河为中心。

大凌河堪称是东北的“黄河”,乃是古代沟通关外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恒、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自古以来,九曲凌河就是一道风景长廊,尤其是凤凰山脚下,山环水绕,负阴抱阳,虎踞龙盘,素来为“福德之地”,慕容鲜卑曾在此修筑和龙宫和龙腾苑,引水入宫,宫阙壮丽华美,堪称当时北地第一。

现在连子宁所站立的河岸边,便是有一段断壁残垣,虽然已经是被战火烧得焦黑,但是那一人多长,雕琢的工工整整的大条石修建的基座,却还是能显出一些当日的繁华。

指着面前奔腾咆哮,白浪翻滚的大凌河,连子宁向一边的熊廷弼笑道:“廷弼,站在河边,有和感想?”

熊廷弼有些莫名其妙的,拱拱手,老老实实道:“回大人,唯见白浪翻滚,大河壮丽,其它,便再也没有其它了。”

连子宁哈哈一笑:“你倒是老实。”

他的声音低沉下来,神色间也变的有些渺远,他目光远望,穿过大凌河,看到了那关外的万里广袤平原。

连子宁轻轻问道:“廷弼,若是女真势大,我大明朝步步溃败,一直让入从松花江畔,打到这大凌河下,这个时候,给你十万兵,你能守得下来么?”

熊廷弼微微一愣,惊愕的看着连子宁,很是不明白,为何现如今大明朝如此势大,大人却是会问出这句话来?

若真是被入打到大凌河泮,整个关外那就是丢的差不多了,大明朝,岂不是也离完蛋差不多了?

他定了定神,却不敢问连子宁为何这样问,只是想了想,沉吟片刻,道:“回大人的话,属下才疏学浅,只想出了两条计策。”

连子宁挑了挑眉毛,饶有兴趣道:“愿闻其详。”

“标下不敢。”熊廷弼笑了笑,道:“标下只能想出两条计策日“实内固外”和“以夷攻夷”。”

连子宁道:“仔细说。”

熊廷弼道:“标下先说第一条,实内固外。”

“若是已经被女真打到了此处,定然是九边溃烂,边军不堪一击,既然如此,屯田制度定然也是被破坏殆尽。而以我大明朝如此之威势,假使东北会糜烂至此,那定然是朝中奸佞当道,朝廷无粮无饷,银子也发不下来,装备也运不过来,甚至连粮食都没得吃,所以士卒战斗力急剧下降。”

连子宁脸丝毫不变,心中却已经是一阵掩不住的震惊,这熊廷弼果然是不折不扣的大将之才,仅仅是凭借着自己说的这么寥寥几句话,就能推测出这么多来!

这和自己那个时空,这个末日皇朝最后的那十几年的情景,岂不正是一般无二?

这已经不是大将之才了,更应该被称为帅才才是!

熊廷弼继续道:“既然如此,则关外必然是无粮可用,无兵可征,不过,女真势大,以国朝百姓的习惯,定然是从关外大量逃回关内,因此必然是有大片大片已经开垦熟了的肥地。”

“是故,标下将具体进行三项策略,第一日军屯,第二日高筑墙,第三日整顿军纪。”

“既然标下手中有十万大军,这些壮劳力自然不能闲着,既然朝廷困顿,不能将银饷粮食运往关外,只好自己动手。十万壮劳力,战时备战,平时耕地,积两年之力,则可以开垦出至少五十万亩良田,数年时间,可得粮草至少五十万石,有了粮食,士卒吃得饱饭,才能说其它。”

“第二日高筑墙,女真既然能占据大凌河以东以北的所有关外之地,其势力当然已经是极为的庞大,单单靠十万兵,除非是全都是咱们武毅军这等训练有序的精兵再加精良的燧发枪、虎蹲炮等装备才能匹敌,但是显然不可能。所以标下要行此高筑墙之策,大凌河北岸低矮而南岸高峻,有险可依。若是在此南岸再建数百里长的坚城边墙,墩台百余座,以狼烟烽火攻守相望,则可以阻拦敌人。”

“第三日整肃军纪,在此种情景下,军心民心定然沦丧,军心不振,若是再有贪官污吏下其手,贪污军备军饷,则大事去矣。”

“此乃实内固外之计,而第二条,则是以夷制夷。”

“女真如此坐大,定然四处受敌,朵颜三卫,乃至于南边的朝鲜,定然都是对其又恨又怕,因此可以联络这两边势力,前后夹击,使其腹背受敌。”

熊廷弼恭谨的拱拱手,笑道:“大人,便是这些,标下说完了!”

连子宁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轻轻鼓起掌来,笑道:“廷弼阿,廷弼,本官这要好好的感谢白袍军阿!若不是他们,你又怎么会在本帅麾下效力!”

他重重的拍了拍熊廷弼的肩膀,大笑道:“让你做一个千户所的千户,当真是委屈你了,可恨现在本官手下只有这么一点儿入。若是本官有十万兵,定然把这十万兵,都交给你统领!你可是大将之才阿!”

熊廷弼只是谦虚:“标下不敢,大人过誉了。”

连子宁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这又怎么会是过誉?

说起来,熊廷弼和大凌河还是有着不解之缘的。

熊廷弼一声三次镇守辽东,第一次是万历三十六年巡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