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鸿钧之师 >

第223章

鸿钧之师-第223章

小说: 鸿钧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燃灯道人将破阵之法与太乙真人一说,两人一番合计,最后决定牺牲几名阐教的三代弟子,踩着他们的鲜血破掉十绝阵。

    接下来的大战,与历史毫无区别,在燃灯和太乙真人狠心的算计下,十天君被诛,十绝阵被破,而阐教也因此损失了十名三代弟子。当然,这损失的弟子中,是绝对不会有杨戬和哪咤之流的。

    杨戬,哪咤和雷震子等人,出身高贵,修为又是阐教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若非必要,绝对不能白白牺牲。若是让他们的师傅知道太乙真人存心让他们送死,其他金仙也不会饶了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破完十绝阵,诛杀了十天君,又大肆屠杀了商军十几万人马,尤不放手。擒贼先擒王,闻太师是商朝的中流砥柱,想要动摇大商的根本,闻太师此人不可留。

    太乙真人趁着闻太师兵败仓皇逃命的时候,于绝龙岭布置人马,请来云中子,炼制出通天神火柱,活活将闻仲炼死在阵中。

    可怜一代大将,空有满腔忠肝义胆,最后依旧难逃身陨之祸,躲不过杀劫临头。

    闻仲临死时,手恰避火诀,口念上清咒,呜呼悲呛嘶吼数声:“师傅!”就似垂死挣扎的老虎,虽死却不倒其一代雄风。这每一声凄厉的呼喊,闻之不禁令人肝肠寸断,心中难安。太多的不甘与怨气,纠缠在绝龙岭上空,尔后又化作一道黑风直奔金鳌岛去了。

    阐教的心狠手辣,不念同道情谊,终于激恼了截教教主通天圣人。更惹恼了闻仲的授业老师——金灵圣母。截教无论内门弟子还是外门弟子的高层,全部被惊动了,截教弟子的愤怒如泄了闸的洪水,再也制止不住。

    就在金灵圣母心疼弟子遭劫,在请示通天教主准备下山为闻仲报仇时,另一边却有人比金灵圣母更为心急,直接未获通天教主命令,就直奔下界去了。那人便是截教外门弟子首徒,在截教素有忠肝义胆,重情重义之称的赵公明。

    闻仲之死,不但在截教引起一番轩然大波,在朝歌同样引起朝廷动荡,满朝皆惊。

    连号称百战百胜,文韬武略满朝第一的闻太师都以身殉国,纵观朝歌上下,还有何人能抵挡得住西岐雄狮?一时间满朝文武百官,人人心惊,人人自危。亡国的阴影无形的压在众人头顶,挥之不散。

    这尤是其次,当务之急,闻太师一死,武成王叛逃,朝歌已无可用之将,接下来的战斗还有何人可用?

    堂堂大商,接下来该派何人挂帅抵御外敌?谁又有那个能力,又有那份本事抵抗西岐进犯?

    纣王头疼此事已经足足头疼了三天,自从听闻闻太师战死的消息,纣王也难得的告别了酒池肉林,声色犬马的昏庸生活,开始处理一些朝廷大事。三天来,纣王日日窝在御书房,处理前方军务,每每想起前方战事,想起朝歌无将可用的窘境,不觉甚是难受。

    “究竟派何人挂帅才好?”纣王痛苦的揉了揉眉心,重重的将奏折摔在案几上。“难道我堂堂大商,竟无可用之人?那满朝文武百官,难道全都是些酒囊饭袋?何人又可为寡人分忧?”

    “臣有本要奏!”御书房外响起一道谄媚的声音,纣王听得真切,乃是上大夫费仲之音。

    “宣!”纣王满脸威严,略带喜色的喝道。

    费仲闻言弯着腰,低着头,急急忙忙的跑进御书房。见到高坐御案的纣王,费仲纳头拜倒,口呼:“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纣王从御案后缓步步出来,挥手托起费仲,龙颜稍霁,道:“爱卿平身!你有何事要奏?”

    费仲平身低头垂手,恭敬的回道:“臣知大王心痛太师之死,又日日忧愁前方战事,特来为大王分忧!”

第468章 可怜的姜子牙() 
第437章可怜的姜子牙

    “哦?你不懂武术,不通术法,如何为孤王分忧?”纣王被费仲勾起了心中的烦恼事,斜眼扫了费仲一眼,直把费仲打量的后背生汗,心中发毛。

    费仲接口道:“闻太师为国捐躯,举国上下皆是哀声遍野。然而军不可一日无帅,西岐大军虎视眈眈,欲要犯上作乱,此风必须扼杀。臣今日特来向大王保荐一人,让此人领兵作战,平乱西岐,定可一举成功。”

    “哦?何人有此本事?难道此人兵法韬略,武术道法比闻太师还要精深?”纣王来了兴趣,催促道:“你且道来,此人是谁,有何本事!”

    “此人大王也曾见过,而且还御赐亲封其为护国国师!”费仲低头应道。

    “国师?莫非是姜尚姜子牙?”纣王闻言起先一愣,后来才想起,好像自己确乎曾经封过某人为国师。只是国师原本就是一个虚衔,无甚实权,加之时间一长,纣王竟将此事忘却了。若非费仲提起,纣王脑海里几乎已经对此人毫无印象。

    “正是此人!”

    “就他?不过区区一个糟老头,年纪不小,又有何本事可领兵出战?当年孤王是念在其为截教门人的份上,又略通几分术法才予以国师之衔,目的不过是彰显寡人求才若渴之心,可未想过有朝一日会重用此人。费仲,你莫不成是在戏弄寡人?”纣王皱着眉头,冷冷的盯着费仲说道。

    费仲的额头悄无声息的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细密汗滴。

    所谓伴君如伴虎,在国君手底下做事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今日看似风光无限,位极人臣。下一秒就有可能因为一句话说错,惹恼了君王,从而落个身首两处的下场。

    尤其是像费仲这种佞臣,需要时刻揣摩君上圣意,稍不留神揣摩失误,那下场可就极为难看。费仲此时开始有些后悔,不该在如今这种微妙时刻跑来进言。纯粹是吃饱了没事干,好日子过长了想自寻死路。

    “纵使借微臣百十个胆,微臣也不敢戏弄大王。”费仲噗通一下跪地,猛的磕了三个大道:“微臣对大王之忠心,可鉴日月,可表漫天神佛。大王,微臣是不忍大王日日愁眉深锁,才忍不住想为大王分忧。”

    “大王,想那西岐虎狼之师,狼子野心,又有那阐教仙人下山辅助,如今细数满朝文武百官,谁又能敌得过神仙中人?那姜尚虽已是垂暮之年,但其出身圣人大教,胸有韬略无数,精通道法,又有同门师兄弟扶持,可担重用!用之,可为大王解忧啊!”费仲偷偷的擦了一把额头的冷汗,硬着头皮继续进言。

    “唔……听你这样一说,也有几分道理!也罢,即刻宣姜尚觐见!”纣王略微沉吟,细细的品味了一番费仲话里之意,思来想去倒有几分道理,当下抱着死马权当活马医的心理,命费仲前去宣姜尚入朝觐见。

    可怜的姜尚,此时浑然不知自己即将被推上风口浪尖,还在推着一台老掉牙的磨石,像一头勤奋的老驴一般拼命的推着转盘磨豆粉。在石磨口边,坐着一名满身横肉,年约五十多岁的农村打扮老妇女在喂着豆子。那老妇女一边喂着豆子,嘴里一边不停的唠叨:“你个老不死的东西加把劲,晌午干不完活,我们都去喝西北风去!”

    听这口气,那老妇女貌似是姜尚的妻室,不然别人也没有这种资格这般大大咧咧去吆喝姜子牙了。只是那老娘们也不知道心疼姜子牙,也不看看姜子牙如今已是七十有三的垂老暮年之人,不用道法又如何能推得动着粗厚重笨的石磨。

    “老娘也不知前世做了什么孽,这辈子会摊上你这么个老东西。当初你大哥说的多好听,说你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天上地下鲜少你不知的。还说你是当朝国师,位居人臣,享朝廷之俸禄。老娘原本听着心喜,以为跟着你这辈子算是享福了,也是瞎了眼,未调查清楚便嫁了你。谁知道全都是狗屁,你学问好不好老娘不知道,老娘只知道跟着你现在吃完上顿愁下顿,日子过的没有个安生。”

    “学问好能当饭吃?要真能当饭吃,老娘也不至于跟你挨饿!你不是什么国师么,为何从来不见有官员前来找你?为何从来不见你领取过朝廷俸禄?”

    老妇人越说越激动,到最后已经是破口大骂,口沫横飞,直把可怜的姜尚骂的狗血淋头,无奈的摇摇头叹了口气。

    姜尚自下了金鳌岛后,应通天教主之命入了朝歌,可惜时运不济,虽然最后被封了个所谓的国师,却不过只是个虚衔,并无大展胸中所学的机会。姜子牙大失所望,无奈之下离开了朝歌,去投靠了自己的结义大哥。在结义大哥宋庄主的极力撮合之下,娶了一房妻室马氏。

    然而姜子牙三十多岁上山修道,在金鳌岛可不用担心所谓的衣食住行,所以空学有满腹才华,玄门道法,但是连最基本的赚钱养家之术也忘却了。

    原本姜子牙只要愿意,完全可以依靠道法点石成金,也不至于担忧日常开销。可偏偏姜子牙是个死脑筋,老学究,本事不大骨气不小,非要想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努力赚钱养家。这倒好,做什么生意就亏什么生意,最后下来钱没赚到,连带的惹来了老婆马氏的不满。

    早晚三顿臭骂,吃的少,干的活多,这就是姜子牙如今的生活。不过还好,无论日子多苦,姜子牙始终未丧失自己的信念,始终没有放下胸中的抱负。

    因为他坚信,自己的老师——通天圣人,既然说了自己能成就一番大事,可享人间富贵,最后就一定可以。

    果然,姜子牙终于守得云开见日月,苦日子熬到头了。

    就在马氏不停咒骂,骂的姜子牙抬不起头时,破旧的大门突然被人拍的震天响。门外也响起阵阵吆喝声,仿似官衙来人了。

    “干什么的,吵什么吵?”马氏就是个泼妇个性,听着一阵心烦,将手中的簸箕一扔,边骂边去开门。

第469章 姜子牙领兵出征() 
第438章姜子牙领兵出征

    “请问国师在吗?我等奉吾王之命,特来请国师入朝觐见!”马氏打开大门,门口站着一排精壮的兵士,人人腰跨寒兵,身披锁子甲,金戈铁马之气扑面而来。

    马氏何曾见过如此阵仗,嚣张的气焰一下子焉了,吓的畏畏缩缩,双腿双脚控制不住的大打哆嗦,道:“这……这里……没……没有你们要找的国师,各位军……军爷找错地方了!”

    领头将军浓眉朝上一扬,狐疑的左右四顾几眼,确信自己等人要找之人就是居住此地。道:“根据军部大人情报,此地就是姜尚国师潜居之地,我等按照军部指示而来,断无寻错的道理!大娘莫要捉弄我等,还是将国师请出来吧!”

    马氏闻言肥胖的身躯抖动了一下,满面震惊的问道:“军爷说国师是谁?”

    将军渐渐的有些不耐烦,但是估摸不到马氏与姜尚的关系,也不敢得罪。在朝做官最重要的便是左右逢源,天知道得罪了马氏会不会遭来姜尚的报复,搞不好仕途从此断绝。所以那将军尽管心里是极其的不耐,但是面上却依旧保持着一副比较和善的神色,道:“当朝国师,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不知大娘可认识否?”

    马氏更惊讶了,脸色一会惊,尔后又忽然大喜,颤抖着手甩开肥肥的肩膀猛的撒腿往回跑,边跑边大声吆喝着:“姜尚,姜尚,外面有人找你!”

    马氏这个吃惊可着实不小,原本只当这辈子就这么过了,哪里还敢奢谈国师夫人的美梦,方才都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