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鸿钧之师 >

第153章

鸿钧之师-第153章

小说: 鸿钧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他想推倒天地规则,自定乾坤?”昊天愁眉苦苦的猜测曹小龙的意图,直想的头都大了,依旧毫无头绪,曹小龙所图又哪里是昊天一介童子可以猜测得出的。

    “不管了,既然现在已经站在同一阵线,管他图谋什么,我只管做好我的天庭之主便是,还是早日参悟透鸿蒙紫气,尽早超脱而出,元神不灭才是正理!”昊天想来想去不得要领,最后只得将这些念头放置一边。

    天庭有了盘龙山弟子的加入,实力如坐火箭一般暴涨无数倍,昊天这三界之尊的位置终于坐实在了,心里也踏实了不少,每日除了处理一下天地事物之外,就是炼化鸿蒙紫气,做成圣之梦,再或者与瑶池圣母行行鱼水之欢,合籍双修,日子慢慢的过的甚是惬意的紧。

    天庭安定,则世间慢慢的也安定下来,周天星辰有人管,四海龙王接天庭谕旨定时行云布雨,三界妖孽作乱有强兵征缴,一切一切都慢慢的步入了正轨。人族也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越来越快,大兴之势势不可挡。

第337章 江山多变() 
第358章江山多变

    伏羲得成圣皇道时将人皇之位传至神农氏。神农氏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大力发展农耕,又便尝百草,最后系统的整理出关于医治人体疾病的各类草药,按图索骥,装订成册,就是传诵千世的《神农百草经》神农氏在位期间,娶妻清丘山狐族族长听訞娘娘,诞下一女,是为精卫。精卫贪玩,不幸淹死于东海,怨气难消,化作一只精卫鸟,日日衔山石欲要填平东海。

    人族有了神农氏的《神农百草经》,从此知道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些植物带有剧毒,哪些植物可以医治身上疾病,人族有了此天书,一定程度上拜托了疾病的困扰,发展更为迅速起来。

    后又有有熊部落族长轩辕出世,惊天奇才,爱民如子,享誉人族。神农氏感应天机,知晓传位之日已到,奈何轩辕乃是秉承杀伐之气而生,需以兵戈继位。神农氏苦心安排,与轩辕于阪泉一战,假装不敌败走,轩辕顺理成章的做了人皇。

    神农氏功德圆满,天降祥瑞,玄都大法师领人教教主太上老君符诏,接去了火云洞修行,非人族大事不再出,尊号曰:“炎帝”

    轩辕继承人皇之位,大肆发展兵工业,以铁血手腕将所有人族部落荡平,一统人族,号曰:“黄帝”,师承阐教广成子,有一身通天彻地的神通。

    黄帝在位期间曾发生一件惊天大事,即是与大巫蚩尤一战。昔日后土部落大力提倡与人族相结合,欲借人族气运保存巫族气脉,随着时长日久,巫族的血脉渐渐被人族中和,巫人一组也渐渐融入了人族的大集体中。

    不料有蚩尤其人,于少年时巫族血脉觉醒,修成大巫之体,后又有幸拜从九幽海眼中落难而出的玄冥祖巫为师,学得一身巫族大本领,纠结巫族残部,欲要夺回巫族管地的风光。这其中有一件事情必须要交代的是,玄冥祖巫被镇压九幽海眼一千年,待得出了劫难,重回洪荒时,此时巫族已经死伤殆尽,天地主角换人角色。玄冥心灰意冷,去盘龙山寻到曹小龙,一问之下知巫族被安置在地府十九层地狱,胡乱传授蚩尤几套巫族本事,也便去了地府。

    黄帝轩辕氏与蚩尤于逐鹿一战,得天庭之助,派九天仙女九天玄女相助,又有龙族应龙协助,经过一场恶战,终于得以消灭蚩尤,还人族一片清明。

    轩辕统一人族,功德圆满,再度被太上教主接入了火云洞修行。自此人族三皇归位,开始了五帝治世。

    再后来人族在经历连番劫难中,先后出现了锐明仁德的五帝,其中特别要说明的是五帝之末大禹帝治水有大德,后又将洪荒分为九州,铸造九鼎镇压九州,防止人族气运外泄。

    只可惜五帝治世虽有大功德于人族,但是却依旧再无法得到天道眷顾,无机缘摆脱凡俗之体,最后依旧难免入了轮回之道。

    大禹死时,将帝位禅让于大贤伯益,大禹之子启心生不满,暗中杀害了伯益,夺去了帝位。启上位之后,废除禅让制,开辟了历史上的王位世袭的开端,建立了夏朝。启也算是一代明君,在其强硬的制度和铁血的手腕下,将夏朝带上了鼎盛时期。

    自此世上再无洪荒之名,只有九州之说,而人族为纪念三皇,从此自称为炎黄子孙。又因时日渐长,世人渐渐忘记了圣父的存在,忘记了盘龙山,只知在很古老的时候曾有“某某龙守护之说”,又因龙族乃上天行云布雨之正神,护佑人族,所以也自号龙的传人。

    启死后,传位于太康,后又经历数代帝皇统治,多次权利斗争,最后政权落入桀手中,桀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乐的暴君,残害百姓,远贤人近小人,将夏王朝百姓弄的穷困潦倒,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有贤人号成汤,不堪忍受夏桀的残暴统治,毅然举起反夏的旗帜,推翻的残暴的夏王统治,建立政权,是为商朝。商朝由成汤建国,传位太乙、外丙、中壬、太甲,最后经29代皇帝统治,终于皇位落入了帝辛之手,又号纣王,世人亦称之为殷纣。

    就在纣王继承大统的当天,天地间异像连连,原本阳光明媚的天气,骤然风急鱼骤,狂风肆虐,黑沉沉的天空中只见银蛇穿梭,轰隆的炸雷声响个不绝。在远离商朝都城的山脉之处,只闻百兽哀鸣,猿猴急走,鸟雀莽莽如无头。

    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人间将有一场难以想象的大浩劫,即将上演。

    盘龙山山上,依旧是那样的灵气逼人,鸟语花香,灵禽盘山飞舞嬉戏,瑞兽流连花丛。千万年来,洪荒大陆几经大劫洗礼,山势地脉多有改变,洞天福地不知消失多少,但是盘龙山的景色依旧没有丝毫改变。

    有盘龙护山大阵守护,又有曹小龙气运功德泽被,外界的风风雨雨根本影响不到盘龙山。

    曹小龙矗立在逍遥阁前,背手俯视着莽莽群山,目光悠远的看向滚滚红尘深处,穿越了时间,穿越了空间,视线直接落在还略显稚嫩的商朝新主帝辛身上。

    此时的帝辛正是风华正茂,志满意得之时,初登大宝,踌躇满志,还有几分贤明之君的模样。只是曹小龙知道,日后的纣王,必定不是一代贤君,而是受千世万世咒骂的暴君。

    曹小龙也曾疑惑过,按照帝辛现在这本模样,又有截教高人闻太师坐镇朝纲,帝辛即便做不了一代明君,最起码也不会沦落到成为臭名昭著的暴君程度。后世也曾有仙家猜测之所以帝辛前后仿佛变了个人,乃是受准提道人算计所致,但是事实是否如此,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曹小龙并不想知道,也不想改变商朝覆灭的下场,曹小龙是一个知道历史的人,并不想强行用大法去改变历史,这样对曹小龙也没有好处。谁知道历史改变之后,日后的曹小龙还会不会出世呢?

    但是有一件事,曹小龙是必须要做的,而且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

第338章 一榜封神天下惊() 
第361章一榜封神天下惊

    曹小龙的不满,鸿钧自然是不会放在眼内的,但是曹小龙妥协的态度却让鸿钧相当满意。鸿钧古板的脸上微不可查的露出几分得意的微笑,这笑容却是一闪即逝,即便是诸圣和曹小龙都未能发觉。

    鸿钧又开口对诸圣说道:“尔等皆为天道传人,掌管教化之职,此次大劫应为表率,门人弟子皆需渡过杀劫方能得享逍遥。”

    老子和元始天尊白眉微扬,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也不做声。但是通天教主门下弟子号称万仙来朝,乃三清中弟子最多又最为重情之人,哪里舍得门下弟子白白牺牲,当下跪地叩哭道:“启禀老师老师,好让老师得知,弟子门下弟子众多,为老师传承道统于天下皆殚尽心力,弟子怎舍得他们身死劫中?还望老师垂怜,为我道门弟子指点破劫之法,我等必定不敢相望老师大恩!”

    通天教主哭完,又重重的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泪眼婆娑的望着鸿钧,眼睛里充满着期待之色。西方二圣原本一直采取的观望之势,此时闻言也是心中一动,竖起耳朵,小心翼翼的看向鸿钧。

    鸿钧为天道化身,只管天下苍生与天地气运,哪里会为了通天教主门下区区数千里打开方便之门,当下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道:“天下道门为一家,皆为本座开坛讲道所传,又何分彼此?吾为天道,必当大公,若为尔等讲出破解之法,岂不失了公允,那些未入大教的弟子岂非要心生怨恨?此事万万不能!尔等为圣人法体,些许杀劫又岂能破解不了,何须求我?”

    诸圣一听,虽觉有些失望,但鸿钧之言也的确在理,通天教主也一把抹去眼角的泪水,回到蒲团上坐下,却是一言不发。

    曹小龙看了通天教主一眼,心里亦是感触颇多,这个通天教主别看平时对弟子要求甚严,实则还是真心为弟子好的,不似西方二圣和老子元始之流,只把门下弟子当作是传承道统,争夺气运的工具。关键时候,也只有通天教主肯哭求鸿钧指点,其余圣人谁不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又怎肯为了弟子而大掉身份。

    鸿钧电光再次扫了一眼在座的诸人,伸手往虚空中一抓,只见紫霄宫外混沌之气一阵鼓荡,一道金黄光芒瞬间覆盖住紫霄宫,鸿钧手中现出一卷榜文。鸿钧甩手将榜文朝背后一挂,榜文大开,正好覆盖住鸿钧背后的那个大大的“道”字。随着榜文打开,一道道金黄色光芒如流水般层层荡开,将紫霄宫映照的纤毫毕露。

    榜文通体金黄色,不知为何材质做成,两轴旋转处雕刻着一些凶首瑞物奔腾之状,张牙舞爪,纵横腾挪。边处绣刻着一些弯弯扭扭的大道符咒,每一道随着黄光打出,皆会引起虚空一阵激荡。在榜文的正中间,篆刻着三个天道箴言,曰“封神榜”!

    封神榜一出,身处九州大地,无论远近,无论飞禽走兽鱼鳞龙甲还是草木山石,但凡有些修为,入了修行之门的修士只觉元神一阵鼓荡,两眼一昏,元神深处似乎被强行抽离了些什么,待得再清醒时,却又发现任何不适,那种不适感也是专瞬即逝,快的无从捉摸。众生惊骇莫名,此次连镇元子和冥河之流亦感觉坐立不安,心知必定有大事发生,连忙吩咐童子关好山门,拒不见客。

    “封神榜!”诸圣惊叫出声。以诸圣的眼光自然能看出此宝的妙用,虽然功效单一了一点,但胜就胜在可以吸纳真灵,保得修士们真灵不灭,不至于身死劫中,再无翻身的机会。

    如果门下弟子根性浅薄,入不了仙道,若是在榜上留名入了神道,未免也不是个好机缘,总胜过灰飞烟灭的好。

    “封神榜可封一切神灵,上至天庭六御,下至天兵虾将,无有不封之人。尔等大教之人,门下弟子犯了杀劫,根性福缘深厚者,或有大功德护身者,可入仙道;根性浅薄,因果纠缠甚深者,身死劫中,可入神道,司职天庭,受六御统辖,造福天地。尔等六教教主,需指定弟子上榜!”

    “敢问老师,是否所有教中弟子都是榜上有名?如若不是,每教又需指定多少人?”通天教主始终最为关心封神榜之事,此时又是他第一个开口。

    鸿钧斜视了通天教主一眼,双眼如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