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劫数 >

第17章

劫数-第17章

小说: 劫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这个绅士指责的那个人,这时正从门中走出来,有点跛,拄著手杖,神情肃穆,面色苍白,看来又疲倦又憔悴,但是却又充满了固执的自信。

原振侠一看到这人,心中就不禁“啊”地一声:贝沙博士──预言了地球表层将会有大变动的地质学家!

那绅士已挤到了贝沙博士的面前,贝沙抬起手杖来,抵住了他的胸口,绅士大叫:“你向全世界撒谎,你是一个卑劣的恶徒!”

贝沙博士十分冷静:“你身为国家地质学院院长,应该有知识分辨我说的是不是谎话!”

当他说这两句话的时候,记者的闪光灯闪耀起一片夺目的白色光芒。

那绅士刚才还激动非常,可是这时,就像是贝沙博士的手杖杖尖,在他的身上戳了一个洞,令他竟然泄了气!他的身子摇晃了几下,还好不至于跌倒,再一开口,声音也轻柔无力:“就算是真的,贝沙,你也不要一再向全世界宣布这件事!”

贝沙垂下手臂,把手杖在地上顿著:“人人有权知道事实真相!”

绅士更软弱:“知道了又怎么样?”

在他们两人对话之际,除了摄影机的声响之外,其余所有人都静了下来,倾听著他们的对话。

原振侠在这时,自然也可以知道发生了甚么事了──贝沙博士可能也是刚到机场,他在这时候来到巴拉圭,目的地自然是地震灾区。而由于他早已发表了许多惊人的警告,当然成为记者采访的对象!

他一定又重复了地球生物的末日已开始的预测,所以才引起了恐慌。而和他对话的那个绅士,身分是国家地质学院院长,他虽然大声指责贝沙,可是一下子就泄了气,那显然是他心中,也早已认同了贝沙的预言。

贝沙急速喘了口气:“知道了,人人都知道了,或许就有人可以想出办法来!”

绅士的声调悲观之极:“阻止地球表层地壳的变动?那……一个超人还不够,至少要十万个超人,才可以有这个力量!”

贝沙面色铁青:“我不知道,我只是指出事实!我要到灾区去,看看灾区的情形,才能更清楚究竟又会发生一些甚么事!”

贝沙说著,继续向前走,人群中重又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两个军官挤进来,到了贝沙博士的身边,其中一个大声道:“博士,直升机准备好了!”

原振侠在这时,踮起脚来,扬著手,叫:“贝沙博士!”

贝沙一抬头,看到了原振侠,原振侠侧著身,一下子就挤到了他的身前:“博士,我和你一起去,在那里,有不少怪事,我有资料!”

贝沙盯了原振侠片刻,缓缓点了点头,那两个军官,却用充满了敌意的目光,望著原振侠。贝沙已伸手按住了原振侠的肩头:“他是我的助手!”

一直到上了直升机,原振侠才知道贝沙的出现和警告,何以会造成那样轰动的原因。

原来在上次大地震之后,他作了预言,并没有引起甚么大的注意。他当时就预测,在发生地震的那一区,必然会有连续的震动,而且,一次比一次震动更剧烈,受影响的地区也更广阔。用他的话来说,是要一直到地球感到满意为止,在它未满意之前,它会一直不断地改变它的表面面貌。

当他作这样预测的时候,也没有甚么人相信。但是,十小时之前,他的预言实现了,西部山区又发生了猛烈的地震──那时,原振侠正在船上,一面用酒来抵抗寂寞,一面回想著和玛仙一起,在巫师岛上的甜蜜时光,所以并不知道有这样的大事发生。

第二次的大地震,伤亡人数并不多。那并不是由于第一次地震之后,贝沙博士提出了警告──博士的警告,在偏僻山区的居民根本不知道。

可是,在第一次地震之前,就已经有传说,说是大山震怒,会有非常的巨变,所以很多人都搬出了好几百里。而在第一次灾害发生之后,幸存者更是奔走相告,有的甚至坚持说,在午夜时分听到有来自天上的呼叫声,叫所有人离开,还会有更大的震灾。也有的则声称,他们看到天空之中有异象,警告人们赶快离开。

印第安人自有他们一套的生存方式,当他们一旦相信了种种的预兆,一定会变成事实时,他们绝不会再停留在原来的家乡,而开始了大徙移──政府高层一再下令制止,可是一点用也没有,连地方官员也加入了离开的行列。所以,在几天之中,那一区的居民,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第一次地震和第二次地震之间,相隔七天,第二次地震的强度,测到的是里赫特级八点四级。在这样强烈的地震中,留在震区的人或其他生物,生存的机会接近零!

所以,在第二次地震发生之后,甚至没有拯救行动!

当然,报告立时送交国际性的地震讯息交流中心,贝沙博士也在第一时间得到通知。全世界的地震学家,又经历了一次无与伦比的震动:贝沙博士的预言,竟然是事实!那就使所有人,即使是本来持著强烈反对意见的人,都不得不重视贝沙的警告。

而一重视贝沙的警告之后,无可避免,悲观情绪迅速地蔓延。因为如果贝沙的警告属实,没有力量可以挽回这场浩劫,那么,只好等待末日的到来!

贝沙博士不管人家怎么想,他在接到了消息之后,用最快速度来到了巴拉圭。巴拉圭政府对他的来到,自然重视之极,派出了直升机,要把他用最快的时间送到灾区去!

当时,在直升机上的除了贝沙博士,和恰好遇上了,得以同行的原振侠之外,还有国家地质学院的院长,和另外几个专家。

上了直升机不久,内政部长特地通过无线电通讯和贝沙联络。部长问了一个直接的问题:“会不会再有震灾?我们应该如何疏散?”

贝沙想了片刻,先叹了好几声,直升机中所有人都望著他。问题虽然由部长提出,但每一个人,都想知道贝沙如何回答。

贝沙把几下短叹汇成了一下长叹:“我不知道,部长先生,我不知道……也没有人可以知道。现在,我们只好祷告,希望这两次地震只是一个预告,真正的大灾变,可能不会那么快来!”

内政部长可能因灾变而不眠不休了好几天,脾气变得急躁起来,竟有点语无伦次:“你不是地质学家吗?怎么不知道?”

贝沙用力扬了一下手杖──直升机中的空间不多,他这个大动作,使得其余各人,都要让一下,以免身上被击中。看他的神情,像是疲倦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他只是没精打釆地回答:“第一,没有一个地质学家可以预报地震,其次,灾区根本不应该发生地震,一点没有迹象可循,谁也说不上以后会怎么样!”

内政部长余怒未熄:“那么,要地震学家有甚么用?”

贝沙长叹一声,大有悲意:“是啊,没有用处!”

原振侠在一旁提高了声音,接了一句:“就像内政部长一样,都没有用!”

内政部长在急速地喘了几口气之后,放下了电话。想来他仍然在盛怒之中,若是有甚么僚属在他身边的话,多半会遭殃。

贝沙博士向原振侠点了点头:“记得上次我们提到过,人类对地震这种灾害所知太少,真的没有人,可以百分之百正确地预报地震。而其实,应该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因为那始终是地球上最大的自然灾害!”

原振侠吸了一口气:“理论上来说,的确是那样……这次的灾情怎么样?”

贝沙向院长望去,院长现出几乎绝望的神情,先是口唇颤动了片刻,才道:“整个山区……已不存在了!”

所有的人都怔了一怔,异口同声问:“甚么意思?”

院长又喘了几口气:“首批飞往灾区上空的直升机观察队,一共是七架直升机,都这样报告。我也看到了电视传真,看上去,一片平坦……我从来也不知道,地震可以造成那么奇特的结果──”

贝沙双手捧住了头,一言不发,可是他的身子却在微微发抖。过了半晌,他才道:“面积有多大?”

院长吸了一口气:“大约是一百五十公里乘一百公里,就是原来的山区。本来,那里山势虽然不高,但也有许多连绵起伏的山岭,超过六百公尺的主峰,也有十来座。而现在,竟然在一场地震中,完全……消失……也不能说消失,是全部崩塌了下来!”

直升机舱中,变得十分沉寂,没有人说话。

从亚松森到灾区的航距是六百多公里,直升机需要在中途补充燃料,飞行时间相当长,所以在飞行的过程之中,很可以讨论一些问题。在贝沙博士的话告一段落之后,有一个看来样子相当机警的中年人忽然问:“我们的东方朋友,为甚么也能参加这项旅程?”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视线全都集中在原振侠的身上,原振侠淡然道:“能不能把同样的问题,转问阁下?”

那人一挺胸:“我是泛美国际组织的救济机构负责人,整个美洲地区如果有了巨大的灾害,善后救济工作,都由这个机构负责!”

原振侠叹了一声:“整个山区都变成了平地,我看没有甚么善后工作可做了──遇难者的尸体,几百年之后,或许会成为化石!”

贝沙博士在这时候,陡然发出了一下怪叫声来,他不但怪叫,甚至忘形地站了起来。以致他的头顶,重重撞在直升机舱的舱顶,发出了“砰”的一下声响。

他叫著:“煤!石油!煤!石油!”

一时之间,人人都为他的失态目瞪口呆,不知为何这样。

所有人之中,还是原振侠最先明白他的意思──

煤!石油!

这两种如今地球上应用得最普遍的资源,连小学生都知道,那是若干年之前,在地球表面上生活的生物,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是高级还是低级,都曾经有过生命。而且,和如今所有地球表面上生活的生物一样,生命的存亡,取决于地球。

地层的变动,可以使高山变成平地,使海洋变成高山,对地球来说,只是表面的轻微调整,可是对所有的生物来说,就是生命的结束──原来的生命,变成了今日的煤和石油。

若干年之前的生命,可以变成今日的煤或石油,那么,今日的生命,又何尝不能变成将来的煤和石油。

变的过程甚至十分简单,对地球来说,甚至驾轻就熟。地球玩弄这样的“魔术”,一定不止一次了,那就是为甚么印度古老的传说之中,有每隔若干年就有一次“劫”的原因!

当然,一个“劫”和下一个“劫”之间的若干年,可能是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但如果地球表层已有这种异乎寻常的怪现象出现,是不是表示这次的“劫”已然来临了?

原振侠首先明白了贝沙博士的意思,也自然而然想到了许多问题。其他人也在十分短暂的时间中明白,同样也想起了许多问题──这一点,可以在各人骇然的神情中得到证明。

一时之间,除了急速的喘息声之外,没有人说话。先打破沉寂的还是原振侠,他一开口,自己也吃惊何以声音会变得那么哑:“石油蕴藏的深度,可以超过三千公尺。那就是说,原来在地球表面上的生物,可以被埋到几千公尺深的地下去!”

没有人搭腔,虽然人人向他看来,可是却没有人说甚么。从各人的神情看来,多半他们全在想,当自己的身体,和所有的人,所有的其他生物在一起,忽然之间,被埋到了几千公尺深的地底下,那会是一种甚么样的情景?

原振侠清了清喉咙,可是由于他想到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