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乾元劫主 >

第194章

乾元劫主-第194章

小说: 乾元劫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感悟法则是由因导果,而他是由果到因。

    陈长青已经掌握了法则,只需要慢慢推演一遍就可以了。

    想到这,陈长青明白了自己的阴神为什么不能攀附在法则上,而是直接掉落了下来,因为掠夺来的力量,还未消化。

    成圣之路的根本在于掠夺,而掠夺来的能力可以直接应用,他可以掠夺一切强横生物的能力,不断补足自己的根基。

    这才是天君钵的自强之道。

    只要能够忍受痛苦,不在力量上迷失自己,把握进化的方向,而不是被天君钵控制。

    战胜吞噬引发的恶念反噬,那么纵使一个不能修炼的人,也会慢慢强大。

    “这条道路,要不是有怎么大的限制,只怕每一代天君钵的主人,都能成为一代霸主。”陈长青真正想明白天君钵的本事,心头不由一震。

    如今对他而言,每一次血肉重组的痛苦早已不算什么,真正要注意的是吞噬带来的恶念反噬。

    想着,陈长青勾连了胸口的黄金树叶,初步完成融合的三圣物一颤,里面的世界树和陈长青形成了某种玄妙的联系。

    啊啊!

    陈长青背后惨叫声不断响起,模糊的黑雾中时不时透出模糊但狰狞的身影。

    六首恶虫的怨念咆哮嘶吼,它好不容易被人放了出去,却没想到血食没尝过,直接丢了性命。

    杀死它,就连水泽军主都做不到的事情,它的生命力如此强悍。但是还是被陈长青以纯粹的拳力,直接毁灭了上古妖魔之魂。

    它如何不恨!

    还有水泽世界的大蟒,只要再给它千年时间,吞噬了黄金手骨,未必不能成为世界大蛇,吞噬整个世界成为诸天中少有的霸主。

    它已经快要和黄金手骨融为一体,却还是死了。

    除了两兽之外,还有陈长青吞噬的一些小东西,好久没清理的怨念,一同爆发,很恐怖。

    但,一道道金色气息,带着自然净化的力量从陈长青心口流出。

    这些怨念惨叫着,连反抗都不得,就在世界树的净化能力中消散。

    陈长青净化完怨念,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世界树和天君钵的加在一起,就是他的成圣之路!

    心神贯通,陈长青短暂结束了修炼。

    掐指一算,他发现过了半个月。

    陈长青打开阵列,早已等候多时的孟建和政,连忙请示,想要进来。

    孟建和政这半个月来明争暗斗不断,不过随着东荒局势的进一步崩坏,两人暂停了争斗。一致对外。

    好在,水泽邦国主城被六首恶虫选做了血食之地,强大妖魔保持着默契,并没有顶级妖魔出现,反而一些小妖作乱不断。

    没有大妖魔窥伺,让水泽邦国成为东荒少有的平和之地。

    如今,随着水泽君王禹天死亡的消息传开,这种平和环境反而激发了邦国其他城主的叛乱之心。

    水泽邦国内二十七座城池之主,有十六座宣布不臣服陈长青的统治,誓死捍卫禹氏,并表示想要迎接公子政。

第305章 囚禁() 
曾经的水泽国,现在的陈国,实力在东荒诸国中并不算弱。

    只比远东大阴国和靠北部的大宋国弱了一筹。

    大阴和大宋都有上人境界的强者坐镇,一个镇守东方,一个镇守北部。

    东荒以城池为中心,向四方开垦土地,城和城之间往往只有一条大道相连,出了城池和控制开垦之地,就要小心妖魔。

    如今东荒动荡,陷入了水火之中,更有儒家弟子操持朝政,提倡妖魔和人族共治,导致君王失权,再有强大的妖魔屠城灭镇,人心惶惶。

    在此乱世,何论仁义。

    陈国的城主有审时度势者,自然知道如今安稳的原因所在。

    但总有些想要趁机更进一步之人。

    见到六首恶虫恐怖的只有主城的人。而如今主城对外封锁,消息不扩散,出现叛乱并不出人意料。

    孟建和政介绍完如今国内情况,陈长青沉吟便道,“不臣服者,自然不庇佑。

    如今东荒动乱,妖魔横行,陈国因六首恶虫的原因短时间不会受到侵袭,但总有消息退去的那日。

    到时候,妖魔们意识到原来没有大妖在此,自会卷土重来。”

    孟建闻言,暗道这是让百万人自生自灭,心有不忍道,“如今大人在此,若六首恶虫陨落传出,自然不会有妖魔不识趣来临。”

    陈长青道,“凡臣服者,才能得到庇佑。我无心掌控邦国,也不想节外生枝。

    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是我没有耐心也没有义务,让他们明白所处的境地,也没有统治他们的欲望。

    权势与我而言,没有丝毫诱惑。所以对不臣服自立者不用多问,任由他们死亡就是。

    反而,那些臣服者要通知他们做好防御准备。”

    政看了一眼惶恐的孟建,心中得意。

    陈长青相当于东荒动乱年间的军主,一等一的狠辣人物,往往这种人最没有的就是耐心。

    他道“大人,现如今叛城问题只是当务之急,既然您已经做了决定,我们会保证执行好。但有长久大患请您定夺。”

    说完,政小心的看了陈长青一眼,道“为阻挡六首恶虫,大儒陈凡燃烧了气血与灵魂,已经陨落。

    儒家原定的把持朝政的计划并未因此搁置,在您闭关的时间里,先后有儒家弟子前来说服,想到陈国邦国大赦天下,不分权贵,放弃对各地的控制权。”

    陈长青神色不由变得认真,从陈珂留下的玉简中,他见到了岳麓书院计划的一角,却并未能看到全貌。

    而以儒家行事,必由小可见大,正好陈国邦国在他控制之内,若是能弄明白儒家的打算,自然是最好。

    陈长青从不相信,圣人那等存在,会任由妖魔横行,会任由各国陷入动乱。

    死人只是一方面,得不到什么好处才是重点。

    政接着道,“那些儒家弟子蛮横无理,我和孟建担心他们联系师门,所以商议之后,将其囚禁起来。

    也唯有如此才能保住陈国控制权不失。

    大人可能有所不知,如今东荒各国陷入了无止境的叛乱,原来城池可以庇佑人族,现如今却成了妖魔的聚集之地。

    而那些儒家弟子,倡议贵族与平民分权,导致军政不行。

    想我贵族享荣华富贵,那是一代又一代用血拼换来的,让目光短浅的平民把持国家,万万不可如此!”

    陈长青似笑非笑的深深看了政一眼,又望了一边低头的孟建。

    短短时间之内,政忘了亡国之痛,那是不可能。只是对方有意要让他看到臣服之心。

    陈长青想了想道,“你将陈国密探搜集的消息交给我,之后我要去见一见被囚禁的儒家弟子。”

    说完之后,陈长青望着二人道,“水泽邦国改为陈国不过只是我随心为之,等我走后,一国之主的位置自然会交于你们其中一人。

    你们好自为之。”

    政马上看向了孟建,后者也看向了他。

    如今的陈地,原来的禹地,若是政可以光复水泽国,纵使失去生命他也要搏一搏。

    东荒重视血脉,传统,政作为禹氏传人,本来陈长青的强大让他看不到一丝希望,现在有了机会,他又怎么会放弃。

    而孟建看到了通天之途,可以让孟氏从此成为东荒王族,让他可以成为孟氏一族最伟大的族长。

    两人眼神一触即收,但谁都知道短暂的联盟宣告瓦解。

    陈长青自然也知道。他不愿意看到两个人搅和在一块,至少互相竞争更好一点。

    想了想,在等待资料送来之前,陈长青给玄天观弟子发了消息,把之前定的集合地点,改在了所在的主城。

    等陈长青看完陈国情报部门送来的资料,他不由陷入了沉思。

    如今在东荒各国掀起了夺权的狂潮,下克上在东荒普遍出现。

    废除贵族制度,倡导将国家交于民众手中,这本来是有可取之处。

    只是陈长青看到的是,大多数事关国家运行的主要部门陷入了瘫痪,这绝不是善政,也不是什么好的变革。

    而是一场动乱。

    相比于妖魔的侵略,这场动乱从内部开始,更糟糕的是,本来大部分镇压在地宫内的妖魔,也在此时出世。

    于是生灵涂炭。

    看完资料之后,陈长青心中生出惊疑,走向地牢的时候还在想着。

    地牢有些昏暗,但是环境还算好,没有什么异味。

    这是单独隔出的一处牢房,孟建和政知晓这次儒家弟子行事,并不是个例,囚禁可以,却并未彻底得罪。

    陈长青走到了其中一处牢房前面,里面关押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很是安静。确切的说受到囚禁的十几个弟子都很安静。

    听到脚步声,那弟子抬起头,睁开了眼睛,他的眼睛清明透亮,脸颊有些消瘦。

    见到陈长青,他缓缓起身行礼,道“来者可是人榜第一,玄天观,陈道友?”

    陈长青有些意外,道“你又是何人?”这变向承认了他的名字。

    三榜榜首名声只限于某些人中,就像是之前,陈长青也没有听闻过一样。有些人专门打听这些,而有些人从不在乎。

    那人突然一笑,道,“我是吴勇,天地一儒生而已。只是陈道友可知道,自己这一次犯了大忌,有性命之忧?”

第306章 藏宝() 
牢房因为这句话陷入了短暂寂静。

    陈长青早已了解到,这十几名儒家弟子受到囚禁,并非反抗,最主要在于吴勇从中调解。

    有些人天生就有某种特质,只是看了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种独有的风姿。

    沉默的战士,锋利的剑。

    “我听闻儒家大门派中有一脉弟子,号称护道者。行走在暗处,身负学脉传承,心有浩然正气,肩扛道统,称为密宗。

    吴勇兄以为如何?”

    一直淡然自若的吴勇,脸色一变,道“早已听闻陈长青有一双铁拳,杀穿过不止多少炼魔之域,讷于言,却不想传言有误。”

    “并非传言有误,而是我不屑如此,大多数人连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而更多的人连在我手下撑过一拳都不行。

    对于这两种人我又何必费这个口舌?”

    “难道说,在陈道友眼中我异于常人,可以让道友青眼相加?”吴勇饶有兴趣的问道。

    陈长青摇了摇头,“并非如此,在我眼中,你气息纯正,算是一等一英才,但是还差了一些。

    一拳是不可以的抵挡。

    之所以和你费口舌,更多还是我之前受过陈珂大儒一些恩情,如非必要,不愿在东荒沾染儒家弟子的鲜血。”

    换了别人,被如此对待,早已怒发冲冠,但吴勇显然修养很深,不在意陈长青的不尊重。

    转而道,“陈珂大儒现在如何了?”

    “你不是心中已经有所猜测,何必再多问。”陈长青淡淡说道。

    吴勇少有的陷入了沉默。

    他是岳麓书院密宗弟子,所走的是‘知行合一’的路子,这一脉多是密宗弟子。

    每一代密宗弟子会有一两个传人,最多不过两人。

    他们不会受到师兄弟的赞美,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彰显名声。

    沉默的修行,沉默的印证。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