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月老志 >

第824章

月老志-第824章

小说: 月老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悟空初学筋斗云,往还数里,菩提祖师还说,你这只是爬云而已。

    常人疾走不及,则继之以跑,平日里却多是宁坐勿立,宁走勿跑,便是因为立和跑消耗更大。

    同样是飞鸟,燕雀不如鸿鹄之能,这是翅膀有大小之别。所以大鹏鸟之背长达几千里,羽翼若垂天之云,神飞之能堪称羽族第一。

    仙道飞行用的是炼气术,又不同于羽类羽翼乘风之法。‘风从虎,云从龙’,仙人则腾云驾雾,‘真人呼吸以踵,众人呼吸以喉’,凡人一跃,不过数尺,便是身体滞重的缘故。

    天地之气,清轻者上浮,重浊者下凝。‘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鱼类潜泳之法,就是吃入流水增加自身的体重。

    鸟类飞行则是用翅膀承载风力,大鹏鸟体型特大,需要的风力也更多,是以要上升到九万里高空才始飞行。

    武术有内外两家,外家打熬筋骨,仍是炼体之法,内家辅以道家的吐纳炼气,说到轻身术也颇不相同。其实外家还谈不上什么轻身术,不过能像猛兽一样奔跑跳跃而已,比起凡夫自然远过。

    同是吐纳炼气,武人和道者又颇有区别。武人炼气是为了积蓄真气,就好像凡夫积存粮食、钱财一般。

    道家炼气则是为了遗蜕肉身,飞升天界。常见的方法有尸解、兵解或肉体飞升。顾名思义,一种是遗脱肉身,魂魄得道,一种是肉身得道。

    肉身飞升多用服食的方法,效果最好的要算金丹大药,后世的帝王也希求此种方法。

    道士则更多采用前种方法,肉身的寿命太过短暂,又极为滞重,很多人服食灵芝、仙草,虽能身轻体健,延年益寿,却无法飞升,只能做一个地仙。

    炼气士干脆放弃肉身,先缔结金丹,再长育成元婴、元神,脱离肉身,成为全新的个体。炼体法门虽能在精气耗尽后,肉身化物,留下一颗种子,等待重生。但却无法保留记忆。

    孙悟空寄宿的灵石就是这样一颗种子,但是孙悟空并不记得前生的记忆,只能重新修炼。

    金丹修炼能将记忆和修为藏在金丹中,记忆不失,这就有了持续修行的可能。而世间物类多是一种血缘相继的关系,生成民族国家。

    不过人类可以用文字承载记忆,这也是一种持续修行,是以能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明。四灵妖族多是身死道消,便是这方面有所欠缺。

    修行者未能脱离肉身,不管是丹田、金丹藏气,都只能提供一种动力。像弓弦一样,羽箭上天必然需要一个外在的动力。

    但是羽箭是死的,人类却是活的。世间有动物,有植物,动物能够活动,便是因为自身具有一个功力。

    动力越强,产生的气力越大。道者在元神证道之后,已经脱离了肉体凡胎,鬼神皆为一种异类,鬼为气,神为光,是以神仙能够随心变化,无处不在。

    真正的元神证道,内结金丹是必由之路。仙界流行假丹之法,用金丹、舍利甚至玛瑙玉石代替,只是急功近利的说法。虽能提升修为,却无法长育成元婴、元神。

    当然求仙得道本来就是千难万险,成功率极低。放眼三界,恐怕没有比这更难的事了。何者?长生久视本来就是逆宇宙生灭而动,可说是将人类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了。

    气吸风云、腾云驾空还算不上神飞的最高境界,只是比武人轻身术、提纵术更胜一筹而已。龙、虎虽是四灵强者,龙为鳞虫之长,虎为万兽之王,两者修炼到极高境界,也能飞天遁地。但终究只是炼体法门,离不开动力。‘真人呼吸以踵,众人呼吸以喉’,到底也只是程度的不同,并非本质的不同。当然这种差距,对凡人来说已经极难跨越了。

    仙人腾云驾雾也只是通过伐毛洗髓,增强呼吸的能力,虽然没有翅膀,同样是靠风力托载。修炼到元神境界,则和光影无别,可以任意所之。

    明钦使用神游镜,也可以幻化光影,但这是神游镜的神妙之处,说到修为还差之太远。

    明钦的凤凰金翅和鹰长唳的羽衣已非寻常修行者可以企及,只能仰起脖子观战,起不到什么作用。

    明钦手持雀脊剑,乘风御影,更见威力。雀脊剑是火雀精魂所化,明钦仗剑凌空,风助火势,长剑指处,好似喷烟吐火一般。

    鹰长唳只靠一双利爪,并没有趁手兵刃,他的羽衣飞行又比不过凤凰金翅,登时落了下风。

    明钦心知一个青面鬼份量远远不够,鹰长唳是四圣门的护法,又是这次南下的首领。海刚雄和锦绣夫人都在他手中,倘能将他生擒活捉,才不枉此行。

    明钦手振长剑,焰火纵横,鹰长唳左支右绌,知道这样斗下去必败无疑,暗一咬牙,身躯急转,卷裹起一阵黑风,声势甚是猛恶。

    这样一来,明钦剑上的焰火都被他吹拂开去,根本伤他不到。幸好他有神游镜护体,又修炼金刚法相,神坚魂牢,才不至于遭到焰火反噬。

    花紫玉眸光一转,掠到青面鬼跟前,掌心一翻,取出蛾眉刺,指着他的喉咙道:“快说,四圣门妖女躲在什么地方?”

    孔秀抓走了锦绣夫人,花紫玉不便明说,明钦和鹰长唳缠斗多时,不见孔秀现身。花紫玉害怕她带着锦绣夫人溜走,趁机上前逼问。

    阎鸣筝闻言也走上前来,厉声道:“你们把人质关在哪里,不说就要你的命。”

    青面鬼命悬人手,一脸苦色,支吾道:“这事全由严纪主持,我实在不知呀。”

    “严纪?”

    阎鸣筝知道严纪就是一路追踪她的黄发汉子,眸光一扫,只见青面鬼召来的帮手还留在原地观战,却不见了严纪的踪影。

    “他住在什么地方,快带我们去。”

    阎鸣筝心中咯噔一跳,严纪老于世故,非常狡猾,他看鹰长唳对战明钦占不到便宜,对方又有阎鸣筝和花紫玉虎视眈眈,顿时脚底抹油,趁着众人注视两人缠斗,溜之大吉。

    阎鸣筝害怕严纪将海刚雄转移地方,急忙招呼花紫玉前去找人。

    鹰长唳鼓动恶风将明钦迫开,远远望见阎鸣筝、花紫玉带着青面鬼赶往他的落脚处,不由脸色一变,掀起羽衣,夺路而走。

    “哪里逃?”

    明钦还有驺虞铠没有施展,否则战力能提升数成,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严纪召来的帮手看青面鬼被擒,严纪又逃得无影无踪,鹰长唳不敌明钦,望风而走,顿时无意久留,作鸟兽散。

    阎、花两女押着青面鬼去往四圣门的落脚处,马先骕惊魂甫定,回到马悲风身边,不解的道:“爹,你怎么让她们把青面鬼带走了?”

    马悲风摇了摇头,他的性命是明钦三人所救,自然无法阻拦两女要人。

    好在青面鬼的护卫弃了兵械,已经溃不成军,构不成什么威胁。

    “你快去传唤凌铁前来接应,我过去看看。这几个人修为精强,又对咱们有救命之恩,我们也当投桃报李才是。”

    马悲风见凌铁迟迟未能赶来,猜想他多半是遭了阻击,攻不进来。现在青面鬼被擒,护卫解散,凌铁一至,当可控制住局面。

    “还有,赶快送你妹夫和受伤的兄弟前去救治。”

    马悲风只有一女,视若掌上明珠,爱屋及乌,对于凌贯石兄弟也青眼有加。两人都是堂中新贵,也是马先骕的左膀右臂。

    “好,那爹你多加小心。”

    马先骕对马悲风的话虽说不以为然,他也极想知道凌铁到底何故迟迟未至。

    阎、花两女押着青面鬼直奔四圣门的住处,四圣门的人是青面鬼的上宾,青面鬼专门清理了一个独立的院落供他们居住,礼遇有加,谁知紧要关头,全不济事,这也怪不得他们,他受严纪之邀前去助拳,遇到陈阳拦阻不是也灰溜溜的逃去了吗?

    不过这种事情到了自己头上感觉又截然不同,青面鬼被马悲风废了一臂,又受到锻魂塔的冲击,五劳七伤,颇有些末路穷途的感觉。

    原本志得意满,要将马悲风父子、翁婿致于死地,取而代之。岂料天有不测风云,转眼间成败逆转,鹰长唳平时深不可测,关键时刻居然对付不了明钦,青面鬼自然大失所望。

第991章 争锋() 
阎鸣筝和花紫玉押着青面鬼找到四圣门的落脚处,正迎着严纪等人挟持着海刚雄准备逃离。

    “海哥——”

    阎鸣筝又惊又喜,只见海刚雄被五花大绑,脑袋上罩着头套,两个四圣门弟子手持短刀,不离左右。

    “鸣筝——”

    海刚雄听到阎鸣筝的声音,甚是意外。他在四圣门手里吃了不少苦头,穴道被封,和常人无异,连绳索也难以挣断。

    “你快走,不要管我。”

    海刚雄深知四圣门中颇有高手,阎鸣筝绝难抵敌,心头暗急,大声催促她离开。

    阎鸣筝怔了一怔,海刚雄被罩住头脸,目不能视,自然不知道当前的形势。事实上四圣门不占上风,已经有撤走的打算。

    “海哥,你别急,我这就来救你。”

    阎鸣筝往腰间一探,明光闪烁,取出一把寒光照眼的软剑。剑尖抖颤,好似灵蛇吐信,择人而噬。

    “给我上,拦住她……”

    严纪脸色一沉,喝令众门徒上前拦阻。

    花紫玉挟着青面鬼退到一旁,阎鸣筝挺剑扑上,她救人心切,剑光纵恣,宛若雷鸣电闪一般,又疾又辣。这些四圣门弟子无人是她对手,阎鸣筝以一敌众,却是越战越勇,剑光过处,敌人非死即伤,苦不堪言。

    严纪一看形势不妙,连忙招呼门人押解海刚雄离开。

    “阎姐姐,他们要跑了。”

    花紫玉虽未出战,一直在注意严纪的动向,见他脚底抹油,又要开溜,急忙提醒阵中的阎鸣筝。

    “哪里走?”

    阎鸣筝发觉此番动手,功力隐隐还有所提升,也不知是什么缘故。阎鸣筝挥舞长剑,意气风发,洪峰几个和严纪本领相差无多,就算不及阎鸣筝,也能抵挡一阵。但阎鸣筝剑气如虹,气势悍足,剑光闪烁,血雨飞溅,几人越打越是心惊,尽皆萌生退意。

    阎不谷虽是天罗殿的门主,几个儿子都送到七海游学,阎好勇便在太玄都修行过数年。阎鸣筝也另有师承,她的剑法虽未臻极诣,师傅却是一位剑道好手。

    武者常说十八般武艺,实际武器远不只此数。修行者最为推崇的无过于剑道,便是因为剑的形制最为符合刚柔并济的标准,大而言之,剑道即是一种心性修炼。

    剑和枪形制相似,只是短长不同。近战用剑,马战用枪,可说是司空见惯。其次则是刀,偏重于刚猛上用力。

    人类在发明兵刃的时候必是根据发力方式设计的。人的材力禀赋不同,有的力气大,有的心思细,所以有刚柔巧拙的不同。

    江湖传说,有一种魔兵、妖兵,能影响人的心智。妖和魔同中有异,两者同为正道所排摈,然而妖是指血脉而言的,魔是指道术而言的。

    佛说四大,地、水、火、风。道家说五行,儒家提倡中庸,其实人格上绝对中庸是不存在的,人类禀受阴阳两气,性格中皆刚柔并存,只是程度各不相同罢了。性格过于偏至,往往会掩盖掉相异的一面。所谓,至刚、至柔,实际仍非全刚、全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