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月老志 >

第273章

月老志-第273章

小说: 月老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婀荷默然半晌,微喟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穆小姐。你可以回去了。”

    穆清绝娇躯微颤,握紧双拳眸光倔强的盯着她,充满了不肯屈从的意味。

    一道黑影悄无声息的闪跃出来,冷淡的瞄了甘婀荷一眼,轻启薄唇道:“神智夫人,好敏锐的灵识。”

    众人大吃一惊,想不到竟然有人无声无息的潜到近处。明钦打量来人,只见她一身玄衫,脚踩鹿皮靴,腰间插着一长一短两把尖刀。竟然是魇月楼穆家的影兵统领魇。

    上次她率众追捕瑞仙,堪堪就要得手。多亏明钦祭出神游镜将她惊退,想不到短短月余,她的修为又有所精进。当时明钦还能凭借魂识窥破她的隐身术,方才心神虽被穆清绝牵动,然而直到甘婀荷喝破行藏,才略微有所察觉,倘若魇一声不响,突施辣手,能否躲避得过还真不好说。

    “小姐。秦姑娘,老爷寻找你们很久了,可以跟我回去了吧。”

    魇仍以黑纱遮面,眸光黑漆漆的恍若宝石。透着一股神秘的感觉。

    穆清绝狠瞪了甘婀荷一眼,心头大感愤恨,想不到她不但阻挠两人的感情,而且将她的行踪出卖给影兵。对她的为人更增了几分鄙夷之感。

    “好,我跟你回去。”穆清绝握住秦素徽的玉手,深吸了口气。黯然道:“素素,咱们走。”

    “清……”

    明钦刚要上前,却被甘婀荷起身扯住,眼神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多谢夫人指点。”魇微微欠了欠身。

    穆清绝一听这话,更加认定是甘婀荷出卖了她们。冷哼了一声,拽着秦素徽头也不回的冲出演武场。

    魇冷漠的打量了明钦一眼,施施然转身而去。

    …………

    大门砰的一声阖上,明钦甩开甘婀荷的玉手,后退了两步,脸色冷沉,心中充满了迷惑和愤怒。

    甘婀荷怔了一怔,满脸伤感的回望着他,口唇微动,欲言又止。

    吴莺来回望着两人,面带苦笑,大厅中静得落针可闻。

    “莺姐,你带复儿去准备一下行装,咱们得尽快动身,越早越好。”

    甘婀荷坐回到交椅上,眉宇露出一丝倦色,扭过脸庞偷偷拈了拈眼角的泪花。

    “是,”吴莺应了一声,强笑道:“复儿,你需要什么东西,尽管跟吴姨说。”

    “我不去了。”明钦冷然道:“这样走,我放心不下。”

    吴莺微微愕然,望着甘婀荷等她示下。

    甘婀荷轻哼道:“你留下来又有什么用?难道你想跟穆家的丫头私奔?你就丝毫不顾念我吗?”

    “你……你弟子众多,扈从如云,你有何不足?”明钦眼眶微热,哽咽道:“骨肉至亲,孩儿不敢不念。然而清绝身处困顿,不得自繇,我和她订下盟好,不能相弃。容我将此事处置妥当,再到琼州寻访姨娘。那时衷心无愧,才好侍奉膝下。”

    “我若是不许呢?”甘婀荷唇角紧抿。

    明钦眉梢轻挑,无奈道:“那我可要请教了,姨娘为何不许,据我所见,清绝纵然对你有些不恭顺的地方,她已经多次道歉了,姨娘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为何对她的成见如此之深呢?”

    甘婀荷叹口气道:“你想过没有。你现在是江山门的少主,任重而道远,而她是穆相的女儿。你们立场不同,迟早要敌对角胜。暂不说穆清绝品性如何,穆坤乾的为人老奸巨猾,面慈心狠,做他的女婿将来后患无穷。况且,这桩婚事想让穆坤乾点头同意根本就是渺茫的事。咱们孤儿寡母又能给他们穆家带来什么好处,我劝你还是尽早死了这条心,免得自寻烦恼。”

    明钦气恼道:“那你也不该把她的行踪告诉穆家,你如此所为让我还如何跟她相见。”

    “怎么?连你也怀疑是我出卖了她俩。”甘婀荷满心怨苦,不由明眸含泪。

    “事实具在,不是你做的那妖女为何要谢你?”

    甘婀荷的态度确实让明钦很感意外,兼之魇的突然出现,让他对自己的判断力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甘婀荷大感愁闷,反问道:“那天瑞仙擒住秦素徽的时候和影兵交过手对吧?”

    “不错。”明钦微微点头。

    甘婀荷道:“以影兵的能力,从瑞仙的灵器术法查找到青衣社身上,这是很难的事情吗?”

    “应该不难。”

    明钦老实承认。青衣社的装束灵器都有别具一格的地方,尤其是人手一把的油纸伞,和仙家的储物袋、道家袖里乾坤的法门都颇有相通之处,虽然比不了多闻天王的混元伞,亦有几分取法于兹的意思。

    “没错。魇的确来找过我要人,但是秦素徽已经放走了,我没必要背这个黑锅吧。至于穆清绝的行踪,我本来就全然不知,怎么能出卖给穆家。你们昨晚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一直是莺姐在那边照看,要说出卖,她要比我的嫌疑来得大吧。我可是到今天早上才得知你们的消息。再者,我甘婀荷可从没有取媚求宠的习惯。”

    甘婀荷娓娓道来,说得入情入理,尽管拉着吴莺挡了一箭,其实倒是无奈的成份居多。说到最后,颇有几分矜傲的口气,显然对明钦的怀疑很是不满。

    两人虽经点心印和啮指痛心认了母子,毕竟相处无多,信任的程度还有待培养。甘婀荷心知其理,然而被至亲爱儿怀疑的感觉毕竟很不好受。

    明钦忖思着道:“看来魇虽然找姨娘询问过,却并未放松对青衣社的怀疑。多半在周围布置了眼线,甚至庄子里说不定也出了奸细,咱们疏于防范,让她有心算无心,钻了空子。真是可恶。”

    吴莺插口道:“复儿,你娘的身子一向不太好,你就别老让她难过了。”(未完待续。)

第396章 金蝉脱壳() 
过了几天,一支车队浩浩荡荡的驶出芙蓉园,直奔城南而去。

    甘婀荷并不想劳师动众,瑞仙进入玄元灵图,未能回返可以不论。对于绛仙和鹊仙,也只简单交待了几句,让她俩处理好自己的事务,不必赶来相送。

    至于半壁宗和长老会,自从上次明钦出了一个难题,让他们回去商议之后,许多时未曾露面,大概还没有考虑清楚。

    穆清绝和秦素徽回了穆家,这边没了瑞仙那等易容潜踪的好手,想到混进穆公馆探听个虚实,可不容易。

    这些日子明钦冷静下来,倒觉得甘婀荷的考量并非全无道理。人,总是要自己成长的。假定他没有来到仙界,到了长大成立,黎山老母也会放他们姐弟入世修行,白素贞和祝英台就是很好的例子。没有树苗永远躲在父母亲人的庇护之下而能长成参天大树的。

    一入俗世,就只能尽量服从世间的秩序和规则。从古到今,也有一辈不拘世俗礼法,放旷不羁的名士。然而这些人都是在心理上放弃了现世的追求,或对牢不可破的世俗力量过于失望,无奈之余选择的一种自我放逐。

    古来也有很多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义而富贵,名利如浮云的孔子,得志不奢靡,千万人独往的孟子,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屈原。大抵有一些人总是对现世怀揣希望,不论如何流离困苦都能抱定志节,不怨不悔。

    随着器物的齐备和竞争的加剧,感知敏锐的人察觉到俗世的庸碌和痛苦,往往怀念三代以前粗朴简单的生活,甚至推崇为黄金社会,所以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议论。

    最显著的是老庄一派,评议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老庄道流对时势的观察确实有独到不可易的地方,然而他们的主张就未免太过理想化或想当然。

    直到近古,世间仍有许许多多困顿深山老林中的部族,过着千年不变的生活。既没有出过圣人,也没有什么智巧,事实却又如何呢?不过是与草木同朽,和狼虫为伍,连生活的条件都极度贫乏。又何来小国寡民、洁居美服的理想生活呢?

    然则世间的谲诈欺伪也是智识演进、器物文明的一种伴生物,大抵在人心弊坏、物欲侵夺到一种无以复加的程度,就会酿成灾难兵祸,人命微贱,死伤狼籍。大乱之后,生民减少,需要重新来积聚物力,恢复建设,人与人之间才能回复到比较朴诚互助的关系。

    古人常说的治乱循环其实并无多少神秘奇奥难以理解的情状,不过是人心物欲此消彼长的必然趋势。

    张子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是何心肠,远非人类神道所能窥测。仙家讲究天道,就要给天地立个天心,‘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类统御三界。又要来给天地立个人心,一切以人道为依归。就拿治乱循环来说,也并不是一定不移的规律。虽然从以往的历史观察,周秦的末世有汉代重振。晋隋的末世有唐代兴复,宋元的末劫有明代重光。

    但其间必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向着衰乱的末运做相反的努力,取义成仁,视死如归。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真是一句充满希望的寄托。

    即便如此,中夏的前景并不那么乐观。普遍的观感。都觉得明清的几百年不如唐宋、汉晋取得的成就。

    孟子将儒道的修行归结为六种境界。就是信人、善人,美人、大人、圣人、神人。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对神、圣的认知和庄子刚好相反。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孟子的认识和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态度是一致的。所以圣人就是儒家现世的最高理想。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没有人能超过了。颜回为复圣,曾子为宗圣,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至于神则已经迈入不可知的领域。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也可说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泰西科学一样排摈这些不可证实的研究对象。奇怪的是后代虽极力推尊孔子,许多行径却完全和他的主张背道而驰,志怪一类笔记小说更是汗牛充栋,光怪陆离。

    庄子虽有蔽于天道不知人道之讥。他的议论汪洋肆恣,仿佛河汉而无极。注意力确实和儒家大有差别。像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甚至不承认是非对错有严格的标准,恐怕就不符合讲究礼制约束的儒者传统。

    所以他的圣人境界反而在神人之上,像太清老子、西天佛陀这些仙界宗主都尊作圣人,而不是神人。

    神圣的境界毕竟非积学可致,佛道所说的悟性和泰西说的情商有几分相似。好像有些难以言传的味道。

    人生之难不尽在于生活之难,而在于虚生之难。虚生就是所谓庸碌无为,无所用心。是浑浑噩噩而了此一生。

    人生的第一步是自我的发现,饥食渴饮,夙兴夜寐,俗人习以为常,然而不能说这中间有自我。自我必起于自主的行动,独立的精神,既不是习惯的行为,也不是限制的行为。

    有了自我的觉醒,进一步便有了实现自我的要求。即人生的意义。多数人未尝不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但更多人并不知道人生有何等的意义。所以才有老子拈出一个道字,孔子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