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月老志 >

第169章

月老志-第169章

小说: 月老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物生一死,他的寝宫倒成了头领议事的地方,樊小鸾颇有自危之心,不愿住在那么空旷的宫室,便搬进一所较小的殿阁。

    樊小鸾调查过明钦的来历,知道他在神光教无甚根基,是个可以一用的人物。所以对他极尽礼遇,除了千金马骨和救命之恩外,未始没有一二收为己用的意思。

    “明公子,一别数日,本夫人忙于圣公的后事,怠慢之处还望多多包涵。”

    樊小鸾坐在正殿中央的软椅上,脸上带着矜持的微笑,娥眉淡扫,一袭素裳,气色瞧起来相当不错。

    “岂敢。”明钦和颜悦色的道:“其实我这次来是为夫人吊丧的。”

    樊小鸾怔了一怔,点头道:“公子有心了。圣公已经入敛多时,祠堂也在修建之中,公子若要吊丧的话,我让如燕引着你过去。”

    明钦摇头道:“夫人错了。我和圣公非亲非故,宣父有言,‘非其鬼而祭之,是为谄媚’。小可不才也不愿为。我是来为夫人你吊丧的。”

    樊小鸾明白过来,顿时气填胸臆,红赤着面孔勃然大怒,霍然站了起来指着明钦身躯微颤,“你……大胆。你竟敢诅咒本夫人命不久长。”

    明钦神色不变,淡然道:“夫人的处境又何须区区饶舌呢?”

    樊小鸾冷静下来,忿忿然坐了回去,“公子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可别怪本夫人翻脸无情。”

    “夫人息怒。”明钦笑道:“前日,蔡汉英、岳邦锐等人闯府谋逆,假使不是小可适逢其会,敢问夫人结果又当如何?”

第284章 改制() 
这一问可击中了樊小鸾的软肋,那天晚上若不是明钦突然出现,她定然和曾曼卿三人一道横死在妖兽的爪牙之下了。

    而且有妖兽这个挡箭牌,蔡、岳等人可以洗脱谋弑的嫌疑,顺理成章的接掌神教,让他们死个不明不白。

    樊小鸾心头不快,闷声闷气的道:“公子的救命之恩,本夫人一直是记在心里的。”

    “这是夫人吉人天相,命不该绝,小可岂敢居功呢?”

    明钦拱手逊谢,话锋一转道,“俗话说,‘送佛送到西,救人须救彻’。圣公一去,教主之位悬而未决,蔡、连两人又未遭罗网,这必是有党羽从中包庇。是以夫人还未能高枕无忧呢?”

    “公子所言极是。”

    樊小鸾听明钦说的入理,并不是夸夸其谈之辈,脸色慢慢温和下来,颔首道:“本夫人深居简出,见识短浅,还望公子指点迷津。”

    “不敢。”明钦轻叹道:“我听说圣公独断专行,虽然为神教建有殊勋,但有些所为不能尽惬民意。到了如今,神教上下已然是民穷财尽,如若再不能与民休息,只怕是祸在眉睫了。”

    经营一个庞大的教派必须得有生财之道,推寻起来不外乎三道途径,一是求布施,二是收刮,三是劫掠。神道设教一般都是求布施的,如僧侣道士之流,不过这多是靠自觉自愿,财源并不稳定。加入神光教虽然以五斗米为限,显然也是入不敷出。

    第二则是靠榨取教众的劳动所得收归圣库来集聚物力,这样一来会打击教众生产劳动的积极性,造成教内普遍的贫困。第三则是俗说的吃大户、劫富济贫之类。只能是天下大乱,民怨沸腾的时候为了收拢人心使用的极端手段。

    樊小鸾沉默不语,她也知道万物生做下了累累血债,到了民心思乱,无可挽回的时候,必须得有人出来承担罪责。妹喜、妲己、褒姒、杨贵妃都是前车之鉴。前日如若蔡汉英一举成功了,她只怕要落个红颜祸水的罪名,遭人唾骂。

    明钦冷笑道:“今日圣库停扣我的给养,这分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夫人若不能振领生气,沈从龙等人大权在握,岂会将你放在眼里?”

    “是,是。这些个长老真是狼子野心,圣公尸骨未寒,便来欺凌我们孤儿寡母。”

    樊小鸾想到自家性命危如累卵,不由得眼圈泛红,小心抽泣起来。

    自古道,‘母以子贵,子以母贵’。樊小鸾出身低微,神教上下早就对她深受万物生嬖爱颇有微词,夫妻多年又没有生养,万物生的儿子且患有狂疾,继位无望,十方士师个个飞扬跋扈可说是事出有因。

    明钦见樊小鸾方寸已乱,试探道:“我听说夫人想让二公子迎娶天女门的穆穆,和玉京穆家结亲,这倒是一招妙棋。”

    樊小鸾轻哦一声,颇有自得之意,“你也这么认为?”心想明钦和天女门关系匪浅,这事是瞒不过他。她原本担心明钦会出面反对,没想到他竟然深表赞同,顿时颇感意外。

    “当然。”明钦感慨道:“若以神教的民众物力而论,不难发展若干实业,兴旺发达。可惜七曜府素来心怀敌视,百般排摈,使得神教只能穷促于光明海一隅之地,物力惟艰,可哀可叹。现在夫人能主动和玉京大阀联姻,为神教争取合法的地位,将来转危为安,定然功不可没。”

    樊小鸾怔了一怔,她想结好玉京穆家是不假,却没有明钦推想的这般长远,想让七曜府首肯神光教的存在,可是她难以梦见的事。

    “公子觉得神光教还有获得七曜府肯许的可能?”

    明钦笑道:“恕在下直言,圣公平生将七曜府目为大敌,一心要攻伐大摩国,取而代之。七曜府常有自危之心,当然要针锋相对。现在圣公已死,敌我之势已成明日黄花。夫人若不倾心结好,说不定要让其他头领捷足先登,被其所卖。反之,夫人若能为神教求得七曜府的认可,百姓定然感恩戴德,衷心推戴,介时教中还有谁人能够撼动?”

    “公子一席话让我顿开茅塞。”

    樊小鸾吐了口气,脸颊微微红润起来,忽又迟疑道:“这事必得一个才辩过人的去办才好。”

    明钦袖起手来,并不接口。

    樊小鸾无可奈何,曲意恭维道:“公子高瞻远瞩,想必是胸有成算,我看这事非你出马不能有成。”

    明钦推脱道:“夫人赏赐隆重,在下岂能不知报效。无奈人微言轻,恐怕有负夫人重托。”

    他刚才只不过是拣好听的说,诱使樊小鸾意动神牵为他所用罢了,真要实施起来,可是关节甚多,困难重重,希望渺茫的很。

    樊小鸾会意的笑道:“公子能真心实意为我打算,本夫人衷心感激。倘若有什么困难,只管讲来便是,我定会倾力相助。”

    “夫人明鉴,这中间确实有很多难处。”

    明钦察颜观色,有条不紊地道:“夫人想和穆家联姻固然佳妙,但我听闻二公子患有狂疾,不论穆穆愿不愿意委身下嫁,倘若穆家不肯答允这门亲事,岂不是弄巧成拙。穆穆只不过是穆家一个后生小辈,若无联姻的价值,对穆家来说,必然也无足轻重。”

    樊小鸾脸色微变,她原想攀附上穆家的关系,在教外得一臂助,却忘了豪门大阀往往以利益为重,他们若是不认同这门亲事,就算把穆穆攥在手里也要胁不到什么,反而会转亲为仇。

    “那依公子之见又当如何?”

    “以小可的愚见,若想达成这门亲事,须得让二公子得到穆家的信任,欲让二公子成为穆家的乘龙快婿,根本之计须是让神教得到穆家的认同。”

    “言之有理。”樊小鸾暗暗点头。

    “夫人虽然可以用金玉、狗马、玩物贿赂穆家的人,但是穆家毕竟只是七曜府的一个门阀,别的家族若是看到穆家和神教结好,未必会乐意听从。况且神教蛰居光明海,和七曜府积不相能,谣传中伤非只一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冰释前嫌谈何容易。”

    神道设教总是带着一定的神秘性,否则也不能蛊惑无识百姓,但是这些异端的信仰又和传统习俗相扞格,难免被视作洪水猛兽。再者,神光教和弥罗神光关系匪浅,经常要遵从罗刹大帝的指令行事,这点更为七曜府深恶痛绝。

    “公子可有良策?”樊小鸾寻思无计,只好虚心请教。

    “小可寻思得一法。不知夫人肯否听从。”

    “什么办法?”

    “改制。”

    “改制?”樊小鸾茫然道:“不知是怎么一个改法?”

    明钦从容一笑,缓缓道:“自古神道设教,往往都有一个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教主。不论是佛、道、耶都概莫能外。教主言传身授都是无上真言,徒属一概不得非议。昔日洪杨起事,天王自称是天主次子,通晓无上法义,东王、西王却自谓是天父、天兄,转得以凌驾天王之上。以致于诸王争权相杀,霸业倾覆。”

    “现在圣公去世,若有人继位称尊,夫人定然性命不保。而夫人以女流难孚众望,二公子又天生狂疾,不如借此机会实行改制,虚置圣公之位,由教中德高望重的长老禀持圣公遗法,共同理事。诸长老既得以保全既得之权力,便不敢妄施加害。夫人作为圣公的遗孀,也可以长保尊位。只要度过眼下的危机,等夫人和穆家结为姻好,地位自当稳如磐石。那时诸长老再心存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错。”樊小鸾连连点头,拊掌叹道:“公子真是才识绝人,我得公子相助,真乃天幸,天幸。劳烦公子尽快草拟一个章程出来,我须和成公推敲一番,这事必得成公襄助,才能力排众议。”

    “我见到圣库停扣粮米,便知道神教大权旁落,夫人处境堪虞。是以粗有谋划,有待夫人斟酌。”

    明钦说着便从怀中拿出准备好的字画,他自打接触神光教以来,便觉得这教派害人害己,虽然未尝没有一些英睿之士,却一个个慑伏在教义之下,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若想起死转生,振衰起蔽,非得经一番改制不可。现在樊小鸾孤力无援,倒是个好机会,他和甄儿、凌波揣摩多时,便是作这改制的提纲。

    “自古朝廷改制,首先在于改正朔,易服色。如今改制应该屏弃修罗纪历,暂且和摩夷天趋同。我教虽然渊源自修罗金顶上人,和约书亚的天启教无甚关联,不应当用修罗纪历,使故史反生滋扰。至于这服色则随习俗变迁,便是摩夷天也没有一定的轨范。但于教中头领应该稍存古制,使得上行下效,以免数典忘宗,判然异国。”

    “而且神光教的名谓也须稍作更改,老聃说,‘和其光,同其尘’。不如改称同光会,七曜府不知根底,将来也便于行事。”

第285章 总领() 
从成凌崖跟随修罗道金顶上人学道算起,神光教创派已经有百数十年了,许多规制根深蒂固,教中长老又因循苟且,谋图私利,所谓的光明教义都是自欺欺人罢了。

    世间教派千千万万,大抵都是树立一种崇信,让人的心灵有所寄托。所信的无非是一些神佛仙道,仙佛作为一种高级的精神体,有时候称作种民、选民,其实远没有凡人憧憬的那么美善。所以凡人会四时献祭,求取富贵荣利,就像贿赂朝廷的官吏一样。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理昭彰,报应不爽’。事实上逍遥法外的也不少,这都是仙家徇私枉法、假公济私的地方。

    世间的贤圣只怕没有能够超越孔子的,因为三界大道中只有孔子对鬼神采取一种审慎的态度,‘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对于不可测的鬼神尚且不肯轻信,哪里会迷信世间的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