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皇道天下 >

第120章

皇道天下-第120章

小说: 皇道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箫武韶听罢学痴之言,心中一惊吃惊不已,想着外公的死原来没那么简单,不但只是神鬼门陷害外公,还涉及到皇权之斗。

    忽听学痴口中念一声阿弥陀佛,继续说道:“其实学痴也是尘世中的俗人,根本没有资格开导箫施主,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笑。”

    箫武韶看着学痴,说道:“大师见识不俗,境界非凡,怎么能说没有资格开导晚辈呢?大师之言让晚辈受益匪浅。”

    学痴道:“学痴心中的尘埃还不能拂去,怎么有资格净化施主心中尘埃?是是非非还是留到梦中说吧。”

    两人又畅谈了几个时辰,才知相见恨晚,眼见夜色不早,学痴再三劝说箫武韶到床上睡去,箫武韶则坚决不允。学痴无奈,便自己躺到床上,箫武韶则爬在桌子上睡了一晚。第二天醒来,学痴已熬好了一碗稀粥,箫武韶心中感谢不已,再三道谢,端起来将粥喝了。便要起身告辞。学痴知道箫武韶有要事去办,不再留劝。

    箫武韶走出屋外,见外面大雪已停,四周群山银装素裹,景致十分壮观,心情舒畅。便向学痴行礼拜谢,学痴忙将箫武韶扶起,箫武韶一作揖,说道:“咱们后悔有期。”说完转身离去,没走几步,忽听学痴喊道:“箫施主留步。”箫武韶闻言,转过身来,只见学痴拿着一把雨伞走过来,说道:“这是箫施主的雨伞,差些忘到贫僧这里了。”

    箫武韶才想起此伞乃是昨日那妇人所送,自己还要还给那妇人,将雨伞接过,说道:“此伞乃是昨日半路之上一位妇人所送,我正想着物归原主呢,大师久居与此,可知这伞上的所写的石府在什么地方?”

    学痴道:“这石府想必就是早已归乡的神梁殿前司将军石卫青的府邸,但这雨伞上虽然写着石府,只是这把雨伞是不是石府家的就很难说了。”

    箫武韶心中疑惑,问道:“这是何故呢?”

    学痴道:“贫僧说过,石将军曾是镇国公的麾下大将。亦是神梁叱咤风云的一位猛将,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牵涉到镇国公一案被罢了官。而这石将军一家又乐善好施,惠及了不少乡邻,这雨伞没准就是石府送给乡邻的,因此贫僧才说这送给施主伞的妇人没准不是石府的。”

    箫武韶听罢,说道:“原来是这样啊,若那妇人不是石府的,这倒难找了。”

    学痴道:“只要施主心中有这份心就足够了,想那妇人必是积善行德,施主将雨伞还了,倒坏了那妇人的善德了。”

    箫武韶道:“可是我答应过这把雨伞一定要还给那妇人的,说过的话岂能不算数?”

    学痴道:“施主有季札之风,信若泰山,既然如此,贫僧就为施主指一条明路吧,施主做了便是信了承诺。”

    箫武韶道:“还请大师赐教。”

    学痴想前走了几步,脚踩在积雪之上发出咯吱声响,只见学痴望着茫茫雪山,说道:“如今的北方,上到庙堂高官,下到贫民百姓,信道信仙,炼丹炼药,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简直是趋之若鹜,不知是可喜还是可悲?”

    箫武韶想起古州确实有五大散仙,高寿不死,百姓趋之若鹜也在情理之中,忽听学痴又道:“自古以来,帝王追求长生不老,以图永世享受天下,可是自古至今没有不死的皇帝。帝王信仙,便催生了道士、术士,围绕在天子周围,搬弄是非,弄的天下乌烟瘴气。”

    箫武韶闻言心中一惊,这学痴之意莫不是再说箫天胤?

    忽听学痴又说道:“百姓愚钝,在于教化,教化不开,给百姓说再多也是无用,但是在北方,箫施主还是轻易不要宣扬无仙论,恐怕会惹到身上是非。”

    箫武韶道:“这世道如今虽然乌烟瘴气,但是最终要归于清净,特别是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唯恐天下不乱,我虽然不才,但是若有机会了定会铲除他们的。”

    学痴道:“箫施主之心可鉴,但是如今北方仙学盛行,不是一朝一夕能剿除的,箫施主可听说过玄母教?”

第182章 玄母神教() 
箫武韶听到学痴提起“玄母教”摇摇头,说道:“不瞒大师,我久居南方,只是这两天才到北方的,根本没听过什么玄母教,不知这玄母教是何物?”

    学痴道:“十几年前,北方民间闹鬼,不时有百姓家丢失新生的婴儿,不见了十几岁的孩子,一时弄的人心惶惶,玄母教宣称能捉鬼,便在此时兴起了,说也奇怪,玄母教一起,人间的鬼事便少了许多,也没有百姓再丢失孩子了。后来玄母教又宣扬能结人间疾苦,更合了大乱结束不久的北方,说也奇怪,玄母教兴起这几年,北方一直是风调雨顺,民间更加的信任这玄母教了。这玄母教还宣扬仙道永存,凡人静心信教便可延年益寿,成道成仙,这种宣扬正合了百姓的心意,因此在民间非常的香火鼎盛。”

    箫武韶想起十几年前北方丢失婴儿之事乃是神鬼门所为,不见了十几岁的孩子乃是神巫门的人所为,如今竟被这玄母教拿来利用了,说道:“原来如此,学痴可知道这玄母教的人都是什么来头?”

    学痴道:“贫僧对这玄母教的了解只是一些皮毛而已,其余的就不知道了。”

    箫武韶道:“多谢大师告知,晚辈若前行路上碰到了玄母教,晚辈就把这雨伞当香火捐了,就算为那为妇人积些善德,若玄母教真的是有神仙了,我倒希望神仙能让那位夫人长生不老呢。”

    学痴听罢,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佛告大慧,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处,大慧。妄想自性计着者,说空无生无二,离自性相。大慧。彼略说七种空。谓相空、性自性空、行空、无行空、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

    箫武韶不知佛经,见学痴双目紧闭,口中念经,不懂佛经的意义,但听其念到这空那空,心想学痴大师要说的也许是凡人追仙,最终应是一场空吧,如今天下五大散仙争斗不已,不知是空还是真?见学痴依旧念个不听,便躬身作揖告退。

    箫武韶踩着厚厚的积雪,继续向北而行,边走边想着下步的打算。想着自己离开神剑门也有十几日了,想着至今还不见万阴鬼王的任何踪迹,不知黄姑娘怎么样了?转念一想,黄姑娘的父亲神龙圣王也在寻找,以神龙圣王的本事,恐怕已经找到黄姑娘了,想到这里,心中稍安。

    这日临近中午,箫武韶抬头,忽见前面矗立起一座大镇子来。箫武韶心中高兴,想着自己行走十余日了还未见到如此大的镇子,自己进了镇子了,便要好好的洗洗,休息一番。

    箫武韶走近镇子,见镇子入口之处矗立着一座石碑,上面写着“朱仙镇”三个大字。箫武韶走到镇子里面,只见面前是一条笔直的大街,大街两旁店家林立,街上行人熙熙攘攘,足见此镇的繁华。

    箫武韶向前走去,见街道两旁都是跳着胆子的小商小贩。有挑着担子卖柿子的,天气寒冷,有卖柴火的。箫武韶走了几步,忽见前面是一家卖油条的,见那黄澄澄,油晃晃的油条,箫武韶顿觉肚子饥饿难耐,摸摸自己怀中还有些碎银子,便走过去坐在了摊子木凳上。炸油条的老板见箫武韶坐下,笑着问箫武韶吃什么?箫武韶要了四五跟油条,又要了一碗豆腐花,大口的吃了起来。

    天气寒冷,箫武韶见桌上放着一盘红红的辣椒,便夹了了一口吃了。辣椒吃下肚,顿觉脸上火辣辣的,身上暖和了许多。忽然听见前面一阵喧哗,只见行走在街上的百姓纷纷站立在道路两边,不知是什么人物过来了?箫武韶正想时,只听前面鼓乐大作,箫武韶抬头看时,见一大队官兵,排成两队,约莫百人,各个腰系大刀,甚是威风,沿着大路走了过来。紧跟官兵是两位骑着一黑一白两匹骏马的中年僧人,看模样不像神梁人士。僧人之后,四批骏马拉着一辆车,车上彩旗飘飘,不知轿子中坐的是什么人,如此威风?

    大队人马走过,百姓们又恢复了原常,箫武韶正要起身结账,忽听坐在旁边的两位汉子开口说道:“当朝的国师得圣上宠爱十几年,如今依旧圣涓不衰,古今也没有第二人了。”

    另一汉子道:“听说国师来自西域,本领大的很,就是一般的人仙也必不上啊。”先前说话的汉子道:“神仙不神仙倒不知道,我只是听说圣上得了病,国师念一道咒语圣上的病便好了,这等本事难怪会成为一国之师。”

    箫武韶听二人说话,才知道刚才轿子之中坐的是当朝神梁的国师。忽听那汉子继续说道:“这堂堂的神梁国师,不知到我们这小小的朱仙镇来做什么?”

    另一汉子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不知道么,今天是玄母教主开坛的日子,想必是国师亲临了。”那汉子道:“经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怎么把这么大的事忘了,咱们快些吃吧,吃完了好去拜玄母教主。”

    箫武韶听到这二位汉子说到玄母教,又说到了什么玄母教主开坛,不知所云,上去问道:“敢问二位大哥,刚才听二位大哥说什么玄母教主开坛之事,不知是何故?还请二位大哥赐教。”

    二位汉子看这箫武韶,长的较瘦汉子说道:“玄母教主开坛这么大的事你也不知,一看阁下就是外来之人。”

    箫武韶道:“这位大哥说的对了,我的确是刚从南边过来,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玄母教。”

    瘦汉子道:“那阁下这次到朱仙镇来,那是来对了,正好赶上了好时候,一会玄母教主开坛之时,只要阁下虔心诚拜与玄母教主门下,成为玄母教徒,保证阁下以后不管做什么事都顺风顺水。”

    箫武韶闻言笑道:“玄母教真的有这么灵么?”

    瘦汉子见箫武韶发笑,脸上顿时不高兴了,说道:“阁下说到玄母教时竟发出笑声,这是对玄母教极大的不敬,若是让玄母教主知道了,阁下便要有灭顶之灾。”

    箫武韶忽然想起学痴曾说过,民间百姓笃信玄母教,自己说话要当心,看来学痴之言不假,自己说道玄母教只是笑了一下,这瘦汉子便不能容忍了。

    箫武韶忙收住笑容,说道:“我不是有意的冒犯玄母教的,我真的是第一回听说玄母教,不知这玄母教的厉害,还请这位大哥见谅。”

    瘦汉子道:“看你也是初犯,就不揭发你了,但阁下要切记,千万不能有下次了。”

    箫武韶道:“多谢这位大哥提醒,为表歉意,两位大哥这顿饭钱小弟请了。”说完便喊老板结账。

    一胖一瘦汉子见箫武韶为自己付了饭钱,脸上高兴,箫武韶趁机说道:“我正想去看看玄母教开坛盛状,还请两位大哥带个路啊。”

    瘦汉子眉开眼笑,说道:“这都好说,咱们哥两正要去玄母教,就请这位小兄弟和我们一起去吧。”

    箫武韶跟在一胖一瘦两名汉子向前走去,只见街上不时有成群的百姓向前而去,想必也是参加玄母教主开坛的。果不其然,箫武韶忽见朱仙镇中央搭起了一座神坛,神坛中间一大块黑布蒙着一物,想必应该是一座石像,石像前面黑压压的聚满了百姓。

    忽见从神坛后面走出六个童子来,分站立在神坛两旁,又听六个童子齐声呐喊:“六童子恭迎玄母教主。”忽见神坛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