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兵魂传奇 >

第15章

抗日之兵魂传奇-第15章

小说: 抗日之兵魂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死,你来不来!?”邹城没工夫跟他瞎扯,一边走一边敷衍道,两人就这么擦肩而过。

    邹城跑步回了六连,王小壮已经把队伍集合完毕,隔着黑暗的夜幕,他立正汇报:“报告连长,六连全连集合完毕,应到六。。。。。。”

    邹城打断道:“行了,就这几头牲口,我一眼就看完了。所有人都有,只带枪支弹药和一日份干粮,其他的全部就地放下!”

    几个兵蛋子动作倒是很迅速,把背上的背包甩在了地上。邹城再一次确认了六连装备齐整后,接过了王小壮递给他的枪,领头跑步出了营区,向六十里方向前进。

    王小壮走过一次六十里,他知道怎么抄近路。邹城的身体不太好,但是任务紧急,只能同意王小壮的意见。

    当六连翻上第一座山梁的时候,天色早已经大亮。六连的弟兄几乎马不停蹄,中途没有任何休息,只在强行军当中补充水分和干粮饼子。四五十里的山路跑下来,六连居然没有出现一个掉队的。这让邹城的心里更加骄傲。他手底下的这些个人,终于已经不再是新兵蛋子,而是堂堂正正地一名国军士兵。

    王小壮停在了树林边缘,倚在一颗树干上慢慢地蹲下,邹城气喘吁吁地走上前来,“到了?”

    王小壮点了点头,他指着两里地开外正在冒着浓烟的一个村庄,“就是那!”

    邹城也觉得这里地形地貌很眼熟,他拿起了挂在王小壮脖子上的望远镜,在镜头里,他仔细地观察了好一会儿,确定这个叫六十里的村庄,现在从表面上看不到一个人影。

    “宜生!包子!”邹城朝后招了招手,正副机枪手弓着腰到了面前。

    “一会尽量找个离村子近一点的地方,高一点的地方,隐蔽一点的地方,把机枪架起来掩护!”

    两人点了点头,摸到了一边去了。其他三人也分散开来,各自找了一处可以警戒的隐蔽处,等邹城的命令。邹城蹲在树下,他把电报纸掏出来,再一次地确认他们的任务。。。。。。

第26章 埋伏() 
急电新118师师部长官钧鉴:

    十六日凌晨三时半许,我部于六十里遇不明敌火猛袭。警卫排接战,战况激烈,伤亡惨重。望火速驰援。师医院。

    这份电报,是师医院发给师部的,师部再原文转发到了21团团部。短短四十三个字,除了“不明敌火猛袭”和“伤亡惨重”九个字外,再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不知道敌人是谁,不知道敌人人员配置和火力配置,也不知道敌人从哪个方向发起的进攻。

    邹城的眉毛拧到了一块,因为长途奔袭,他的脸色苍白,冷汗淋漓。

    王小壮接过电报看了两眼,分析道:“我觉得敌人不会太多。”

    “何以见得?”邹城把电报收了回来,揣进了怀里,“你是觉得连警卫排那几十个废物都能挡住的进攻,敌人肯定多不了,是吗?”

    王小壮点头,“没错。我是这么觉得的!”

    “看看再说吧!”邹城没有下结论,他倒是希望师医院遇到的是一群日军的散兵游勇。那样的话,六连一旦杀进了六十里,和师医院接上了头,最不济能固守待援。

    其余五个人被重新召集了起来,邹城开始打着手势布置战术。

    “我们现在准备进村,两人一组,交替搜索前进,每组间隔五十米,机枪殿后不交替,遇到日军就地组织还击,互相掩护,撤退还是继续前进看我的手势,不明白的举手!”

    王小壮环顾着周围的几个人,把手举起来了。

    “连长,我们有七个人。。。。。。”他想说两人一组分三组,还剩一个人单干。

    邹城知道他想说什么,打断道:“你一个人一组打头阵,不交替!”

    “。。。。。。”王小壮哑口无言,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邹城刚才下达的是最简单的班排级搜索进攻战术。通常情况下,国军一个十二人的标准战斗班,分三个战斗小组和一个火力支援小组。所谓的交替掩护前进,是指三个战斗小组轮流向前突进,在一个小组突进的时候,剩下的两个小组就地实行掩护和监视。他们的前进方式为交替方式,每一个战斗小组轮流充当前进尖兵。这种战术在战斗中,尤其是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最为常见。

    而王小壮打头阵不交替的意思,自然和机枪组殿后一样,就是无论中间的两个小组怎么交替,他始终都是冲在第一个。

    “连长,为什么啊!?”王小壮不怕死,可是这不代表他不想活。暴露在敌人枪口下多哪怕多一秒钟,都多一份危险。

    “因为你刀枪不入啊!”邹城一巴掌拍在他的钢盔上,“上!”

    王小壮嘀嘀咕咕地骂了一句什么,邹城在后面给了他一脚,帮他加了速。王小壮勾着腰,瞄准了两里地外的六十里,小碎步迈进了金黄色的稻田里。夏天的太阳高高地挂在了半空中,今天的天气格外炎热。

    王小壮在稻田里掀起了一阵金色的浪,邹城见距离差不多了,一挥手,第二组顺着田间小道跟着王小壮往前突。王小壮翻上了第二道田埂,蹲下一回头,看见钟声和胡良奎的两顶钢盔在身后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树林子里邹城和徐永财是第三组,他们上了一条小路,顺着一条小溪快步地跟进到了王小壮的右侧。

    邹城打着手势,让王小壮继续前进。王小壮扶了扶钢盔,一边下了稻田继续向前,一边心想你们一个走田间,一个走溪边,我却还要在稻田里翻滚。别说是日军,就算是个瞎子,隔着两百米都能听到这么大的动静。

    徐永财有些担心,他问邹城:“连长,要不我跟着副连长,好歹有个照应!”

    邹城直接否决道:“不行!你跟着他早晚被打成筛子,听我的且没错,如果可以的话,不管是今天还是以后,打起仗来尽量离那个怪物十米以外!”

    邹城话音未落,只听稻田间“嗖”一声,然后远处才传来一声枪响。子弹帖着在稻田里飞奔的王小壮的耳朵掠过,然后“当”地一声击中了五十米外起身的第二组中的胡良奎。胡良奎“妈呀”一下仰面坐倒在地,子弹打穿了他腰上挂着的水壶,余势未减的弹头带着一片水花,从水壶的另一面激射而出,又打断了一排稻苗,溅起了一片稻穗,看得邹城一头冷汗。

    “忘记说了,面对敌人冲锋时,千万不要和王小壮站在一条线上,鬼子的子弹认识他,不认识你!要命的!”

    徐永财的喉咙发干,使劲地点了点头。

    身后的机枪紧接着就响了起来,包子兴和张宜生刚好跟上架起了机枪,瞄着子弹射来的方向,也管不了打不打得中,一蓬一蓬的弹雨扑了过去。

    钟声趴在腿都吓软了的胡良奎身边,仔细地检查了一圈,确定他毛事没有。向邹城挥了挥手,邹城见第二组前进受阻,连忙带着徐永财顺着小溪边继续前进。跑在最前面的王小壮也不敢轻易停下,他微微一扭头,直到看见连长就跟在他右侧不远的地方,心里顿时有了底,他跑动之中突然蹲了下来,隔着一百五六十米的稻田,抬起枪朝那里的一蓬毛竹林开枪。

    然后,双方开始了正式的交火。金色的稻田掩盖住了日军的身形,他们早已经虎视眈眈地盯住了从树林里杀奔而出的六连。两颗迫击炮弹破膛而出,在空中划过了两道弧线,落在了殿后的机枪阵地边,把包子兴和张宜生炸哑了火。然后布置在两个侧翼的歪把子也朝冲在最前面的王小壮喷出了长串的火舌,子弹绞杀着即将成熟的稻苗,噗噗噗地在王小壮身边溅起了泥土和水花。邹城在小溪边被这一阵排枪波及,打得抬不起头来,他拉着徐永财的腿,把他拖进了田埂后的水田里。

    王小壮还蹲在原地,他调转了枪口打死了已经暴露了位置的日军机枪手,就像在阵地上那样,根本没有顾得上向自己飞来的子弹。在那一刻,他好像认为自己真的金刚护体,刀枪不入一样。他把自己当成了磁铁,在用生命掩护身后的弟兄们。直到六连在所有的位置上开火还击之后,他才得空趴回在水田里,好整以暇地开始重新装填打空了的汉阳造。

第27章 结束战斗() 
邹城一边瞄准射击,一边看王小壮背靠着田埂,抱着枪顶着脑袋上方横飞的弹道,半躺着向他打手势。

    “日军,二十人,轻机枪两挺,迫击炮两门!”

    邹城心里一凉,这不可能是日军的全部兵力,否则他们这样的小股部队,在伏击了师医院后就应该立刻撤离。毕竟这里几个月前就是国军的控制区,除非。。。。。。

    邹城最不希望的局面果然还是出现了,他猜测,日军还有更多的人隐藏在他看不到的暗处。

    他们想干什么?

    狡猾的日本人用师医院当诱饵,迫使国军从各个方向前来支援。他们则占据着所有的主动权,堵在半路上围点打援,一步一步地让战局扩大。新118旅毫不意外地上当了,日军攻击了118旅的必救之处。新21团的大部队正在沿公路急行军,聪明如张哮虎,也万万没能想到,小日本子在国军控制区十几万人的眼皮子底下,玩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阴谋诡计,他们明里在各处集结大军,展开与国军决战的架势,拖得国军各部队疲惫不堪日夜战备,暗地里却另派了一支人马,悄悄地在国军的势力范围之内,各军的防线结合空白处兜开了一张大网,想要把实力相对来说更弱的张哮虎从马家桥引出来,然后在野战条件下一口吃掉。

    只要消灭或击溃了身处第二防线的马家桥新21团,湘城西南便门户大开。缺口一旦被突破,日军在湘城西南的两翼就占据了更大的主动,没有了防御纵深,突破了马家桥的日军甚至能一路小跑,跑步到湘城的城墙下。到那时,无论国军回不回援湘城,战局都对湘城十分不利。

    日本人从明治维新时起,就一直精于算计。他们拥有典型的狼群和赌徒的心理,大到赌国运,小到赌命运。一旦确定了进攻计划,无论风险多大,他们都愿意一拥而上,赌上全部的身家性命,只为了能狠狠地咬你一口,让你感染,让你害怕,让你死亡,让你认输。

    甲午战争如此,日俄战争也是如此。现在,眼前的日军们上奉下效,想要复制他们前辈的胜利和荣耀。

    但是,这个计划谈不上毫无破绽,更说不上天衣无缝。

    在这个作战计划中,有一个最为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作为诱饵的118旅野战医院,他们在六十里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会不会插翅而飞。

    从卢沟桥开始,日军和国军全面开战已经整整两年。他们对国军行动的进度,进攻的力度掌握得十分清楚。他们甚至精密地帮国军计算好了前进的线路,他们要做的,就是把掐着秒表抵达应该抵达位置的国军包个圆,然后撒上子弹和炸弹,做成饺子丢到锅里,等水一开,就能吃了。

    而新21团果然出来了,他们正大摇大摆地摆开了姿势,准备往那口锅里跳。

    仿佛一切都在按照日军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到六连突然从六十里靠着的山脉中横空出世。

    日本人布置在六十里外围的一个小队从开第一枪起,就感觉到了肩膀上的担子突然一下就加重了。

    王小壮在第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