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太易 >

第329章

太易-第329章

小说: 太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元帝冷冷一笑,挥手将殿外侍卫招来:“来人,毅王率众谋反,就地斩杀!”

    外面成元帝的人进来,荀易纵身出殿,对殿外申威等人大喝:“毅王率众谋反,所有毅王一系侍卫亲兵统统放下武器,违者杀之。”

    此刻,七皇子匆匆出来:“奉父皇旨意,封闭八大宫门,不容许任何人进出。”

    轰——

    西门处火光冲天,毅王埋下的伏兵和成元帝的人短兵相接。而南门口,也逐渐出现一队队人马。

    荀易等在外面清扫,因为涉及人道王朝之争,荀易不便用神力加护,手持木剑施展茂林剑法。

    他在孙戬的指点下针对那些侍卫的罩门攻击,一击之后立马转移目标,而这些侍卫被荀易打断后内力岔开,不慎被其他人砍头分尸。因为其只伤不杀,且剑气无形无影,故而无人察觉。

    他站在丹樨前,漫不经心出手伤人,慢慢将局势稳住。

    “没有殿外这些侍卫,殿内那么多人,难道还拿不下毅王几人?”

    “只要这件事平息,我自然有大把功德可拿。”他隐约察觉到自身功德树震动,缕缕功德金光逐渐汇聚在树上。

    人家都说,公门之中好修炼。这谋取功德,若能借助一个国家机器来谋取,是最方便的手段。荀易仅仅掺和在这一件事情中,便隐约感悟到功德之道。如果自己能够平叛,并且诛杀首恶,让这场大周之乱随之平息。这就是整个大周的有功之臣,至少有百万功德可拿。

    突然宣政殿墙壁炸开,侧方被人闯开,毅王等人匆匆逃出,他们冲着西南方向跑去。

    “逃出来了,怎么可能?”荀易大惊,下意识追过去。

    窟窿里,七皇子等人灰头土脸出来,见荀易提剑去拦毅王,顿时大喊:“荀易小心,他们有法术!”

    “法术?”荀易一怔,刚走到毅王面前,只见毅王世子扔出一沓子火符。火符在他面前催发,一只只燕子啼鸣爆炸,火光四射。

    “大周皇宫,居然能够用法术?”孙戬主动和荀易替换,伸手一指:“焚天剑气!”剑气绞碎火燕,一个翻身跳到树上。荀易抬头看大周皇宫上的的气运。如今气运内敛,龙气对玄术的压制跌入最低谷。

    “是了,高祖皇帝正在突破境界,建立天国。抽取所有龙气,这是皇宫最薄弱的时刻。而且——”荀易在火符中感觉到一股神力。那是神灵留下的符箓。“有神灵亲自插手这一次宫变。他或者他们想要借助毅王分裂大周!”

    “如今,已经爆发出这种秘辛。虽然有明宗诏书,但对方咬牙不认,那也没辙。毅王一系绝对不能留下来。这些人活着,就能分裂大周气运,若大周内战,死伤无数。”

    阻止内战,是顺天应人的大功。

    荀易盘算妥当,从旁抢过弓箭,匆匆追去。柳子明、申威以及侯成紧跟荀易步伐离去。

    七皇子犹豫下,握着成元帝给他的令牌出宫封闭京城。毅王以神通玄术惊动御驾,引发成元帝心疾,昏迷不醒。如今太子在内主持大局,七皇子则手持令牌在外封闭京城,确保毅王一行人不能脱困。(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五章双龙势

    西方,碧霄门处。

    毅王爷早先留下的那支伏兵是废皇子遗留的部署。在明宗数次大清查后保留下来的精锐。凭借三千玄甲兵把持碧霄门。

    毅王爷归来之后,众人马上舍弃碧霄门冲杀向外。

    荀易持弓而来,看到一行人即将离去。他拉满弓弦,心中默默念叨,嗖的一声箭矢飞驰如电。

    “王爷小心!”旁边侍卫大喝,毅王爷只觉背后风声袭来,连忙低头躲避,然后扭头一瞧,正巧箭矢对准他的左眼落下。

    “啊——”一声惨叫,毅王爷跌落下马。

    荀易的箭术并不好,这一箭距离太远,又因为天色昏暗没个准头。所以一开始如果毅王爷不闪躲,正好会从他旁边穿过去。

    奈何天意如此,运道使然,这一躲就马上出事了。

    “可惜袁哉不在。”孙戬、申威以及侯成齐齐想到。如果袁哉手中的星弓在,凭借荀易的运气,绝对可以将毅王诛杀。

    不过,杀人也意味着功德光污秽。为百万功德,到底值不值,那就全看本心了。

    侍卫们慌忙将毅王爷救走,几个术士联手施展法术,化作狂风将毅王爷出宫。

    荀易微微皱眉,带柳子明三人出宫继续追赶。

    “宫中龙气不强,明哥,你拿我的易天镜作法,务必将他们拦住。”把镜子抛给柳子明,柳子明化作金光纵地而行。

    他的速度比毅王要快,在城中一条街道上拦住毅王等人。他将易天镜一抖,镜子上的乾元金光阵展开,一片金色光辉笼罩所有人。

    这座金光大阵是柳子明从栖族带出来的阵法,蕴含乾阳金光,伏魔破邪。阵中升起一轮轮皓日,金光从日轮中照出,顺带显出人身蛇尾的真身。双目紫瞳亮起,略略一扫,在诸人头顶看到一片赤云。

    “是正位神灵庇护的象征。这些人背后有神灵支持。”他伸手一指,万道金光落下,所有玄甲武士统统被金光融化,唯有魂魄转生地府。

    “不愧是能够代理一方郡域之人。”南都神域,郡城隍大人高坐神台,静静望着北方的大变。

    大周有一场国运大变,他早早便预见这一次大变。不,应该说从四十年前开始,他已经再准备。当年废皇子叛乱背后就有他的影子。

    “我苦心数十年的经营,岂能让你们轻易毁去?”他在神台之上点亮一盏灯,念咒作法,刮起一场大风引动天象。那大风神异,轻而易举穿透金光大阵救人。

    “郡城隍?”柳子明一惊,抬手升起十二颗皓日。日光照耀,无数道光辉对大风落下。

    “栖族的朋友,大周之事你这世外之人何必插手?”大风中身影模糊,赤云在空中升起华盖挡下金光。

    这是一尊正神,而且接近天神的层次。神威赫赫,旁人根本比不上。

    柳子明默然不语,此刻荀易三人闯入大阵。荀易看到南都郡城隍后顿时明白他的意图,对龙城大喝:“大王,难道你不出手?”话音一落,龙城之中飞出一条黄龙。

    黄龙盘住龙城,神域笼罩,扭转乾坤,将毅王等人沉入城隍世界。他用龙爪轻轻一探,撕裂狂风,直接对南都郡城隍下手。

    “淮老儿,你逾越了!”

    南都郡城隍神色一冷,远在南都之中吐出一道符箓。符箓上生云光,密密麻麻的咒文亮起。“敕!”他催动符箓,符箓爆发天神之威挡下昭灵武王的攻击,同时又有一道云光洒下,将毅王父子二人救回南都。

    他刚一得手,龙城之上的龙气突然复原,金云蔓延,柳子明顿时被万钧之力重创,手中八索易天镜再也拿不住。

    “该死!这种人族国度对异族的打压太狠了!”尤其是他这种不逊色炎黄族的上位种族,更是在大周龙气压制的第一级目标中。

    “明哥!”荀易上前扶住柳子明,功德神光张开,抵消龙气的部分压制,柳子明趁机变回人形。

    随后,荀易对旁边昭灵武王说:“武王还不去杀了他?等他分裂国运,到时候就可顺利晋升天神。”

    “本王当然清楚。”昭灵武王气急败坏:“但他身上有一道水庸神符,分明是上位神人赐下的宝物。如今逃回南都,就算我第一时间追过去也难以将他击毙!这背后是哪位城隍神看本王不顺眼?”

    此刻,龙城上空象征大周的国运一分为二。其中一小半化作金龙投入南都。这一过去,昭灵武王身上的气运不断散去。而南都中,赤云中青光冒起,渐渐升起新的一层华盖。

    和南都郡城隍的四重华盖组合,已经有天神业位。

    “虽然没有真正占据大周之运,但双龙之局已成,我也可凭借王封而步入王级之神。”南都郡城隍等待这一天很久了。作为古老的地祇,他迟迟不能突破至天神境界。因为大周有一位自己的都城隍。但是现在国运两分,南北二周一成。毅王爷以南都作为国都,势必会让他神力大进。

    气运一变,南都郡城隍头顶没人压制,马上利用水庸神符尝试晋升天神之位。赤霞弥漫城隍界,整座城隍世界泾渭分明出现一道裂谷。同时,南部有十二郡紧随其后纷纷响应,推动城隍界的分裂。从一个世界,分为两个世界。

    龙城,荀易显出神身,他和昭灵武王站在龙城上空。荀易频频看向身边这位都城隍。这位城隍神色冷漠,盯着南部升起的十三道郡城隍光辉。

    最后,他抬头问:“南周自立,对你倒是无碍,但我和茂公如何自处?”这问的,自然是步入太元之境的李纯。

    “不急,分分合合,天下总有一统的时候。”李纯笑着回复。对他这位大周祖神而言,就算毅王自立又如何?不照样要尊奉这位先祖?

    不过是王朝内部的纷争罢了。不论是他也好,昭宗也好,就连英宗也不会有任何异样感觉。谁上位都是上位,不是么?

    但是对明宗而言,望着南都升起龙气,他恨不得马上冲去阳间将毅王一系所有人打杀。

    “若要桀畜之子祭祀,朕宁可绝后!”挥手将酒杯甩出去,神力暴动,他的宫殿顿时一片狼藉。

    反观不远处另一座宫殿,李少阳面带喜色。身上一缕缕黑气慢慢被拔除。当年明宗对他下咒,封印他的名字,断绝他的根源,作为无名之魂徘徊于阴间。直到他的儿子毅王上位,虽然不能正大光明祭祀他,但血脉的联系分润给他些许力量,在阴间恢复一定灵性。他自己清楚自己的名字——李少阳。

    在阴间,他那些长辈也能用这个名字称呼他。但是在阳间,明宗的禁令还在,这个名字被人所遗忘,无法进行祭拜。

    “南周建成,必然追封我为先帝。到时候,借助南周的龙气破开父皇的咒印。”说话间,他望着明宗宫殿,眉宇之间带着戾气:“就算你不给我皇位,最终我仍然是皇帝!”他居住的宫殿规格,正因为龙气变化而逐渐变作皇帝的规格。金碧辉煌,富贵华丽,各种雕龙建筑一一成型。(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六章人世乱

    皇宫,成元帝悠悠醒来。昨夜被毅王以神术惊扰,自身龙气被李纯抽走又无法护主,最终引发心疾昏迷不醒。

    醒来之后,成元帝忙问现在的情况。

    “回陛下,毅王乱党逃入南都。皇后娘娘已经封闭京城清除余孽。”

    “还是走了?”成元帝心中抑郁,毅王这一逃,未来大周国运两分,这可都算在自己这位皇帝身上。

    “毅王逃回南都,若凭南都一郡反抗大周,显然不可能。他身边是谁在支持?”突然,成元帝想到这件事。

    身边宫人哪里知晓这些,找来********,总管道:“听嬴大人说,古河陈家、刘山王家、清谷冯家……”一口气爆了好几户世家,听得成元帝面色大变。

    这些世家,可都是跟荀吕之家一般的开国元勋。如今他们支持毅王,毅王凭借他们的人脉民望,至少可以割裂小半个大周,以南对北而宣战。

    “果然是百年江山必有大劫吗?”成元帝喃喃自语。一百年时间,王朝积累太多的仇恨和因果,需要一次大变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