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申公豹传承 >

第165章

申公豹传承-第165章

小说: 申公豹传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苏驰闻言大喜,拍了怕手掌:“此时妙秀小儿全力攻打我玉俑城,若是令陆明玉将军偷袭妙秀小儿的大本营,趁机烧了那小儿的粮草,那妙秀岂不是不得不退兵”。

    尽管黄普奇对于陆明玉心有芥蒂,但听闻苏驰此言,不得不承认苏驰的话有道理,为了皇朝的利益,黄普奇不得不道:“既然如此,那末将这就传信陆明玉”。

    “师兄何必如此着急攻城,师兄神通广大,更有掌中乾坤,以师兄的神通,此去大散关不过是个把时辰的时间而已,师兄何不用掌中乾坤运来粮草?”妙法不解的看向玉独秀。

    此时妙法五人站在玉独秀身边,各自施法加持着玉独秀的神通,那妙法忍不住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玉独秀轻轻一笑:“仙途与宗门的利益,师弟选择哪个?”。

    妙法一愣,下一刻毫不犹豫道:“自然是仙途,我拜入宗门就是为了仙途,若是没有仙途,还拜什么师啊”。

    玉独秀点点头:“师弟知道就好,须知天地间因果玄妙,我等使用术法神通对大军施以影响,影响越大,那因果就越大,因果越大,阻碍我成道之路就越厉害”。

    妙法五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反正此时已经加入战场,施展辅助的术法神通与直接搬运粮草没什么区别,玉独秀为何此时退缩呢?。

    “或许是借口吧”妙法五人低下头,心中的所有想法瞬间隐去,这是大人物之间的恩怨,他们这些内门弟子虽然身份不凡,但与玉独秀这种独领的新一代弟子中顶尖人物,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更何况,玉独秀与教派中诸位长老、掌门的恩怨大家都有所耳闻,此时玉独秀屡战屡胜,折损了对方的十几万兵马,还斩了太元道的修士,也算是做足了功夫,即便是此时战败,掌教也无话可说,玉独秀能凭借自己一己之力打入打出大散关,兵临玉俑城下,也着实不易。

    其余的地方都是真传弟子组队,还有各位长老随时支援,而此地唯有玉独秀,这其中若是没有什么猫腻,谁都不信。

    当然了,掌教心中或许另有想法,众人不得而知,众人身份不足,不敢妄自揣摩。

    玉独秀眼角余光看着妙法五人,见到五人面色微变,知晓对方已经生出了别的想法。

    不过玉独秀并不打算解释,他自然有自己的想法,掌教派自己来这里是为了什么?他心中一清二楚,不管如何,玉独秀都在心中打定主意,就算是兵败,也绝不使出法宝,那不单单是法宝,更是他的元神,关乎着他日后成道的希望。(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人族气运

    成道与宗门大业比起来,谁轻谁重?,不必说,已经有了答案。

    要是在玉独秀神魂没有和先天扶桑木融合,或许还可能拿出来试验一番,但此时元神已经和扶桑木融为一体,玉独秀却是不敢稍有疏忽。

    理论上说,扶桑木乃是先天神物,万法不侵,这军伍煞气也好,王朝气运也罢,都奈何不得他,但理论就是理论,这些年也不见先天神物诞生,更何谈实践。

    太平道骊山总坛,掌教看着手中的情报,双眉紧锁在一起:“才只攻下大散关一城,连玉俑城都未拿下,难道这妙秀真打算死扛到底,不打算拿出法宝,若是有法宝相助,此时或许已经打入大燕上京了”。

    想到这里,掌教缓缓收起手中的情报,眼睛微微眯起:“那妙秀创造出什么军阵,居然可以横行无阻,打的那大燕国名将黄普奇抱头鼠窜,苏驰无可奈何,陆明玉落花流水,可见此军阵不凡,我太平道若是得了此阵势,岂不是横行无阻,加快步伐”。

    想到这里,在想到之前的情报,掌教心中已经有了断绝:“不管如何,且先将玉俑城打下来再说,那妙秀不肯出力,本座只好在做他想”。

    说完之后,掌教看了看身前的地图,下一刻手中一道符箓飞出,冲入天际。

    三日了,玉独秀当日制定了三日攻破玉俑城的计划,只可惜今日已经到了第三日,即便是这三日发生了极其惨烈的大战,玉独秀吸收了不少劫之力量,但玉俑城的抵抗异常顽强,这三日玉独秀麾下只剩下三万人马。那玉俑城内更不知道死伤几何。

    “主将,粮草已经耗尽了”李云辉面色沉重的来到玉独秀身边。

    此时是黑夜,玉独秀大帐中放着夜明珠,犹若白昼。

    气氛一时沉闷,过了一会玉独秀才道:“果真是撑不住了,不过攻下玉俑城可喜。攻不下也没什么”。

    李云辉闻言面色却是一变:“主将,咱们不能撤兵啊,已经有几万将士将鲜血流在这玉俑城上,主将若是撤兵,至死去的弟兄们于何地”。

    玉独秀闻言摸摸眉头,使劲的揉了揉:“你说的本将也清楚,可是如今已经没有粮草,你总归不能让弟兄们饿着肚子,身体乏力的去城墙上送死吧。死去的弟兄于何地?难道活着的弟兄性命就不顾了吗?”。

    玉独秀直视李云辉,面色严肃。

    李云辉却是道:“听闻妙法道长言主将有大神通,可以移山填海,主将若是有心,何不平了那玉俑城,再不济也能搬运一些粮草,用以救济”。

    此时李云辉毫不示弱的看着玉独秀,玉独秀沉默不语。这么多人活生生的死在自己面前,玉独秀若是说没有触动。那是假的,在它看来,太平道这所谓的狗屁惊天大业根本就不能实施,太平道一动,则天下乱,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可以说,太平道才是天下祸乱的源头,而他玉独秀也是太平道的助手,可以说他玉独秀也是助纣为虐中的一员。

    但太平道此次谋划,有教祖的意志。太平道内外谁敢反抗?。

    面对仙人的意志,普通修士根本就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他玉独秀又能说什么?还不是发战争财,趁机吸纳天地间的劫之力量,如今中域大战爆发,无数的劫之力量冲天而起,若是有人能看到天地大劫的流动方向,就会发现此时玉独秀似乎成为了中域的中心,中域所有的劫之力量都向着此地流转而来,围绕着玉独秀周身,被玉独秀额头的一品黑莲吞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教祖不仁,以众生为刍狗”玉独秀声音淡漠,当然了,他知道,所谓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实是一个借口,天地不仁,乃是天地大仁大爱,天地视众生平等,无有高下贵贱之分,就算是教祖在天地眼中,与那微不足道的蝼蚁一般无二,犯了错还是要受到惩罚的,有些因果就算是教祖也不敢触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教祖不仁,以众生为刍狗”李云辉闻言居然扑通一声软倒在地,双目无神的看着玉独秀;“那修士呢?凡人对于修士来说又是什么?”。

    玉独秀摇摇头:“可怜人罢了,虽然不是蝼蚁,但却也不放在心上,比那刍狗要好上许多”。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百姓凡人在修士眼中,居然是这般模样”李云辉苦笑。

    看着李云辉颓然的样子,玉独秀轻声道:“你也不必悲伤,天地大爱,众生平等,凡人虽然不被修士放在眼中,但却也心有顾忌,比如说那皇朝起运,比如说那军伍煞气,这都是天道平衡,天道赐予凡人克制修士的手段而已”。

    “那又如何,凡人寿命不过百载,如何及得上修士长生久视,不死万万年,与修士相比,凡人始终处于弱势”李云辉闻言神情稍作振作。

    玉独秀看着身前的夜明珠,久久不语,大帐内气氛凝滞,过了许久,才悠然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但却偏偏不能如愿,上古之时有外族虎视眈眈,后来教祖横空出世,划分天地,割据中土,妖族不敢轻易侵犯,只是虽然有教祖诞生,但教祖却高高在上,俯视众生,视众生为蝼蚁,念动之间天翻地覆,有修士应运而生,传下道统,凌驾于普通人之上”。

    说到这里,玉独秀看了看李云辉:“虽然说天道平衡,有皇朝气运和军伍煞气可以克制修士,但与长生久视的教祖相比,那个凡人不心存畏惧,就算是那人皇也一样,得罪了教祖,教祖虽然不敢贸然出手将其抹去,当世间轮回更替,兴衰不定,教祖长生久视,谋划万世,只要有心,总归能颠覆王朝,在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受教祖掌控的王朝,这样一来,没有哪家王朝不对教祖心怀忌惮,甚至于惟命是从,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修士掌握了天地间最强大的力量,人们会本能的对力量畏惧,对长生敬畏与向往”。

    顿了顿,玉独秀看那李云辉听的仔细,继续道:“一个皇朝,皇帝都敬畏教祖,那皇朝的气运在面对宗门气运之时,却是要低一头,抬不起脑袋”。

    当然了,玉独秀今晚的话,只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推算,是不是真的还要验证。

    就像是前世,玉独秀看过那个封神榜,纣王礼敬众圣,甚至于有人敢于算计人皇,但终究没有直接出手,为什么?。

    别说什么顾忌面皮,在洪荒力量至上的年代,众圣高高在上,如何会费尽周折百般谋划。

    有人说教祖要封神,这只是一个原因,道祖为何要借助皇朝征战封神?。

    借助的就是人族气运,借助人族气运来分封众神,人族的气运居然可以封神,可见人族的气运不是一般的东西。

    再说那西游,为何佛祖处心积虑将佛法东传?。

    那东胜神州乃是人族聚集地,人道气运所在,就连那佛祖都要重视,要分一杯羹,可见人族气运之利害。

    要知道天地圣人有六,纣王独拜女娲,不去祭拜其余的圣人,可见人族的强势啊,当然了,祭拜女娲,还是因为女娲是人族之母,而不是圣人的身份。

    当然了,这是另外一个世界,若是其中或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也未尝可知。

    “多谢主将指点”李云辉猛然下拜。

    玉独秀轻轻一笑:“只是说说罢了,并未指点你,日后你若是上拜人皇,这番话也与我无关”。(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功亏一篑粮草尽,同门师兄终反目

    玉独秀三言两语将自己摘得个一干二净,这天地间气运乃是极为玄妙之物,少有人知,即便是知道,也是不能宣之于口的大秘,那凡间人皇乃是**凡胎,不精通练气之术,若是没有修士指点,永远都不可能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了,修士又不是傻子,让凡人保持这敬畏之心才是正理,谁会将这种事情说出来,这种事情可是修士之间的大秘,面对凡人的优越所在,若是对凡人说出来,可是犯了大忌讳。

    但偏偏玉独秀此时却与那李云辉说出来,抱的什么心思,怕是没有人知道。

    玉独秀修炼太上忘情正法,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阶段,感应天地,此时此刻玉独秀似乎不再受世间的七情六欲所困扰,以凡心感悟天心,领悟天地间的至理。

    太上忘情正法第二个阶段乃是彻底洞穿凡间的七情六欲,太上忘情,斩去杂念,与天地大道相合,时刻处于天人合一的阶段,人就是天,天就是人,人天不分离,乃是至高无上之境。

    第三阶段,玉独秀只是略窥门径,或许是超脱天地万物,不在三界万物五行之中,乃是玄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